茶经网

皖茶记丨六安瓜片(二)

2019-11-30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皖茶记丨六安瓜片(二)”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皖茶记丨六安瓜片(二)”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接作者上篇:《皖茶记丨六安瓜片(一)》

六安瓜片的核心产地在齐头山一带,旧六安县、金寨县、霍山县的毗邻的山区和低山丘陵。从六安市区出发,一路山峰旖旎,溪谷潺潺,据《六安州志》载“齐头绝顶常为云雾所封,其上产茶甚壮”。传说慈禧生下了载淳著封为懿妃时,每月供给“齐山云雾”茶叶十四两。

民国时期,六安县、金寨县遂成为六安瓜片的主产地。

当地的品种分齐头山中叶种和独山小叶种,每年谷雨前后采摘,约从4月5日开园到5月15日左右停采,一般来说,每年的4月20日前后是采摘高峰期,五月一过,也就不再采摘,为保证来年茶树品质,进行留园,夏秋茶同样不采。现在瓜片的采摘也叫作扳片,待嫩芽初展后,将叶片从梗上提下,只留叶片部分,不带茶梗。

除了采嫩叶片外,六安瓜片在炒制上也吸收了很多松萝茶、皖西大茶的做法。

“灶:置铛二,一炒一焙,火分文武”(明罗廪《茶解》)。现在六安茶的传统制法中,仍是灶上连放两口锅,一口用于杀青,杀青后将茶叶扫入第二口锅中整形,这种做法发端于松萝茶。

而六安瓜片杀青整形的过程中,普遍用“笤帚”辅助,这其中也有明代炒青工艺创制初始时,人们用“手加木指”进行翻炒的影子。

加之后来的皖西大茶鲜叶偏粗老,锅大、投叶量多,温度高,用手翻炒杀青十分吃力,于是改用竹丝帚或高粱穗、芦花帚、苕帚作为翻炒工具,边炒边拍。

瓜片最具特色的“拉老火”工艺,则源自皖西大茶加工中的“干烘”,大茶的原料连枝带梗,梗中水分不宜透干,故最后需要通过拉老火提香、足干茶叶。经过“拉老火”的茶又有“干烘茶”的称呼。明末清初,喝“干烘茶”已在茶馆中的流行:“茶馆里送上一壶干烘茶,一碟透糖,一碟梅豆上来”(《儒林外史》)。

就这样,皖西大茶中采用苕帚炒制、拉老火被同时代的六安梅片吸收过来,并推到极致,最终体现在六安瓜片的制作中。cY316.com

现在六安瓜片的“拉老火”过程更为讲究,从茶叶初干到拉老火中间,需要摊放3-5天,以便叶片内含物质缓慢氧化及充分水解,以及均匀水分,切不可着急。

老火要求火温高、火势猛。首先将木炭排齐挤紧,烧旺烧匀,至火焰冲天,然后由二人将装有20来斤茶的烘笼抬至火上,因火温较高,烘笼在炭火上烘焙的时间每次不得超过2秒,随即抬下翻茶,再抬上烘茶……传统需反复150多次,依次抬上抬下,边烘边翻,整个过程持续1个多小时,经拉老火的茶会形成一层“白霜”,在绿茶加工中别具一格。

经测定“白霜”是茶叶中咖啡碱、多酚、多糖等物质的结晶,经拉老火后茶叶苦涩味物质再次得以转化,滋味醇和,饱满而甘甜,难怪古人要说:六安尤养脾,食饱最宜。

一杯小小的瓜片茶,透见着整个炒青工艺发展演变的全过程,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这其中,还有一个时代的市井俚俗,有一方水土的山川风物,有工艺的几经变迁,有人情的代代相传。

当然,六安的茶,不止瓜片,《茶经》在茶产地中提到的寿州,曾属六安治下,唐代霍山黄芽、清初的舒城小兰花,都是这里的名茶。

如今,口耳相传的工艺,还在继续,当地人对茶最朴实的情感,伴着停留齿尖的余味,连通着那些知道或不知道的故事历史,一路相随。或许这,便是一杯茶所带来的满足吧。

cY316.com延伸阅读

皖茶记丨太平猴魁(二)


接作者上文:《皖茶记丨太平猴魁(一)》

时间回溯到1900年,这一年,八国联军侵华,光绪慈禧仓皇离京,一时间北方战火四起。而远在皖南的山区,平静的生活一如既往,太平县凤凰尖下,人称王老二的王魁成,此时正沉浸在一杯尖茶带来的欣喜中。

原来,猴村以前制作的尖茶,原料等级多有混杂,一芽三四叶居多,当时的南京长春茶庄到此收购茶叶后,会特地派人从中挑拣出幼嫩茶叶单独包装,运回南京出售,获利甚丰。

王魁成因此受到启发,于是他精选一芽二叶,将尖茶进行精制,并规范了尖茶的工艺,制作的茶叶外形规整,滋味饱满,品质居尖茶之魁,于是“王老二魁尖”的名字便传开了。

此后的十年间,在太平当地茶人的共同努力下,魁尖茶品质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与提升,适逢1910年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当时太平第一茶商刘敬之于是便向南京商会会长,同为太平人的苏锡岱,举荐魁尖茶参展。

可惜彼时王魁成已在一年前离世,未能见证,幸得猴坑儒商方南山与王魁成之子王文志等人联手创制了四斤上等的“魁尖”茶送展,为不使其与普通“魁尖”混淆,以产地猴坑名之,“猴魁”一名由此而来,并一举获得优等奖。

两年后,民国元年(1912年)的秋天,孙中山先生乘“联鲸”号兵舰考察实业,抵达芜湖码头,得知消息的方南山特地带上精心制作的猴魁茶迎接。孙中山饮此茶后,赞不绝口,欣然为南山先生挥毫:“饮杯猴茶,如得知己,可以无憾”,翰墨犹在,茶情长存。

到了1915年,美国国会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在旧金山市举办第14届世博会——“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刘、苏、方、王等人再度联手将“猴魁”更名为“太平猴魁”送展,再获金奖,“太平猴魁”从此盛名远播,被列入中国名茶。

“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是人们挂在嘴边的标准,扁直带尖,匀整肥壮也正是如今猴魁茶的特征,这在制作工艺上,要求尤其严格。时至今日,依然需要从鲜叶开始,一根根拣选出符合标准——“三尖平”的原料,即叶缘背卷,芽尖和叶尖长度相齐,“二叶抱一芽”,以保证成茶能形成的外形。

鲜叶杀青后,由人工趁热一根根捏紧,称为捏尖,十分讲究,捏尖后猴魁再进行整形烘焙,传统是铺于竹焙篓上,边焙火边压制,如今则是平铺在筛网上,用木滚轻轻滚压整形,以叶片平伏挺直即可,不可过度重压。所以仔细观察太平猴魁,可以看到干茶叶片上布满了格子状的纹理,捏尖茶外观壮实,条索紧直。

与捏尖相对的叫做布尖,布尖茶外观扁平,叶薄如纸,多呈嫩绿色,这是由于加工过程中为了追求形色,杀青较嫩,且压制压力较大,这样的方式,会导致茶汁过度流失,在冲泡过程中滋味淡薄,且青气较重。

离开太平的时候,矿泉水瓶里,泡着今年新制的猴魁茶,如此即饮,是当地热爱猴魁的人们常用的方式,冷泡的猴魁,根根树立,格外清甜。

如今,方家,已经到了第五代传人,核心产地的猴岗总共也不过20来户人家,依然在世代居住的村子里,守护着古老的工艺,15天采摘期一过,即开始养护茶园,是对这片湖山,这片的祖辈相传的茶园的态度。尽管每年春天到猴坑的买茶的人,可以绵延好几公里。

太平的茶叶批发市场上,茶商们正在将一根根茶分级整理装箱,一箱箱“各种各样”的猴魁茶,即将被发往全国各地。当然,发心不同,最终的收获与体验自然也不同。

太平湖畔世代相传的滋味,依然在口中蔓延。茶汤尽处,“人”字彰显,一如当年的王魁成与方南山。也许,这便是每一处茶,每一方水土风物,留给我们最大的感动吧。

饮杯猴茶,可以无憾。

六安瓜片走访记


产地环境

六安瓜片乃江北之茶,植被环境气候皆呈江北之貌,不似江南之植被丰茂、蕴秀,而有萧索、粗犷之感,故茶叶种植大多集中在大别山群山之中,品质较佳者皆在海拔较高的村落山场,有茶之处,方有多样丰富的植被。这样的大环境奠定了六安瓜片刚直硬朗的品质特征。

此次产地走访自然直奔核心产地,去看看传说中的蝙蝠洞。蝙蝠洞位于齐山村,但目前更多可得信息是说蝙蝠洞在红石谷风景区内,而红石谷风景区大部分区域是在齐云村,蝙蝠洞位于齐云村与齐山村的交汇处,如果从齐山村上蝙蝠洞上山路程不到一小时,而从红石谷到蝙蝠洞需翻过两座山头至少两个小时山路。大概因为前些年一笑堂对齐云村的开发宣传(齐云村相对交通便利,更利于开发),寻茶之人更易接收到齐云村至蝙蝠洞的路线指引。但无论从哪个村上蝙蝠洞,齐云村也是了解瓜片产地必访之处。

红石谷环境奇幽,山石嶙峋,入山气象开阔,谷底皆有老茶园,有中正之气。一个好的山场应有岩石之骨力,有水之灵气,四面山体环抱,茶园坡度缓,红石谷内的大片老茶园符合一众条件,可列上等山场。

一月份入山,山外气温尚且温和,山内却各处有未化之冰雪。红石谷以上,老茶园减少,山上少人居住,行至蝙蝠洞沿途只有数户人家。山顶茶园大多较年轻,土壤黏质,品质不如谷底茶园。习茶者切勿有凡是海拔高处定比低处茶好的观念,海拔只是参照因素之一。

王镇恒有一篇关于瓜片的文章写到1953年到蝙蝠洞采茶,当时仅有野茶数株。现在的蝙蝠洞下茶树皆为近年所植,树龄不过十年左右。蝙蝠洞虽有一巨石绝壁,有奇茶生于奇境之条件,但石壁下土壤层有限,且坡度大,周边并无发展茶园种植的条件,故而市面不会存在可出售的所谓极品蝙蝠洞瓜片。蝙蝠洞周边仅有一小片坡地茶园条件较好。总之,喝茶者切不可迷信蝙蝠洞瓜片。

蝙蝠洞茶唯有一令人惊喜处,在石壁下不远处一拐角处石罅中有老野茶树两株,树皮发白,可见树龄不小,至少五六十年以上。两株老树位于上方一棵大叶,叶色较浅,下方一棵叶片相对狭长中叶,叶色深绿,两株茶树紧密相生一高一低一大一小一浅一深似两棵夫妻树,周边小茶树相生,此情景令人见之动容。此二株可确为瓜片原生树种,叶质皆较硬。齐云至齐山一带,许多茶树皆有此二株特征,许多茶树叶质偏硬,叶片大者多。

蝙蝠洞为瓜片发源地的说法起自近几十年,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还有待考证,如今蝙蝠洞已然成为喝茶人心中六安瓜片的象征,从商品角度或文化角度,其究竟意义有多大,需要考量。

第二日,我再走齐山村。齐山村相比齐云村更加深藏幽静,瓜片虽并不一定起源于蝙蝠洞,但基本公认为起源于齐山村。进齐山村山路开车一个多小时,要经过十八盘,山体常有落石,下雨天不建议开车进山。过去齐山茶出山不走山路,而从响洪甸水库乘船出,至今码头仍在。齐山村瓜片并未市场成熟,村子仍然安静,齐山村的瓜片核心地意义在市场中并未凸显,有待更多开发。

关于六安瓜片的产地环境,还须提及淠河,淠河是流经六安的一条大河,发源于大别山,河宽数百米,可谓六安之魂。六安有一独特的天文景观,常见日月同辉,下午四点多开始,月亮与太阳同时清晰的出现在高空。

六安瓜片还是六安瓜片


有人问:六安瓜片还是陆安瓜片?一直以来就只要六安瓜片没有陆安瓜片。六安瓜片的读音是:六(lù)安(ān)瓜(guā)片(piàn)。六安瓜片为什么读(lù)而不是读六(liù),说到这个读音首先要了解六安这个城市名字中的“六”为什么读(lù),其实是六安特有的地域文化,是历史形成的。六安的“六(lù)”的读音已经有着2100多年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首先,六安瓜片来自原产地。

主要生产区是老革命根据地,原金寨县和玉安区,位于大别山北麓。其中,巴东茶场生产的瓜片最正宗。

六安瓜片产于六安市裕安区及邻近的金寨县和霍山县的山地丘陵地区。它分为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生产区:

内山瓜片的产地:金寨县岐山村(黄世忠)香红店、花花花岭、宫店;裕安区杜艺山;霍山县双凤、龙门冲、石博甸镇三岔村、沙家湾村、竹佛安区。

外山瓜片的产地:石坂冲、裕安区、六安市、半径5公里的石泊店街、狮子岗、罗家庵。

其次,六安瓜片源于历史。

六安瓜片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许多茶叶工作者多年来,并取得了一些成就。还有两个更可信的传说:

首先,大约在1905年,茶叶评估师六安茶叶公司从购买的绿茶中采摘嫩叶,去除茎干。六安茶叶公司作为一种新产品,在市场营销方面取得了成功。信息像野火一样传播。金寨妈祖的茶店被风吹动,雇佣了采茶工人,如采茶和泡茶的方法,被命名为“凤池”(意为“凤池”)。

这一举动也启发了当地一家茶叶公司从鲜叶中去除茎和芽,并在山的后面分别炒嫩叶和老叶。因此,这种茶的颜色、香气、味道和形状都比“风池茶”相形见绌。结果,附近的茶农竞相学习和模仿他们。这种片状茶看起来像葵花籽,一个接一个被称为“瓜子片”,以后又被称为“瓜子片”。

其次,马布附近朱家楼的富人与袁世凯有亲戚关系,希望他的家人用当地产品来纪念他。元茶成瘾,茶是不可缺少的礼物。然而,袁世凯对当时那里生产的大茶、菊花茶和毛尖茶并不满意。

大约在1905年,贾珠为了取悦袁世凯,不惜一切代价,在后面雇佣了有经验的当地茶农。他特别挑选了春茶的第一片或第二片嫩叶,用小扫帚小心翼翼地炒了它们,然后用炭火烤了它们。新沏的茶外形美观,质量上乘,赢得了袁的赞赏。

这时,瓜片从人群中脱颖而出。颜色、在香气、味道和形状上独一无二。因此,瓜片越来越受饮酒者的欢迎,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名茶。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六安瓜片的发展

“六安瓜片”茶诞生于“六安茶”,是清代名茶的精华。

根据《六安史料》和诗人袁枚在清代甘龙年间写的《绥远美食榜》中的名篇,以及民间传说,六安瓜片是由清代中叶六安茶中的“祁山云”演变而来的。当地人流传着“齐山云,东起芒市洞,西至巴东,南至金盆扎月,北至水晶寺庙”的说法。

六安瓜片起源于群山环抱的山区。它在清代被列为名品,在江淮和长江中下游之间畅销。京津地区已出口到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欧洲和美国。

1856年,慈禧太后生下同一个皇帝后,她有权每月享受1426年安瓜茶的待遇。老一辈革命家很喜欢六安瓜。一代伟人周恩来和叶挺将军对六安瓜有着不解之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六安瓜片一直被中央军委用作特贡茶。

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首次访华。六安瓜片作为国家礼物赠送,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作为一个好故事广为流传。“六安瓜片”确实是六安人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997年,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开始试点恢复六安瓜片的传统工艺,以独山镇冷水冲、莫天冲、柳树冲村为试点。

总而言之,从始至终只有六安瓜,没有六安瓜。

六安瓜片和六安瓜片


一般来说在人们的心目中茶叶最好的是芽,一是因为芽难得,二是因为芽本身很好,所以一般芽的价值都很高。而六安瓜片作为全世界所有茶叶中唯一无梗有叶的茶叶,取得如今的地位是十分难得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六安瓜片是如何取得如今的地位的?

首先,六安瓜片很独特。

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其次,六安瓜片对人的身体很好。

功效一、瘦身减脂:六安瓜片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功效二、抗衰老:六安瓜片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六安瓜片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功效三、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六安瓜片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能抗UV-B所引发之皮肤癌。

功效四、降血脂: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人体的实验表明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的功效。六安瓜片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功效五、防癌:六安瓜片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论阶段。对防癌症的发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励作用。

功效六、防龋齿、清口臭:六安瓜片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最后,六安瓜片有很好的品质特征

六安瓜片的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

如此,六安瓜片是很好的茶叶。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1982年、1986年分别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其后1995年获“安徽省优质农产品”奖和“中国国际茶文化、茶产品推荐奖”。

1999年经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测评为国际茶叶界质量最高等级“国际先进水平”、并于同年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同时被评为国家“名牌产品”。

2001年中国(芜湖)茶博会上荣获“茶王”殊荣。

2007年3月26日至28日,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期间,将六安瓜片与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和绿牡丹4种名茶,作为“国礼茶”赠送给俄罗斯领导人。

2008年,六安瓜片已经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2010年,六安瓜片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

2014年5月8日,由六安市政府主办的第十四届六安瓜片茶文化节暨2014六安名优茶推介会,在南京市茶叶协会、六安市在外人才协会南京分会等的共同努力下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

六安瓜片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六安瓜片》内容,感谢阅读!

简介

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早在唐代,《茶经》

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里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在《咏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曰“七碗清风自六安”“陆羽旧经遗上品”,予“六安瓜片”以很高的评价;“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两;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中也有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到了近代,“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临终前还念唠着“六安瓜片”;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第一次访华,“六安瓜片”还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给外国友人。可见,“六安瓜片”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显著的位置。

“六安瓜片”驰名古今中外,还得惠于其独特的产地、工艺和品质优势。主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绿色饮品。同时,“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众不同,茶农取自茶枝嫩梢壮叶,因而,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

历史传说

六安瓜片的历史渊源,史料尚无考证。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两。一是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朴,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信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峰翅”(意为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子,逐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二是说,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一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惧丽,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悬高价收买,以促茶农仿制。新茶登市后,蜚声遐迩,连峰翅亦逊色多矣。峰翅品质虽优于大茶,但其采制技术均与大茶相同。而瓜片却脱颖而出,色、香、昧、形别具一格,放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为全国名茶。

产地环境

六安瓜片产于六安市裕安区以及金寨、霍山两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内山瓜片产地有金寨县的响洪甸、鲜花岭、龚店;裕安区的黄涧河、双峰、龙门冲、独山;霍山县的诸佛庵一带。外山瓜片产地有六安市的石板冲、石婆店、狮子岗、骆家庵一带。产量以六安最多,品质以金寨最优。瓜片原产地齐头山一带,旧时为六安管辖,现属金寨县。齐头山所产“齐山名片”为六安瓜片之极品。齐头山是大别山的余脉,海拔804米,位于大别山区的西北边缘,与江淮丘陵相连,几十里外就能看到她巍然兀立,如天然画屏。全山为花岗岩构成,林木葱翠,怪石峥嵘,溪流飞瀑,烟雾笼罩。山南坡上有一石洞,处于人迹罕到的悬崖峭壁之上,因大量蝙蝠栖居,故称为蝙蝠洞。传说洞口曾有“神茶”,有年春天,一群妇女结伴上齐头山采茶,其中一人在蝙蝠洞附近发现一株大茶树,枝叶茂密,新芽肥壮。她动手就采,神奇的是茶芽边采边发,越采越多,直到天黑还是新芽满树。次日她又攀藤而至,但茶树已然不见,于是“神茶”的美谈就传开了。50年代曾有茶叶工作者,为调查六安瓜片茶树品种资源和生态环境,冒险攀登探洞,见洞内蝙蝠粪便厚积,松软如绵。蝙蝠栖居石缝深处,白天很难见到,但静坐洞中却时而能听到蝙蝠飞翔之声,如风似涛。洞口有野茶一丛,有人说为蝙蝠衔籽而生,无从断定。

六安瓜片产区位于大别山东北麓,属淮河流域,年平均温度15℃,年平均降水量1200~1300毫米,土壤ph6.5左右,多为黄棕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茶园多在山坡冲谷之中,生态环境优越。

气温: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海拔300米以上,低于14℃,7月份平均气温28.2℃,1月份平均气温2.1℃,春秋气温凉爽温和,4月和10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5.4℃、16.7℃。年平均无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为11月5日,终霜日为3月29日,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4月15日,终止于11月4-9日;≥0℃积温为5085-5500℃;≥10℃积温为4384-4750℃。 光照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6.18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气温≥0℃期间的太阳辐射为369.69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射量73%。年日照时数为2000-223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资源比较丰富。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据统计,25年平均年降水中,春季占28.9%,夏季占41.1%,秋季占19.4%,冬季占10.6%。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25.6天,常年相对湿度80%,干燥度0.8以下,属湿润地带。 土壤 土壤类型比较复杂。中山区(内山区)主要是黄棕壤,即普通黄棕壤与山地黄棕壤,母质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土壤深厚达1.5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岗地区(外山区)属下蜀系成土母质分化而成的黄棕壤为主,土层虽厚,但耕作层浅薄,质地黏重,底层常有不透水粘盘层,肥力和通透性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两岸及谷地,多为冲积土类,即沙质壤土(乌沙土),土层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为高产茶园区。

鉴别方法

六安瓜片的选购常识。正常气温年景,新茶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内即可产出;真正叶片营养丰厚的茶草应在谷雨前后几天内。选购品尝“六安瓜片”通常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即从干茶和泡茶两个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一是干茶评赏。望色:通过观望应具备铁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色泽一致,可见烘制到位。闻香:通过嗅闻应具备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气,尤其是有如烧板栗那种香味或幽香的为上乘;有青草味的说明炒制功夫欠缺。嚼味:通过细嚼应具备头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觉,略用清水涮口后有一种清爽甜润的感觉。观形:通过察看应具备片卷顺直、长短相近、粗细匀称的条形,可见形状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二是干茶发汤品尝。茶具一般选用白瓷茶杯(碗)。以泉水或深井水为佳,没有条件的可选用矿泉水或纯净水等PH值近于中性的水质为适宜。根据茶具容量,放入茶叶适量,清淡适中,不宜过多。为避免片茶原香流离,当今有人主张用开水高冲、缓收、起壶至茶具2/3处加盖稍候片刻(新嫩茶不宜满加盖)。片刻后,即可品鉴。步骤如下:首先闻其香。靠近杯碗口或口面,感觉是否有悠悠的茶叶清香;以其香味浓度体验茶叶的香醇。

三是望其色。用碗盖扶动茶叶查看汤色,一般是青汤透绿、清爽爽的,没有一点的浑浊。其叶片颜色一般是谷雨前十天的茶草制作的新茶,泡后叶片颜色有淡青、青色的,不匀称。相近谷雨或谷雨后茶草制作的片茶,泡后叶片颜色一般是青色或深青的,而且匀称,茶汤相应也浓些、若时间稍候一会儿青绿色也深些。再是品其味。通常是先慢喝两口茶汤后,再小呷细细品味,正常都有微苦、清凉、丝丝的甜味;叶片营养生长丰厚的茶草制作的片茶,沏泡的茶汤,往往能够使你明显感觉到茶汤的柔度。

四是观其形。干茶开水发汤后,先浮于上层,随着叶片的开汤,叶片一一的自下而上陆续下沉至杯碗底。有原来的条状开发为叶片状,叶片大小近同,片片叠加。

冲泡方式

待茶汤凉至适口,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缓慢吞咽,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细细领略名茶的风韵。此时舌与鼻并用,可从茶汤中品出嫩茶香气,顿觉沁人心脾,此谓一开茶。着重品尝茶的头开鲜味与茶香,饮至杯中茶汤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时(不宜一开全部饮干),再续加开水,谓之二开茶。如若泡饮茶叶肥壮的名茶,二开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余味无穷,齿颊留香,身心舒畅。饮至三开,一般茶味已淡,续水再饮就显得淡薄无味了。

关于本文《六安瓜片》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六安瓜片是什么茶?六安瓜片简介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早在唐代,《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里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在《咏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日“七碗清风自六安”“陆羽旧经遗上品”,予“六安瓜片”以很高的评价;“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两;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入竟有80多处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到了近代,“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临终前还念唠着“六安瓜片”;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第一次访华,“六安瓜片”还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给外国友人。可见,“六安瓜片”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显著的位置。“六安瓜片”驰名古今中外,还得惠于其独特的产地、工艺和品质优势。

主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绿色饮品。同时,“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众不同,茶农取自茶枝嫩梢壮叶,因而,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

“六安瓜片”炒制工具是原始生锅、芒花帚和栗炭,拉火翻烘,人工翻炒,前后达81次,茶叶单片不带梗芽,色泽宝绿,起润有霜,形成汤色澄明绿亮、香气清高、回味悠长等特有品质。正因为如此,“六安瓜片”茶既是消暑解渴的饮品,又是清心明目、提神消乏的良药,更是消食、解毒、美容、去疲劳的保健佳品。

“六安片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绿茶系列中的一种,更在绿茶家族中占据首要位置。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绿茶有利于预防和抑制癌症;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保健治疗;有利于减肥和清理肠道脂肪;有利于清热除燥、排毒养颜。总之,它带给人们的福音是很多的。

观形:通过察看应具备片卷顺直、长短相近、粗细匀称的条形,可见形状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六安瓜片还是六安瓜片,看看发音!


陆安瓜片还是六安瓜片,看读音!六安瓜片中的“六”的读音是“lu”,所以陆安瓜片还是六安瓜片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从始至终都只有六安瓜片,没有陆安瓜片。

六安瓜片的读音

六(l u)安(n)瓜(guā)片(piàn)。六安瓜片读(L 1)而不是(L 1)的原因是,当谈到这个发音时,人们必须首先理解为什么六安城名字中的“6”读(L1)。事实上,六安独特的地域文化是由历史形成的。六律在六安有着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背景。

六安瓜片名称的由来

根据多年对许多老农民和茶农的咨询,我得到了一些结果。还有两个更可信的说法。一种理论;大约在1905年,六安(现更名为市)一家茶店的茶叶鉴定师从一级绿茶中学采摘嫩叶,不需要老叶或茶梗。作为一种新产品,茶叶评估师在本市销售以获得良好的价格。

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马布的茶馆被风吹动了,并立即雇佣当地妇女来做同样的事情。他也被命名为“峰翼”,意思是“毛峰”的翅膀。

这也启发了当地的一家茶叶公司将收集到的鲜叶茎去掉,单独炒鲜叶。结果,事半功倍。无论茶的颜色或香味,“峰翼”都相形见绌。

所以周围的茶农一个接一个地学习和模仿它们。在附近,肩并肩生活的山茶花自然会先到达那里。这种茶的形状像葵花籽,因此被称为“瓜子片”,后来被称为顺品,成为瓜子片。

六安瓜片的名气

1856年,慈禧太后生下同一个皇帝后,她有权每月享受1426年安瓜茶的待遇。老一辈革命家很喜欢六安瓜。一代伟人周恩来和叶挺将军对六安瓜有着不解之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六安瓜片一直被中央军委用作特贡茶。

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首次访华时,鲁安瓜片作为国家礼品茶[标签:缩略图(thumbnails)赠送,这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作为一个好故事广为流传。“六安瓜片”确实是六安人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997年,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开始试点恢复六安瓜片的传统工艺,以独山镇冷水冲、莫天冲、柳树冲村为试点。

六安愈片的功效

抗衰老:六安瓜片中含有抗氧化剂,有助于抗衰老。因为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如果过氧化物,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损。

抗菌:六安愈创片中的儿茶素对一些导致人类疾病的细菌有抑制作用,不会损害肠道有益菌的繁殖。因此,六安瓜片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降血脂:茶叶中的儿茶素可以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还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减肥降脂:六安瓜片含有茶碱和咖啡因,通过多种作用激活蛋白激酶和甘油三酯脂肪分解酶,减少脂肪细胞的积累,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预防龋齿和消除口臭:六安愈创片含氟,其中儿茶素能抑制致龋细菌,减少牙菌斑和牙周炎的发生。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防止食物残渣滋生细菌,因此能有效防止口臭。

防癌:六安瓜片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仅限于推理阶段。为了防止癌症的发生,多喝茶肯定会有积极的鼓励作用。

美白抗紫外线功效:六安愈创片中的儿茶素能抵抗紫外线-B引起的皮肤癌

改善消化不良:六安瓜片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如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喝1.0六安瓜片缓解病情。

总之,六安瓜片或六安瓜片只需要六安瓜片,但没有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简介及六安瓜片功效


一、六安瓜片简介

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名茶之一。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二、六安瓜片功效

1、六安瓜片是所有绿茶当中营养价值最高的茶叶,因为全是叶片茶生长周期长,茶叶的光合作用时间长,茶叶积蓄的养分多。

2、六安瓜片抗衰老

六安瓜片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六安瓜片中的儿茶素能显着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3、六安瓜片抗菌

研究显示,六安瓜片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六安瓜片具备整肠的功能。

4、六安瓜片降血脂

科学家做的动物实验表明,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人体的实验表明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的功效。六安瓜片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5、六安瓜片瘦身减脂

六安瓜片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6、六安瓜片防龋齿、清口臭

六安瓜片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7、六安瓜片防癌

六安瓜片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论阶段。对防癌症的发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励作用。

8、六安瓜片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

专家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六安瓜片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能抗UV-B所引发之皮肤癌。

9、六安瓜片可改善消化不良情况

近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六安瓜片能够帮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况,比如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可喝一点六安瓜片减轻病况。

皖茶记丨太平猴魁(一)


安徽一直是一个名茶辈出的地方,明代炒青绿茶的工艺从这里发端,一度影响了包括武夷茶在内的很多茶叶的加工,被全国各地普遍仿效。时至今日,安徽茶依然以其独特的工艺品质,丰富着人们的味觉。

安徽茶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黄山地区和大别山区,仅仅是黄山一代,就有着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休宁松萝等广为流传的品名。

继“一路向西”之后,古往今来国茶携茶刻科技,继续寻访皖茶,走进原产茶区的山川风物,品味一杯好茶的来龙去脉。

黄山区,不仅是黄山的大门口,拥黄山景区全境,更是大名鼎鼎的猴魁茶的产地。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

这里以前叫太平县,因其中心城区主要在甘棠镇,所以也被叫做甘棠,但当地人还是习惯称这里为太平。唐朝的时候,属于江南茶区。

陆羽《茶经八之出》的注释中,就提及了太平产茶:“太平县生上睦、临睦,与黄州同”。

从黄山区出发大约40来分钟车程,便可以抵达太平湖畔的猴坑村。今天的太平猴魁茶,正是以猴村(猴坑村)、猴岗和颜家三个村子出产的原料品质最佳。

坑谷幽深,峰峦起伏,黛瓦白墙,点缀在茶丛深处,一片徽派的艺术。

当地人讲,猴坑得名,也与此地猴子出没有关。而据《太平志》记载,太平凤凰尖一带“地逼仄或壁立,不能立足,上下如猿猱”,故此山间村落古称“猴坑”。当然,猴坑最为流行的传说,与猴子报恩有关,说的是黄山的一对白毛猴夫妇,因幼子到太平玩耍走失,母猴终日家盼望,化作黄山“猴子望太平”奇石,公猴独自到太平寻找,不幸遇难,被当地一老汉安葬,第二年春天,老汉到山中采茶,发现整个山岗茶树遍布,知是神猴所赠,后人于是将村子名为猴坑,安葬神猴之处名为猴岗,茶名为猴茶。

时至今日,通往猴岗的山路十分险峻,道路狭窄且多急弯,也只有当地“老司机”方能开车上山。山坡上,有一颗茶王树,树姿伸展,叶质肥软,久历岁月,依旧生机无限。

猴坑地区属于太平湖环绕山体,水雾充足,群峰相环,土壤为变质页岩风化的乌沙土壤,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机质,通气排水,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十分利于茶叶中氨基酸物质的合成,所制茶叶自然香气高长,滋味甘爽。乾隆年间,便有“太平产翠云茶,香味清芬”的记载,到了清朝中后期,“太平尖茶”闻名于世。

山间茶丛零星分布,采摘有一定难度,一天采下来,也不过1-2斤鲜叶。

且太平猴魁对鲜叶等级要求严格,以“两叶抱一芽”“三尖平”(两叶片尖与芽尖齐平)为标准,需要等待鲜叶有一定的成熟度时方可开采,故没有“明前茶”一说。今年是在4月12日左右开园采摘,且为保证品质,仅持续15-20天,不采夏秋茶。当地的品种叫做柿大茶,属于中叶种茶树,制作出来的猴魁茶长达7-8cm,在中国绿茶中独树一帜。

那么,太平尖茶是如何演变为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太平猴魁,“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外形背后,又有着怎样独特的工艺呢?为什么说猴魁茶是一根一根数出来的茶,所谓的捏尖和布尖,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喝一杯冷泡猴魁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孙中山先生“饮杯猴茶,可以无憾”的赞叹之下,饱含了多少代人的心血与故事?

未完待续......

六安瓜片等级,六安瓜片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讲究以礼待人,礼尚入往来。有贵客来家里,都会以茶而待之,因此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中国是一个茶叶大国,拥有成千上万种茶叶,各地都有不一样的名茶。六安瓜片是安徽六安的名茶,口感鲜甜相当美味,但茶叶也有等级的划分,那六安瓜片等级的区分如何呢?

六安瓜片的等级

六安瓜片等级划分时要考虑综合考虑茶叶的外形与内质,在外型上要考虑色泽、嫩度及形状,在内质上要考虑的因素有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具体可以分为极品、精品、通品,通品又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品质依次下降,

极品

极品六安瓜片瓜子形,平伏大小匀整、宝绿上霜、嫩度高显毫、无芽梗漂叶和茶果,茶汤清香高长持久、鲜醉回味甘甜清沏晶亮、嫩绿鲜活。

精品

精品六安瓜片瓜子形匀整、翠绿上霜、嫩度好显毫、无芽梗漂叶和茶果,茶汤清香高长、鲜爽醇厚、清沏晶亮、嫩绿鲜活。

一级

一级六安瓜片形似瓜子匀整、色绿上霜、嫩度好、无芽梗漂叶和茶果,茶汤清香持久、鲜爽醇和、黄绿明亮、黄绿匀整。

二级

二级六安瓜片瓜子形较匀整、色绿有霜、较嫩、稍有漂叶,茶汤香气较纯和、较鲜爽醇和、黄绿尚明、黄绿匀整。

三级

三级六安瓜片瓜子形、色绿、尚嫩、稍有漂叶,茶汤香气较纯和、尚鲜爽醇和、黄绿尚明、黄绿匀净。

六安瓜片的鉴别方法

1、颜色

好的六安瓜片它的颜色一定是铁青色,也就是深青色,非常的嫩、色泽是一致的,这样就可以看出它是烘焙十分到位的。

2、香味

如果六安瓜片是有着炒板栗的香味的,就是好茶。但是如果是有青草味的则说明火候还是不够。

3、嚼味

如果你嚼的这个六安瓜片是开始苦后来甜,或者是苦中带甜的,那么它就是好茶,而且漱口之后还有着一股非常清爽的味道。

4、形状

六安瓜片上等的产品应当是长短差不多、粗细也差不多的形状,这样的话制作的工艺是十分到位的。但是茶若是参差不齐的基本上可以判定也不会是太好的六安瓜片。

5、茶汤

靠近茶杯口,可以闻到悠悠的茶叶香味,香气越浓越好,其次是观察它的颜色,好的六安瓜片的汤色应该是清爽爽的,不会掺杂着其他的多余的颜色。品茶的时候,如果是好茶,你会感觉有着淡淡的苦味,但是也带着一丝丝清凉。

识别六安瓜片的好坏,我们可以从茶叶的颜色、香气、滋味、外形、汤色这五个方面入手,只有多多练习,才可以提高判断的正确率。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65814.html

上一篇:含眉绿茶,安徽名茶_图片

下一篇:太平猴魁——茶叶中的茅台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