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二国两晋时期茶叶的饮用和生产

2019-11-28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二国两晋时期茶叶的饮用和生产”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国和两晋时期,茶已经从汉代的仅限于荆楚或长江中游地区扩展到了我国东部地区的江南和浙江沿海一代,茶叶的饮用和生产也逐渐普及开来。

《三国志·吴书》写道:“孙皓每飨宴,无不竞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以当酒”。这个记载表明三国后期至少在东吴上层社会中,饮茶已开始流行。另外《秦子》中也有“顾彦先日,有味如膳,饮而不醉;无味如茶,饮而酲焉,醉人何用也?!”这些材料一方面是三国时江南饮茶的佐证,另一方面表明西晋统一促进南北交流,促进了中原地区的饮茶。虽然北方饮茶并不一定就是从晋开始的。不过中原最早饮茶的可靠记载还是西晋左思的《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暂……止为荼菽据,吹嘘对鼎枥”。m.Cy316.Com

三国吴与东晋都以现在的南京为都城,达官贵人特别是东晋北方士族集结、移居于此。受其影响,江东一带(今苏南和浙江)成为茶业发展新区,其茶业和茶业文化的发展速度在此阶段中较之我国其他地区要快很多。

在茶的饮用上,相对于三国江东茶的饮用还主要流行于宫廷和望族之间,东晋时的茶已经成为江东地区的平常待客之物。这期间茶饮的发展必然带动茶树种植的发展,可惜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直接资料,只可根据有些材料推测湖州包括江苏宜兴一代的茶叶生产在两晋期间有一定的发展,而宜兴的某些山岭茶树种植已经十分繁盛了。虽然如此,这一时期茶叶的生产和技术中心仍然是荆巴和西蜀。张揖《广雅》所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这也是我们现在能见的茶的最早加工记载。三国两晋时期儒释道三教在传播巾开始融合,受其影响孕育出融合了儒释道文化的茶文化,可以说是我周茶文化的形成阶段。

茶文化精选阅读

茶叶诗词--两晋和南北朝的诗


我国唐代以前无茶字,其字作茶,因此考察我国诗词与茶文化的联系,最初应从我国早期诗词中的茶字考辨起。

茶字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所见,但近千年来,围绕《诗经》中的茶是否是指茶,争论不休,一直延续到今天,仍无统一的意见。对此,只好暂置勿论。《诗经》以后,汉朝的乐府民歌和古诗中,没有茶字的踪迹,现在可以肯定的最早提及茶叶的诗篇,按陆羽《茶经》所辑,有四首,它们都是汉代以后,唐代以前的作品:

1、张载《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累千金,骄侈拟五侯。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黑子过龙醢,果馔逾蟹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2、孙楚《出歌》: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荼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

3、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姐字惠芳,眉目粲如画。驰鹜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王微《杂诗》:收饮今就槚。

这四首诗创作年代不详,不知何篇为先,姑将它们全录出来。不过,应当指出,这四首诗都未引全。如张载《登成都楼诗》,共32句,《茶经》引的只是后16句;左思《娇女诗》有56句,《茶经》仅选摘12句;孙楚《出歌》,也明显未引完。除这四首诗以外,晋朝,时间大致在西晋末年和东晋初的这个阶段,还有一首重要的茶赋杜育的《荈赋》。

《荈赋》载: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荈赋》,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专门歌吟茶事的诗词类作品。这篇茶赋加上前面四首茶诗,构成了我国早期茶文化和诗文化结合的例证,也极其典型地具体描绘了晋代我国茶业发展的史实。汉朝古诗中不见茶的记载,说明汉时除巴蜀以外,特别是中原,饮茶还不甚普及。三国孙皓时以茶代酒的故事流传很广,说明其时茶叶不仅在蜀,在孙吴的范围内也有一定发展,但关于曹魏饮茶的例子,则几乎未见。那末,至西晋时,如上录有关诗句所示: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姜桂荼荈出巴蜀,其时我国茶业的中心虽然依然还在巴蜀,但犹如左思《娇女诗》中所吟: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由于西晋的短暂统一,这时茶的饮用,也传到了中原如左思这样的官宦人家。也由于这种统一,南方的茶业也如《荈赋》所反映,有些山区的茶园,进一步出现了弥谷被岗的盛况。不过,可惜的是这种统一、发展的势头,不久,又为南北朝的分裂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混战所打断。所以,严格来说,我国诗与茶的全面有机结合,是唐代尤其是唐代中期以后,才显露出来的。

晋、南北朝茶叶生产的发展


晋代及南北朝茶叶生产的发展,是在三国时期的基础上进行的。除了如前所述的《广雅》记载内容外,《三国志吴志》中以茶当酒的故事也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了。

三国时,孙吴据有的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河山,也是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西晋时期正如杜育《荈赋》所形容的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发展。

晋南北朝茶叶文化的几个特征

晋代随着茶叶生产的较大发展,饮茶的文化性也更加体现出来了。到了南北朝后,茶饮进一步普及,茶饮在民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被赋于了浓浓的文化色彩,根据文献记载来看,晋代茶叶文化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饮茶已成为一种迎客的方式

东晋时期,茶已成为建康(今南京)和三吴地区的一般待客之物,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载,任育长随晋室南渡以后,很不得志。一次,他到建康,当时一些名士便在江边迎候。一见便觉有异,坐席竟下饮,就是说,他一到就感到奇怪,因为刚坐下,就有人送上茶来。任育长是中原人,对茶还不太熟悉,大概只是听人说过。看到有茶上来,便问:此为茶为茗?这下子,轮到江东人奇怪了:这人怎么连茗就是茶都不知道!任育长看见主人一脸的疑惑,知道自己说了外行话便连忙掩饰说:我刚才问,是热的还是冷的。

②茶饮是清谦俭朴的标志

据《晋中兴书》载陆纳做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准备去访问他。陆纳的侄子陆俶见叔叔没有准备丰盛的食品,心中暗暗责备,但又不敢问。于是,擅自准备了十多个人的用餐酒菜招待谢安。事后,陆纳大为光火,觉得侄子的行为玷污了自己的清名,狠狠打了陆俶四十大板。在《晋书、桓温传》中也记载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惟下匕奠,茶果而已。

③茶饮广泛进入祭礼

在《异苑》一书中记有一则传说:剡县陈务妻,年轻时和两个儿子寡居。院子里有一座古坟,每次饮茶时,都要先在坟前浇祭茶水。两个儿子对此很讨厌,想把古坟平掉,母亲苦苦劝说才止住。一天梦中,陈务妻见到一个人,说:我埋在此地已有三百多年了,蒙你竭力保护,又赐我好茶,我虽然是地下朽骨,但不会忘记报答你的。等到天亮,在院子中发现有十万钱。母亲把这事告诉两个儿子,二人很渐愧,自此以后,祭祷就更勤了。后来,到了南北朝时期,以茶作祭,进入了上层社会。《南齐书、武帝本纪》载: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七月,齐武帝下了一封诏书,诏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齐武帝萧颐,是南朝比较节俭的少数统治者之一。他立遗嘱,以茶饮等物作祭,把民间的礼俗用于统治阶级的丧礼这中,无疑推广和鼓励了这种制度。

④茶饮、茶事进入文学作品中

因为茶叶生产的发展和茶饮的普及,各种茶事和茶叶美学内涵也引起了当时文学家的注意,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不少的反映。除了前面《世说新语》、《神异记》、《异苑》中记述描写的内容外,流传下来的还有左思的《娇女诗》,杜育的《荈赋》,杨之的《洛阳伽蓝记》等都从各个方面对茶饮、茶事进行了描述。从而提高了茶饮在文化上的品位。

茶史漫谈——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

自东汉末年,局势混乱,群雄并起,最后魏(洛阳)、蜀(四川)、吴(南京)三分天下;而吴国在扬子江下游,接近茶叶的产地,盛行喝茶的习惯。

据三国吴志韦曜传:孙皓饮群臣酒,率以七升为限。曜饮不过二升,或为裁减,或赐茶茗以当酒。从这件事看来,孙皓(吴国第四代国王乌程侯)把茶赏赐给韦曜,作为酒的代用品,如此以茶代酒则是不争的事实。

到了西晋,张载在登成都楼一诗中有一句:芳茶六种清凉冠;孙楚在所作的歌上也提到:茶、巴蜀出。这些可与汉王褒在僮约上所说的,印证了在四川地方,不仅表示扬子江流域是中国茶叶的原产地,而且可推定中国人喝茶是从四川省的下流推广到各地去的。

至司马睿在建业建立东晋。在晋书上记载:谢安曾利用茶果招待客人;桓温在宴会的时候,经常利用茶果招待宾客。由此可以认定当时用茶果招待普通的客人,已经是一定的规矩了。

南北朝

南朝因为接近茶叶产地的关系,饮茶更见普及,几近日常茶饭事。

至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从南朝归顺的人增多,其中有一位叫王肃的儒者,不喜欢北族风味的羊肉、酪浆,而喜好鲫鱼羹,口渴的时候就喝一点茗汁(茶);後来王肃渐渐吃惯北方的口味。有一次,他和孝文帝在宴会时,吃了很多的羊肉,也喝了不少的酪浆,於是孝文帝就问王肃说:中国饮食方面,羊肉和鲁羹、茗饮和酪浆,那一种较好呢?王肃就回答孝文帝说:羊为陆产之最,鱼是水族之长,虽然所好有不同的分别。羊可比为春秋时的齐、鲁大国,鱼可比为邾、莒小国,唯茗就不能做为酪的奴隶了。孝文帝不禁大笑,因此称茶为酪奴;而喝茶的风气也渐渐的传播到西北一带了。

王肃曲意逢迎,遗茶以酪奴之名,自然不是茶的过错。但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出当时饮茶的普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明清时期茶叶生产的发展


明清时期,中国茶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唐宋茶业的辉煌,主要是表现在茶学的深入及茶叶加工,特别是贡茶,加工技术技术的精深。而明清时期,这种传统的茶学、茶业及至茶文化,因为经过宋元的社会动荡,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茶类的新发展

宋元时期,除贡茶仍然采用团饼茶外,散茶在民间俗饮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普及。但明朝初期,贡茶仍然采用福建的团饼,后来,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进贡团饼茶太重劳民力,决意改制,下令罢造龙团,改进芽茶。明太祖的诏令,在客观上,对进一步破除团饼茶的传统束缚,促进芽茶和叶茶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明朝茶业在技术革新、各种茶类的全面发展以及名茶的繁多上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色。

生产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

据有关资料显示,明清时期在原有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少新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有如明末清初方以智《物理小识》中记到种以多子,稍长即移。说明在明朝,有的地方除了直播以外,还采用了育苗移栽的方法。到康熙年间的《连阳八排风土记》中,已有茶树插枝繁殖技术。此外,在清代闽北一带,对一些名贵的优良茶树品种,还开始采用了压条繁殖的方法。

在茶园管理方面,明清时期在耕作施肥,种植要求上更加精细,在抑制杂草生长上和茶园间种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此外,在掌握茶树生物学特性和茶叶采摘等方面,在明清时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从制茶技术看,元代《王祯农书》所载的蒸青技术,虽已完整,但尚粗略,明代时,制茶炒青技术发展逐渐超过了蒸青方法。

品类的多样化

由于工艺技术的改进,各地名茶的发展也很快,品类日见繁多。宋代时的知名散茶寥寥无几,文献中提及的只有日注、双井、顾渚等几种。但是,到了明代,仅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一书中辑录的今茶名就有97种之多,绝大多数属散茶。

明清两朝在散茶,叶茶发展的同时,其他茶类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包括黑茶、花茶、青茶和红茶等。

青茶,也称乌龙茶,是明清时首先创立于福建的一种半发酵茶类。红茶创始年代和青茶一样,也无从查考,从现存的文献来看,其名最先见之于明代中叶的《多能鄙事》一书。到了清代以后,随茶叶外贸发展的需要,红茶由福建很快传到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云南和四川等省。在福建地区,还形成了工夫小种、白毫、紫毫、选芽、漳芽、兰香和清香等许多名品。

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西藏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年产茶叶40万吨左右,茶叶出口量达13.5万吨左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全国茶叶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网络,大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科学种茶、科学制茶和茶业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为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茶叶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并成为三大饮料之一,所以世界茶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个国家种植茶叶,茶区主要集中在亚洲,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80%以上。

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一旦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特别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去饮用它。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中国古代重要茶事进程录:

原始社会

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据《晏子春秋》)

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僮约》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公园220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著《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抗日战争时期的茶叶生产贸易


抗日战争时期的茶叶生产贸易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民不仅从战略上牵制、抗击、削弱了日军,支援了苏、美等盟国,而且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抗日基地,为盟军提供了许多物资,比如茶叶、桐油,同时,通过出口换来了宝贵的外汇、军火等战略物资,以支撑艰苦卓绝的抗战。

茶叶在抗战前均为大宗出口产业,浙江太湖平原蚕丝产地沦陷后,受日寇统制,影响出口,但茶叶因为产区多在中西部地区,因此还能保持大量的出口,为抗战作了很大的贡献。

抗战爆发前后,中国茶叶出产地带,如祁红茶产于安徽的祁门,宁红茶产于江西的宁州(修水县),温红茶产于浙江的温州、平阳、青田、泰顺、瑞安,湖红茶产于湖南、湖北,建红茶产于福建,徽州茶产于婺源、歙县、休宁、绩溪等地,平水茶产于浙江的绍兴、上虞、新昌、嵊县等地,湖州茶产于浙江的安吉、长兴、吴兴、孝丰等地,以上统称“洋庄茶”(即外销茶,又名厂箱茶)。武夷山的红茶、杭州的龙井茶、洞庭的碧螺春茶、黄山的云雾茶、新安的松萝茶、云南的普洱茶、六安的瓜片茶等统称为“店庄茶”(内地茶叶店所售的内销茶叶),产地分别为福建、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贸易委员会下设富华公司,专门负责茶叶的进出口业务,先由该会评定市价,而后将全国茶产全部收购,集中于香港,以便分配输出。此制度设施后收效很大,因此虽然在战争时期,交通时有阻碍,而茶叶的输出反而比1938年和1937年有一定的增加。如1939年,茶叶总输出额为33054085元,1938年同期为30787274元,1937年同期为30661711元。1938年8月份的输出,竟达6823434元之多。同时,1939年,浙江、江西、安徽国统区的茶叶获得大丰收,突破往年的纪录。据贸易委员会统计,仅休宁、婺源、歙县三处,1939年产量就达16万箱,出口11万箱,不仅产量比往年有增加,输出数量以地区而论,也超过了往年的数目。

苏联本是茶叶主要销售区,在1939年的销售量比往年更多。抗战爆发后,货物出口都在香港,国际茶叶贸易也集中在那里。因为广州沦陷了,转口业已经转道到温州、广州湾等地。据统计,1939年转往苏联的茶叶,共值1500万元之巨,比往年增加了2至3倍。

为了扩充植茶,改进茶技,增加生产,国民政府经济部任命中国茶叶公司负责此事,并制定四川、云南、贵州、广西4省为茶区。经该公司分派技术员实施调查后,决定先在云南划一茶叶实验区,成立“云南茶叶改进所”,在愿宁(今宁洱县)设立制茶检验厂,将云南的普洱茶改为生产红茶和绿茶,向海外各地区推销。

云南茶叶改进所成立以后,富滇、中国、交通、农民四个银行合组成立贷款团,1939年暂定国币100万元,实施各项改进计划。至于运输交通,政府开始修理愿保支路,以接通滇缅路而利运输。茶技人员,由各战区的茶农、茶工调往,此事不但有利于增大华茶出口,且寓救济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难民于生产事业中,为此,赈委会也拨款10万元协助其进行。

福建、江西、安徽、浙江4省,为管理本省茶业生产起见,均设立了茶产管理处,分别对本省的茶叶生产销售进行改进,并作通盘的计划,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废除了中介商人的盘剥;二是办理各茶号的贷款业务;三是派人监督制茶;四是管理茶叶的运输;五是办理茶叶出口;六是统筹茶件运输。

对于各省茶叶,如符合外销的,各省茶产管理处均指定区域集中,装外轮运送到香港,交富华公司销售。富华公司则特设浙茶、闽茶、皖茶、赣茶等部门,专门负责运销事宜。

三国时期的罐茶


在留侯镇紫柏山脚下的闸口石一带,最耐人寻味的是喝罐罐茶。

据传,闸口石人喝罐罐茶的习惯起于三国时期。当年,诸葛亮兵出岐山,途经闸口石地带,安营扎寨操练人马时,因此地处秦岭腹地,又紧靠紫柏山,山高气侯寒冷,便让将士用砂罐煎熬浓茶饮用,以提神御寒。此法传给当地百姓,后流传延用至今。

熬罐罐茶的方法很简单,只需一炉火,一把茶叶,一个小茶罐,再备一只盛茶汁的小茶盅就行了。

闸口石人喝罐罐茶,是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熬茶程序十分简便,在水塘中坐着火,拿来小砂罐,放入适量茶叶,倒入清凉水后,再投入少量食盐和猪油,经反复熬煎后倒出即可饮用。

闸口石人喝罐罐茶,讲究色泽浓酽和味道苦涩。当地百姓说,早上起床肚里能喝下三盅粘稠吊线的浓茶汁,哪怕一天不吃饭,照样把活干。而今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闸口石人熬茶告别了过去那种火塘上烟熏火燎的炮制方法,注重清洁卫生,时尚雅致了。

三国时期茶文化


我国史籍中常有茶能醒酒的记载,这里的酲,或许是醒之误。如果说汉代茶的传播主要还只显于荆楚或长江中游的话,那么,三国和两晋时,江南和浙江沿海的我国东部地区,茶叶的饮用和生产也逐渐传播开来了。

先说三国的史实。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孙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其升为限,孙皓是三国时吴国的末帝,接位前为乌程(今浙江湖州)侯,此内容当记述的是永安三年(260年)以后的事情。因为其接位之初,效法孙权一度曾把京城迁至武昌,以图抗衡和进攻中原,但第二年便迁回建业(今南京),并渐渐变成为骄纵残忍的一个暴君。

三国吴和东晋均定都现在的南京,由于达官贵人特别是东晋北方士族的集结、移居,今苏南和浙江的所谓江东一带,在这一政治和经济背景下,作为茶业发展新区,其茶业和茶业文化在这一阶段中,自然较之全国其他地区,也就明显更快地发展了起来。

首先从茶的饮用来看,如果说三国江东茶的饮用还主要流行于宫廷和望族之家的话,那么到东晋时,茶便成为建康和三吴地区的一般待客之物。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23664.html

上一篇:英国的介绍

下一篇:南北朝茶叶发展及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