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没有茶的日子

2019-11-28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没有茶的日子”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没有茶的日子”相关知识!

不知从何日起,我成了茶的奴隶。仰或一时没有茶的存在,得寻找其他的代替,比如咖啡,而且是不加调制的,原汁原味,越苦越好。然,毕竟咖啡对于我而言是奢侈品。偶尔喝之,还行。长久饮之,怕多有承受不起。

于是,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就成了寄情于茶的日子。伴随着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茶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在我的记忆里,对于茶的品种价格是没有任何挑剔的。千元以上的好像喝过,大部分都是十几块、几十块一斤的普通茶。至于万元、几十万一斤的天价茶叶,在我看来纯纯是投机商的操作。已远远超出了喝茶者,以及茶作为从古至今仅为饮料的原本初衷。

若干年喝茶的经历,大凡能在市场上出售的茶都喝过,南方的北方的,陕西的外省的,农村的城市里的,中国的外国的,古老的现代的。在品牌繁多,种类庞杂的茶叶世界里,我最爱的是绿茶,其次是铁观音。而且一定不能是所谓的明前的嫩尖尖。那不是我的最爱。有这种感觉的,不完全在令人咂舌的价钱上。主要是嫩尖明前茶,太娇嫩,虽然能嗅出一股足以让茶商说服人信服的淡淡的清香味,茶的最大不足之处就是不耐喝。最多两次加水之后,就与白开水相差无几了。

另外,在我看来,初春冒出的茶尖尖,不过是茶树妈妈派出探知春的小天使吧了。那些小天使般的嫩尖尖,刚冒出自己的小脑袋,还没有很好的舒展一下可爱的身姿,就被一双双急不可待的大手给掐掉了。好可伶那些嫩尖尖,没有机会获得成熟,就成了急功近利的牺牲品。这就难怪了,那些淡淡的茶的清香,都是以茶的嫩尖尖稚幼的牺牲为代价的。稍淡即逝被泡出的香味,更是那些嫩尖尖的体香啊。一经想起,悠然产生肃然起敬的伤痛感觉。

说这些似乎有些牛头不对马嘴,有些人就极爱那些嫩尖尖冒出的香味,谁又能奈何的了呢?百人百姓,各有所爱。还是回到主题上,说说我的没有茶的日子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没有茶的日子,我竟然成了另外的一个人。表现在浑身无力,发困的要命的病态之状,加之伴有头晕脑胀,整个人处于不死不活或者半死不活的状态。表情淡漠,一脸的黯然伤神。思维基本停滞,懒得说话,更懒得做任何事情,而且极易发燥,看谁都不顺眼,看这个社会更是一团糟。在没有茶的日子里,等待清醒的过程,犹如冰河期待春回大地才慢慢解冻,犹如冬眠动物礼遇惊蛰那一声惊雷后才会苏醒。

在职的时候,曾有这个时候来找我说事、汇报工作者,结果可想而知,将好好的事情办咋了,说蹦了,闹得属下与我皆不欢而散,结怨也结缘。随后,我还算明智,每当没有茶的日子,就早早闭门谢客。将自己关在办公室,慢慢的等待半死不活的状态逐渐消去。

如今退休了,这样的状态还是会时不时的出现。因为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过 ,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一两句少盐缺醋的家长里短。我回答或说出了竟然像枪子似的伤人的话。有时一副爱理不理的的样子,曾经激怒了家人。惹下的不快,还得在有茶的日子里去精心打理,方能抚平在没茶的日子里惹下的麻烦。为了防止这样的浑浑噩噩的状态呈现,逐渐变得聪明的我,用尽各种各样的办法让没有茶的日子不出现或者少出现。

竟究是什么时候染上了这样一种怪毛病,养成或者将自己奢侈成离不开茶这样的人呢?一时还真的说不清楚。有一点是清楚的,绝不会是从小养成的。因为在我的高中生活之前,远在豫北黄河岸边的老家,祖祖辈辈没有喝茶的习惯。毫不夸张地说,在上世纪70年代,我参加工作之前,没有见过茶叶为何东西,就更没有茶叶能喝的一丁点概念。

肯定是在参加工作之后,来到秦地所培养出的习性。更加确定的认可,恐怕是从野外调到科室从事文字工作之后形成的。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多有文字苦涩的时候,拿什么来消灭这种症状呢?最初是没有啥好办法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同事那里获得一种叫做茶叶的东西,至于叫什么茶,根本不知道。只知道这是一种经热水冲泡后,可以饮用的饮料。据说可以提神醒脑。

首次见到那一撮青色的细细的草样的东西,从同事的手掌心接到我手掌心。定定的细瞧了好大一会儿,大约有5-6克叫做茶叶的东西,心想它经沸水泡过后会有什么样的味道呢?我能习惯吗?一连串的疑问,使我犹犹豫豫,迟迟未将手中的茶叶放入杯中。还是早年学过的一则领袖语录提醒了我,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不喝一口茶,又怎么能知道茶的滋味呢?又怎么能知道自己是否会习惯呢?

当开水注入盛了茶叶的杯子的瞬间,那些茶叶像听到了冲锋命令似的士兵,立马奔腾起来。仔细观察杯中的茶叶遇见开水的真面目,我为之一惊一喜,因为我发现了“壶中茶浪拭松涛”的韵味。痴迷于茶在水中的上下翻飞表演,无疑是每天工作之前的一幕舞蹈剧。

每每如次,享受茶被开水激活的种种摸样,竟成了我的一种难得的闲云野鹤。看的多了,难免生出一些感慨。如今的所有大大小小都市繁华地生出诸多“茶语咖啡”店,一时难以理解。茶与咖啡挤在一起,断定还有一些缘由,无非都是饮料。诸不知,咖啡这种国人不甚多见的饮料,作为泊来品。与地地道道的土生土长的茶列在一起,土洋结合,相得益彰。尤能收到刺激消费的效果。至于茶,不就是茶吗,怎么会与“语”相连,难道茶会说话吗?

随着喝茶的阅历增长,细细揣摩回味,茶还真的会说话,能表达。只是茶语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佛语;是“此地无声胜有声”的禅意。能否听懂茶语的低语呢喃,谆谆中可贵的教诲,娓娓中道出的真谛,没有捷径可循,一靠执着,二靠悟性。

茶语人生最直接的联系,不外乎茶在水中的自然表现状态--沉与浮。也许就是这看似普通的沉与浮,恰好适当地吻合了人生所具有的某一阶段状态仰或整个人生成长的经历。

君不见,青少年的时候,不知愁滋味,初生牛犊,敢想也敢干,浮在社会和人生的表面。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浮躁之气渐少,沉暮之气见增。浮中有沉,沉中有浮;浮中积累沉的智慧,沉中有浮的升华;某一时刻沉湎于浮所带来的沾沾自喜,某一阶段却为没有沉的冷静懊恼不已。细细品味,人生大抵不过如此。

随着喝茶的阅历不断增加,茶的种类也在不断变换。有幸品茗到汉中仙毫,则别有一番体会在心头。细端详,惊诧茶的外形,微扁挺秀,嫩绿显毫。更加纳闷的是,这种茶被开水冲泡后,恣意多态,仿佛提前分配好似的,一部分含羞沉于杯底,是那样的无怨无悔;一部分留在水面,是那样的趾高气扬。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浮水表面的茶叶,竟然如婷婷玉立的美女,个个笔直挺拔,犹如美模开走前的群芳英姿。虽然口渴难耐,无论如何不忍触碰那些根根如仙女般的茶叶。但怎么也经不起从杯子里飘逸出的茶香,浮浮而上,氤氲气息让我忍俊不住。汤色嫩绿,清澈鲜明的茶汤,真真的秀色可饮。小呷一口,鲜爽回甘,叶均鲜活,高锐持久。

不过,我似乎更加喜爱铁观音那类的茶,一旦注入水后,那些茶,在很短的时间内,犹如万马奔腾的冲锋勇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涨满了杯子。虽然看不到茶叶婀娜多姿变幻身姿,但茶汤色泽不变,经久耐喝的品性,成为许多茶客的最爱。

一度喝茶不曾为了消闲,而是为完成领导安排的文字工作,也有为了自己那点文学爱好。加班加点到夜深人静处,没有一杯浓浓的酷茶相伴,刺激困顿的神经,不会有总结归纳真经可言;满足爱好,爬格子爬到得意处,依然少不了用一杯香茗来愉悦花明柳暗的心情。

随着年岁的增长,茶断然成为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尤物。只是有了不论是喝何种茶,以何种方式喝,有了品茶的举止言行。喝茶贵在品,能在品中求清静,抒发一凡情怀,愉悦心情,从而让自己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放松心情。这大概就是圣人总结的茶道吧。

没有茶的日子,日子教会我沮丧、懊恼、烦躁、萎靡甚至颓废是什么滋味。有茶的日子,日子告诉我什么是兴奋、喜悦、满足、激越乃至勇进。于是,我的全部日子,都需要茶来装点。成为茶的奴隶,我很欣慰。

如今步入退休行列的我辈,虽时有盼望“座畔花香留客饮”的光鲜时刻,回味渐行渐远的“壶中茶浪拭松涛”的峥嵘岁月。更多是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独自徘徊,仰或龋龋独行。一杯不问出处的香茗,从中品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闲漫之妙,也算自我开辟的另一种悠哉人生!

秦风

武国柱,笔名有秦风、秦枫、秦豫。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陕西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作品在中国报告文学、工人日报、陕西日报、大地文学、延河等报刊发表。有《小秦岭找金人》等多部报告文学集、散文集出版。荣获第五届宝石文学奖等奖励。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心如雪 岁月酿出了酒香,日子氤氲着茶气


原标题:茶心如雪(半日闲谭)

人过四十之后,便真切地喜欢起冬天来。

北方的冬天,草木歇息,寒风吹过大地和雪野,凛冽中有一种沉潜的静气。而冬日饮茶,又自带几分禅意。窗外寒风呼啸,窗前水沸炉暖,茶香因为寒冷的映衬,愈发清冽,直抵心源。

有人说,若要体会冬天的妙处,必经时间的淘洗与打磨,如同体会茶气一般,必要走过高山与峡谷,看尽湖泊与激流,从盼望“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到“快日明窗闲试墨,寒泉古鼎自煎茶”,酒茶之间,岁月酿出了酒香,日子氤氲着茶气。平淡天真里,是静穆,是微笑,是禅意在吹拂。

酒是寒冷的友伴,而茶是冬天的知音。且不说各种以“雪芽”命名的茗茶,泉水也大多与雪、冷、寒结伴。泉水以从石出者为佳,石出者水质清冽,甘寒滑爽。文人最重石泉,也多吟咏:“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啮雪饮冰疑换骨,掬珠弄玉可忘年”。水是茶的载体,好水必寒。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上说到茶时,开头就说:“欲治好茶,先藏好水。”可见水的重要。乾隆皇帝为此钦定了天下第一泉,而且认为雪水比天下第一泉更好,“遇佳雪,必收取,以松实、梅英、佛手烹茶,谓之三清”。如此,说茶是冬天的知音应不为过。而宋人品茶的一大特色是以声辨水。因为宋代茶人煎水用的是细的瓶和铫,口小不容易观察,只能依靠听觉,根据水的沸声来辨别候汤。故蔡襄《茶录》中说“候汤最难”。黄庭坚在《煎茶赋》中描绘听水声时有如“汹汹乎如涧松之发清吹”,在《双井茶》中更有“不嫌水厄幸未辱,寒泉汤鼎听松风”的诗句。将煮泉时的水响声称作松风,借山中松涛声助兴水沸的声音,泉寒茶热,松涛阵阵,一冷一热,极致之间,茶气凛冽。

而茶之仙骨,其色也讲究冷如雪。宋代文人中有不少茶道高手,在蔡襄、黄庭坚、苏轼兄弟、陆游等人的诗文中都能看到他们爱茶、嗜茶、品茶评水的功力。宋代的点茶法是把团茶碾成粉,再将沸水注入茶盏,将茶粉打成沫来喝。因为打出的茶沫是白色的,所以“茶色贵白”,以茶汤“白沫重叠,积聚水面,状如积雪”,着盏无水痕而又能耐久为佳。因之,衬托茶色之白的黑釉茶盏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发展,其中产于建州的建盏最为有名。建盏在烧造时发生窑变,变化出各种花纹,其中有一种均匀细密的条状斑纹,在黑釉的衬托下银光闪烁,状如兔毫,被称作兔毫盏,最适合于斗茶,一时成为风尚。斗茶风尚之盛,连大宋皇帝宋徽宗都直接参与其中。他不但亲自点茶,还专门写了一本关于茶的论著《大观茶论》。黑色的茶盏与白色的茶沫,在运筅击拂的瞬间,动静相济,给人带来无穷乐趣。以至于晚年的蔡襄“老病而不能饮,日烹而玩之”,让人想起宗白华在《美学散步》里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茶与盏、动与静,茶中禅味,隐逸里有真切。

茶香梅韵,也是文人在茶事上追求的文化格调。“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以茶当酒,月下赏梅,宋人杜小山的《寒夜》诗,将茶香与梅韵交融一体。而明代画家沈周则以梅比茶,“香中别有韵,清格不知寒”。到了清代,各抱才艺的“扬州八怪”正式将茶与梅联姻,他们痴梅嗜茶,爱梅画梅,嗜茶如梅。“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曾云“知我平生清苦癖,清爱梅花苦爱茶”。清代著名学者厉鹗在汪氏的《煎茶图》上题诗赞曰:“先生爱梅兼爱茶,啜茶日日写梅花。要将胸中清苦味,吐作纸上冰霜桠。”梅情茶心,高洁清远,人生,原来也是一种审美的姿态,一种审美的状态。

而最能让人气静神凝的,当属旷野山林间的一壶茶。明代以后,制茶饮茶的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泡茶法流行开来。泡茶的流行,催生的是另一样茶具,紫砂壶。而泡茶的简单易行,也令饮茶的场地有了极大的自由度。明清文人山水画兴盛之际,也正是文人墨客热衷于茶艺之时。喜欢在山水间游历的明清文人,也将他们在山中的一壶茶引至笔端。观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唐寅《事茗图》《品茶图》《烹茶图》,画面大多在广阔幽静的山水之间,置一小亭,亭内茶壶醒目,有人煮茶品饮,或独啜或对饮,或静思或清谈,静谧安详。然而,在泉石松竹的空灵寂静里,在炉下烹茶的人间热气与山间溪边的空灵之气间,人又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充实,与空灵相伴生的充实。这充实所来何处?我把它归功于茶。一壶茶,在画幅广大幽远的空间产生了幽微的弥漫感,与天地自然圆融合一。这恐怕就是清代画家恽寿平所谓“画至神妙处,必有静气……画至于静,其登峰矣乎”。静气,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古代士大夫在心灵管理能力上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果没有这一壶茶,也许人就少了一份温情的驻足,对于隐逸也少了一分向往之心。

这一壶茶,也让我不断地想起唐代赵州禅师有名的公案“吃茶去”。《景德传灯录》卷十记载,赵州问新到僧:“曾到此间吗?”僧答“曾到”,赵州曰:“吃茶去。”又问一僧,僧答“不曾到”,赵州曰:“吃茶去。”

一千多年前“吃茶去”的当下感,让人回味无穷。“吃茶去”的轻松、平静与纯朴,带来挥之不去的神闲意定,在风里,在水里,在松涛里,在一壶茶里,始终有禅意在吹拂。

有挚友相伴的日子,犹如一杯清茶


一杯清淡的水,在放了几片茶叶之后,突然萌生出了几丝绿意来,而那干枯的叶片,在很短的时间里舒展开来,顿时满室芳香。

吸啜一口,唇齿留香;潺潺过喉,馨香沁入心扉,回味无穷。对于我来说,挚友如茶,或历久弥新,或品之淡然。好的挚友犹如上等好茶,一句简单的问候表达无尽的牵挂。有茶一样的挚友,有挚友一样的茶,偶然间不经意想起,送上几句问候,也会如一杯香茗,满屋馨香,让你夏生凉意,冬生暖意。知音相遇,相聚品饮、雅俗共赏。“寒夜客来茶当酒”,以茶奉客,虽不及酒后令人豪情万丈,意气风发,但良朋团聚,沏茶小息,闲话家常乐融融,奇珍异闻谈笑间。主客更能曲尽情意,一片平静祥和的境界!

挚友,是人生的一份荣华,是远隔万水却难忘的老家,是忍不住想拨打的号码,是悠闲时最想喝的那杯清茶,是忙碌时也不忘的那份牵挂。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无须马前鞍后的逢迎,不必讲究嘘寒问暖的客套,不用顾忌寝食难安的担心;也不必推杯换盏间地应酬,无须醉生梦死般地缠绵。挚友,如同一杯清茶,在你茫然时给予慰藉,在你疲惫时给予鼓励;在你痛苦时给予一丝安慰,得意时给予一点反思。

挚友如茶,我喜欢茶的随和与平常,在灯红酒绿的喧嚣中,茶孤守着自己的一方净土,偶尔会有一双双情侣或一帮朋友来到这里,于是在昏暗的灯光下,在隐隐的茶光里,映出了一份尘世间难得的安憩,氤氲的烟气裹起了一份淡淡的情缘。虽然,人们在酒余饭后也会想起它的含蓄、恬静,也会发出诸如“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的赞美,但那毕竟只是桌前案后的一丝点缀了。或许,茶生来就只是聊以解渴,或者让人在酒醉神迷之际找回几分清醒罢了。挚友像香茗,让人沉淀,使人坚强;挚友是一生中永久的财富,真诚不可亵渎。

挚友如茶,清雅平实,随和自在,看似平平淡淡,却能长长久久。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简短的问候,一个言简意赅的指责,一句温馨中肯的提醒,体会的却是挚友一颗真诚跳动的心。

挚友如茶,炎炎夏日里带来的一丝丝凉意,冷冷冬日里的一份暖意。泡上一杯清茶,看翠绿的茶叶在水中舒展浮动,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这其实正是挚友的感觉:宁静,淡雅,舒心,温暖。

人生淡如茶,清廉胜浮华。一杯清茶,让人读懂智者与胜者的睿智豁达,“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一杯清茶,让人懂了得意时坦然,失意时淡然,让人品味到“人至无求品自高”的境界,让人读懂人生的真谛,从容地面对尘世的名利与得失、喜怒与悲欢,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有挚友相伴的日子,犹如一杯清茶。在喧嚣的尘世间少了份浮躁与莽撞,多了份清醒与反思;少了份燥热与轻狂,多了份淡泊与稳重。

在清水中翻腾的茶叶中,我渐渐地明白有一片茶,一直在我平淡的日子里芳香着,未曾走远。

茶史:宋朝以前没有茶壶 也没有杯子喝茶的习惯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大体说来,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以陶瓷来说,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可是在外族统治下,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为茶道。因为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南宋之后,全国出现了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乘晓露剪拂云芽,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这是说现采现泡,其味无穷,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都很精彩,可是相对于酒瓶,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也可以说,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壶,执壶的把手在一边,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也不妨碍使用,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较多,肩上有四个系,造型素朴,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式样多,又制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数量大,年代不易判断。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样,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所以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大陆开放后,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一时风靡,热度过去,就无人问津了。(

生活中不能没有茶


我每天都喝茶,我喜欢喝茶,虽然我并不太懂茶之道,但我就是爱喝,不管什么茶,我都爱喝,包括那些绿茶及花茶。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茶,我才如此爱喝水。我爱死了这种喝茶的感觉,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拿杯子泡茶,喝热茶最舒服的,它热热的,暖暖的......

这种对茶的依赖,是从三年前开始的。茶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一日都可无食,但不能少了茶,它对我来说就像一个相濡以沫的伙伴,始终都会不离不弃,日日相伴在我的左右,陪我度过那些快乐与不快的时光。

看着茶叶在水里一点点的泡开,然后再从上面落到了下面,这让我想到了生活。茶叶越冲越淡,我只能不断的添加茶叶,才能让茶香永留,就像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不时的增加乐趣,我们才感觉到生活的“开水”有意思,否则生活就会越来越平淡,也许到了最后就会变成厌烦。有时候,就像我们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开始的时候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新鲜感、很有激情,但慢慢的我们就对它失去了当时的激情,慢慢的也会厌倦,于是工作也就成了一种负担。

在很多人眼中,茶叶是那么的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是它又是那么的微妙,当被放入杯中的时候,经过水的洗礼,它就会把自己整个释放,把自己的全部精华全部贡献,这是不是也像人的一生呢?在茫茫人世间,我们每个人都像一枚茶叶,无论如何都要融入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只是过程中会有一些痛罢了。但痛过之后,往往收获的欣喜与快乐。

我只想说,我的生活中不能没有茶。

茶史: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大体说来,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以陶瓷来说,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可是在外族统治下,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为茶道。因为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南宋之后,全国出现了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乘晓露剪拂云芽,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这是说现采现泡,其味无穷,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都很精彩,可是相对于酒瓶,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也可以说,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壶,执壶的把手在一边,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也不妨碍使用,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较多,肩上有四个系,造型素朴,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式样多,又制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数量大,年代不易判断。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样,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所以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大陆开放后,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一时风靡,热度过去,就无人问津了。

茶悟人生:把喝茶当成一种习惯,把日子过得精致


喝茶是件简单的事,不过拿起和放下的两个动作。

茶的味道也很简单,就淡了或浓了几种感觉。

其实,日子也很简单,只是有时粗糙,有时精致。

也许生活忙碌的时候,日子就不是斜风细雨的温柔,也许还有些残酷。

就像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实在累了就休息一下吧,学着喝茶,把日子过得精致一些。

对于生活,我们都不应该麻木。

在百忙之中,你会情不自禁的想空出时间来享受一段茶的时光,无论多浮躁,喝茶的时候总会静下心来。

因为喝茶是一件仪式感很强的事,不是附庸风雅的做作,而是从心而歇的自然。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喝茶喝的不仅仅是它的味道,喝的还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境。

古之七俗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也是其中一物,它只是一种解渴的饮料,它不挑人,王侯将相,布衣黔首皆可饮之。

可是喝茶又怎么会是一件俗气的事情呢?

是那些想活得精致的人给了喝茶大雅的情致,焚香、更衣、打坐、醒茶、洗茶、煮水、烹茶、品茶……每一个步骤都足够细腻。

学着喝茶,日子可以继续繁忙而普通,但心一定会慢慢的精致细微。

如果把喝茶当做一种习惯,那么精致也会成为日子的常态。

一盏茶中所蕴含的乾坤可以是另一个世界。

当你的心变的精致,愿你既能朝九晚五,也能心有天涯。

宋朝以前居然是没有茶壶的!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大体说来,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以陶瓷来说,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可是在外族统治下,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为茶道。因为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南宋之后,全国出现了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乘晓露剪拂云芽”,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这是说现采现泡,其味无穷,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都很精彩,可是相对于酒瓶,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也可以说,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壶,执壶的把手在一边,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也不妨碍使用,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较多,肩上有四个系,造型素朴,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式样多,又制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数量大,年代不易判断。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样,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所以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大陆开放后,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一时风靡,热度过去,就无人问津了。

《茶经》上为何没有云南普洱茶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早已为中外茶叶界专家学者认可,凤庆县香竹箐留下的那棵人工栽培型大茶树证实,云南至少两千前已开始人工种茶。今天要在云南境内找几棵千年以上的野生茶树或人工栽培型茶树实在太容易,全省至少有40个县能看到。

翻阅中国几千年的史籍,从没那一页记载云南人向云南以外的地区买茶,这说明云南自古产茶量就大,茶叶完全自给自足。如此古老的一个产茶大省,其产茶情况,饮茶习俗,1200多年前茶圣陆羽写的《茶经》中却一点也没有提到,这是为什么,原因在那里?陆羽为何不到云南来看看,他若到云南一定能看到凤庆香竹箐那棵五人合抱的嘉木,他的《茶经》上一定会有南诏嘉木五人合抱。

陆羽生活的那时个时代,陆羽写《茶经》时,云南叫南诏国,南诏国管辖的地域北至大渡河边,南至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一部分,东盖一半贵州,西连缅北与印度。南诏国本是大唐扶持起来的一个云南地方政权,是大唐的一个蕃属地,大唐还派有官员常驻南诏国都城大理南诏国存在于公元649年~902年,与唐王朝存在的时间大体相近。

1200多年前的南诏国与大唐像两个不懂事的兄弟,时而举杯结盟,时而干戈相向,合好又分,分了又合地折腾。公元752年(唐天宝10年)大唐派20万军队攻打南诏,仗一打就是三年,结果是大唐军队损失惨重,大将李密被俘自杀,20万唐军亡于大理,史称天宝之战。天宝战争使大唐国力耗尽,民怨四沸,国内矛盾激化,朝廷内讧,紧接着公元755年大唐发生安史之乱。玄宗皇帝的庞臣安禄山起兵向皇上发难,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几万军士向四川躲逃,半路上军士们又将怨怒指向杨贵妃,逼玄宗皇帝赐杨贵妃自缢,所以,贵妃娘娘的死说起来多多少少还与云南的天宝战争有点关系。

天宝战争导致了南诏国与大唐关系恶化,从公元752年~794年南诏国与大唐断交四十二年不来往,这期间盐津豆沙关铁门紧闭,大渡河上铁索桥砍断。打南诏的天宝战争引发出大唐的安史之乱,大唐国内社会动乱不安,老百姓流离失所,人口大量往四川,湖北等东南各省流散迁移,在这迁离的人流中便有陆羽。安史之乱爆发时陆羽27岁,为避乱离开长安顺着长江而下,一路上他北折南转考察收集了大唐各地的茶叶情况,花了近20年的时间写成传世巨著《茶经》。陆羽写《茶经》的时间大约为公元(760年-180年)间,而南诏国与大唐断交的时间为公元(752-794年),陆羽写《茶经》的二十年中,南诏与大唐正处于敌对状态。南诏国的辖地大唐人不敢越一步。

陆羽进不了南诏地,陆羽不知道南诏的银生节度诸山都产茶,更不知道蒙舍蛮早已懂得用茶与椒、姜、桂和烹而饮的饮茶法。

陆羽的《茶经》写完后又过了14年(公元794年)南诏与大唐才解怨和好,此时的陆羽已经66岁,他老人家那里还爬得了大山,南诏国的好美风光,南诏国的大叶茶,蒙舍蛮,百濮人的茶谷、茶礼陆羽都没能看到。公元804年南诏国与大唐正在互送歌舞,互派学子,互派工匠,一派喜乐友好的景象,这一年陆羽病逝,南诏国的子民们没能见到这位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位茶叶专家不能不说是万世遗憾,陆羽未进到南诏国,也使他的《茶经》上少了几页南方少数民族如何种茶、如何饮茶的文字。

天宝战争、安史之乱,使陆羽未能进入云南,这就是《茶经》上为何没有云南茶的历史原因。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23418.html

上一篇:茶的历史 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与宋代

下一篇:一杯清茗,十年尘梦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