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作五首】(之四)
张祜
闷看垂檐雨,闲寻小院芳。
壁泥根长麦,篱柱叶生杨。
旋碾新茶试,生开嫩酒尝。
看看花渐老,无复滞春光。
【详解】
张祜《江南杂题三十首》(之二十二):“沧海一遗民,诗书尽老身。不逢青眼旧,争奈白头新。小小调茶鼎,铢铢定药斤。空疏更谁问,赖与酒家邻。”同《闲居作五首》(之四),反映的都是张祜遭受排挤,怀才不遇,茶酒消日,隐居以终的境遇。朱庆馀,宝历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朱庆馀有一首很有名的诗——《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是朱投赠给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的水部郎中张籍,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呈献的这首诗获得张籍明确的答复,在《酬朱庆余》中,张籍写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千年来传为诗坛佳话。
陆羽
(733—804),字鸿渐,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性诙谐,闭门著书,不愿为官,以嗜茶著名,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被历代茶商尊为“茶神”。
【歌】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惟羡西江水,曾向金陵城下来。
【详解】
陆羽一生坎坷,三岁遭父母遗弃,由竟陵高僧智积禅师收养,待年稍长,因不知父母与姓氏,按《易经》占卦取名,得到《蹇》之《渐》卦。卦辞说:“鸿渐于知父母与姓氏,按《易经》占卦取名,得到《蹇》之《渐》卦。卦辞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以陆为姓,以羽为名,以鸿渐为字。智积禅师嗜茶,陆羽常为煮茗,并学会了种茶和制茶的技术,对茶的烹饮方法及茶具、水质等都有深刻的研究与精辟独到的见解。这首《六羡歌》,前四句讲不羡富贵,不慕高官,主要用来烘托后面两句,强调煎茶用水的重要性。(另一说,此诗是智积禅师圆寂后,陆羽满怀深情所作的悼念诗,后面两句是指像故乡水一样的大恩师的养育之情。)
陆羽文学造诣很高,从所著《茶经》可以看出,他也很会写诗,但保存下来的诗仅两首。除这首《六羡歌》外,还有《会稽东小山》一首:“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因为陆羽研究茶事,撰写《茶经》时,曾于浙江省吴兴县苕溪隐居,他当然会到以出产“剡溪茗”闻名的嵊县一带进行考察。《会稽东少山》描写陆羽在一天夜里乘舟去嵊县,月光如水,青猿哀啼的凄凉情景,并流露出“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的伤感。
陆羽.耿沩(wéi)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是陆羽情意相投、志趣相同的好友。(陆三,是诗友们排行送陆羽的雅号)。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煮 茶】
稽山新茗绿如烟,静挈都篮煮惠泉。
未向人间杀风景,更持醪醑醉花前。
【释义】
稽山新茗,即日铸茶。产于今浙江绍兴会稽山日铸岭。该茶历史悠久,自唐朝起,已被列为贡品,极负盛名。欧阳修曾誉之为“两浙第一”。
都篮,陆羽《茶经》中讲:“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是装放各种茶具的东西,竹篾所制。
惠泉,即江苏无锡的惠山泉,陆羽和张又新皆品评其为“天下第二泉”。
醪醑(láoxǔ),浊酒。
【详解】
唐代李商隐在《义山杂纂》中提到十六种属于大杀风景、令人败兴的事,如清泉濯足、花上晒裤、背山起楼、焚琴煮鹤、对花啜茗、松下喝道等。晏殊当地方官时,用惠山泉水煮稽山新茶,并“从容置酒”,作了这首诗。在晏殊看来,饮酒赏花和对花啜茗同属文人雅兴。
杜甫
(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曾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诗与李白齐名,称“李杜”。
【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释义】
桁(chàng),衣架。
【详解】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朝野,成为时尚。文人墨客中,许多人已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享受,“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此诗中“春风啜茗”、“桐叶题诗”,反映的就是这种时尚。
【寄赞上人】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半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茅屋置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释义】
上人,是对高僧的敬称。
裴(péi)回,徘徊。
【详解】
唐代以前,我国著名产茶区都在佛教兴盛的寺庙附近。佛教对茶叶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佛寺对茶叶的注重,首先是僧侣修行生活的需要。茶中含咖啡因,饮茶能兴奋神经、提神醒脑,可助坐禅破睡;其次是寺庙多在名山,自然环境适宜种茶。因此,从南北朝到隋唐,是佛教的兴盛时期,也是我国茶业获得迅速发展的时期。许多名寺高僧既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又对茶叶的栽培、烹煎、品饮有精深的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释义】
上人,是对高僧的敬称。裴(péi)回,徘徊。
【详解】
唐代以前,我国著名产茶区都在佛教兴盛的寺庙附近。佛教对茶叶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佛寺对茶叶的注重,首先是僧侣修行生活的需要。茶中含咖啡因,饮茶能兴奋神经、提神醒脑,可助坐禅破睡;其次是寺庙多在名山,自然环境适宜种茶。因此,从南北朝到隋唐,是佛教的兴盛时期,也是我国茶业获得迅速发展的时期。许多名寺高僧既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又对茶叶的栽培、烹煎、品饮有精深的研究。他们和当时文人墨客多有来往,一起品茶吟诗,谈经论道。此诗所提的赞上人,应也是这样的高僧。所以,杜甫在诗中说:“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杜甫还有《已上人茅斋》一诗中咏及茶:“已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空添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进 艇】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释义】
南京,指成都。
无谢,不让。
【详解】
此诗中“茗饮蔗浆携所有”,同杜牧《游池州林泉寺金碧洞》中“携茶腊月游金碧”,说明在唐代,茶在许多文人墨客生活中成了不可缺少的物品,在外游玩时,也要随身携带茶叶。
【夜宴左氏庄】
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竹短,煎茗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详解】
此诗中“茗饮蔗浆携所有”,同杜牧《游池州林泉寺金碧洞》中“携茶腊月游金碧”,说明在唐代,茶在许多文人墨客生活中成了不可缺少的物品,在外游玩时,也要随身携带茶叶。
【夜宴左氏庄】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竹短,煎茗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详解】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全国上下,文人墨客宴席上往往有酒有茶,甚至还有专门的茶宴、茶会。此诗中“煎茗引杯长”,反映的就是这种风靡全国的时尚。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郡(今山西省境内)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因参与王叔文革新,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夏昼偶作】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释义】
南州,指永州。
溽(rù)暑,潮湿的夏季。
牖(yǒu),窗。
敲茶臼,章士钊《柳文指要》:“敲茶臼者,制新茶也。唐人饮茶,不尚购买制成品种,往往自采而制之,制就即饮,以新为贵,此子厚所以闻敲茶臼也。”
茶臼,捣茶容器。
【详解】
炎天暑热,吴牛喘月,午眠觉醒,口渴思茶,隔着竹林传来山童敲茶臼的声音,更加勾起了饮茶的欲望。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又称石室先生、锦江道人,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宋代画家,皇祐进士,历官集贤校理,邛州、洋州、湖州等知州,有《丹渊集》。
【谢人寄蒙顶新茶】蜀土茶称盛,蒙山味独珍。
灵根托高顶,胜地发先春。几树初惊暖,群篮竞摘新。
苍条寻暗粒,紫萼落轻鳞。的砾香琼碎,蓬松绿趸均。
漫烘防炽炭,重碾敌轻尘。无锡泉来蜀,乾崤盏自秦。
十分调雪粉,一啜咽云津。沃睡迷无鬼,清吟健有神。
冰霜疑入骨,羽翼要腾身。磊磊真贤宰,堂堂作主人。
玉川喉吻涩,莫厌寄来频。
【详解】
此诗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寄赠的蒙顶茶品质优异,清香异常,特别珍贵。因为此茶生于高山之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芽也比其他茶早。采自初暖新春,茶芽幼嫩,再加以精工焙制(“漫烘”、“重碾”),使人爱不释手。品饮此茶后,神清气爽。最后两句则不客气地说,我像玉川子卢仝那样渴望饮茶,你有好茶还请经常给我寄来吧。
【寄周安孺茶】
苏轼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
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
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瞩。邂逅天随翁,篇章互赓续。
开园颐山下,屏迹松江曲。有兴即挥毫,灿然存简牍。
伊予素寡爱,嗜好本不笃。粤自少年时,低回客京毂。
虽非曳裾者,庇荫或华屋。颇见绮纨中,齿牙厌粱肉。
小龙得屡试,粪土视珠玉。团凤与葵花,碔砆杂鱼目。
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椟。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
于兹自研讨,至味识五六。自尔入江湖,寻僧访幽独。
高人固多暇,探究亦颇熟。闻道早春时,携籝赴初旭。
惊雷未破蕾,采采不盈掬。旋洗玉泉蒸,芳罄岂停宿。
须臾布轻缕,火候谨盈缩。不惮顷间劳,经时废藏蓄。
髹筒净无染,箬笼匀且复。苦畏梅润侵,暖须人气燠。
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
晴天敞虚府,石碾破轻绿。永日遇闲宾,乳泉发新馥。
香浓夺兰露,色嫩欺秋菊。闽俗竞传夸,丰腴面如粥。
自云叶家白,颇胜中山醁。好是一杯深,午窗春睡足。
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
陆子诧中泠,次乃康王谷。麻培顷曾尝,瓶罂走僮仆。
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
姜盐拌白土,稍稍从吾蜀。尚欲外形体,安能徇心腹。
由来薄滋味,日饭止脱粟。外慕既已矣,胡为此羁束。昨日散幽步,偶上天峰麓。山圃正春风,蒙茸万旂簇。
呼儿为佳客,采制聊亦复。地僻谁我从,包藏置厨簏。
何尝较优劣,但喜破睡速。况此夏日长,人间正炎毒。
幽人无一事,午饭饱蔬菽。困卧北窗风,风微动窗竹。
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
昔人固多癖,我癖良可赎。为问刘伯伦,胡然枕糟曲。
【释义】
姬旦,即周公。
《桐君录》,指《桐君药录》,其中讲到“巴东有真香茗茶”。
常,指常衮,唐建州刺史造研膏茶。
李,即李德裕(虎前)。
鹿门佳士,指皮日休。
天随翁,指陆龟蒙。
叶家白,建茶名。
中山醁,名酒。
中泠,指扬子江中泠水。
康王谷,指康王谷家水。
【详解】
此诗虽长,但句句不离茶,是一首严格意义上的咏茶诗。诗的开篇,就是一部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简明历史,讲述了从周公姬旦所著《尔雅》,即有“槚,苦茶”的名称;《神农食经》也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晋朝的杜育最先用《荈赋》来描写茶;唐代的陆羽成就了世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从此,茶业迅速发展,饮茶之风风靡中外;后来,又有皮日休和陆龟蒙,互相唱和,留下《茶中杂咏十首》和《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这样优美的诗篇,陆龟蒙还亲自种茶,制茶,研究茶,“有田数百亩,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他们对保存茶业史料和发展茶文化都有重大贡献。随后,对宋代的名茶小龙、团凤、日注、双井进行品评;对茶叶的采摘、制作、烹煎、品尝以及饮后“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的美妙感受都作了详尽而生动的描述,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咏茶好诗。
【饮茶歌送郑容】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
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
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
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
日上香炉情未毕,醉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
【释义】
铛(chēng),温器,金铛,指茶铛。
缃(xiāng),浅黄色。
祛(qū),除去。
忧栗,即忧慄,犹忧惧。
香炉,山名,又名香炉峰,在庐山之北。
虎溪,水名,在江西庐山下。
【详解】
佛教讲究戒、定、慧。戒忌荤腥,烟酒不宜,而视茶为圣洁之物;定、慧则为坐禅,茶有驱睡的功效,更是必不可少。因此,郑板桥有一副妙联:“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诗僧皎然是陆羽的好友,喜饮茶,善品茶。此诗中“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是赞颂茶祛病健身、荡胸涤烦的功效。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