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风物志 陆良普济寺茶花

2019-11-28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风物志 陆良普济寺茶花”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风物志 陆良普济寺茶花”相关知识!

昆明弥勒寺山茶

原标题:风物志 陆良普济寺茶花

风物志 陆良普济寺茶花 《茶花百韵》认为茶花有“十德”,故称其为“十德花”

彭竹兵

茶花,又叫山茶花、海石榴、玉茗花、耐冬、绛雪罗等,原产中国,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是云南的八大名花之一,在云南各地的广泛种植,昆明、大理、曲靖、楚雄、丽江、临沧、保山等地都有不少珍贵品种,产生许多与茶花有关的轶事。陆良普济寺的一株山茶,不仅品种名贵,而且故事有趣。

据谢肇淛《滇略》记载:“滇中茶花甲于天下,而会城内外尤胜。其品七十有二,冬春之交,霰雪纷积而繁英艳质,照耀庭除,不可正视,信尤物也。豫章邓渼称其有十徳焉:艳而不妖,一也;寿经二三百年,二也;枝干高疏,大可合抱,三也;肤纹苍黯若古云气尊罍,四也;枝条夭矫似麈尾龙形,五也;蟠根轮囷,可几可枕,六也;丰叶如幄,森沈蒙茂,七也;性耐霜雪,四序常青,八也;自开至落可历数月,九也;折入瓶中,旬日颜色不变,半含亦能自开,十也。为诗一百韵赏之。”“会城”指省城,即昆明。“尊罍”泛指酒器。“麈尾”又称拂尘,用于除尘、驱赶蚊虫等。“森沈”亦作“森沉”,指山茶繁茂幽深。“蒙茂”即“茂密”。“四序”指四季。

《陆良县志稿》记载的山茶“十德”,与《滇略》的记述略有不同:“色之艳而不妖,一也;树之寿,约有二百年矣,犹如新植,二也;枝干高疏有一余丈,大可合抱,三也;肤纹苍润,黯若古云气鐏罍,四也;枝条黝纠,状似麈尾龙形,可爱,五也;蟠根兽攫,轮囷离奇,可凭而几,可藉而枕,六也;丰叶如幄,森沈蒙茂,七也;性耐霜雪,四季常青,有松柏之操,八也;次第开放近二月始谢,每朵自开至落可历旬余,九也;折入瓶中水养之十余日,颜色不变,半含者亦能自开,十也。”“黝纠”指“枝条连绕的样子”。

邓渼的山茶“十德”,与陆良普济寺山茶有关。邓渼(1569年-1628年),字远游,江西新城人,万历二十六年 (1598年) 进士,大约在万历三十五年 (1607年)至四十年巡按云南,所到之处,题咏甚多。有一年腊月间,邓渼巡视曲靖,道经六凉(今陆良),看到道旁普济寺内的茶花开得十分漂亮,就入刹一观。只见寺中山茶“烁日蒸霞、摛纹布绣、火齐四照、云锦成帷”,于是写了《茶花百韵》,“遍检古人句,山茶未得名。形容应有待,品价肯定轻。……属辞深比兴,从此定佳评”,共九十二句,近一百句,故叫《茶花百韵》。因为邓渼在《茶花百韵》的序文中归纳茶花的“十德”,此后茶花被称为“十德花”。

陆良普济寺,据《陆良县志稿》记载:“在城东十里,古名兀耳朵寺。咸丰八年毁于兵,后重建。”据罗养儒《云南掌故》记载,该寺始建于宋代大理国时期。据罗养儒记载:吴三桂进兵云南时,路过普济寺,“见佛殿前有红茶一株,鲜红瓣上而有白点,此在茶谱上为珍珠红,三桂讶为异种,极钟爱之。已而派人来掘取,运至省垣,植于王府。花因易地,竟三年不着一花,三桂认为慢己也,遂谪贬而还于原处。花以一再迁移,生气大耗,未及年,花竟枯死。”庆幸的是,此株茶花枯死后约几十年,又从根部发芽,“约四五年,即成高枝强干,居然繁花满枝。”到了清末民初,“今历二百年,干已粗及手之数围,树亦高及二丈矣。此珍珠红茶本属贵品,今客有过其寺者,于茶树下多有题咏,而名公巨卿之作,则载于州志焉。”刘润畴在《普济寺茶花用苏东坡定慧寺海棠诗韵》中写道:“人间岂少好花木,惟有此花生使独。七绝十德评固真,尤喜幽姿不谐俗。”

斗转星移,昔日的普济寺如今成了茶花小学,其所在地为茶花社区。

茶经网扩展阅读

茶因寺名 寺以茶荣


明洪武以后,朝廷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农民为贡茶所花费的时间,改龙团为散茶,天心岩(山北)一带的茶叶开始代替御茶园(溪南)的茶进入贡茶行列。这时的天心寺已研制出了一整套制茶工艺,而且还发现了茶的入药功能。明初举子雷镒进京赶考,路经天心寺,因中暑而昏厥于路旁,为寺僧所救,以茶药之,遂得救,后高中榜首,以大红袍披茶树报恩。从此大红袍之名不胫而走。

永乐初年,明成祖命礼部尚书胡潆踏遍名山大川以寻访张三丰为名查寻建文帝的下落。永乐17年,胡潆得知张三丰正归隐武夷后,便率小队兵马直奔武夷山,遍访各寺院宫观,无果而终。因其沉迷于天心寺的禅茶,目睹了僧制茶全过程,聆听了举子报恩大红袍的传说,被浓浓的茶香所陶醉,而在天心寺恋栈月余,后把天心禅茶带回进贡皇上。品了天心贡茶后,明成祖龙颜大悦,遂正式诏封天心禅茶,为大红袍正名,降旨天心寺精耕勤灌,嫩摘细制,世代相传,岁贡入京。同时敕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扩充构体,极一方盛概。两块圣旨碑和两尊石龙至今犹保留在禅寺内,见证了天心永乐禅寺茶因寺名、寺以茶荣的辉煌历史。大红袍由此位居万茶之尊,并无可替代地成了武夷茶的代名词。

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茶诗作品欣赏


皇甫冉

(714—767),字茂政,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天宝十五年(756)进士,授无锡尉,大历初迁右补阙。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释义】

菉(lù),草名。

【详解】

唐时饮茶之风盛行,但开始时是一种不讲口味、解渴式的粗饮,正如唐代诗人皮日休所言:“称茗饮者,必浑然以烹之,与夫瀹(yuè)蔬而啜者无异也。”意思是当时的人们将茶叶煮后,像喝菜汤一样饮用。陆羽为了改革这种粗放的茶饮方式,不辞辛劳,跋山涉水,深入茶区,在深山老林、幽谷古寺,比较茶叶品种属性,发展种茶制茶技术,并于公元780年完成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从此,人们将茶的粗饮方式改变为艺术品尝。此诗是皇甫冉避难阳羡山中时所作,真实地反映了陆羽历尽艰辛从事茶叶采摘与研究的过程。

皇甫曾,字季常,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天定十七年(758)进士。官历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皇甫冉弟。

茶花红 茶花白


布谷声声,春来也。在布谷鸟的阵阵叫声中,我走入了群山环抱的谢鲁山庄。

陆川县的谢鲁山庄是全国迄今为止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四大私人庄园之一,山庄内静致幽雅,有许多依山而建的亭、台、楼、阁、游廊和假山,景点布置考究,造型别致。山庄颇有江南园林特色,园中有园,外园种景树,里园栽花草。

二月茶花红,二月茶花白。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山庄里盛开的红茶花和白茶花。血红血红,雪白雪白。在这多雨的春季,细雨初晴加上清晨朝露的滋润,鲜艳艳的花朵上缀着点点水珠,晶莹剔透,反衬着血红雪白的花瓣,宛若高雅尊贵的红宝石白宝石,在朝阳的反射下,艳丽动人。

看着这些艳丽的山茶花,我便想起了宋朝词人辛弃疾的《浣溪沙》:“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堕簪啼妆孙寿醉,泥秦宫。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

烂漫的山茶,能在天寒地冻的早春绽蕾吐蕊,到桃李芬芳的春天,给人们带来春意,给生命带来无限的希望。山茶花与人相伴共存,经历了漫长岁月,形成了精彩的关于山茶花的文化。自南北朝以来,赞美山茶花的诗词文章不下百篇,其中宋朝大诗人苏轼的《王伯所藏赵昌山茶》诗令人难忘:“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能传岁寒姿,古来唯丘翁。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掌中调丹砂,染比鹤顶红。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

看着这些鲜艳的红茶花白茶花,我想起了小时候在故乡的山野间看到的山茶花。故乡的红茶花盛开时间也是早春时节。茶树不高,深绿色的叶子,衬着水灵灵的山茶花。故乡的白色山茶花盛开在深秋时节。故乡的人喜欢吃茶油,在山野间种植了满山遍野的茶籽树。每到深秋,茶籽树便开出白色的花,雪白雪白,花朵没有我在谢鲁山庄看到的白茶花大。但满山遍野的茶籽树,有绿色的茶籽,有白色的花。蜜蜂在白色的茶花间飞来飞去采花蜜,煞是好看。白茶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茶籽收获的季节,满山的人们唱着山歌采摘茶籽。那时节,正在小学读书的我,在星期日,会背着竹背篓,跟村里的大人到山野间采摘茶籽。我边摘茶籽边吮吸白茶花的花蜜,跟着大人们学唱山歌,从山脚采摘到山顶,从这山采摘到那山,行走于满山遍野的白茶花之间。

我被谢鲁山庄里艳丽的红茶花白茶花吸引,驻足良久。沉思间,陪同我的小阎告诉我山庄里有地牢遗址,这是当年山庄的主人用来关押反抗他的农民的。我们从山庄的中层走到后山,有两处疑似地牢的遗址。这座谢鲁山庄,看来当初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的血汗之上的。清朝的爱新觉罗·玄烨当年看了万里长城之后,曾对秦始皇不惜民力建长城一事题了一首诗:“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用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这首诗,我认为同样适用于谢鲁山庄当初的主人。

我在布谷鸟的声声鸣叫中离开了谢鲁山庄,但是谢鲁山庄的园林景色,尤其是山庄里艳丽的红茶花白茶花,使我至今记忆犹新。

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诸公遍赏芳香尤异因题四韵兼呈陆郎中


武元衡

(758—815),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建中四年(783)举进士,历官比部员外郎、御史中丞等职。元和二年(807)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元和八年复为宰相,元和十年,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

【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诸公遍赏芳香尤异因题四韵兼呈陆郎中】

灵卉碧岩下,荑英初散芳。

涂涂犹宿露,采采不盈筐。

阴窦藏烟湿,单衣染焙香。

幸将调鼎味,一为奏明光。

【释义】

荑英,初生的草,这里指嫩茶芽。

采采,盛貌。

明光,汉代宫殿名,也泛指宫殿。

【详解】

佛教由于坐禅戒酒的需要,故在僧徒中提倡饮茶。而佛寺多修建在高山丛林之中,周围环境又适于种茶。因此我国历史上的名茶贡茶多出于名山佛寺。此诗即记述在寺院采摘新茶的情况与感受。

武元衡尚有《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一诗,描述文人高僧在一块品茗谈禅的情景:“虚室昼常掩,心源知悟空。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不知方便理,何路出樊笼。”

茶圣:陆羽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着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苎翁,又号竟陵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陆羽是个弃儿,自幼无父母抚养,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据《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给予特殊礼遇,可见也是个饱学之士。陆羽自幼得其教海,必深明佛理。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艺茶之术。不过晨钟暮鼓对一个孩子来说毕竟过于枯燥,况且陆羽自幼志不在佛,而有志于儒学研究,故在其十一、二岁时终于逃离寺院。此后曾在一个戏班子学戏。陆羽口吃,但很有表演才能,经常扮演戏中丑角,正好掩盖了生理上的缺陷。陆羽还会写剧本,曾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五载(746年),李齐物到竟陵为太守,成为陆羽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在一宴次会中陆羽随伶人作戏,为李齐物所赏识,遂助其离戏班,到竟陵城外火门山从邹氏夫子读书,研习儒学。礼部员外郎崔国辅和李齐物一样十分爱惜人才,与陆羽结为忘年之交,并赠以白颅乌犎(即白头黑身的大牛)和文槐书函。崔国辅长于五言小诗,并与杜甫相善。陆羽得这亲的名人指点,学问又大增一步。

公元775年(天宝十四年),二十四、五岁的陆羽随着流亡的难民离开故乡,流落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湖州较北方相对安宁。陆羽自幼随积公大师在寺院采茶、煮茶,对茶学早就发生浓厚兴趣。湖州又是名茶产地,陆羽在这一带搜集了不少有关茶的生产、制作的材料。这一时期他结识了着名诗僧皎然。皎然既是诗僧,又是茶僧,对茶有浓厚兴趣。陆羽又与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过往甚密,皇甫兄弟同样对茶有特殊爱好。陆羽在茶乡生活,所交又多诗人,艺术的薰陶和江南明丽的山水,使陆羽自然地把茶与艺术结为一体,构成他后来《茶经》中幽深清丽的思想与格调。

自唐初以来,各地饮茶之风渐盛。但饮茶者并不一定都能体味饮茶的要旨与妙趣。于是,陆羽决心总结自己半生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写出一部茶学专着。为潜心研究和写作,陆羽终于结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于上元初结庐于湖州之苕溪。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茶学专着,也是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着--《茶经》的初稿,时年陆羽二十八岁。公元763年,持续八年安史之乱终于平定,陆羽又对《茶经》作了一次修订。他还亲自设计了煮茶的风炉,把平定安史之乱的事铸在鼎上,标明圣唐来胡明年造,以表明茶人以天下之乐为乐的阔大胸怀。大历九年(774年),湖州刺使颜真卿修《韵海镜源》,陆羽参与其事,乘机搜集历代茶事,又补充《七之事》,从而完成《茶经》的全部着作任务,前后历时十几年。

《茶经》问世不仅使世人益知茶,陆羽之名亦因而传布。以此为朝廷所知,曾召其任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但陆羽无心于仕途,竟不就职。陆羽晚年,由浙江经湖南而移居江西上饶。至今上饶有陆羽井,人称陆羽所建故居遗址。

陆羽煮茶


在中国饮茶史上,自唐开始,饮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茶圣陆羽在总结唐及唐以前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亲身试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和实践,确立了陆羽煮茶法的地位。根据陆羽《茶经》所述,结合有关历史资料表明,陆羽煮茶法的主要内容有:烤茶、碾茶、罗茶和煮茶,并最终认为:要煮好茶,除了要讲究煮茶技艺外,而且还注重情趣。

按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当时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但多种史料表明,唐时最有代表性的是饼茶。其次,是末茶。但无论是饼茶,还是末茶,虽然加工方法有別,但饮茶时,都需通过炙、碾、罗、煮等程序后,方可饮用。依据陆羽《茶经五之煮》所述: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贮于瓶缶之中,然后以湯沃焉。或者有的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后饮用。但陆羽认为用上述方法调制的茶汤,犹如沟渠间废水,不可取。陆羽提倡的方法重在煮。现将煮茶的主要程序简述如下。

1、在碾茶之前,先要烤茶。烤茶时,使其炎凉均匀,持以逼火,待饼茶呈虾蟆背状,进而变得卷曲,有茶香散发,又有柔软感时为止。

2、烤茶后,趁热用纸包好,以保其香。

3、待烤好的茶经冷却后,再将茶饼敲成小块。

4、将碾碎后的茶,过罗(筛)后,使其呈细米状,贮于合(盒)中。

5、煮茶时,当用风炉和釜。当烧水至有鱼目气泡,微有声时,即烧水至一沸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以使茶味纯正。但须加多少盐,书中并未谈及。

待烧水至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烧水至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一定量的茶末。

当烧水到釜中气泡如腾波鼓浪,即烧水至三沸时,若继续煮,则水已过老,不适饮用,此时应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

唐代除采用陆羽提倡的煮茶法外,还有釆用点茶法的。这可在唐苏廙的《十六汤品》中略见一斑。其法是先将茶末放入茶瓯,尔后用茶瓶将少许沸水注入茶瓯,将茶末调成稠膏,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再用沸水继续向茶瓯注入。注汤时,需做到顺畅,汤不顺通,茶不匀粹。注汤还要做到恰到好处,少过浓,多则淡,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若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分。

陆羽提倡的饮茶方法,不但讲究技艺,注重茶性;而且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同时还特别强调煮茶技艺,注重情趣,为推动饮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茶与名寺----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以保存佛指舍利而成为当今世界佛教的祖庭。据佛典和有关资料记载,法门寺始建于“西典东耒”的东汉时期,初名阿育王寺。唐代改名法门寺,并进而成为著名的皇家佛寺。其旁的十三级“阁楼式”砖塔,即真身宝塔,修建于明万历年间,在经历了375年风雨后,于1981年因雨水浸润而半边坍塌。1987年在重修砖塔,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唐代地宫,从而使珍藏了1100余年的唐皇室瑰宝得以重新面世。在数以千计的供奉物中,有一套唐代皇室使用过的金银茶具,乃是目前世界上等级最高的茶具。它们均为皇室御用真品。《物帐碑》载:“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又从茶罗子、碾子、轴等本身錾文看,这些器物于咸通九年至十二年制成。同时,在银则、长柄勺、茶罗子上都还有器成后以硬物刻划的“五哥”两字。而“五哥”乃是唐皇宫对僖宗小时的爱称,表明此物为僖宗供奉。此外,还有唐僖宗供奉的三足银盐台和笼子,由智慧轮法师供奉的小盐台等。这次出土的茶具,除金银茶具外,还有琉璃茶具和秘色瓷器茶具。此外,还有食帛、揩齿布、折皂手巾等,也是茶道必用之物。这批出土茶具,是唐代饮茶之风盛行的有力证据,也是唐代宫廷饮茶文化的集中的体现。

茶人陆羽介绍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东园先生、茶山御使,世称陆文学。唐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陆羽自幼得其教诲。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茶艺之术。不过晨钟暮鼓对一个孩子来说毕竟过于枯燥,况且陆羽自幼志不在佛,而有志于儒学研究,故在其十一二岁时终于逃离寺院。此后曾在一个戏班子学戏。陆羽口吃,但很有表演才能,经常扮演戏中丑角,正好掩盖了生理上的缺陷。陆羽还会写剧本,曾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五载(746年),李齐物到竟陵为太守,成为陆羽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在一次宴会中陆羽随伶人作戏,为李齐物所赏识,遂助其离戏班,到竟陵城外火门山从邹氏夫子读书,研习儒学。礼部员外郎崔国辅和李齐物一样十分爱惜人才,与陆羽结为忘年之交,并赠以“白颅乌”(白头黑身的大牛)和“文槐书函”。崔国辅擅长于五言小诗,并与杜甫相善。陆羽得名人指点,学问又大增一步。

22岁时陆羽离家远游,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他游历了宏伟壮丽的长江三峡,辗转大巴山,一口气踏访了彭州、绵州、蜀州、邛州、雅州等八州。唐上元初年(760年),游览了湘、皖、苏、浙等十数州群后,于次年到达盛产名茶的湖州,在风景秀丽的苕溪结庐隐居,潜心研究茶事,阖门著述《茶经》。

《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宋陈师道为《茶经》作序:“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陆羽除在《茶经》中全面叙述茶区分布和对茶叶品质高下的评价外,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如浙江长城(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评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今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入贡的。不少典籍中还记载了陆羽品茶鉴水的神奇传说。《新唐书·列传》中有《陆羽传》。

唐大历八年(773年),颜真卿出任湖州刺史。经皎然荐引,陆羽拜会颜公之后,即成刺史的座上客。颜真卿看到江南人才众多,于是就发起重修《韵海镜源》的盛举,约陆羽等数十人共同编纂。陆羽接受邀请,参与编辑,趁机搜集历代茶事,又补充《七之事》,从而完成《茶经》全部著作任务,前后历时十几年。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封建社会,研究经学文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中国儒家学说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22991.html

上一篇:名人与茶故事

下一篇:袁高《茶山诗》释义详解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