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即药也
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由于茶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内外妇儿各科的很多病症,所以,茶不但是药,而目是如同唐代陈藏器所强调的:“茶为万病之药”。茶不但有对多科疾病的治疗效能,而且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
多饮硒茶可以防止白内障。白内障是由于人体内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作用于眼球晶状体所致,而硒茶中有机硒分解产生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代谢物可以阻止体内产生自由基的氧化反应发生。
多饮硒茶可防癌。茶叶中有机硒进入人体后能与致癌物结合,使其分解,降低致癌活性,从而抑制致癌细胞的生长。除此之外还有预防衰老、强身健体的作用。
多饮硒茶可减肥。饮茶可抑制小腹脂肪堆积,所含成分可促进新陈代谢和热量消耗,从而使体重下降。多饮硒茶还可预防心脏病,保护牙齿。绿茶的最大特点就是含茶多酚特别高,好的绿茶能含30%多。茶多酚是心脏病的克星。
另外,硒茶含有很高的维生素C,它能够调整体液,保护皮肤,防止眼病,防止坏血病。同时,你如果要是闹肚子,拉脓、拉血喝茶就有用。这一点南阳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评论说:“茶治脓血甚效”。
想了解《茶席:茶者的“半亩方塘”》知识吗,丰富的《茶席:茶者的“半亩方塘”》内容等你来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茶席或许就是茶者的“半亩方塘”,此间的天光云影既是茶者在尘世间怀抱理想,御风而行的“致柔专气”,也是脚踏实地、精行体悟的践行身影。
这“半亩方塘”,承载的其实太多。对于观者、品饮者和席主来说,有着截然相反,又联系紧密的关系。
对美好事物自然生发欣赏与热爱之心,是人所共有的特性。
一位从来没有接触过茶,或对饮茶只有简单了解的人,觉得它只不过是生活里的可有可无。在某一天,某一个天光晴好的下午,在某个角落偶遇一席茶,细长的茶桌,质地细腻的象牙白席布,泛着拙哑光斑的粗陶盘子,盘子中一小圆片薄薄的丝光瓤小心翼翼地承托着一只朱泥小壶。金黄的茶汤从壶中注到匀杯里,混和着野花香和蜂蜜甜的气息在茶雾中散开。茶者把茶汤专注地倾注到茶盏里,再轻轻奉给你。长桌的那头,花樽里清供一枝竹、几朵无名野花。此时的茶汤,顺喉而下的不仅是绵滑滋润的感官之美,更有了因境而生的心赏之美。
或许,他会因为被茶席主人对茶全心全意的爱所感动,这样从荒芜的生活中抉择出每一件茶器,这样子安守着一方天地,只为不辜负土地、农人、制茶者,在一片茶叶生命路途中的艰辛颠簸,将茶汤完美地呈现它最美好的滋味。
很多时候,外在的形式感是最直观的审美方式。我们缺乏慧眼,总是被外象牵引,开始接近它,接受它并逐渐接近知晓它的本质。假若茶席能担当这样的一个“外象”,这样成为我们爱上茶、爱上有茶的生活的一个理由,是有一份委屈却无憾。
而它厚实而丰盈的内在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在茶者的心里。
茶者手中的一饼茶叶,储存良久,终于等到适饮的时候。他洒扫庭院,把茶桌重新收拾,铺上根据季节选择的席布,摘来当季的花,按照这款茶的性格搭配最适合的冲泡器皿,是紫砂壶还是盖碗?是用利观汤色的素白若琛杯还是选蓄香深一些的花神盏?思量无声,却如千军万马中的那位长髯老翁,早已运筹帷幄。
一切备好,起炭煎水,投茶冲泡,这盏茶汤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送到了饮者手中。“这茶好香!”饮的人暗自惊叹,席主微微含笑,用自己缝制的小方茶巾拭去席边的一滴水珠。“终于没有辜负了这饼好茶。”对于茶者来说,布席的过程亦如甘泉滋养,回味无尽。
月亮一直在那里,我们需要的是一枝树枝,也可以是一根手指,只要它能引导眼睛看到月亮。茶就在那里,茶席是承载茶之本心初味的“源头活水”,也是承载茶者内求,内省的“半亩方塘”。
关于本文《茶席:茶者的“半亩方塘”》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一说轻发酵,许多人联想到半生不熟。其实是发七成左右,留下三成空间来仓储转化。熟茶发七成,是大厂过去的传统,老前辈不是有“三七开”之说?熟茶发七成,对应的是后期仓储十年。为什么香港有十年成仓之说?也就是三七开的半成品,要用十年仓储养熟。2005年之后,大家追新茶快速套利,谁有时间慢养十年?于是,熟茶发得过熟,失去活性。2014年以来,许多人重视熟茶的高端价值,古树熟茶、山头熟茶、春茶发酵的熟茶、小堆熟茶等等新概念被挖掘出来了。2017年起,轻发酵熟茶受到行业追捧,于是大家重新重视“三七开”,慢养、活性等词汇走红“熟茶2.0”时代。
当然,“熟茶2.0”不是简单重复上世纪七十到八九十年代的经典,而是有“中生代发酵师”的创新,有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发酵技术模型……
这个世界上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吗?没有!许多人说传统如何如何,其实传统制茶也在变化,三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我们复盘传统,是想搞清楚产业演变轨迹,市场趋势之变迁,从而找到面向未来的创新基因。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熟茶发酵史的四个断代与五个技术模型
四个断代:1975—1995轻发酵7成。1996—2005发酵由轻转重,7成逐渐转到八成左右的“适度发酵”。2006到2016,重发酵9成左右,重发酵与适度发酵占统治地位。2017年起,新一代轻发酵与适度发酵成为2.0时代之主流。
其演变轨迹为,发酵由轻到适度再到重,再回归轻发酵与适度发酵。也就是熟茶产业与发酵技术,呈现否定之否定后螺旋式上升的一个进程。
第一代轻发酵技术模型,存在“先天不足,后天来养”之现象,而且后天也不能确保一定能养好。第一代轻发酵技术模型盛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中期到2005年,是轻发酵逐渐转向适度发酵的十年。
2006年起,到2016年,是重发酵与适度发酵统治行业的十年。
2017年,以“润活发酵”为代表的第二代轻发酵技术模型开始成型,并将行业带入轻发酵与适度发酵占主导地位的熟茶2.0时代。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适度发酵”跟重发酵不一样,重发酵发酵程度9成以上,发得太死,缺乏活性物质,品饮与健康价值不高,后期转化空间不大。适度发酵是发八成左右,保留一定的活性物质,后期转化空间大,放个三四年就有非常高的品饮价值。轻发酵是发酵七成左右,保留的活性物质多,用十年的仓储来慢养,可养出“具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品饮与健康价值极高。
从发酵程度来看,存在轻发酵、适度发酵与重发酵。
从发酵技术来看,存在五个发酵技术模型:
第一代轻发酵技术、第一代适度发酵技术、重发酵技术、第二代轻发酵技术、第二代适度发酵技术。
“先天不足,后天来养”的第一代轻发酵模型
我们先来看第一代轻发酵模型。熟茶从1973年试制,1975年试制成功,70年代未期进行技术定型,并向云南全省推广。这个技术模型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问题。1983年省茶司联手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进行科技攻关,搞清楚了普洱茶发酵的微生物机理,并发现了发酵结束后的熟茶存在“缓慢酯化后熟”现象:“普洱茶发酵结束后,是一个缓慢的酯化后熟过程,逐渐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陈香风格,其陈香随后期酯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存放时间越长的普洱茶,其陈香风格越浓厚,质量也越高”(《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
也就是熟茶才做出来是“半成品”,通过养堆与长时间仓储让其缓慢“后熟”,最终成为“成品”。“半成品”意味着渥堆发酵结束后的茶叶保持活性,可以继续后发酵;“缓慢的酯化后熟过程”,意味着半成品熟茶要在仓储环节长期慢养继续发酵。故,一个完整的熟茶发酵模型,不能只盯着半成品那个环节——渥堆发酵,而要加上仓储环节。留有后续转化空间的“渥堆发酵+仓储后熟”,才是一个完整的熟茶发酵模型。
1984年,此项科研取得重大成果,并于1985年用于生产实践,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这标志着第一代发酵技术,也就是第一代轻发酵技术的成熟。
但这个技术存在“先天不足,后天来养,后天也未必一定能养好”之弊病。“先天不足”,源自三方面,一是用料普通与粗放,二是发酵过程粗放随意,靠师傅经验主导,导致发出来的堆子杂菌、腐败菌多,堆味重,不能马上喝,必须长时间养堆,并长期仓储,才能品饮。第三个是渥堆时间长,三个月,甚至半年。我们知道渥堆时间长,茶叶变酸。要消除酸味,需要长时间仓储。
导致先天不足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会影响品质,但还不是严重的问题,严重的是第二个问题,即杂菌、腐败菌多,比如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其解决的方式,就是用后天的“养堆”与长时间仓储来解决,由于熟茶存在“缓慢酯化”现象,在后熟作用下,杂菌、腐败菌会减少,益生菌会增多,茶叶品质提升,口感变好。第三个问题是渥堆时间长,这其实是好事,因为属于“慢养发酵”,“酸”可以通过养堆与仓储醇化来解决。慢养轻发酵+长期仓储,可以养出具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我们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产的熟茶,为什么经常有喝老生茶的感觉,并有叶底返青现象,其道理就在此。
所以,我认为,第一代轻发酵技术模型,最大的价值在于总结出“慢养轻发酵+慢养仓储”。其最大的缺陷在于,原料不讲究,发酵过程中程控不好,杂菌、腐败菌多,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去养堆,去仓储,而且经过十多年的仓储,不愉悦的杂味未必能退干净。
1996到2005:发酵转为适度发酵,湿仓茶泛滥成灾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熟茶开始逐渐由轻转重,到2000年以后由传统的轻发酵变成适度发酵。
其时代背景在于,香港房价地价80年代就很昂贵了,在香港长期藏茶变得不经济。港商的解决办法是,一是推动广东与昆明藏茶。比如80年代中期,广东茶叶公司在肇庆搞的防空洞加工熟茶与仓储茶叶,就很受港商欢迎,因为能帮他们分担仓储费用。二是希望茶叶发熟点,这样就可以缩短仓储时间。同时,九十年代中期起,台湾、马来西亚、香港等地涌进许多新人做普洱茶,他们手上没多少老货,在茶价快速上涨的年份,肯定希望茶叶发熟点,仓储三四年就上市交易。
九十年代中期到2005年,这十年的“脱轻入重”过程中,对“慢养轻发酵+慢养仓储”进行重大革新,发酵三个月到半年,肯定等不得,缩短到60天左右,轻发酵不好,转化太慢,发到八成以上。仓储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仓储三四年卖掉变现。
这一阶段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湿仓茶的问题。
十年是一个完整的仓储过程,这是香港人七八九十年代总结出来的。别否定香港人,当年只有香港人在搞仓储。早期熟茶的经典茶品都入了港仓。
本来按照港仓十年一个完整仓储,是不存在湿仓茶的问题,或者茶叶即便放湿,质量问题也不会严重。高温高湿的港仓,茶叶放三四年是“霉茶”,再用几年来退仓转化,就未必是“霉茶”。9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茶商将仓储一半,也就是三四年的茶叶拿来卖,许多还处“霉变”阶段,这就给人造成港仓等于霉茶,霉茶等于湿仓茶之印象。其实按规范的十年完整香港仓,是不会出现那么严重的霉茶的,所以港仓不等于湿仓。
港仓其实是一种“湿干转换”仓,也就是先让茶叶高温高湿几年,再在自然通风的环境干上几年,所以不能光就前半程叫湿仓,叫湿干仓才是其本义。
这一时期,盛行第一代适度发酵技术模型:普通原料粗放式适度发酵+三四年湿仓/港仓/干仓存放。
2006—2015的重发酵时代:速成普洱与绿茶化新茶大行其道
2003年,普洱茶在大陆热。2004年,勐海茶厂改制,很长一段时间,商家到勐海茶厂很难订到货,造成2004年到2005年大益茶价飞涨。搞到茶,转手卖就能赚大钱,于是普洱茶进入以卖新茶为主的“速成普洱”时代。发酵时间由六十天左右压缩到四十五天左右。才发酵出来的茶叶,要马上能喝,能卖,那就发酵到9成以上,堆味轻,摆上三四个月,就可上市交易。时间就是金钱,仓储三四年,我要错过多少商机。这就是重发酵的速成普洱时代的商业逻辑,我卖新茶快速套现,让别人当接盘侠仓储茶叶。
过去的传统工艺强调普洱茶是半成品,所以其需要通过后期仓储来将普洱茶养“熟”(不是指熟茶,是指仓储陈化的后熟作用)。只有经过“后熟”的普洱茶,才是普洱茶成品。
2005年以后,流行卖新茶,无论生茶还是熟茶的工艺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用昆明老茶人江涛的话来说,这叫“速成普洱”,为了让普洱茶能尽快好喝,尽快上市交易,改变了以前的“半成品”工艺。
在生茶方面,许多人将前发酵的萎凋、渥红、闷黄、摇青工艺,绿茶的高温提香等带入普洱茶的初制中来,这些绿茶化、红茶化、黄茶化、乌龙茶化的工艺窜进来,虽然新茶就能做到苦涩度低、香甜柔,适口性好,适合现喝,但缺乏后期陈放价值。
在熟茶方面,传统工艺以轻发酵、适度发酵为主,2005年以后为了让熟茶做出来马上能喝,能尽快上市交易,采用了重发酵技术。重发酵的熟茶,口感顺滑,适口性好,发酵出来,摆放几个月就可以喝。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香气不够,喝了口腔有点干燥,没有回甘,后期转化空间不大。而轻发酵的熟茶,才做出来不好喝,需要长时间后期转化才逐渐变得越来越好喝。转化到位的轻发酵熟茶,香气好,回甘生津,具有极高的品饮价值。
2008年以后,随着古树茶热,普洱茶进入了绿茶化时期(2008—2014)。既然喝绿茶,肯定以卖新茶为荣。在这一个时期,山头生茶成为高端的代名词,不好的台地料才拿来做熟茶。熟茶被定为上不了台面的低端货。既然低端,那么好料是舍不得用来发熟茶的,而且加工粗放随意,没必要太用心,能喝就行,反正卖不起价。更没有必要花长时期储存原料与长时间进行成品仓储醇化,这样会增加成本,将茶叶发到九成左右,让其摆上三四个月就能喝,就能上市交易卖掉!
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重发酵与第一代适度发酵。
重发酵技术模型为:普通原料粗放式重发酵+出堆三四个月品饮/干仓仓储三四年。
第一代适度发酵模型在2008年以后有了较大调整,茶叶不再放湿仓,而是以专业化的自然仓为主:普通原料粗放式适度发酵+专业自然仓储三四年。
轻发酵缔造传统经典熟茶,也存在品质升级的巨大空间
完整的第一代轻发酵技术模型是:普通原料粗放式轻发酵+港仓慢养十年。
其在缔造传统老熟茶经典的同时,也存在非常大的时代局限。用这种技术模型发酵出来的茶,品质优秀但不完美。故,第二代轻发酵技术模型顺应熟茶消费升级的需要,在熟茶2.0时代探索出升级迭代版:
高档原料程控精细化轻发酵+专业自然仓慢养十年
台湾茶人陈智同在《普洱熟茶和发酵工艺》一文中说:
“一般昆明茶厂的发酵熟茶,感觉发酵程度较轻,依据我喝过的7581砖来说,发酵度多半在70%左右,有一种熟中带青的感觉,其实勐海茶厂90年代的熟茶,发酵度也都在70%左右。这种发酵方法有个缺点,那就是茶叶发酵度轻,可以保持茶叶的原味,但前提是所选的茶叶必须是质量相当高的茶叶,但一般发酵的产品多为夏茶或者是大量拼堆的茶叶,较轻的发酵度反而会将茶叶的缺点显现出来。也就是说,无论发酵的工艺怎么调整,其实发酵最重要的环节还是在于原料的选用,如果选用的茶叶太低档、太杂,那较重的发酵度可能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陈智同这篇文章很好,首先可以看出“轻发酵是熟茶的传统”,其次做轻发酵熟茶要用好原料,原料不太好可以发重点,来掩饰用料不好。
熟茶发酵有个“物质裂解、重组与还原”的特性。轻发酵茶,物质经裂解与重组后,还原度高,能将茶叶的本来面目还原出来。重发酵茶,物质经裂解、重组后,还原度低,也就是失去了其本来面目,换言之很难喝出茶叶因自然本性而带来的本味。普通原料如果发得轻,其会还原出茶叶的一些不好的本味。现在的发酵,为什么好原料发酵得较轻,普通原料发酵得较重,就是抓住了“还原程度不同”做文章,好原料经轻发酵后高度还原其优秀的基因,普通原料经较重发酵,利用还原性低,通过裂解与重组改变茶性,增加外在的色香味,来掩饰内质不足。
2016年之后,高档原料采用7成左右的轻发酵,或者8成左右的“适度发酵”,已经是行业共识,好原料发酵9成左右有点暴敛珍物之感觉。高档原料发酵7到8成,茶叶风味与养生物质经裂解与重组后还原程度高,活性物质保留多,能喝出好原料带来的自然愉悦的味道——“润活,气韵生动”。
轻发酵遇见不完美的港仓
第一代熟茶大都用的是普通原料,为什么要采用还原性高的轻发酵?因为云南渥堆发酵的熟茶,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到90年代中期,基本上都是在香港仓储。才做出来的茶,味道并不好,不宜饮用,需要在香港存放十年,充分熟化了,才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具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
但还是有问题,这就是我们品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熟茶,一方面我们惊叹其醇美厚滑香甜鲜活回甘生津气韵悠长,另一方总觉得带点仓味,留有些许遗憾。港仓十年熟化,虽然将才渥堆出来味道很差的云南熟茶,经过长期慢养,改变了茶性,变得品饮价值极高。但另一方面,我们要知道港仓是高温高湿环境下存茶,茶叶高度熟化的同时,也容易滋生杂菌、腐败菌,让茶叶变得味杂,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仓味”。虽然香港茶商有成熟的“退仓”技术,杂菌、腐败菌可以在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大幅度减少,益生菌会增加,但仓味很难退尽,或多或少会带点。
这就是前文说的,第一代轻发酵技术模型,存在“先天不足,后天来养”之现象,后天也不能确保一定能养好。
先天不足:主要是用料普通粗放,以及渥堆发酵过程粗放,杂菌、腐败菌多,需要花更长的后天仓储时间来消除不良影响。
用好原料,比如用山头茶、春茶来发酵,渥堆发酵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管理,杂菌、腐败菌极少,那么才做成来的茶叶就很好喝,而且可以大幅度缩短仓储转化时间,仓储三四年就很惊艳,仓储十年就是一杯经典。润元昌的“润活发酵技术”,就是针对第一代轻发酵技术模型之弊端,进行工艺大幅度改进与提升,从而推动着第二代轻发酵技术模型之诞生。
后天来养:是指才做出来的茶叶口感差,细菌超标,不宜饮用,是半成品,需要拉到香港,仓储十年来熟化,并经退仓处理,让杂菌、腐败菌减少,益生菌增多,口感变好。
后天也不能确保一定能养好:先天不足,后天仓储改变茶性,但原料与杂菌、腐败菌的问题,虽然能后期改善与提升,但多多少少会影响茶叶最终品质。加上港仓的仓味问题,是很难完全退干净的,多多少少带有遗憾。
邹家驹在《姚记存茶》中提到香港茶商存茶情况:“姚老头在香港有十多个存茶地点,他或租或买,全部是大楼的地层。仓里各类新老茶叶混杂堆放,从地到顶,见缝插针,堆得满满的,只有屁股大个地方周转。库房里没有圣书上说的缸罐器皿,没有空调更没有除湿机,一切依自然而自然。”
这表明,2008年之前,大家存茶大都是相当随意的,不论是传统港仓,还是广为诟病的湿仓,以及后来一统江湖的干仓、自然仓,大家至多是依靠经验存茶。经验丰富的,茶叶会存得相对好些,没经验的,或者居心不良的,茶叶经常会存放得惨不忍睹。
普洱茶界真正有专业仓储的观念,是2008年以后,茶叶不好卖了,大家才静下来心来狠抓仓储品质,从而构建了一套较成熟的仓储体系——自然仓与科技仓两大体系。前者脱胎于干仓,后者是在港仓技术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第二代轻发酵技术模型,可以利用最先进的仓储体系,即专业的自然仓体系来慢养一杯熟茶传奇!
如果说,第一代轻发酵技术模型存在“先天不足,后天来养,后天也未必能养好”之现象。那么第二代轻发酵技术模型,就是“先天禀赋具足,后天悉心栽培,培养天地一完人(茶)”。
升级版“轻发酵+慢养仓”,十年成就一杯“具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
我们看看润元昌倡导的“熟茶2.0”时代,怎样用技术创新来制造相对完美的新一代熟茶。
润元昌首创的国家专利“润活”发酵技术,是指在熟茶制作的过程中,通过“富氧发酵”、“加压发酵”等一系列新工艺的应用,提高茶叶内含物质的释放度,减少鲜爽物质损耗,更大程度保持茶叶活性,最终达到提升熟茶滋润鲜活口感的目的。
这项技术要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一切以符合中国茶清饮审美以及身心健康为旨归,尽量增加有活性与韵味的风味物质,避免不愉悦不健康的物质产生。
服务高端群体,前文讲过了“要做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以体现“润活是基础,气韵生动是熟茶的极致之美”。
相信这非一般的熟茶,即便喝惯古树生茶、武夷岩茶、凤凰单丛之刁钻老茶客,也愿意去尝试体验,去主动传播“润活与气韵生动”之熟茶新主张。
要做出具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首先要选好原料——用春茶发酵的熟茶,而且是经过醇化的原料;其次要做精细化、能管控与提升活性风味物质,避免不愉悦、不健康物质产生之新型发酵模型,让做出来的茶叶充满活性,喝起来口感愉悦,身心健康;最后是要长时间后期仓储,用时光的慢养来大幅度提升熟茶的品质。
要保留熟茶的足够活性空间,就宜采用轻发酵技术,才出堆的熟茶只是半成品,要经过长时间养堆,再压成饼砖沱。饼砖沱再放置仓库里长期慢养,让时光成为最好的雕刻师,花十年时间来成就气韵生动——高端熟茶的极致之美!
这一熟茶开发模型可以总结为:高档原料程控精细化轻发酵+专业自然仓慢养十年,用十年时光来养成一杯“具有老生茶口感的熟茶”。
润元昌有个计划,采用轻发酵的熟茶,才做出来的新茶,只卖百分之二十,百分八十的茶品,仓储十年再销售。这就是轻发酵的二八原则。
熟茶2.0时代,将是新一代轻发酵与适度发酵茶叶打天下。
轻发酵需要用十年来创造传奇。如果不想等太长时间,可以采用第二代适度发酵技术模型:高档原料程控精细化适度发酵+专业自然仓慢养三四年。润元昌的“陈香发酵技术”,就是第二代适度发酵熟茶之实践。
最后小结一下五大技术模型:
第一代轻发酵技术模型:普通原料粗放式轻发酵+港仓慢养十年。
第一代适度发酵技术模型前期(1996—2007):普通原料粗放式适度发酵+三四年湿仓/港仓/干仓存放。
重发酵技术模型:普通原料粗放式重发酵+出堆三四个月品饮/干仓醇化三四年。
第一代适度发酵技术模型后期(2008年—2014):普通原料粗放式适度发酵+专业自然仓储三四年。
第二代轻发酵技术模型:高档原料程控精细化轻发酵+专业自然仓慢养十年。
第二代适度发酵技术模型:高档原料程控精细化适度发酵+专业自然仓储三四年。
由此,这五种技术模型的兴盛更替与迭代,就构成了现代熟茶技术发展简史!
想了解《颓废茶诗——发酵的颓废既是光彩》知识吗,丰富的《颓废茶诗——发酵的颓废既是光彩》内容等你来看!
茶香弥漫 像一只猎狗趴在茶桌上吐着舌头
浑圆饱满的水珠映射出女人的倩影
想赞美些什么却又闪烁其词
我想我会慢慢疯掉
太多的美如性感炸弹预埋在脑中
试图梳理 挖掘出它的线索
生活本身却是个恶作剧
所有的伏线缠绕纠结
竟找不到一星的蛛丝马迹
贪婪地吮吸着茶香
想尽情地占有 却飘忽即逝
趴着 什么都不想想 也懒得想
再不去想存在的理由为何
存在的理由本身就显得那么牵强
一阵秋风袭过 门哐当哐当地响
懒得起身去把门别好
就这样趴着 像摊烂泥
双目紧闭 依然躲不开身后的嘈杂
阳光 积极 能量 激情
充斥着耳膜 头疼欲裂
此刻 我只想做一摊烂泥
别来烦我 也别注视我
任我脑中满园春色 良辰美景
颓废只是你所看到的表象
轻吻一口茶汤 滚动的喉结释放出一份饥渴
因为渴望 竟使茶汤品出了一份暖昧
这种最美好的情愫
被世俗打上了肮脏的烙印
在茶汤中回味着原罪
蓦然察觉有时我们爱上的仅仅是爱的表象
温润的茶汤浇不息那被激情烫伤的心脏
淋漓尽致地感受着那遗失的澎湃
微风轻拂茶汤 荡起一朵涟漪
曾经的美好一幕幕浮现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
该是多大的勇气
曾经 多么纯粹的一个少年
倾尽所有呐喊 奔跑 对感情充满幻想
即使一无所有 也敢勇敢去爱
他说过,要把你写进诗里
但任凭再怎么努力地与生活赛跑 终究跑不赢夕阳
在情感的漩涡中无力自拔 彩色的心渐渐结疤
叹一声奈何
所有的美好词句 都只剩下了模糊的旋律
霸道地把茶汤送入喉中
让这滚烫的液体抚平此刻的躁动
那可恶的灵魂的贼
手执宣判书 以“非主流”的名义给我定了罪
执着一把现实的剑 在我灵魂的小口子上肆意挖掘
企图掏空我所有的想象力
我趴在桌上 想替自己辩解
却被茶汤封锁了喉咙 无法发声
我只能拼命挣扎 像个无赖一般
耳旁穿来一片笑声 充满揶揄的味道
此刻 我是一个废人
我仅存的一点希望
就是那个千百遍在梦中出现过的身影
等我 忍我 包容我 傻傻地爱我
死不变心 不离不弃
纵使全世界抛弃了我
唯独你依然爱着我这废人
茶烟袅袅 不绝如屡
只能依靠这精神压片才让我在这浮世苟延残喘
让我的灵魂得以片刻的安宁
我这么孤单难以预料
梦想注定是场孤独的旅程
倒扣茶碗 梦想被扣碗中无法重见天日
从此一些喧嚣都将平息
也无需再证明什么
茶汤流入心里 化成一滴滴灼热的泪
谁能明白 无赖 烂泥 颓废 亦是一种
刻骨铭心的梦想
喂,那谁 凭什么支配我的幻想
打扰我的颓废
我依旧这样趴着
什么也不想想 什么也懒得想
我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小 最后竟变成了一只小飞虫
我再也无力端起茶碗
只能倾尽全力 以飞蛾扑火之志
向茶碗发起奋力一撞
茶碗被打翻 一切都结束了
我和着茶汤急速下坠
在与大地的华丽亲吻之后
我得到了涅磐
也正是在此刻 我彻底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成为了一摊完美的烂泥
关于本文《颓废茶诗——发酵的颓废既是光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香港仓储,开启了普洱茶后发酵的历史,是香港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特点以及市场需求造就了港仓。香港仓储的特性,除了一般对于湿仓基本认识高温高湿,还有相对不通风的环境,以及多年存储老茶,形成茶仓特殊的味道、微生物菌群以及其它未知的环境微变量。这些条件协同作用形成了香港仓储和港仓茶的特殊风格。而一般所谓湿仓仅仅只是单纯提高了仓储环境变量中的温度与湿度,没有其它变数,与港仓的风格会有明显的区别。
对于普洱茶仓储而言,在高温高湿且环境控制性较强即相对不通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港仓的特殊风味;而在温湿度类似但通风性相对较好,环境控制性相对一般的仓储条件下,产生港仓味道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可见通风性对于茶品仓储转化的影响。同样一饼茶在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下,容易产生品饮时的锁喉感,相反在通风性较好的环境中,或是茶品占据空间相对较小的环境(茶品体积与空间体积的比例较小)中,茶品不易转化出锁喉感,但容易产生油耗味。对于仓储导致茶品锁喉感的原因,目前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其成因究竟是单纯环境因素的影响,抑或是特殊环境因素下微生物参与形成的特殊风格?尚有待科学研究。
回顾港仓的成因,离不开香港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香港大时代发展影响的投影。从清朝到民国初年,香港从一个小渔港发展成为国际化都市。在香港城市建设的草创阶段,货物存放仓储成本较低,普洱茶可选择存放的空间较多。而当香港慢慢发展成为国际港口、东方明珠之后,香港的土地亦变得寸土寸金。普洱茶在当时尚属于低附加值商品,其仓储环境也慢慢的从地上转变之地下,选择成本更为低廉的地下室仓库。香港属于花岗岩地形,坐向朝南,年平均湿度超过92%,在香港即使是自然仓储环境相比我国其它地区也是少有的潮湿。普洱茶的香港仓储的演变与形成是一个无心插柳的过程。香港每年的4~5月会出现返潮,花岗岩地形地面发生渗水,地下室仓库即使架高货物,地面还是有液态水,整个仓储环境的湿度达到了过饱和。香港夏季气温特别高(超过35℃),同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茶品自身的氧化反应以及微生物参与的发酵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再加上相对不通风的环境,茶仓中会格外的潮湿闷热。
在香港普洱茶存放的仓库有两种,一种是公设仓库,一种是私人设立的仓库。私人仓库在存放普洱茶时会定期进行翻仓,将仓库中的茶品的空间位置进行改换,避免由于仓库中温湿度分布不均造成茶品转化的程度不同,而公设仓库则不会帮助物主翻仓。一般在存放三年过后,茶品会被拿出退仓两年,退仓会选择在一个高温干燥(相对于湿度过饱和的环境)微通风的环境之下。退仓的时间大多选择在冬天,以利用冬天相对干燥的气候将茶品中过量的水分抽出。完成了第一个仓储循环(入仓三年,退仓两年)的茶品会第一次上市贩售,在经过一两年的销售后再入仓,完成第二个仓储循环。(不同的茶庄会有不同的细节调整)。茶品从新茶到仓储完成要经过起码十二年的时间。
对于当时的港人而言,评价普洱茶品质的指标并非是茶品的仓储年份,而是茶品所达到的转化状态,只有转化到适合当地人口感与体质的茶品,方有资格成为好茶。在1995年台湾市场关注普洱茶之前香港茶业没有标识茶品年份的习惯,只是考量茶品是否达到了可饮的标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一种更为贴近茶品品质,摒弃市场炒作,更直观的体现茶品价值的标准。由此再联系近年来普洱茶风潮中的种种乱象,颇为值得玩味。
所谓"后发酵"是普洱茶生产的一种工艺,即将已制成的晒青茶、青毛茶,通过人工的方法进行发酵处理,形成了色泽、品味特殊的普洱茶新品种。
"后发酵"即是将己制成的晒青茶,在符合卫生条件的仓库中渥堆,洒水,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使之发酵,加速茶叶的后熟作用。这一人工的"后发酵"工艺,是在长期实践认识的基础上进成的。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山峦起伏,历史上交通闭塞,茶叶运销全靠人背马驮,从西双版纳产区运销至西藏和东南亚及香港各地,历时一年半载。普洱茶在马帮运输的长途跋涉过程中,在慢慢地发酵着,进行着生物化学和酶促氧化作用。一年半载之后卖到了消费者手中的普洱茶,已有了一种特有的陈香,为消费者所喜爱,形成习惯,并发现普洱茶原有的良好的保健作用和某些药理作用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强化了。
不可否认,普洱茶之外的其它茶,在制成之后也具有自然发酵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茶叶原料的质地不同,大叶茶肥厚,叶肉中水分贮存丰富,易于发酵;二是普洱茶的运距长,运输时间长,发酵的时间自然长,加之在运销途中雨林地多,河谷多,高山峡谷多,经常在湿润、雨雾中运输,丰富的水气高原阳光日照的作用下,促进了发酵过程,使之由"生茶"变成了"熟茶",从而使原有的普洱茶具有了某些新的特性,达到了汤色红浓,滋味纯和,以及具有陈香特色的效果,又被人们称为陈化普洱茶或普洱熟茶。
家乡盛产茶叶,有茶叶原产地之称,喝茶犹如每日三餐一样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节目。家乡原先最出名的是滇红茶,其次是尖山云雾、王子冠等系列绿茶。普洱茶早已有之,但因各种客观原因,直到这几年才一轰而响,并逐渐走红。对于我们这些自打娘胎起就与茶结缘的茶的儿女来说,接触,了解,熟悉,并彻底恋上普洱茶的过程,一切都来得那么强烈,那么自然。
时间,磨灭了多少美人,摧毁了多少英雄,打败了多少霸主,却独独成就了一片茶饼。这其中的意味,深长得让人喟叹。作为能喝的古董,普洱茶本身就蕴含着浓厚的岁月的秘香。越陈越香,绝不是一句空话,正如历史的积淀,积淀越久越有味,越吸引人。
我们想用眼睛去看透历史,也许很难很难,但用舌尖来体验历史的味道,却很轻易。打开一包陈年普洱,就像揭开了历史的盖子,我们冲饮的仿佛不是那一芽一芽的叶片,而是一页一页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生动。
一芽一芽地碾压,一岁一岁地沉淀。当我捧起杯子用心与之对话时,那逝去的时间,从茶水中泛起来,丝丝缕缕,缠缠绵绵,喜怒哀乐、癫狂痴呆也禁不住随着尽情绽放开来。
品饮普洱茶的过程绝对是一次美妙的享受,因为有了时间的作料,总能勾起人无尽的遐想和回忆。遐想使饮者更充实和愉悦,回忆却让人兴奋和激动。马提亚尔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饮普洱茶就是在敲历史的门,或者说是再活了一次。
历史是时间的产物,普洱茶也需时间去喂养。若干年前先人的行为和思想成了今天的历史,今天的普洱也是若干年前前辈们辛苦的杰作。要想喝上一杯真正意义上的好陈年普洱茶,就得守着一个生茶饼等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是需要有足够的耐性的。耐性,不仅是想读历史的人要具备,想喝普洱茶的人要具备,做人更是要具备。如果说创造决定你的命运,耐性就决定你的成败。
每次回顾历史,我都满怀着崇敬和感恩。每次面对普洱茶,我的心底也不期然地升腾起崇敬和感恩来。历史是时间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普洱不也是时间给我们的恩赐吗?感谢茶民们的泪水,感谢岁月的厚爱,感谢上苍的施舍,感谢一切与茶有关的物件,让我能在今天舒坦地坐着看茶叶翻飞,吮吸茶香弥漫,品读古道马帮铃声清脆,思索人生多舛。
历史总是充满争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和评价,或褒或贬,或赞同或反对。同一个历史人物,有的人敬重他的精神,有的人关注他的行为,有的钟情他的社会背景。普洱茶也一样,这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同一种陈香和陈年普洱茶。普洱茶后发酵是一个自然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在茶的内部静悄悄地实施着革命和创造,不同的时间、环境、品质造就出不一样的滋味和韵味,或苦或甜或酸或涩,而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只属于时间和时间的摩擦。喝普洱茶的感受,很多茶人都说,那感觉是说不出来的。是的,体验因人而异,口感随人而缘,个中滋味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一饮一啜,我们在用味蕾与历史进行对话。对话,用心对话,心灵与心灵相撞、相交、相融,人醉历史,人醉茶叶,历史非史,茶非茶,人亦非人。
茶艺静心
撮泡法在明代的兴起,使茶味和茶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碾、磨、罗、筅等茶具废而不用,黑盏亦逐渐失势;相反,“莹白如玉”的茶具被认为“可试茶色,最为要用”(明•屠隆《考槃余事》)。紫砂茶具的异军突起,更引人注目。同时,社会上不同的阶层对待饮茶的观念也产生不同的趋向;可以说,明代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茶文化。
1.茶寮文化。《考槃余事》中说:“茶寮,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置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设,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明•陆树声所撰茶书就叫《茶寮记》。所以明代走向精致化的文入茶艺,可以称为茶寮文化。
能在茶寮中享受茶中逸趣的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中带有隐逸倾向的人士。他们轻视声色犬马,而且相对地不太热衷于功名利禄。其中特别嗜茶的又称茶人。明代江南六府(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杭州)的若干名流成为其骨干,比如杜琼、徐有贞、吴宽、朱存理、沈周、王鏊、都穆,祝允明、文征明、钱同爱、吴纶、王涞、顾元庆、许次纾、陈继儒等人。以撮泡法饮茶这件事,在他们手中被推向极致。无论对名茶的品评鉴赏、制茶泡茶的技巧、茶具的设计制作等方面,无不精益求精。并且由于他们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琴棋书画、焚香博古等活动均与饮茶联系在一起,使茶寮笼罩在超凡脱俗的气氛之中,这和前代是不同的。试看唐代卢令极负盛名的《走笔谢盂谏议寄新茶》诗,形容喝茶时只说一碗如何,两碗如何,一直数到七碗,简直有点为喝茶而喝茶的样子。宋代讲斗茶,讲分茶,也未能从茶和喝的圈子里跳出来。只有在明代的茶寮中,才使茶变成一种高雅的生活品位的象征,变成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调的组成部分。
明代茶人既然彼此引为同调,他们之间诗文唱酬、以茶会友的活动当然是有的,但他们并未形成有组织的茶人集团,这是为茶人的隐逸性和孤高性所决定的。明•张源《茶录》(1595年前后)说:“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日神,二客日胜,三四日趣,五六日泛,七八日施。”持此种主张的茶人追求的是潇洒自适。在“独饮日神”的指导思想下,茶寮中的活动纵使不是排他性的,但也不会是群体性的。
2.茶馆文化。市井小民进不了文士的茶寮,他们下的是茶馆。宋代的汴梁和临安都有不少茶坊,它们往往还兼营酒饭、说唱等。单纯卖茶的茶馆到明代才发达起来,《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说:南京“大小酒楼有六七百痤,茶社有一千余处。”有些茶馆泡茶的质量也很高。明•张岱《陶庵梦忆》说:“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时涤,无秽器。”众多茶馆成为平民休闲的去处。特别是由于撮泡法简单易行,所以坐茶馆是一种低消费的普通消遣。清代广州有许多茶馆叫“二厘馆”,即每客的茶资仅银二厘而已。在茶馆中洋溢着的是散漫而轻松的气氛,这里一般并不进行群体性的活动。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