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喝茶不当竟也致命

2019-11-13

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周末休闲的时候,慢慢地泡一壶茶,享受假日的休闲。不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茶养生的。我们来看一下,哪些状况下的我们需要和茶叶隔离起来。

1.发烧忌喝茶

茶叶中咖啡碱不但能使人体体温升高,而且还会降低药效。

2.肝脏病人忌饮茶

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若肝脏有病,饮茶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就会有损于肝脏组织。CY316.com

3.神经衰弱慎饮茶

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神经衰弱饮浓茶,尤其是下午和晚上,就会引起失眠,加重病情,可以在白天的上午及午后各饮一次茶,在上午不妨饮花茶,午后饮绿茶,晚上不饮茶。这样,患者会白天精神振奋,夜间静气舒心,可以早点入睡。

4.孕妇忌饮茶,尤其是不宜喝浓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胎儿在母腹中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因素,为使胎儿的智力得到正常发展,避免咖啡碱对胎儿的过分刺激,孕妇应少饮或不饮茶。

5.妇女哺乳期不宜饮浓茶

哺乳期饮浓茶,过多的咖啡碱会进入乳汁,小孩吸乳后会间接的产生兴奋,易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6.溃疡病患者慎饮茶

茶是一种胃酸分泌刺激剂,饮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对溃疡面的刺激,常饮浓茶会促使病情恶化。但对轻微患者,可以在服药2小时后饮些淡茶,加糖红茶、加奶红茶有助于消炎和胃粘膜的保护,对溃疡也有一定的作用。饮茶也可以阻断体内的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防止癌前突变。

7.营养不良忌饮茶

茶叶有分解脂肪的功能,营养不良的人,再饮茶分解脂肪,会使营养更加不良。

8.醉酒慎饮茶

茶叶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醉酒后喝浓茶会加重心脏负担。

饮茶还会加速利尿作用,使酒精中有毒的醛尚未分解就从肾脏排出,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性而危害健康。因此,对心肾生病或功能较差的人来说,不要饮茶,尤其不能饮大量的浓茶;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可以饮少量的浓茶,待清醒后,可采用进食大量水果、或小口饮醋等方法,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使酒醉缓解。

9.慎用茶水服药

药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

茶叶中的鞣质、茶碱,可以和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变化,因而,在服用催眠,镇静等药物和服用含铁补血药、酶制剂药,含蛋白质等药物时,因茶多酚易与铁剂发生作用而产生沉淀,不宜用茶水送药,以防影响药效。

有些中草药如麻黄、钩藤、黄连等也不宜与茶水混饮,一般认为,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

而服用某些维生素类的药物时,茶水对药效毫无影响,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促进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吸收,同时,茶叶本身含有多种维生素,茶叶本身也有兴奋、利尿、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对人体可增进药效,恢复健康也是有利的。另外,在民间常认为服用参茸之类的补药时,也不宜喝茶,也有一定的道理。

10.贫血患者忌饮茶

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铁结合成不溶性的终合物,使体内得不到足够铁的来源,故贫血患者不宜饮茶。

11.尿结石患者忌饮茶

尿路结石通常是草酸钙结石,由于茶含有草酸,会随尿液排泄的钙质而形成结石,若尿结石患者再大量饮茶,会加重病情。

12.忌空腹饮茶

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还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眼花、心烦等“茶醉”现象,并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还会引起胃粘膜炎。若发生“茶醉”,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一些糖水可以缓解。

Cy316.com延伸阅读

警惕!这样喝茶对心脏和肾脏最为致命!


茶被誉为“最理想的饮料”,因为茶叶中含有很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常饮茶可预防多种疾病。相信有一部分人喝茶也是为了茶的健康功效。不过有一种喝茶方式,却和我们的健康追求背道而驰。

小白相信许多老茶友在喝了这么多年茶之后,都会变得有些“重口味”,即爱喝浓茶。总觉得这一口浓浓的苦涩浸满口腔,这一天才算是正式开启了。

但实际上,喝浓茶对大多数人的身体都是有害的。

对心脏的影响

据分析,茶叶中含有2%~5%咖啡因,浓茶中咖啡因含量则更高。一杯浓茶中约含有100毫克左右的咖啡因,过量的咖啡因可导致心跳加快,从而使血压升高,对患有心动过速、早搏和房颤的冠心病患者不利。

同时,浓茶液大量进入血管,能加重心脏负担,产生胸闷、心悸、尿频、尿急、头晕等不适症状,加重心力衰竭程度。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失眠。

对肾脏的影响

浓茶中含有大量的氟,长期喝浓茶有可能致使“茶叶型氟中毒”,即摄入过多含氟量高的茶或茶叶制品而导致的慢性氟中毒。

而氟则对肾脏有所损害。因为肾脏是氟的主要排泄器官,当机体摄入过量氟超过肾的排泄能力时,导致氟在体内蓄积,肾脏含氟量会明显增多。实验表明,滞留肾脏过量的氟能引起动物肾脏皮质与髓质肾小管损害。

对肠胃的影响

浓茶中咖啡因、茶碱浓度过高,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进而可引起胃蠕动加快,胃壁细胞分泌亢进,胃酸增加,对胃粘膜刺激加强,易导致胃溃疡。

饮用浓茶后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使胃液不能正常消化食物,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胃功能欠佳者甚至还会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咖啡因还可以使人上瘾,形成恶性循环。

对营养吸收的影响

浓茶中所含鞣酸也高于正常茶叶。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与铁质的结合就会更加活跃,给人体对铁的吸收带来障碍和影响,使人体表现为缺铁性贫血。

另外,茶叶中的鞣酸不但能与铁质结合,还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维生素B1、铁离子结合,使这些营养素不能正常地被吸收,易造成人体营养素缺乏并产生相应的症状,如贫血、便秘等。如不及时纠正,甚至会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危险。

浓茶对身体除了有这些影响外,对喝醉酒的人、哺乳期的妇女和儿童都更加不适宜。

就如同各种饮食应该有节制一样,饮茶也不例外,注意饮茶的浓度对于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古人云“淡茶温饮最养人”,可见,喝浓茶的害处古人早知道。一般而言,正常人每天宜饮中等浓度的茶,一杯水放三克茶叶就够了,每杯茶以冲泡三次。

喝错茶致命 这样喝茶养生效果翻倍


喝茶是养生的方法之一,究竟怎样才能让喝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春夏季节多喝绿茶:绿茶在春夏喝最顺应时节,春天适合喝信阳毛尖和碧螺春,这两种绿茶都有生发作用,可以缓解春困;夏天喝绿茶能清热解毒、降低血脂。另外,热性体质的人也应多喝绿茶,因为绿茶性凉。需要注意的是,空腹时不宜喝绿茶,其丰富的茶多酚有收敛作用,会刺激肠胃,空腹情况下这种刺激更强。

一日三盏茶

上午9点一盏花茶:早饭后9点到10点饮用,可以起到提神、排毒、抗疲劳的作用。早茶最宜选花茶,花茶经过二次加工,混合了鲜花的浓郁和新茶的清香,能够芳香醒脑,对一天精神都有提升作用。但要注意,失眠人群不适合饮用花茶,否则会造成更严重的睡眠障碍,过敏体质的人也不宜喝花茶。花茶适合用盖碗瓷杯冲泡,不强调赏茶,而讲究品香。可以用刚开不久的水冲泡,盖上盖闷泡一会儿后,揭开杯盖,可以闻到花茶的沁人芬芳,让人精神振奋。

下午1点一盏绿茶:第二杯是午茶,在午饭或午觉后的1点到3点饮用最好。午茶可以适当浓一些,能够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绿茶之所以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病毒等保健功能,主要是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因此,绿茶适合现泡现喝。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

一般来说,绿茶冲泡水温以85℃为宜,水初沸即可。冲泡时间以2~3分钟为好。绿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以1:50为宜,常用150毫升的水冲3克茶叶,冲泡出来的绿茶汤浓淡适中。在茶具方面,可以选用瓷杯或是透明的玻璃杯。

傍晚6点一盏红茶:第三盏是晚茶,适合晚饭后6点到7点喝,有降血脂、助消化的功效。红茶最适合晚上喝,因为发酵茶的咖啡因含量低,对睡眠影响小。寒性体质的人可以多喝红茶,它温中驱寒,对胃寒、手脚发凉、体弱、爱拉肚子的人较有用。在泡茶方面,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反而能够促进红茶内黄酮类保健物质的有效溶出,不但让滋味和香气更浓,还能更好发挥保健功能。

4个时间点千万别喝茶 会致命


原标题:4个时间点千万别喝茶 会致命

但凡事都有两面,喝茶对身体有好处,但也有讲究,如果喝的时间不对,反而可能有损健康。喝茶最好避开以下四个时间段。

空腹时

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等生物碱,空腹饮茶易使肠道吸收咖啡碱过多,从而会使某些人产生亢进的症状,如心慌、头昏、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不常喝茶的人,尤其是清晨空腹喝茶,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这被称为茶醉,一旦出现茶醉现象,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些糖水来缓解。相对年轻人来说,老人的肠胃更为脆弱,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老年人更不宜空腹饮茶,尤其是浓茶。因为过多的鞣酸会刺激胃肠黏膜,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有的还会引起消化不良或便秘。

喝醉时

茶叶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醉酒后喝浓茶会加重心脏负担。对心肾功能较差的老人来说,酒后尤其不能饮大量的浓茶;可采用进食大量水果或小口饮醋等方法,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使酒醉缓解。

睡觉前

茶中的茶碱等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饮茶会使精神兴奋,影响睡眠,甚至导致失眠,尤其是新采的绿茶,作用更明显。并且茶有利尿作用,老人睡前饮茶还容易夜间尿频,影响睡眠质量。

服药期

有些患慢性病的老人需要长期服药,很多药物服用期间不宜喝茶。比如镇静助眠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茶碱可降低一些药物的镇痛作用,因此,服用镇痛药物时也不宜喝茶。

喝茶也能“健身”


瑜伽、舍宾、拉丁、网球、游泳;杠铃器、跑步机、划水机……汗流浃背的你,还在为挤时间上健身房而烦恼吗?其实“健身”也可以用“喝”来完成,而我们需要的器材仅仅是带盖的杯子一个,绿茶一小撮,开水一壶。将适量茶叶投放于杯中,冲入沸水,静置约3分钟即可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切。健康不能够随便,但获得健康的方法却可以更加简便。工作忙碌的白领一族可以在办公室里常备一盒袋泡茶,随时随地,就可以“健身”。 让三高症止步 茶里面含有氨基酸、茶多酚、维生素、脂肪酸、蛋白质等多种有益成分,其中茶多酚可以清除动脉血管壁上胆固醇的蓄积,同时抑制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摄取,从而实现降低血脂,预防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另外,它也有较强的抑制转换酶活性的作用,可以起到降低或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还可以调节人体的糖代谢障碍,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与口臭绝缘 除了茶中含有的氟以外,茶多酚类化合物也可以有效防止龋齿的发生。它可以杀死在齿缝中存在的乳酸菌及其他龋齿细菌,使龋齿形成的过程中断。残留于齿缝中的蛋白质食物容易成为腐败细菌增殖的基质,茶多酚可以杀死此类细菌,因此还有清除口臭的作用。 另外,经常饮茶,增加了口腔的水液流动量,有利于保持口腔卫生;茶叶中的糖类、果胶等,与唾液发生了化学反应,滋润了口腔,增强了口腔的自洁能力。这些也都与饮茶防龋有关。 令人身心舒缓 多喝茶有助于舒缓身心。绿茶中所含的咖啡碱跟咖啡中所含的咖啡碱同样具有提神的作用。除此之外,绿茶中特有的茶氨酸和咖啡碱堪称最佳拍档。两者共同存在时能产生一种奇妙的协同作用,能把人迅速带到一种安静、专注的心境,且同时保持放松的状态,“养神”之外,还能“养心”。 使美丽从“口入” 人体中脂质过氧化过程是人体衰老的机制之一,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可清除体内氧化自由基,对延缓人体衰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茶多酚还有助于脂肪的分解,因此,追求美丽的女性,可不要错过这种既经济又简单的瘦身美容方法。 茶多酚具有优异的抗辐射功能,可吸收放射性物质,阻止其在人体内扩散。还能够阻挡紫外线和清除紫外线诱导的自由基,从而保护黑色素细胞的正常功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同时对脂质氧化产生抑制,减轻色素沉着。 tips 1.临睡前、服药后不宜饮茶。2.应选择有品牌保障的茶,检查包装上是否有注册商标、正规企业名称和生产日期。 3.袋泡茶冲泡1次后就应将茶渣弃掉。因为这种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形成颗粒状或形状细小的片状,茶叶中的有效内容物冲泡时很容易被浸出来。 4.尽量即泡即饮,喝新鲜的茶,不要喝隔夜茶。

喝茶也能喝醉?


喝酒会醉,喝茶也同样会醉。常言道,茶不醉人人自醉,这种茶醉是一种精神的陶醉,而我们今天所说的醉茶,却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的生理现象。

喝完浓茶或大量茶的人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出现过敏、失眠、手足颤抖、头昏耳鸣、四肢无力、想呕吐,严重时还会口角流沫等症状,这种情况正是醉茶。

什么是醉茶?

醉茶,即茶碱,是一种中枢神经的兴奋剂,过浓和过量都容易醉茶,醉茶会使血液循环加速、呼吸急促、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造成人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进而使人体内酶的活性不正常,导致代谢紊乱。

茶中致醉物质是其中的咖啡碱和氟化物。有些人连喝几杯浓茶后,常出现失眠、头痛、恶心、站立不稳、手足颤抖、精细工作效率下降等现象。实际上这是过量咖啡碱引起的作用。

醉茶严重者可发生肌肉颤抖,心率紊乱,甚至惊厥、抽搐,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危险信号,应当立即送医院抢救。茶叶中含有较多的氟,氟在人体内蓄积过多会使人出现慢性中毒。

通常一杯150毫升茶约有80毫克左右的咖啡碱,每天喝5—6杯茶等于服下0.4克左右的咖啡碱,一个人每天服用咖啡碱的最高限量是0.65克,若超过此限量,就有危害身体的可能性。

醉茶的原因是什么?

1、平日很少喝茶的人,稍微多喝,就可能过量而醉了。

2、平日喝的茶是高发酵的熟茶,例如:红茶、台湾乌龙茶、陈年老茶等,猛然改喝低发酵或不发酵的绿茶或生茶时,因为这些茶所含的茶碱较高,又喝得过量,就会茶醉了。

3、一般多种茶类混着喝也非常容易醉。

4、空腹时茶多喝了也容易茶醉。

5、新茶更容易醉人。

所谓新茶,是指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最新鲜的茶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而且许多人饮用新茶后会出现头晕失眠、四肢无力、胃痛腹胀、便秘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因为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含量较高,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人十分不利。

另外,新茶中未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醛醇类物质含量也很高,这些物质对胃肠黏膜都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胃肠功能差者喝了以后容易引起腹痛便秘、口燥咽干等不适症状。

喝茶醉了怎么办?

1、发生醉茶了,应该马上喝一碗糖水、吃一些甜食或多喝些开水,醉茶的症状就会逐步消退。

2、知道自己容易醉茶的人,在有必要喝茶的情况下,可以提前吃一些坚果类的东西,如瓜子、花生等。

3、喝茶时不妨吃些咸或甜的东西,例如:枣子、橄榄、花生、小甜点等。补充钠离子,增加血糖,这样可以减少茶醉的现象发生。

避免饮茶不当


任何药物都有宜、忌两个方面,茶也不例外。中医有关服药和饮食中对茶禁忌的经验,就是为了避免不合理饮茶而导致健康损害。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从而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因化学农药污染茶叶所引起的危害、因汽车尾气等原因造成茶叶铅超标而影响人体健康等。还有一些问题,虽然早已存在,但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目前尚不曾被发现或没有引起广泛关注和研究。如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因大量饮用高氟含量茶叶而引起氟斑牙症或高氟骨症等。此外,还有一些因不合理用茶而导致的健康损害的问题。通过搜集和归类,得到如下6类有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不合理饮茶现象:大量饮用高氟茶,临睡前饮茶,某些病人的不适当饮茶,茶与某些药物同服,茶与某些食物同服,饮(食)用农药、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茶或茶制品。

针对上述问题,下面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一)氟元素的利和弊

虽然氟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但人体对它的需求量极为敏感,从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量到导致氟中毒的量之间,相差很小。氟在人体内主要集中在骨骼、牙齿、指甲和毛发等器官和组织,尤其以牙釉质中含量最多。过多的氟进入机体,可形成大量氟化钙,使骨密度增加、骨骼变硬、骨质增生、骨皮质和骨膜增厚、韧带钙化、椎间盘变窄。

有权威调查报告指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氟含量低于0.5微克/克,而茶叶中的氟含量则较高,所以,经常饮茶可以弥补饮水缺氟的状况,从而起到预防龋齿等作用。当然,茶叶中具有防治龋齿的物质不仅仅是氟,茶多酚类物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如果摄人的氟过量,则会引起氟中毒,引发氟斑牙、氟骨症、肾脏等内脏功能受损等。20世纪80年代早期,白学信等在四川省壤塘县首次发现并证实饮茶型氟骨症病例,其后又有大量的进一步研究证实,大量饮用含氟过高的砖茶,是引起这些地方性氟斑牙、氟骨症的主要原因。

茶叶中的氟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到底如何,这里的关键是氟含量的高低和摄入量的多少。大量的测定数据表明,大部分茶叶的氟含量,一般情况下不至于造成对健康的危害;而以粗老原料加工而成的砖茶,加上采用煮熬泡制的饮茶方式,则很可能导致氟摄入过量。

茶树是典型的氟、铝富集植物,它能选择性地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氟并在叶子中积累。大气中的氟化氢(HF)气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茶树通过气孔直接吸收进入植物体。茶树对土壤中氟的吸收是以氟铝络合离子态吸收的。氟主要积累在茶树的叶子中,占茶树全株各部分的98.1%,其他部位含量很低。从茶叶老嫩度看,老叶中的含量是嫩叶中含量的12~36倍。就不同茶类而言,以绿茶氟含量最低,平均为67.53±69.49毫克/千克;黑茶最高,平均为296.14±246.07毫克/千克;红茶、乌龙茶及花茶居中。氟的浸出率随泡茶水温提高和浸泡时间延长而升高。

大量研究和长期实践都证明,粗老茶的氟含量确实太高,大量饮用这类茶有可能导致过度摄入氟元素。长时间熬煮的方式饮茶,使氟的浸出率提高,这也是导致藏民较多发生氟中毒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茶叶高氟所造成的饮茶负面效应,可参考以下几点建议:①选育低氟富集特性的茶树品种;②适当提高黑茶制茶原料的嫩度;③改煮茶为泡茶,以减少氟的浸出率。

总之,只要原料不太老的茶类,目前还未见有饮茶型氟中毒的报道。相反,适度饮茶有利于口腔和牙齿的卫生保健,所以可以放心饮用。

(二)咖啡碱的功与过

咖啡碱是茶叶中含量最高的生物碱,一般占干重的2%~4%。它是茶叶品质特征成分之一,还与茶叶的许多保健功能有关,具有强心、利尿、兴奋中枢神经等生理作用。茶叶的提神、解毒等功效主要是其咖啡碱所起的作用。早期的研究认为,较高浓度的咖啡碱具有致突变作用和积累毒性,但后来进一步的研究证明,茶叶中的咖啡碱不但不会致突变,反而具有抗突变的效果。

由于咖啡碱在结构上同机体内形成DNA和RNA的2种主要碱基腺嘌呤、鸟嘌呤相似,所以有人担心,如果咖啡碱取代这两者参与核酸的形成,其后果将导致遗传突变。然而庆幸的是,尽管咖啡碱与鸟嘌呤非常相似,但在DNA双螺旋结构上碱基之间的A-T或G-C配对中是通过氢键相连的,咖啡碱在必要位置上没有氢,而是甲基,因此无法形成中间的氢键,这就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了咖啡碱不可能取代上述2种碱基参与DNA、RNA的形成,所以也不可能导致遗传信息的篡改。事实上,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由于使用咖啡碱而造成染色体缺陷。世界着名咖啡专家瑞典阿伯斯拉大学的遗传学家本·盖尔迈提出的意见是:“除孕妇、乳母和一些特殊病人(如心律不齐者)外,对其余一切人,咖啡碱是无罪的。”这一论断是可以信赖的。

茶汤或茶叶提取物中的咖啡碱,由于其较低的浓度和与其他成分的相互制约,对人体健康是安全的,并对茶叶的提神、抗疲劳、利尿、解毒等功能做出主要贡献。然而,在不合理饮茶情况下,由咖啡碱等成分引起危害健康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就咖啡碱而言,饮茶时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由于咖啡碱可诱发胃酸分泌过多,所以胃溃疡患者一般也不宜饮茶,严重的心脏病及神经衰弱等患者,也应避免饮浓茶或饮茶太多,尤其不要晚上饮茶。

第二,临睡前不要饮茶,特别是不要饮浓茶,以免造成失眠。在这里,咖啡碱的兴奋中枢神经和利尿的作用成了产生饮茶危害的原因。

第三,服药时不要饮茶。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可能与许多药物成分发生反应,从而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三)饮茶与服用药物的关系

茶叶在中医中本身就是一味药,它的多种成分都具有药理功能,这些成分也可能与体内同时存在的其他药物或元素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物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所以这一问题历来为医家和患者所关注。根据有关文献报道,在服用以下药物时,应暂时禁茶。

1.中药 中药汤剂和中成药组方的治疗效果是药物中多种成分在一定比例下的综合作用,因此,除特别医嘱或特殊情况下需用茶冲服(如川芎茶调散)外,一般内服汤剂和中成药时,均不宜饮茶,以免茶叶中的一些成分与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反应或改变其配伍平衡。

2.含有金属离子的药物,特别是补铁药物 茶叶中的多酚类成分可与三价铁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从而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所以在服用硫酸亚铁、富马酸来铁、乳酸亚铁、枸橼酸铁铵等补铁的药物时,应禁止饮茶。此外,茶多酚类还可与钙剂类(如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铋剂类(丽珠得乐、碳酸铋等)、钴剂类(维生素B12、氯化钴等)、铝剂类(胃舒平、硫糖铝等)、银剂类(矽碳银等)等药物相结合,在肠道中产生沉淀,不仅影响药效,而且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部不适,严重时还可引起胃肠绞痛、腹泻或便秘等。

3.抗生素类、抗菌类药物 茶叶中的多酚类在肠道内可能会对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强力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先锋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发生络合或吸附反应,从而影响这些药物的吸收和活性。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诺氟沙星、培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中含有与茶碱和咖啡碱相同的甲基黄嘌呤结构,其代谢途径类似,所以在服用这些药物时饮茶,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会干扰体内茶碱和咖啡碱的代谢平衡,致使血液中药物浓度上升,半衰期延长,造成人体不适。所以在服用上述抗生素和喹喏酮类抗菌药物时,也不宜饮茶。

4.胃蛋白醇片、胃蛋白醇合剂、多酶片、胰酶片等助消化酶药物 在服用这些药物时,不要饮茶,也不能用茶水送服这些药物。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能与助消化酶中的酰胺键、肽键等形成氢键络合物,从而改变助消化酶的性质和作用,使助消化作用减弱或消失。

5.解热镇痛药 茶叶中的咖啡碱在小剂量下可兴奋大脑皮质,大剂量则兴奋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和迷走中枢。茶叶的咖啡碱含量一般为2%~4%,1杯浓茶中大约含有100毫克的咖啡碱,故用热茶送服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对乙氨基酚(扑热息痛)及贝诺酯等,可增强此类药物的解热镇痛效果。但安乃近及含有氨基比林、安替比林的解热镇痛药,如氨非咖片(PPC)、散痛片、去痛片、使痛宁等,它们可与茶中的多酚类发生沉淀反应而影响疗效,故应避免用茶水送服。,

6.割酸剂 由于茶叶中的多酚类可与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分解,与氢氧化铝相遇可使铝沉淀,故在服用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药物治疗胃溃疡时,应该忌茶。同时还由于西咪替丁可抑制肝药酶系列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延缓咖啡因的代谢而造成毒性反应,所以在服用西咪替丁治疗胃溃疡时,也不能饮茶。

7.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较常用的有苯乙肼、异唑肼、苯环丙胺、优降宁、呋喃唑酮和灰黄霉素,其中苯乙肼、异唑肼、优降宁和呋喃唑酮可透过血脑屏障抑制儿茶酚胺的代谢,促进脑内环磷腺苷(cAMP)的合成;而咖啡碱、茶碱可抑制细胞内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减少cAMP的破环,从而易造成严重高血压。故在服用上述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不宜大量饮茶。

8.镇静安神类药物 茶中所含的咖啡碱、茶碱、可可碱可兴奋大脑中枢神经,在服用眠尔通、利眠宁、安定等镇静、催眠、安神类药物时饮茶,会抵消这些药物的作用,故在服用此类药物时不可饮茶。

9.其他 茶多酚类可与维生素B1、氯丙嗪、次碳(硝)酸铋、氯化钙等生成沉淀。生物碱类药物如小檗碱(黄连素)、麻黄碱、奎宁、土的宁,苷类药物如洋地黄、洋地黄毒苷、地高辛以及活菌制剂乳酶生,亦可被茶多酚类沉淀或吸附。所以服用上述药物时也应禁茶。饮茶对许多药物的影响尚不明了,源源不断投入使用的新药与茶叶成分的关系还有待研究和观测,所以在服用药物时应慎对饮茶。

(四)茶与食物营养成分的相互作用

茶叶中的许多成分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我们可以通过饮茶而摄取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等。然而,由于茶叶中存在大量的多酚类、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会与同时摄人体内的其他营养物质相互影响或发生反应,从而影响其活性或吸收能力,有的还可能导致毒副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与蛋白质发生沉淀反应,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养分的吸收。茶叶中的多酚类、皂苷、生物碱等物质还能显着影响人体脂类代谢。儿茶素可以减少人体摄入脂肪在小肠内的吸收;茶多酚类能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物,降低人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等等。

这些问题对健康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们可以防止肥胖,使之成为茶叶保健功能的基础之一;另一方面它会造成营养不良,尤其是对某些人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和其他营养不良。

针对上述问题的原因,只要我们不在用餐期间或靠近用餐的前后时间内饮茶,这些负面效应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处理,还须灵活掌握,不能一概而论。对已患有结石症者必须避免在饮茶同时摄人高钙食品;对普通人来说,虽没有产生结石的危险,但最好也不要在饮茶的同时饮用牛奶等食品;对那些需要减肥的人来说,如果已进食太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食物,适当饮茶可降低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那就不必太在乎控制饮茶时间和数量了。对于铁营养的问题,下面将详细讨论。

(五)饮茶与人体铁营养

铁是人体血红素的组成成分,它直接参与血液对氧的运输和传递。铁营养不足将导致缺铁性贫血。人体主要通过肉、鱼、豆类及蔬菜等食物来源获取铁营养。20世纪70年代Disler P等通过研究认为,茶能抑制铁的吸收,进食前后大量饮茶可导致减少对铁的吸收达60%。Rasagui I.等的实验也发现血清中铁蛋白水平与进餐时饮茶呈负相关。国内也有因过度饮茶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的病例发现。如1995年青海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的李文等报道了16例嗜茶癖致缺铁性贫血的病例。他们认为,饮茶导致缺铁的机制主要是茶多酚类物质在胃中与铁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同时大量多酚类的存在也抑制了胃肠的活动,进而减少对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饮茶与铁营养的关系,也有相反的研究结果。日本川崎医院的原田契一博士在1992年召开的第27届日本临床血液病学会年会上发表论文认为,“饮用绿茶不影响铁剂效果”。他通过对数十例病人的研究得出,绿茶不但不会影响人体对铁剂硫酸亚铁的吸收,甚至还有利于铁的吸收,能促进其补血的作用。他认为这种促进作用可能归功于茶叶中的叶绿素、维生素等物质对铁吸收的促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孙静等通过对国外文献的综述表明,饮茶对铁贮存充足(以血清铁蛋白浓度为指标)的西方人群的铁营养状况影响不大,而对铁营养状况处于临界水平的人群,饮茶与铁营养状况似乎呈负相关。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资料,我们认为茶叶中的酚类物质能与铁离子络合为不溶性物质,这可能就是饮茶导致抑制铁吸收的生化原因之一。然而这种反应只是对非血红素铁起作用,对血红素铁不起作用。此外,由于维生素B12与红血细胞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与维生素B12之间存在络合现象,此也可能是助长缺铁性贫血的机制之一;茶叶中还存在有大量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它们又有促进铁吸收的作用。所以,茶与铁的关系,要从各因子的平衡关系综合考虑。一般认为,以鱼、肉为主的饮食结构,由于食物中铁含量丰富,且大部分的铁是以血红素铁形态存在,所以进餐前后饮茶对铁的吸收影响不会太大;而以素食为主的,其食物中铁含量较少,且多数铁是以非血红素铁形态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食前后饮茶就有可能导致铁摄入不足。所以,我们提倡避开用餐时间饮茶,孕妇、幼儿等特殊人群宜少饮茶、不饮浓茶。

(六)饮茶是否会导致铝摄入过量

铝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摄入铝过多,对健康有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饮用水中的铝含量与早老性痴呆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由此推论,早老性痴呆症可能与铝摄入过量有关。茶树是少数能从土壤中富集铝的植物之一,铝进入茶树后以氢氧化铝的形态积累在叶片表皮细胞中,茶叶中铝的含量一般为300~1800毫克/千克。老叶中的铝含量比嫩叶高得多,茶树的落叶中铝含量甚至高达5836~6136毫克/千克,远高于其他天然食物中铝的含量。有人据此推论,饮茶有可能导致铝摄入过量。然而四川省成都市卫生防疫站高舸等的研究结果得出,茶叶中的铝溶出率较低,且60%~80%为不可利用态的铝,茶水中主要以低毒的AlF2+(氟化铝二价离子)络合态存在。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如果每日饮茶1次,铝的摄人量仅为文献建议的中国成人铝每日允许摄入量40毫克/天的1/184~1/11。另据Drewitt P.N.等对12个志愿者进行试验证明,从茶叶中摄入铝的量达到1.6毫克的情况下,人体血清中铝含量的水平与从饮用水中摄入0.001毫克的铝的情况相当。所以,虽然茶叶的铝含量在各类天然食物中为最高,但在正常饮茶情况下仍不至于引起铝摄人过量。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多数研究结果支持饮茶不会导致铝摄人过量的观点,但还不能完全排除饮茶增加铝摄入量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需要降低从茶汤摄入较多铝的风险,泡茶时弃去第一泡茶水(即先用开水冲洗茶叶)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因为据梁春穗等的研究,第一泡茶汤中铝的浸出率达到77.6%。

(七)茶叶中化学农药和重金属污染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茶园就开始施用化学农药;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化学农药的施用在全国茶区逐渐推广,消耗的农药总量逐年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达到高峰。

人们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提高和深化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很少注意到农药残留及其对人们健康危害及环境污染等的影响,农药残留标准还没有建立。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制定茶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茶叶中残留标准,到2000年,已制定23项茶叶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长期施用农药和化肥的结果,土壤中重金属也有加速积累的趋势。通过植物吸收和积累,再经过食物链传递,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茶叶的重金属污染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茶叶中有可能导致重金属污染的元素主要是铅。

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的严重性,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茶叶出口和内销。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1998年曾在北京、上海等8大城市中抽样检查了70家茶叶经销企业经营的龙井、毛尖和茉莉花茶等多种高档名茶,结果显示农药残留量超标率达40%,较1997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超标量值最高的达到标准规定的30倍。研究发现中国部分地区茶叶中铅浓度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石元值和吴洵等的报道,目前中国茶叶中铅含量超标现象的确比较严重,1989年农业部名茶评比参评茶样铅超标率为3.33%,而1999年“中茶杯”名茶评比参评样中铅超标率达8.41%。据他们从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集和分析的422个样品的分析结果,其中铅超标(>2毫克/千克)的样品有16.82%。重金属和农药的污染,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并毁损茶叶作为健康饮料的声誉。

随着国家对控制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措施的出台,随着“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概念的提出和实施,茶叶中农药和重金属残留及产地环境质量等问题都已得到了显着改善。

当然,茶叶中重金属超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对铅残留标准定得过严,2毫克/千克的限量标准是当时世界上最严的标准,若按欧盟的标准(5毫克/千克)来衡量,铅超标的问题并不严重。

要解决茶叶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的问题,主要应该在茶叶生产过程中抓,卫生和质量管理部门也应当严格把关。现仅从茶叶选购、冲泡和饮用的角度,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以便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农药及重金属残留所造成的危害。

第一,选购春茶。大多数茶树病虫害都发生在夏、秋季,农药的施用也主要在夏、秋季节;春天采摘的鲜叶,尤其是早春的茶叶,由于茶树在新芽生长期内无须施用农药,所采制的茶叶应当没有或很少农药残留。选购无公害茶园生产的茶叶一般也是安全的。而有机茶则是最高安全标准的茶叶,它完全不施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可以放心饮用。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污染和从土壤中富集,所以我们在选购茶叶时,比较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尽量选购产自远离公路的茶园,如高山或偏远地区茶园生产的茶。

第二,对有可能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茶叶,采取以较低的水温泡茶,泡好的茶不存放太长时间(如不能放置过夜),特别是不要吃泡过的茶叶(茶渣)。铅、铜等重金属元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大部分重金属都留在叶底中,一些水难溶的残留农药也是如此,如果吃掉这些叶底(即茶渣),则留在叶底中的全部重金属和农药都将进入人体。

第三,在乌龙茶的泡制过程中有一个用开水洗茶的程序,这种做法对减少吸附在茶叶表面的灰尘、农药、重金属很有好处,泡茶时可以效仿。

喝茶也能抗衰老?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避无可避,死是人人都恐惧的最后审判,而衰老却是伴随着我们不过总有些东西可以让这些来的晚些,比如让衰老晚些,再晚些。

自由基的破坏活动是人体衰老的罪魁祸首。衰老固然不可避免。绝大部分女性求助于化妆品。但遗憾的是,衰老的因子,更多产自身体内部。依靠化妆品可以清除一部分色斑、让肌肤紧绷、隔离紫外线、掩盖黑色的毛孔,但是如果无法将身体内部的自由基及时清除,衰老还是无法抵挡。

幸亏有茶。现代研究表明,茶是天然植物中,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强的一种。

茶多酚对各种氧化酶均有抑制作用,可以高效清除自由基,是见效最快的抗氧化途径,同时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并激活人体的抗氧化酶体系;研究表明,茶多酚的抗氧性明显优于维生素E,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且与维生素C、E有增效效应。我们可以简单地用茶叶浸泡洗脸或者调和蜂蜜做成膜,去获得清除面部油腻、收敛毛孔、灭菌、抵抗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我们更可以每天喝几碗茶,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

人体的自由基有90%源自肠道的非正常发酵,所以,一碗清新抹茶,几乎可以把这些自由基统统清除。多么简单啊!

更重要的是,茶儿茶素通过抑制肠道中的消化酶来减少肠道组织对碳水化合物、脂类的吸收起到抗肥胖的作用;多酚可通过抑制体内脂肪沉积和促进多余脂肪的分解实现对抗肥胖。科学研究证明,肥胖不利于清除自由基,所以对于女人抗衰老、清除自由基来说,吃茶本身就有着一用多途的美好。

所以,我们理解有些女性为什么即使60岁了,皮肤依旧同小姑娘一样,因为除了饮食、化妆品之外,她们懂得“吃茶”。

会喝茶,不仅仅能够很好帮助我们清除自由基,使身体收益;懂得茶道,更可以人生的境界得到升华。由内而外的年轻起来。

不放茶叶也叫喝茶?


中国茶传入朝鲜半岛时,被当地人看成是一种有助于修行的饮料,饮茶之风曾随着佛教的兴盛达到顶峰。到了朝鲜王朝中期,儒教兴起,饮茶逐渐式微。渐渐地,具有药用价值的各种汤,包括药丸和膏熬成的汤,都被称为“茶”。韩国别具特色的茶文化,便从此开始了。

在汉城著名的老街仁寺洞街随意选一家韩国茶馆坐定,身着传统韩服的伙计捧上来的茶单让人感到琳琅满目却又不知所措。大麦茶、玉米茶、柚子茶、大枣茶……没有一样有茶叶的影子,却赫然都冠着“茶”的名字。据伙计讲,韩国有“药膳”的传统,讲究食补,百味皆可入日常饮食,像人参这样的珍贵药材自然可以做菜做茶,而大麦、玉米这类五谷杂粮,在韩国人看来也是上好的“茶叶”。

在这些茶之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大麦茶了。伙计初端上来是装在精致的茶壶里的,看起来平平无奇。然而轻轻倒入茶杯,浓浓的麦香顿时弥漫了室内,氤氲中似乎让人看到了秀丽的田园风光。啜一口,浓郁的香气和清爽的口感混合成为一股暖流直入肠胃,真是说不出的舒畅。

看我们兴致正浓,伙计又向我们推荐了大麦茶的另一种喝法。据说,大麦茶除了趁热细品,也可以当作冷饮,在夏天喝特别淋漓畅快。于是让伙计上一壶冰镇过的大麦茶,颜色比热饮略深,香气也没有热腾腾的时候浓郁。疑惑间喝一口,却觉得微苦又带甜涩,浓浓的麦香顿时在嘴里化了开来,果然清新而爽口,一身的燥热须臾间消失无踪。似乎冰镇过的大麦茶把香气和味道统统锁在了茶里,只有喝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大麦茶的妙处,其实在中国也早有发现。据《本草纲目》记载:“大麦味甘、性平、有去食疗胀、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大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不过,真正把大麦茶的文化发扬光大的,却还是韩国人。

大麦茶能增进食欲,暖肠胃,所以几乎所有的韩国餐馆都将它当作餐前茶奉上。而吃完韩国烧烤之后,喝一壶大麦茶,也能清清肠胃里的油腻,帮助消化。在很多韩国家庭里,大麦茶更是常备的饮料。

或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韩国人而言,大麦茶不仅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更是韩国饮食的骄傲之一。

离开韩国之后,大麦茶那阵阵麦香总是萦绕在梦里。

“用十分好水沏十分好茶,用心沏好茶,好水、好茶、好人喝。”这是2006年韩国美女李英爱为中国的农夫茶拍的广告片中的一句台词、这段广告曾一度在央视黄金广告段位播出。这位因出演《大长今》而一度红遍亚洲的韩国影星,用现学的、还不算地道的汉语为中国茶代言。这句广告词不免让我联想起了刘德华在《天下无贼》里拍着宝马车对门卫大吼:“开好车就是好人吗?”喝好茶就是好人吗?这我不敢确定,但是至少我知道,在那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朝鲜半岛,千年以至,喝好茶的都是贵族。

那部赚足人们眼泪的宫廷大声大剧《大长今》里,茶常常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朝鲜宫廷的御膳房、御药房里。如今韩剧、韩版服饰风靡当下中国,甚至威力国内某些族群的审美风尚。但是在千百年前的朝鲜半岛,却有一段历史,也因一片绿叶而风靡,那段历史用茶水写成——源自中国的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2103.html

上一篇:吃羊肉时别喝茶

下一篇:糖尿病茶附方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