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碗的历史,茶碗的发展

2022-03-11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碗的历史,茶碗的发展”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碗的历史,茶碗的发展”相关知识!

茶碗的历史

最早的茶具是由酒具、水具、食具演变而来的。从在马王堆中出土的君幸酒耳杯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杯这种容器已经出现了用途上的分工,虽然他们在形状上网上完全相同。因此有人推断,当时一定已经有了专门用来饮茶的的杯子。另外,从后来的茶具形式上看,也可以得出早期的酒具、食具有兼做茶具的结论。传说唐宣宗时,有女子好饮茶,但又怕茶碗烫手,就把茶碗放在一个盘子里,为防止茶碗滑动,就用蜡油将茶碗粘住,后来有人将这个创意做成了带托的茶碗。这一传说说明带托茶碗出现的年代,也说明当时有不带托的茶碗。这种有带托的茶碗发展到后来就成了明清时流行的盖碗茶。

早期的茶碗中比较受欢迎的是越地的瓷器,在温州一带,无论是浙东还是浙东南,在西晋时期都是瓷器的主要产地,所产的以青瓷为主。晋人对青瓷茶具的推崇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以后很长时间里,青瓷为茶具中的主流。陆羽从茶碗与茶色的关系出发,解释了为什么要推崇越州的青瓷茶具。唐代的煎茶的茶汤颜色偏黄,如果用白瓷、黄瓷、褐色瓷器的话茶汤就好呈现出红、紫、黑的不好视觉效果,而青瓷碗盛茶汤颜色发绿,比较好看。宋元时期,点茶法因为贡茶的原因成为主流,但是煎茶法在民间还有存在唐代样式的有托的茶碗自然就有了生存的空间。

宋代的点茶茶汤是白的,所用的茶碗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唐代百姓用的黑、褐、黄茶碗都成为上等的茶碗。这样深色的茶碗可以衬托出茶汤的洁白,而唐代所推崇的青瓷茶碗的效果具就差了很多,需然很多地方还在使用,但是显然不是点茶用的茶盏。

明代的茶具除了传统茶碗以外,还出现了很多釉色和彩绘的茶具,其中以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白瓷与彩绘茶具最为突出,工艺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彩瓷技术给茶具的风格带来极大的变化,可以说彩瓷茶碗是明清茶具的一大特点。M.CY316.CoM

茶碗的发展

茶碗的大小也随茶艺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唐宋时期的茶碗普遍都比较大。有托的茶碗的口径相差很大,唐代一般在10-20厘米之间,宋代茶碗口径变小,一般在7-10厘米之间。这既与当时茶艺风格有关,也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将茶碗与食碗混用有关。不同阶层的人使用的茶具也是不同的,对普通人来说,饮茶主要是为了解渴,茶具当然要选择大一些的,而有闲阶层对于饮茶的讲究,他们不仅要品出茶的味道,还要品出茶外的味道茶碗自然要精致小巧。

茶经网扩展阅读

略谈唐宋茶盏、茶碗


茶碗,顾名思义,喝茶的碗也。这是茶道具中品种最多、价值最高、最为考究的一种,甚至被作为所有茶道具的代称。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盏”等陶瓷制品。茶盏在唐以前已有,茶盏是古代一种饮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

陆羽认为茶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并认为“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当然,这只是陆羽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当代窑址考古发掘材料证明,除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之外,北方的邢窑、曲阳窑、巩县窑,南方的景德镇窑、长沙窑、邛崃窑在当时也大量生产茶具。

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如建安的绀黑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见《广韵》曰“火气上”,又《集韵》“火通也”,熁音协,含烫意。这里“熁火”实指茶杯中热气的散发程度,明清时期,江苏的宝应、高邮一带把“熁火”称为“烫手”。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一流产品。

《长物志》中还记录有明朝皇帝的御用茶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茶盏工艺最完美的代表作。《长物志》说:“明宣宗(朱瞻基)喜用“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三足茶盏世属罕见。明宣宗的茶盏形状实在怪异,可见明代陶艺人思维活跃,有所创新。另外,明朝的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则喜用坛形茶盏,时称“坛盏”。明世宗的坛盏上特别刻有“金籙大醮坛用”的字样。“醮坛”是古代道士设坛祈祷的场所。因明世宗后期迷信道教,日事“斋醮饵丹药”。他在“醮坛”中摆满茶汤、果酒,经常独自坐醮坛,手捧坛盏,一面小饮一边向神祈求长生不老。可是这种迷信并没有使这位皇帝长寿,年仅59岁就驾崩了。

据史料记载,明代贵重的茶盏主要有“白定窑”的产品,白定即指白色定瓷窑,这种窑瓷为宋代建于定州。在定州,窑瓷茶盏上有素凸花、划花、印花、牡丹、萱草、飞凤等花式。又分红、白两种。时人辨别白定瓷的真伪,主要从是否白色滋润,或见釉色如竹丝白纹等判定是否真品。因定州瓷色白,故称“粉定”,亦称“白定”。尽管白定窑茶盏色白光滑滋润,但是在明朝白定窑茶盏始终是作为“藏为玩器,不宜日用”。为什么这样一种外表美观的茶盏不能作为日用品呢?原因很简单,古人饮茶时,要“点茶”而饮,点茶前先要用热水烫盏。使盏变热,如果盏冷而不热的话,泡出来的茶色不浮,因此也影响到茶色和茶味。白定茶盏的缺点是“热则易损”。即见热易破裂,可谓是好看不好用,所以被明人作为精品玩物收藏。

碗,古称“椀”或“盌”。先秦时期,又有“榶盂”一名。《苟子》说:“鲁人以榶,卫人用柯”(原注:盌谓之榶,盂谓之柯)。《方言》又说:“楚、魏、宋之间,谓之盂。”可见椀、盌、榶、柯都是一种形如凹盆状的生活用品,所以古人称“盂”。现代人习惯上已把碗和孟清楚地分开了。

在唐宋时期,用于盛茶的碗,叫“茶榶”(碗),茶碗比吃饭用的更小,这种茶具的用途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反映。诸如唐白居易《闲眼诗》云:“昼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诗人一餐喝两碗茶,可知古时茶碗不会很大,也不会太小,见韩愈《孟郊会合联句》说:“云纭寂寂听,茗盌纤纤捧”。纤纤多形容细。依此说,唐代茶碗确实不大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非圆形。

上述不难看出,茶碗也是唐代一种常用的茶具,茶碗当比茶盏稍大,但又不同于如今的饭碗,茶碗的大小也随茶艺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唐宋时期的茶碗普遍都比较大。不同阶层的人使用的茶具也是不同的,对普通人来说,饮茶主要是为了解渴,茶具当然要选择大一些的,而有闲阶层对于饮茶的讲究,他们不仅要品出茶的味道,还要品出茶外的味道茶碗自然要精致小巧。

茶杯茶盏茶碗,选哪个喝茶?他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茶,可以说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说的是国人日常生活“开门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中国文化的符号象征,是传统文人的标配七事。虽然内中都点到了茶,其间茶的特有本质也没变,但由于喝的人群体不同,追求不一样,个中内容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说到茶,自然离不了用具——茶杯。不过,正所谓任何事物都有其复杂性的一面,虽然喝茶关键点在茶,但茶杯的力量,足以改变茶汤的风味。一个小小的茶杯,有叫杯,有叫盏,有叫碗,很多时候一个看似平常不过的举动,较真起来瞬间手足无措。

杯、盏、碗?你用哪个喝茶?

会友亲朋以茶相待是国人习以为常的基本礼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闲暇时喝功夫茶也已经十分普遍。不过,就在日前一次朋友小聚时,喝茶间不经意的一个设问,惊起与座内心涟漪一片。

事情的起因,主人沏茶,一友忙着从墙上杯架中找自己存放的茶杯。等其取下视之,为一“建盏”。建盏,即福建黑瓷,以旧时产地建安得名,在宋代为八大名瓷之一。因烧制过程中的窑变,黑色瓷面上出现不一的彩色光泽性斑点而以“曜变”著称,其间又以“兔毫”“鹧鸪”“油滴”等斑纹为佳。主人泡的是陈年生普,公道分杯入该建盏,汤色不显。此时另一友脱口而出:“矫情,弄个乌漆墨黑的杯子喝茶!”……

自然,就“看汤色”而言,黑瓷比不得白瓷、青瓷乃至玻璃杯来得清爽了然。

那么问题来了,你平常喜欢用什么茶具喝茶?不说琳琅满目的造型,就杯、盏、碗不同的盛茶用具?你会选哪个喝茶?

茶杯、茶盏、茶碗,区别在哪?

茶杯、茶盏、茶碗,三者看似只有一字之差,但对“茶人”而言,带来的是不一样的品茗体验。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因产地不同茶叶名称逾千,但就制作工艺而言,通常分红茶、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六种。懂茶又爱品茶者,往往会根据茶叶不同的制作工艺选择喝茶用具。

杯、盏、碗,就器物的大小而言,碗最大毋庸置疑。让人感觉有脑洞的是杯和盏。现今人的脑海里,盏应该是最小的,其实不然。有个成语“推杯换盏”,现常常用以形容互相间相谈甚欢的场面。但从中可见一点,在旧时盏比杯大。不过,随着时代发展,事物变迁,杯与盏的器形大小已很难界定了,但至少它们间还是有区别的:盏,无把无盖;杯可有盖或有把。杯是高度大于口径,盏是口径大于高度。

既然杯、盏、碗的区分有了,那么用途上的分别呢?大家知道现在很多人喜欢用玻璃杯泡绿茶,知道此间道理,也就对杯、盏、碗的用途区别有了一定了解。玻璃杯作为茶杯,具有散热快、透明易于观赏的特点,能尽快散热,茶叶就不会被水温烫坏;透明便于观赏,既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水中上下翻腾,慢慢舒展开的美妙身姿,又可以看到茶汤颜色的变化。所以玻璃杯适合冲泡不发酵或轻微发酵的形态优美的茶叶,如绿茶、白茶、黄茶等。

茶碗,多指盖碗,是一种下有托、中有碗、上有盖的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从古至今,待人接客盖碗茶是最常见的,它不仅具观赏价值,还能闷住茶香,因有茶托在手,不至于烫手。所以,盖碗常用于喝茶香重的茶,如乌龙、碧螺春等。

口径大于高度的盏,为品茗杯,顾名思义即是品茶,主要是用于喝功夫茶,一则浅浅地散热快防烫,二则口径宽过鼻子,便于闻香,三自然是易于看汤色了。

当然,除了杯、盏、碗的区别,还有制作材质方面的考究,如陶、瓷、紫砂在茶具里的讲究,水质、水温的讲究等等,此间奥秘绝对会让习惯用现代“飘逸杯”解决一切的“饮茶学生党”有种要哭的感受。多彩茶文化,膝盖献给“脑洞”!

总体说,茶盏随同茶文化的兴起发展是有较大变化的。与现今冲泡为主的饮茶方式相比,旧时要丰富得多。我国茶文化兴起于汉唐、盛于宋代,建盏之闻名即始于宋。

入宋以后,最为流行的是“斗茶”,这是一种比唐代“煮茶”(煎茶)更讲究的品茗艺术。要了解“斗茶”,首先要对宋代的饮茶习惯有所了解。宋代人饮茶与现在大不相同,那时喝茶是要将茶碾成碎末,经沸水冲泡成茶汤,也就是将茶末和茶汤一起喝的,称为“点茶”——将茶末调膏于盏中,然后用滚水冲点。作为时尚的点茶,高潮在于“点”,“斗茶”即两三人或一群人将各自带的茶进行比斗,场景有点类似于斗蟋蟀、斗鸡,但要文雅得多。目光所聚是“点”的一刻,以茶汤的乳花纯白鲜明、着盏无水痕且咬盏持久为胜。因此,茶盏就要以易于观察茶色、水痕为宜。黑釉瓷建盏无疑是最适合的了,所以连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也赞叹:“建盏胎骨既厚,宜于久热,且釉色黑,水痕易验,故最宜斗试。”斗茶流风所至,宋代各地窑场生产黑瓷者甚多,除了建窑黑盏盛极一时,吉州窑黑釉茶盏也很有名。

喝茶的方式、方法上道道讲究很多,但让人脑洞大开的还是传统的中国茶文化。自古文人将茶道视为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赏、闻、饮等环节,与人增进友谊,与己美心修德,综合有环境、礼法、茶艺、修行四大要素。

打个比方,以前面说过的盖碗为例,“茶人”习惯将之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为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喝茶者将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这体现的是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至于“斗笠”“折腰”“六方”“压手”“莲瓣”等诸多品茗杯名,以及喝茶过程中的洗茶、冲泡、封壶、分杯、奉茶、闻香、品茗等程序,更有“尊人”“无己”等礼仪、修身、处世之道,包含有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如果说“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茶,是生活需要,是物质需求;那么“琴棋书画诗酒茶”里的茶,已是物质的升华,是精神意义上的一种追求与感悟了。

王维茶诗鉴赏“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


王维

(?—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赠吴官】

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

空摇白团其谛苦,欲向缥囊还归旅。

江乡鲭鲊不寄来,秦人汤饼那堪许。

不如侬家任挑达,草履捞虾富春渚。

【释义】

白团,扇的一种。

缥(piǎo)囊,以淡青色丝帛制成的盛公文或书的袋子。

鲭鲊(zhēngzhǎ),淹制的青鱼。

汤饼,汤煮的面食。

挑达,往来自由貌。

草履(juē),草鞋。 

富春渚(zhǔ),富春江边。

【详解】

此诗极力渲染长安客舍盛夏酷暑。“无个茗糜难御暑”,茗糜,亦称茗粥、茶粥,即添加茶叶、姜、盐、红枣、芝麻与米粟、高粱、麦子、豆类等熬制的羹汤。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晋元康(292—299)年间,“有蜀妪作茶粥卖之”。与王维同时代的诗人储光羲有《吃茗粥作》诗,可见当时茗粥已比较流行,而喝茗粥确实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暑的功效。现在我国南方和日本的一些地方仍有这种吃法。

【酬黎居士浙川作】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详解】

王维崇尚佛教,在京师任尚书右丞,日饭数十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酒臼、经案绳床而已。故王维诗中有很多佛教禅理。后人称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王维则为“诗佛”。“居士”有两种意思,一为处士,古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一为佛教用以称呼在家修道的佛教徒。从此诗中“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的诗句来看,黎居士应是在家修道的佛教徒。臼本为舂米的器具,一般用石头凿成。诗中“茶臼”,指用以捣碎紧压茶饼的器具。

【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

公门暇日少,穷巷故人稀。

偶值乘篮舆,非关避白衣。

不知炊黍谷,谁解扫荆扉。

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

【释义】

篮舆,竹轿。

白衣,佛教徒服黑色衣,称俗人为白衣。

荆扉(fēi),简陋的居室。

【详解】

唐宋时期,茶已不是宫廷贵族士大夫的专有享用品,而成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陆羽在《茶经》中就提到,饮茶之风,“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因此,正如此诗所反映的“穷巷故人稀”的贫困境地,仍可以“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

红茶的历史发展


中国六大茶类,每一类茶都有一段自己的历史,今天茶媒网就来和大家说说红茶的发展史。

红茶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没有。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俞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茶叶从发明到利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欢迎,除了可作为饮料被人们饮用外,还因为它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疗的作用。三国时代,诸葛亮带兵南征北战。一次,兵至云南励海,士兵因水土不服,多害眼病,诸诸亮命令士兵采茶煮水喝,不久,把眼病治好了。直到现在,当地人民还把茶树称作孔明树,把诸葛亮尊为茶祖。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如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

茶具的发展历史


茶具的发展演变和饮茶的产生息息相关,经历了从无到有、共用到专用、粗糙到精致的过程,随着饮茶的盛行,茶具在不断完善、发展,且种类也越来越多。

唐代以前

最早的茶具同食具、酒具共用。西汉时期王褒《僮约》中“烹荼尽具”就提到洗净茶具,“荼”指“茶”,“尽”作“净”解,这便是茶具发展史上最早谈及饮茶器具的史料。

唐代

到唐朝时茶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更为讲究饮茶的情趣。茶具不仅作为器具,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讲究茶具的质地、艺术性,借以提高茶的色、香、味。陆羽的《茶经·四之器》中记载了唐代各种煎饮茶器,当时贵族王朝主要用金银茶具,普通百姓则用陶瓷茶具,生活讲究的大户都备有全套的碾茶、泡茶、饮茶器具,可见唐代煎茶、饮茶之风极为盛行。

煎茶来源于煮茶,是指将鲜叶碾磨成末,在水达到二沸时,放入茶末,水达三沸时茶便煎成。煎出来的茶汤色、香、味保持最原始的味道。

宋代

饮茶之风“兴于唐,盛于宋”。宋朝相对于唐朝,茶具更为简洁,除“金银为上”外,陶瓷也有很大的发展,同时点茶之风日益盛行。宋代最有代表的史料记载是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用白描的手法画出了饮茶、备茶的12种茶具,并冠以特定名号,取名“十二先生”。

点茶法在宋代成为流行时尚。点茶就是将茶叶碾成茶末放进茶碗中,注入少些沸水用茶筅调成糨糊状,再注入沸水,同时再搅动,直至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即可饮用。点茶在宋代也用于当时极为盛行的斗茶。

元代

元代茶具未能有很好的发展,主要保留了宋代茶具的特色。但由于元代游牧民族的关系,散茶开始兴起,茶具也朝着豪放、厚重方向发展。

明代

到了明代,茶的加工、饮用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茶具也产生很大变革。景德镇的白瓷、青花瓷异军突起,开始在国内流行,甚至名扬海外。当时的瓷窑主要生产色白、精巧茶具,同时“茶洗”出现,“茶洗”形状如碗,底部有小孔,作饮茶之前冲洗茶叶用。明代中期以后,出现瓷壶、紫砂壶,有“壶趣”一说。

清代

清代茶具种类基本与明代相似,主要以瓷器和紫砂为主,其中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紫砂最为出色。景德镇的彩瓷比明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同时创制了珐琅彩、粉彩等新品种;宜兴的紫砂除基本使用外,还融合了绘画、诗文、书法、篆刻等新的艺术形式,使紫砂壶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此外,四川的竹木茶具、福州的脱胎漆器等也相继出现。

现代

目前市场上仍以“景瓷宜陶”最为流行,但茶具的种类和样式更为多样,质量更为上乘。

关于茶具小编建议大家自己用的话实用就好,如果不做收藏很多买回来的都会放在家蒙尘。

铁观音的历史发展


安溪是福建省东南部靠近厦门的一个县,是闽南乌龙茶的主产区。安溪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山峦重叠,林木繁多,终年云雾缭绕,山青水秀,适宜于茶树生长,而且经过历代茶人的辛勤劳动,选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树良种。目前境内保存的良种有60多个,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在众多的茶树良种中,品质最优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铁观音了。

传说:魏说与王说并存

据考,安溪制茶始于唐末。当时翰林学士韩屋有诗云:古崖觅芝叟,乡俗乐茶歌。明代,安溪茶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传遍全县各地,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明崇祯十三年前后,安溪茶农从茶树枝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得到启发,创造出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这项创造,促使安溪成了中国茶树无性繁殖的发源地。

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又创制了乌龙茶(青茶)。黄旦、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一大批茶树优良品种的相继发现,把安溪茶业推向了鼎盛发展阶段。但真正奠定安溪中国名茶之乡地位的,则是铁观音的出现。清朝时期,安溪茶农发现了名茶铁观音。

关于铁观音的诞生历来有两种传说。

一是魏说。相传,清雍正三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老茶农魏荫,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一夜,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正想探身采摘却被狗吠声扰醒。第二天,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一石坑的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并悉心培育。因所谓的观音托梦得之,所以将这茶起名铁观音。

二是王说。王说的主人公是清代的王士让,其人生性好集奇花异草。他与魏荫同是尧阳人,一个为尧阳松林头人,一个则是尧阳南岩人,两地相距不远。相关传说讲的是:乾隆元年春,士让告假南轩,于层石荒园发现一株异茶,遂移栽之。采制成品,香馥味醇,乾隆六年托方苞转献内廷。乾隆喜饮,观其外状遂赐名铁观音。

两个传说都流传了将近300年,但两种起源的争夺并没有想象中激烈。作为王说13代传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礼是这样认为的:为安溪铁观音找到确切的起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安溪铁观音在魏说与王说之争中得到发展,两种传说的后人也各自凭借着引以为荣的家世,成为安溪茶商的佼佼者。

复苏:铁观音放开茶叶收购

20世纪上半叶,安溪茶业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茶叶外销减少,不少茶庄倒闭,大片茶园荒芜。当时曾流传一首民谣:金枝玉叶何足惜,观音不如菜豆叶,茶叶上市无人问,砍下茶树当柴烧。

时间进入20世纪下半叶,安溪茶业逐渐复苏。在当时的条件下,茶叶的销售模式是统购统销,茶叶收购站人手不够,忙不过来。再者,当时安溪茶产远大于销,尤其是外销茶由专门公司专营,许多茶因进出口权因素而滞留在经营流程当中。

没有足够的销售渠道成了当时茶农心中的痛。这个情况一直大约持续到1985年。那一年,有关放开茶叶收购的规定一出,新加坡、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的茶商蜂拥而来。当年,安溪虎邱乡开始与日本厂商联系,卖给日本绿改茶。半个月卖了60吨绿改茶,赚了不少钱。时任虎邱副乡长的陈水根回忆,当时走低价路线,赚的是国际与国内市场的价格差,也从这时开始,许多茶农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这些销售途径。

事实上,在1985年之前,就有茶农开始尝试经营自己的茶马古道,一些村民拿茶从汕头转销香港。

在当时,茶叶出口常通过汕头到香港中转。华福茗茶老板高金典仍清晰地记得那个时期的一些故事。他在读高二时,就和哥哥、叔叔借着放假的时候,各挑一担茶叶,风尘仆仆先步行到安溪县城,再从安溪乘车至漳州,这就需要一天时间,然后从漳州乘车到广东的南阳再到汕头,这需要两天时间。一到那地方马上有在等待的买茶人,他们接过茶担抓起一把就谈价钱,谈好了直接将茶装船。这样几天一个来回,一个人能挣个10元钱左右。他说。

茶王赛:铁观音茶价上涨

此后,铁观音以其独特的韵味,价格一路上涨,从1985年的1斤一二十元,变化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1斤100元左右。

1992年,魏荫的第9代传人魏月德贷款1万多元在村里举办茶王赛。这是安溪茶农首次独资举办的茶王赛,请来专家张天福、李冬水主评,引起轰动,汕头等地客商闻讯赶来。这一事件促使优质茶价比普通茶高出5倍以上。次年11月,茶王赛走出安溪,在泉州首度举行,500克茶叶拍卖成交价1万元。

安溪不断举办的茶王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中便包括海峡对岸的中国台湾地区。据有关部门统计,十几年来台商在安溪投资创办的涉茶企业达29家,投资总额数亿元。

追溯两地的茶缘历史,记者发现,早在明万历年间,安溪乡农就开始入垦台湾,选择有山有水、地形、地貌与安溪相似的地方拓荒种茶。清嘉庆三年,大量安溪人迁居台湾,带去了茶苗,也带去了安溪的茶俗。清咸丰五年,安溪人林凤池率先把乌龙茶引入台湾,种植在台湾冻顶山,相传这就是台湾冻顶乌龙茶的起源。

安溪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对从家乡传过去的乌龙茶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创制出台湾包种茶,并在台北县茶区大力倡导和传授技术。清光绪年间,安溪福美村张尔妙、张尔乾兄弟将家乡的铁观音茶苗引入台湾,在木栅区樟湖山种植成功,从此,木栅铁观音声名远扬,逐步发展成为台湾铁观音的主要产区。

台湾茶商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资金、设备和技术,而且带来了新的观念和管理模式,对安溪茶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台资茶企进入安溪后,安溪茶农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不仅能种好茶,还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现在茶农的生产经营已经逐渐向产品多样化方向发展。

台湾茶叶的历史发展


荷兰时期台茶贸易〈1624-1662〉

1636年起荷兰人就用中国戎克船从福建厦门输入茶叶到台湾,并以台湾为转运站,由荷兰船只运往伊朗、印度、雅加达等。

1645年巴达维亚总督报告在台湾发现有野生茶树,这是台湾最早见诸史籍的野生茶树记载

清末台茶兴起之一─早期茶种引进

1717年诸罗县志记载,在水沙连内山发现野生茶树。

嘉庆年间(1796-1820)由柯朝从武夷带回茶种种在栉鱼坑(瑞芳附近),是北部植茶之起源。

据陈培桂淡水厅志记载,石碇、文山居民多以植茶为业,道光年间(1821-1850)茶商运茶往福州贩售。

咸丰五年(1855)年林凤池由武夷山带回软枝乌龙茶苗移植于鹿谷乡冻顶村,其制茶工艺源自闽南。

光绪年间(1875-1908)由张乃妙、乃干兄弟由安溪引进铁观音,种于木栅樟湖地区。

1875年第一任恒春知县周有基鼓励种茶,为满洲乡港口茶之始。

清末台茶兴起之二─精制外销

1860年淡水开港吸引洋行前来大稻埕设茶厂,精制乌龙茶外销欧美。

1869年宝顺洋行以两艘帆船载运21万斤乌龙茶打着FORMOSATEA标志由淡水直销纽约,大受欢迎,开启台茶直销欧美市场。

外商纷来设洋行外销台茶,1872年大稻埕已有宝顺、德记、怡记、水陆和爱利士五洋行从事台茶贸易。

1872年大稻埕乌龙茶滞销,运往福州改制包种茶。

1881年福建同安吴福老设『源隆号』精制包种茶并外销。

1889年刘铭传令茶业界成立『茶郊永和兴』〈今日台北市茶商公会的前身〉,以防止茶叶掺混劣品,并团结业界,改良技术,扩张市场。

乌龙茶由洋行主销欧美市场〈1885-1894十年平均年销一万三千吨〉、福建茶商之包种茶主销南洋市场〈1894年有一千七百吨年出口量〉。

1896-1945-日据50年台茶发展

1899年起三井财阀的日东红茶就在台北县海山、桃园大溪,开拓茶园专制红茶。

1903年总督府在草湳波(桃园埔心)设试验场,试制红茶,1906年生产,1908年输出土耳其、俄国。

1910年日本台湾红茶株式会社成立,主制红茶,输出俄国。

1926引进阿萨姆种于鱼池,设红茶试验所。

1933年满洲国成立,以熏花制造的包种茶即开辟中国东北市场。输出量逐年递增,1942年达五千一百公吨。

1937红茶输出五千八百公吨,战前最高量。主要市场:日本、美国、英国、香港、东北。

1944包种茶输出七千八百公吨历年最高。

1918年乌龙茶年销八千八百公吨,为最高量。

日本据台五十年,茶叶为主要出口产物,其出口值平均占全台30%。

1945-1980年代台茶发展

1946-1948包种茶因东北和华北花茶市场需求,逐年递增。

1949红茶年出口六千八百吨,约占当年出口茶量48%,以后年递减。

1948引进炒菁绿茶,市场以摩洛哥、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图尼西亚、阿富汗为主。

1963绿茶输出627万公斤占当年出口46%。

1965引进日本蒸菁绿茶(煎茶),1973达1200万公斤,占全年出口量51%。1980年以前,台茶以外销为主。

1981-2000-近20年台茶演变

由于台币升值,茶叶生产与制造劳工缺乏,工资上涨,台茶逐渐失去外销竞争力,外销量逐年递减。

台湾经济富裕,茶艺文化推展,国内饮茶人口增加,内销市场崛起;且因为注重饮茶品质,高海拔茶区兴起。

1989罐装饮料与泡沫红茶店兴起;以进口茶为主要原料。主要进口来源国为:越南、锡兰、印尼等。

配合工业社会,时间第一的需求,袋泡茶(TEABAG)市场需求逐年递增。

健康取向,以茶叶为添加物的食品加工,渐受重视。

传统茶艺馆与以新新人类为主要客户群的综和性饮茶馆兴起。

2000年茶叶进口一万二千公吨,出口三千公吨,入超九千公吨,台湾已为茶叶进口国。

茶叶的历史及其发展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我国茶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野生药用阶段。茶的利用始作药料,在《神农本草经》一书中曾经指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注:茶原名荼),说是远在公元前2737-2697年茶被神农所发现,并用为药料,自此后,茶逐渐推广为药用。但何时开始作为饮料,史料极缺,只有公元前59年的王褒《僮约》一文,曾提到武阳买茶烹茶尽具等工作内容,这是茶用来饮用的最早记载。

二、少量种植供寺僧、贵族饮用阶段。饮茶的习惯,最早应当起源于川蜀之地,后逐渐向各地传播,至西汉未年,茶已成为寺僧、皇室和贵族的高级饮料,到三国之时,宫廷饮茶更为经常。

三、大量发展阶段。从晋到隋,饮茶逐渐普及开来,成为民间饮品。不过,一直到南北朝前期,饮茶风气在地域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南方饮茶较北方为盛,但随着南北文化的逐渐融合,饮茶风气也渐渐由南向北推广开来,但茶风的大盛却是在大唐帝国建立以后。唐代饮茶兴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唐朝建立以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使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大发展;2、饮茶的兴盛还与唐朝政府颁布的禁酒令有关。由于人口的增长以及战乱所造成的农民大量的流亡、土地的丧失,使得唐中期以后的粮食十分匮乏,而造酒却需要消耗大量粮食,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唐肃宗于乾元元年颁布禁酒令,开始在长安禁酒,这便使许多嗜酒而不得饮的人转向饮茶,以茶代酒,促进了饮茶风气的传播。3、唐代饮茶的兴盛与贡茶的兴起、诗风的大盛以及科举制度、佛教的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唐以前的饮茶是粗放式的。唐代随着饮茶的蔚然成风,饮茶方式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出现了细煎慢品式的饮茶方式,这一变化在饮茶史上是一件大事,其功劳应归于茶圣陆羽。

宋人饮茶继承了唐人饮茶方式,但比唐人更为讲究,制作也更为精细,而尤为精细的是宫廷团茶(饼茶)的制作。宋代饮茶虽以饼茶为主,但同时也有一些有名的散茶,如日铸茶、双井茶和径山茶,散茶尤为文人所喜爱。在饮用上,改唐代的煮茶法为点茶法,即不再把茶末投入水中煎煮,而是放在茶盏用开水冲注,再充分搅拌,使茶与水充分溶和,待到呈现乳状,满碗出现细密的白色泡沫时,便可慢慢品饮了。

明清时代的饮茶,无论在茶叶类型上,还是在饮用方法上,都与前代差异显着。明代在唐宋散茶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扩大,使之成为盛行明、清两代并且流传至今的主要茶类。明代炒青法所制的散茶大都是绿茶,兼有部分花茶。清代除了名目繁多的绿茶、花茶之外,又出现了乌龙茶、红茶、黑茶和白茶等类茶,从而奠定了我国茶叶结构的基本种类。

四、衰落阶段。尽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茶叶有不少的宝贵经验,并为世界各国发展茶叶生产作出贡献,但由于解放前腐败政治的统治,茶叶科学技术和经验得不到总结、发扬和利用,茶叶生产在帝国主义排挤和操纵下,日趋衰败

五、解放后我国茶叶生产大发展阶段。解放后,我国茶叶生产获得了恢复和发展,开辟了集中成片的高标准新茶园,使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了大批低产茶园;同是注重建设茶场和茶厂,实行科学种茶,培训茶叶科技人员,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这一阶段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0-1970年,这20年基本上以垦复、发展、努力扩大种植面积为主,这期间茶园面积平均年增加7.3%,而茶叶产量平均年增加5.9%.

第二阶段是1970后,这一阶段的重点转向改善茶园结构,提高茶园单产,完善制茶工艺。进入90年代后,名优茶生产异军突起,种类繁多,不但恢复生产了许多历史上的名茶,还创制了种类繁多新名茶。

茶,二十一世纪的饮料大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80058.html

上一篇:现代茶馆茶楼的特色,茶馆茶楼的影响

下一篇:茶在俄国的传播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