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香四溢满红楼──《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3)

2022-03-04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香四溢满红楼──《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3)”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香四溢满红楼──《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3)”相关知识!

妙玉:这是旧年蠲的雨水

茶道讲色、香、味、器、礼,而水则是色、香、味三者的体现者。因此,自品茗饮进入人们的生活和文学艺术领域之后,人们对烹茶所用的水质高低、清浊、甘苦的认识和要求就更前进了一步。唐代以降,随着以品为主的饮茶风尚兴起,对品茶三要素的体现者水,就有了专门的论述。以我所知,除陆羽的《茶经》中讲到煎茶用水和知识外,与他同时稍晚的张又新收集了不少有关煎茶用水的资料,加上刘伯刍和自己的理解,编成了一部专门讲究用水的专著《煎茶水记》,成为《茶经》的续篇。明人许次纾《茶疏》中曾写道: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到茶与水的关系。他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故近人徐珂在《清稗类钞》饮食类中有烹茶须先验水之说。

水有多种,陆羽在《茶经》中把自然界的水分为三个类型:即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此外还有雪水。但一般说来,饮茶用水多以前三种水为常见,雪水则不多见。《煎茶水记》中记载陆羽把三种类型的水又分为二十等。

但是刘伯刍认为煎茶水可分七个等级,比陆羽的二十等简略了些。不论是二十等,还是七等,都说明在茶道专家看来,煎茶的水质量是不尽相同的,所以煎出的色、香、味迥然不同。究其原因,明代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说出一番道理颇令人信服。他说,鸿渐有云:烹茶于所产处无不佳,盖水土之宜也。此诚妙论。他进一步分为十部分:源泉、石流、清寒、甘香、宜茶、灵水、异泉、江水、井水、绪谈。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明代的熊明遇《罗芥茶记》说:烹茶,水之功居大。又说,养水预置石子于瓮,不惟盖水,而白石清泉,会心亦不在远。这些记载和诗句,都说明古人煎茶用水是十分考究的。

曹雪芹时代,煎茶用水也很注意。他的挚友敦敏、敦诚,因出身宗室,对茶酒都有特殊的癖好。敦诚的《四松堂集》中有许多咏茶诗作,如《蒋千之(良骐又号螺峰)编修赠六t峝茶,小诗寄谢,叠前韵》。[5]诗中说到用水事。敦敏的煎茶诗题为《茗花》[6],诗云:

骤雨潇潇已沸汤,兰芽别自蔼清芳。

地炉纸帐疏烟薄,活火寒泉飞雪香。

几片绿云凝露润,一瓯碧玉喷珠光。

茶经陆羽真能事,轻细相看人品尝。

二敦显然喜欢饮茶,且深得茶理。敦诚还有一首《偶忆西山慧云寺龙泉水,因令小奴驰骑往取一瓶,适友人惠以湖井露芽,松下煎之京复情况自怡》。[7]后来敦诚将这段西山取水的事,记入《鹪鹩庵笔麈》[8],比诗中所云更详细。因此,我相信曹雪芹的茶道知识不仅来自书本、来自家庭,恐怕也有来自朋友之处,只不过他更富于创造,使茶道在他的笔下更加五彩缤纷,更加艺术化、形象化罢了。

《红楼梦》中写到煎茶用水的情节,小说有三回书写到过:(1)用旧年蠲的雨水;(2)特意收集来的雪水。曹雪芹虽没有就用水问题大发议论,但通过妙玉之口说出,颇是强调了水的来源。请看第41回:

贾母接了,因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用雨水煎茶还见于第111回,妙玉到四小姐惜春处,她见惜春可怜而留住,边下棋边饮茶,也是用雨水煎茶。

用雪水煎茶,《红楼梦》中也写到两处,一是第23回宝玉写了春夏秋冬季即事诗,其中《冬夜即事》诗云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说明用新雪水来烹茶。第二处仍是第41回,是妙玉论茶道最精彩的一段文字:

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天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至此,读者或许要问:曹雪芹为什么在《红楼梦》里要花费这么多笔墨特写雨水和雪水呢?其实,这绝不是曹雪芹故弄玄妙,杜撰什么新奇故事。古人用雨水、雪水煎茶,不乏其例。唐人陆龟蒙在《煮茶》诗中就有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之句。宋朝苏轼在《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前叙中也说过:梦文以雪水煮小团茶。与曹雪芹差不多同时人,即那位被误称为《红楼梦》续书作者而又屡遭诟骂的高兰墅在《茶》诗中也提到用雪水煎茶的事。

茶文化精选阅读

茶香四溢满红楼──《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7)


七茶在《红楼梦》中的审美价值

自小说创世以来,以茶入小说不乏其例,它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这虽因为茶作为极有价值的饮料,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茶入小说究竟从何本小说开始,我未加详考,不敢断言。假如稍加追索的话,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已写到夏侯恺死后饮茶的故事。《博异志郑洁》中写其妻死,以茶酒祭奠之事。[16]

传为陶潜所著《续搜神记》中有秦精采茗毛人的神异故事,陆羽《茶经》加以征引: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入武昌山采茗。[17]唐宋传奇中也写茶,但当时是以诗词为尚,本文中多所引证,不细说了。明清时代小说走向成熟,不论是文言小说,还是白话长篇小说,都有许多茶事的描写。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老残游记》[18]诸名著中的茶事描写已为许多文章和专著提及,不再详述。其实,如李绿园的《歧路灯》、文康的《儿女英雄传》、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19]等小说中也大量写到以茶待客、以茶祭祀、以茶为聘、以茶赠友等茶风俗、茶文化。例如《儿女英雄传》第15回就有一段文字描写饮茶;第三十七回安公子回家后到张老家,也有一段描写饮茶的文字。这两回客来敬茶的描写算是很细腻,也很生活化,颇为生动,但实在不多见。一般说来,《红楼梦》之外的古典小说中写到茶、饮茶,大多是点到为止,显得十分空泛,谈不上是一种高雅的茶道,完全不能与《红楼梦》同日而语。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红楼梦》有关茶文化的描写堪称典范。

首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把饮茶及其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描写的。他通过写茶的种类、煎茶用水、饮茶用具,以及茶祭祀和吃年茶、茶泡饭、以茶敬客等等,展现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封建贵族之家的风习和茶文化的深远影响。

其次,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考察,《红楼梦》所写茶、饮茶活动,都是为他塑造人物、刻划人物性格、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认识而服务的。同时通过这些真实的描写,起到烘托故事气氛、丰富小说情节的目的。下面我们分别从几个方面具体看看茶在《红楼梦》中的审美价值。

(1)以饮茶表现人物的不同地位和身份。第41回贾母不吃六安茶而喝老君眉,活现贾府老祖宗的身份,刘姥姥吃了油腻不懂喝茶之道闹肚子,又在接过贾母半盏茶后说:好是好,就是淡了些,再熬浓些更好,表明这位老人来自农村,哪里有什么饮茶的知识呢?妙玉的高谈阔论,随手能拿出那么多稀奇古怪、令人咂舌的茶具,连诗礼簪缨的荣宁二府都相比逊色,就把这位生来金玉质的槛外人的身世明白地揭示出来了。王熙凤的娘家是金陵王家,爷爷时代就管理各国的来使朝贡,所以她能拿出进贡的暹罗茶分赠给姐妹们。这些看起来都是闲闲的一笔,但却在小事、细节上突出了人物的地位和身份。

(2)以饮茶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林黛玉初进贾府,小说中写道:黛玉也照样嗽了口,然后盥手毕。又捧上茶来方是吃的茶。表面上看似乎是指大家族的饮茶礼节、规矩,其实也表现了黛玉的心思过人。在这段文字之上甲戌本有眉批:观此则知黛玉平生心思过人。第6回写凤姐吃茶时的形容:凤姐儿不接茶,也不抬头把凤姐内心所思跃然纸上,脂批道:神情宛肖。

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处是第41回,妙玉因刘姥姥用了成窑茶杯:忙命将那成窑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靖藏本眉批写道:妙玉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又在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塌下有庚辰本批语道:茶下糟塌二字,成窑杯已不屑再用。妙玉真清洁高雅,然亦怪谲孤僻甚矣,实有此等人物,但罕耳。这一回写妙玉的清高怪僻淋漓尽致,突出了这一人物的性格。

(3)以茶为媒介表现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王熙凤赠茶各姊妹,这是一种表现。但品茶栊翠庵,妙玉独拉黛玉、宝钗到另屋去喝梯己茶,用雪水烹茶,用珍贵的茶具,最能表现出人物之间的关系来,不然就不必称梯己茶了。至于宝玉也能混迹其间,那自然在妙玉心目中有不同他人之处。这些微妙的关系,在读者面前很容易被忽略,但在作者写时确实是别有一番心思的。

(4)字里行间渗透的强烈的对比。第17回写宝玉到袭人家,给宝玉倒茶,袭人家当然拿不出成窑杯和老君眉,所以袭人不得不拿出自己的杯子和茶叶来招待宝二爷。第77回写宝玉去探晴雯,晴雯口渴要茶喝:

宝玉看时,虽有个黑沙吊子,却不像个茶壶。只得桌下去拿了一个碗,也甚大甚粗,不像个茶碗,未到手,先就闻得油膻之气。这是茶具,再看茶:

看时,绛红的,也不太成茶。晴雯扶枕道:快给我喝一口罢!这就是茶了。那里比得咱们的茶!宝玉听说,先自尝了一尝,并无清香,且无茶味,只一味苦涩,略有茶意而巳。尝毕,方递与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

读之令人酸鼻!富人、穷人就连使用的茶具,饮的茶都是如此悬殊!就种无声的对比,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难道不都是对一个制度的控诉吗?

(5)从饮茶、喝茶中看人物的知识和修养,古人讲品茗,把饮茶提高到一种典雅清和的意境中,展现出生活的享受、生活的情趣和生活的艺术化。所以历来文人名士把品字作为茶道的真功夫,甚至有了功夫茶之谓。唐代诗人卢仝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常被人们称为七碗茶歌。[20]

《红楼梦》中的妙玉可以说得卢仝之真传,她在论品茶时的高论为茶史专家们称道广引,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妙玉笑道: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这是妙玉同宝玉斗嘴时说的话,但说明妙玉的知识和修养并不在宝玉、宝钗、黛玉诸人之下。如果我们联系一下妙玉对琴理、棋理等方面的知识和修养,那就更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不凡来。

《红楼梦》所描写的茶文化范围之广,内容之细,作用之大,远不止本文所述。常有人问我:《红楼梦》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中外学人去研究,而且研究了二百年还没有完,原因究竟在哪里?这本是一二句话说不完的,但仅就小说中所写到的茶道,人们就不难明白她的魅力所在了。今天的作家们写出的小说固然各有其成功之处,但为什么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而不能如《红楼梦》久盛不衰,蔚为显学──红学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红楼梦》中所蕴藏的内容太丰富了,这是古今一切小说所不能相提并论的。由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即今天的小说家们在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究竟下了多大功夫,又有多少知识于胸间?

《红楼梦》不是《茶经》,曹雪芹也不会以陆羽的传人自居,但他用自己所创造的《红楼梦》生动形象地传播了茶文化,而茶文化又丰富了他的小说情节,深化了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强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这是一个令人赞叹不止的事实。

茶香四溢满红楼──《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1)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文明古国。

据茶史专家们考证,相传远在四千七百多年前的神农氏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即神农尝百草之说。后来,茶叶逐渐演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故有粗茶淡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醋茶之俗语。今天,茶已成为国饮,可见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也非常密切。

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从品茗饮茶开始的。早在唐宋时代之前,茶已成为文人学者的描写对象,诸如借茶写人事,抒发感慨,坦露人生。因此,今天我们不仅可以读到茶圣陆羽的名著《茶经》[1]而且还可以读到如唐代杜甫,宋代苏东坡,元代耶律楚材,明代徐渭等著名诗词宗师们的咏茶佳什。仔细翻阅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茶还是绘画家、音乐舞蹈家,乃至宗教文化中的永盛不衰的重要题材。小说的兴起,为茶文化的发展,又增添了新的一章。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也是研究和了解中国十八世纪中叶的风俗画卷。因此,今天我们不论从文化学角度,还是从纯文学艺术的角度,抑或从茶文化史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探讨一下《红楼梦》中所反映的茶文化,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一、焙茗:一个与茶史有关的小人物

人们常称《红楼梦》为奇书、迷书、百科全书,这均非戏语。就以小说所写的几百个人物的命名来说,就别具一格。今天当我们来探讨《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的时候,很自然地首先想到了小说中的一个小人物──贾宝玉身边那个刁钻古怪的小厮──焙茗。

焙茗,这个名字初见于小说的第9回,本称茗烟,直到了第24回方改为焙茗。可是,第34回之后,到了第39回时又忽然改为茗烟。这究竟是版本问题呢?还是曹雪芹的疏忽?让红学专家们去考证好了。我这里只想说,将茗烟改为焙茗是对的。小说第24回写宝玉身边共有五个小厮,一曰焙茗、二曰引泉、三曰扫花、四曰挑云、五曰伴鹤。后来几个小厮的名字不见了,只剩了焙茗了。这五个小厮的名字都很雅致,有茗、泉、花、云、鹤,非曹雪芹又有谁能想得如此之妙呢?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这五个人名字中──焙、引、扫、挑、伴,都是动词。显然这不是随便用的。联想到《红楼梦》中所写的丫鬟以琴棋书画命名,可见写小厮有泉、花、云、鹤,不能缺茶──茗的。而焙字,那是茶道中不能省去的,而把焙与茗合作一人名,则与前四位小厮的名字就谐合。因为茗烟虽是有出典,但是《红楼梦》中根本没有在烟字上作什么特殊的描写和渲染。因此,我认为曹雪芹改茗烟为焙茗,是经过一番考虑的。

焙茗这个名字与饮茶文化关系十分密切,这只要懂得一点茶文化史的知识就清楚了。茶,古书上所载其名很多,诸如荈、蔎、葭萌、荈诧、槚、茶、茗,这可能与地域不同、方言有别有关。唐代始将荼字去一笔,定为茶字。茗字出现比茶字晚些,唐宋人说茶树上的叶子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茶与茗并列流传于后世,至今一些文人雅士仍然称茶为茗,特别是在书画家和诗词中用茗者甚多。

茗,南方人对茶的较早称号,吴国人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有云:蜀作茶,吴人作茗。茗的别名又作荈,东晋左思《娇女》诗:心为茶荈据,吹嘘对鼎〈釒历〉,这是茶茗连称。后世上层社会里多称饮茶为品茗、茗饮,可见茗即是茶。

再说焙。在制茶工艺中,有采、蒸、捣、拍、焙、穿、封等七道工序。据陆羽《茶经》所记,焙就是烘焙茶饼的意思。通过焙把茶叶中的水分去掉,得到干茶。唐代皮日休有《茶焙》[3]诗云:

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

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

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

这是描写焙茶情景。在《茶舍》[4]诗中,皮日休又写道:

湖上汲江泉,焙前蒸紫蕨。

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

诗中的焙、蒸、研、拍,都是制茶工艺的程序。

通过以上的简单介绍,读者大略可知焙与茗之间的关系,就不难明白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改茗烟为焙茗的原因了。

《红楼梦》满纸茶香,甚至无酒有茶,以茶代酒,这除与当时社会风气和家庭生活习惯、个人嗜好等原因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茶本身所具有特殊功效。最早记载茶的药用价值的典籍是《神农本草》,其中说到茶的功效时云: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东汉名医华佗在《食论》中也说:苦茶久食,益意思。这些记载恐怕都是饮茶养生之道的较早的说法。明人顾元庆在《茶谱》中谈的更系统全面,他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清人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中亦说到茶的功用: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睡醒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鲜温,不渴者勿饮。这些记载,毫无疑问都是人们在长期饮茶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知识。

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们对茶的价值的认识,对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论证。科学家们在有关茶结构的报告中指出,茶叶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化学成分,如有机化学成分中就包括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色素及脂多糖、咖啡碱等化合物。它的无机化学成分,如矿质元素,包括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都是抗衰老与营养价值。这就是茶和饮茶为历代人民所喜爱,为文人学者推崇备致,形成茶文化的重要原因。同时,我们也可以由此而明白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什么对茶的描写有如此浓厚兴趣的理由了。

茶,中华文明的象征,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茶香四溢满红楼──《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2)


二贾母:我不吃六安茶

中国茶的名目繁多,千姿百态,所以民间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俗谚。据茶史专家们的分类法,茶叶共分为六大类:即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紧压茶。一般说来,长江以南的人多喜欢饮绿茶,而北方大多数人则喜欢饮红茶和花茶(俗称香片),广东、福建一带喜欢饮乌龙茶,西南一带又喜欢饮普洱茶。这些不同的饮茶习惯,是因为地理环境不同,加之受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古人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表现在饮茶习俗上也不尽相同。

《红楼梦》里的贾府是京中望族,钟鸣鼎食、诗礼簪缨,对饮茶的讲究自然也不同于平民百姓之家。不要说烹茶、饮茶的用具追求奢华,以不失名门望族的身份地位,就是日常用茶的种类上也显示出贵族之家的风范。据统计,《红楼梦》全书中有273处写到的茶名就有好几种,这还不算采自放春山遣香洞的仙茗。如贾母不喜吃的六安茶、妙玉特备的老君眉、暹罗国进贡的暹罗茶、怡红院里常备的普洱茶(女儿茶)、茜雪端上的枫露茶、黛玉房中的龙井茶。此外还有多次提到的漱口茶、茶泡饭等含茶字的茶。这些茶,大体上可归于绿茶、花茶、红茶三大类中。

六安茶,首见于小说第41回品茶栊翠庵,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这六安茶属于不发酵的绿茶,产于安徽省六安县霍山地区。明人屠隆《考槃余事》中曾列出最为当时人称道的茶有六品,即虎丘茶、天池茶、阳羡茶、六安茶、龙井茶、天目茶。六安茶列为六品之一,以茶香醇厚而著称于世。在《红楼梦》诞生时代,六安茶与西湖龙井茶同属天下名茶,成为珍贵的贡茶。近人徐珂《清稗类钞》朝贡类载有六安贡茶之条目。

由此可知,有清一代六安茶都是以贡品而受人们重视的。但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又为何不喜饮这种名贵的六安茶呢?究其原因,恐怕有两点:(1)生活习惯所致,贾府在北方,习惯饮花茶或红茶,而不喜饮南方的绿茶。(2)小说中有所提示,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这位老祖宗也是饮茶高手,深解茶性,吃了酒肉之后油腻太重,倘若饮了绿茶容易停食、闹肚子。所以,精于茶道的妙玉在旁说知道。这是老君眉。意思是告诉贾母这不是绿茶。

老君眉,属于发酵的红茶中的一种,其品质特点是汤色深色鲜亮,香馥味浓。这是清代颇为时兴的茶叶,时人又称此茶为寿眉。

所谓老君者即寿星也。妙玉为贾母一行人备下的老君眉,既有茶理上吃油腻不宜饮绿茶的原因,同时也有恭维、讨好老祖宗的心理,表现了这位槛外人不仅擅于茶道,而且也聪明乖巧,格外招人喜爱。

普洱茶属于红茶中的一种。小说第63回寿怡红开夜宴,有一段写林之孝家的查夜来到怡红院,与宝玉对话中提到了普洱茶。据《清稗类钞》饮食类中孙月泉饮普洱茶条记载说:醉饱后饮之,能助消化。宝玉说今日吃了面,怕停食,所以多玩了一会儿,又喝普洱茶,就是因为它能助消化的缘故。这说明宝玉也是一位茶道中人。文中提到女儿茶,是指普洱女儿茶。《红楼梦》时代,宫廷和官宦大家中也很讲究饮普洱茶。清人吴振《养生斋丛录》中记载云南端阳朝贡品中就有各种普洱茶名目,说明当时普洱茶是非常名贵的,以贾府的地位、贾宝玉的身份,饮此种茶是完全符合情理的。

龙井茶,属绿茶的一种,久负盛名。龙井为地名,属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山地中的一个村庄,有龙井古寺,寺中有井,为龙泉井,水甘冽清凉,故以龙井泉水泡茶上好。江南人喜饮龙井茶,直到近代北方达官显贵亦喜饮龙井茶,但因其珍贵价昂,加之习俗所限,所以虽声名很高,但饮者并不普遍。《清稗类钞》饮食类中有高宗饮龙井新茶记载,说明乾隆时代,龙井茶亦为珍贵贡品,宫廷上下以饮龙井茶为最高享受。但能真正品味到其妙处者,则寥寥无几。

曹雪芹在江南生活过,又生于官宦之家,对龙井茶的珍贵当然知之甚详。《红楼梦》中写的是国公爷的后代,所以小说中写到龙井茶是很自然的事。小说第82回写贾宝玉下学回家,到潇湘馆看望林妹妹,黛玉忙吩咐丫鬟紫鹃道: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得头里。宝黛之间的情谊是无须多叙的,宝玉下学就先到潇湘馆看妹妹,可见妹妹在他心目中的重要,自然妹妹也心领其意,用自己的龙井茶招待宝哥哥,从中亦可知宝哥哥在林妹妹心中的位置。作者正是在这种节骨眼上大作文章,既表现了宝黛之间的友情,又告诉读者这位生于江南苏州的林妹妹的饮茶习惯。

枫露茶,见于《红楼梦》第8回,贾宝玉在薛姨妈处吃了晚饭后回到自己房中,茜雪端上茶来,宝玉吃了半盏,忽然想起早上的茶来,便问:早起沏了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这会子怎么斟上这个茶来?从宝玉所说的话看,枫露茶恐怕不是绿茶,倘若是绿茶泡了一天,到了晚上才吃岂不乏味了,又怎么能饮呢?所以,这枫露茶当属红茶一类,否则也不会说三四次后才出色。曹雪芹心细如发,以枫露名茶,当是费了一番心思的。(1)枫,秋天霜打叶红,突出这个枫字,暗合红字,与怡红公子颇有关系;(2)枫露,自然是枫叶之露,而露水也只能秋天才有的,有可能指茶是秋天采集的;(3)露,即甘露,古称天酒,晶莹透明,味道甘冽,欲长生不老者或称神仙者渴饮甘露。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写过: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命人在未央宫筑高台,以玉盘取云表之露,说明露之珍贵无比。小说第5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境,仙姑以千红一窟茶款待他,并介绍道:此茶采自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的宿露烹之,名曰千红一窟。在神仙世界里,用露水烹茶,为枫露茶做了一个很巧妙的注解。

怡红公子在贾府的娇贵无须多加介绍,在老祖宗的眼睛里,他被视为命根子,所以他饮的茶,喝的酒,都与他人有别,无人可比。曹雪芹如此描写,是否有调侃之意,不敢妄论,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他让贾宝玉喝枫露茶,绝非凭空杜撰出来的。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探究


《红楼梦》对茶有突出的描写。作者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于,《红楼梦》中,其描写茶文化篇幅广博,细节精微,作用巨大,蕴意深远;文采斑斓,远远超乎中国所有古典小说之上,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以致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红楼梦》描写的是钟鸣鼎食、诗礼簪缨之家的茶文化,幽雅的茶事显得富贵豪华。富贵人家喝茶,他们当然喝的是上好的茶。首先是六安茶。小说第41回《品茶栊翠庵》中,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六安茶产于安徽六安县霍山,与龙井、天池并名,为清代贡茶。其次是“老君眉茶”,也出自于该书第41回,是妙玉为贾母特备的一种名茶,一般认为指的是产于洞庭湖的“君山银针”。该茶嫩绿似莲心,清香淡味,最受文人墨客欢迎。清代也将其作为贡茶。这位长寿贾母喝着这象征长寿的轻君眉,当然会很高兴。第三是普洱茶。小说第63回《寿怡红开夜宴》,林之孝向袭人索取“普洱茶”,晴雯说的“女儿茶”也是普洱茶的一个品种,是盛行清代宫廷和官宦人家的名贵贡茶。第四是龙井茶,小说第82回,宝玉读书回来,急急忙忙去潇湘馆见林黛玉。只见“黛玉微微一笑,因叫紫鹃:‘把我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得里头。’”一杯散发清香的龙井茶,盛满了黛玉对宝玉的浓情厚意。第五是枫露茶,这是宝玉最喜欢喝的一种名茶,很可能是曹雪芹杜撰的一种超凡脱俗的名茶珍品,以烘托主人公宝玉的不凡,见于小说第8回《奇缘识金锁》:……这枫露茶也确实不平凡,二般茶泡了三四道,早已味同嚼蜡,这茶才刚刚出色出味。第六还有一种外国名茶,名叫暹罗国茶,第25回《通灵宝玉蒙蔽遇双真》中,王熙风给大观园少爷小姐们送了暹罗国进贡的茶叶,自然显,得珍贵。还有种名叫“千红一窟”的仙茗,那更是作者艺术杜撰,一般人是无法消受的,只有宝玉在梦中才能品尝。说的是宝玉在秦可卿的房中昏昏睡去,梦见一位警幻仙子为他引路至太虚幻境,大家人座,小丫环捧上茶来,宝玉自觉清淳异味,纯美非常,因又问何名?警幻道:“此茶出自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

以上7种名茶,泡出来的茶水颜色微绿,清澈如镜,其味道也清香纯正,甘润解渴,乃茶中之珍品。除千红一窟和枫露茶外,其余5种都是贡茶,不但有本国的贡茶,而且还有外国的贡茶,反映了清代主要贡茶和名茶的现状,堪称是一份“清代贡茶录”。另外,《红楼梦》所写的茶,大多不是绿茶,而是红茶和花茶,这与北京天寒,社会上不讲究喝绿茶,而专喝红茶、花茶有关。

“名茶还须好水泡”,这是茶圣陆羽的饮茶经验谈。在《红楼梦》书中,烹茶之水尤为讲究,并被人们喻为广大雅趣。贾宝玉《冬夜即景》的诗中曰:“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妙玉招待黛玉、宝钗、宝玉喝茶,烹茶的水是她五年前收的梅花雪。此梅花雪贮青瓷罐里,挖地三尺埋入地中,夏天取用。雪本是纯净高洁的,加上梅花高雅傲雪的风范,烹出来的茶汤,令人深感雅韵悠然,无限神往。饮茶这般讲究的境界,可见中国茶道的不一般了。

有了名茶好水,还要讲究烹茶艺术。《红楼梦》对此也有描写:”妙玉自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曹雪芹在这里虽未写明用什么燃料,但一般用橄榄核成炭火烧水泡扶最佳。而且名茶冲泡要掌握好开水温度,一般宜用七八十度开水冲泡,使茶叶清醇幽香,茶叶品质又不受损坏。这些描述,不禁令人赞叹,作者深得饮茶之道。[page_break]

茶礼茶俗是《红楼梦》茶文化描写中的重要部分,大约分为以下几类:

似茶待客。《红楼梦》中凡是有亲戚朋友来,一般都有以茶待客的描写。贾母、宝玉等人到翠栊庵,妙玉以各种名茶、名水、名茶具招待客人。第26回,贾芸进见宝玉,袭人端了茶来,贾芸忙站了起来,笑道:“姐姐怎么替我倒起茶来!”第1回,甄士隐命小童献茶,招待贾雨村。第3回,王夫人命丫环捧茶招待刚来贾府的林黛玉。最为隆重的以茶待客之礼是元妃省亲的时候。这位皇妃娘娘回归贾府时,礼仪太监请元妃升座受礼,顿时两旁奏乐声起,随即举行“茶三献”隆盛礼仪。每一次献茶都要叩头礼拜,三献之后,元妃随即降座,奏乐方止。

以茶作祭。茶祭自古以来就是丧礼的重要部分。《红楼梦》中亦有茶祭的描写,郊第14回,秦可卿死后,王熙风向办理丧事的仆人交代了六项任务,其中之一就有“贡茶”一项。第15回,当秦氏的灵柩停在铁槛寺里时,和尚也要向亡人奠茶。第58回,贾宝玉听说演小旦的演员药官死了很是悲痛,即以清茶一杯祭亡灵。

以茶定亲。婚礼中茶是少不了的物品。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叫作“下茶”、“茶礼”,女方吃了男方的茶,就表示已定亲。《红楼梦》第25回,王熙风在怡红院遇见林黛玉,就问起日前赠送遣罗国茶是否品尝了。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茶叶,就来使唤人了。”风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众人听了一齐笑了起来。

以茶赠友。将茶叶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在中国古代是民见不鲜的事。《红楼梦》中也有不少记载。第24回写王熙风送暹罗贡茶给林黛玉。第26回写宝玉给林黛玉送茶。丫头佳蕙笑道:“我好造化,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花大姐交给我送去,可巧老太太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他们丫头呢。见我去了,林姑娘抓了俩把钱给我,也不知多少。”林黛玉奖赏送茶丫环,是表示对宝玉的谢意,其中茶叶所蕴涵的脉脉深情,只有他们两人才能领会。

饮茶之道还讲究配以杯、壶、盘成套茶具。《红楼梦》多处描述种种精美的茶具,可谓是古今茶具文化的一次博览会。先说一般的茶具,小说中几乎每一位富贵人家居室里都摆着一套精致的茶具。如贾母的花厅上,摆设洋漆茶盘里就放着旧窑十锦小茶杯。王夫人居坐的正二室里,也是茗碗瓶茶具备。女婢们用精致的茶盘托着茶盅为主人客人送茶,如宝玉的女仆袭人就用“连环洋漆茶盘”送茶水。连元妃奖给贾府兄妹的灯谜奖品也有茶具,一柄茶筅。这些茶具都极为精致,反映了富贵人家的豪华气派。

更使人目炫心惊的是妙玉栊翠庵里茶具。仅贾母、宝玉、黛玉采到栊翠庵,妙玉就拿出10种不同的茶具招待客人。一是给贾母献茶用的“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二是这小茶盘里装着成窑五彩小盖盅,这是明代成化午间景德镇官窑所产的茶具,妙玉亲自以此茶具献茶给贾母,正寓意着“去龙献寿“的含义,表示对这位寿高福厚的老寿星的尊敬;三是给随贾母同来的众人的茶盏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四是煮茶的风炉;五是煮茶的茶壶,妙玉亲自在风炉上煮茶,想必这茶炉茶壶也很精致;六是妙玉贮藏梅花雪水的“鬼脸青”茶瓮。这些可都是古奇珍玩,摩挲这些茶具,你不自觉就有一种古意翩然之感,这些茶具积淀了多少文化底蕴?用这些茶盏饮茶,稍稍一呷,就呷出一个远古芬芳,翻开古今中外茶具谱,有哪一种茶具能与之相媲美?

茶味服从于艺术,艺术融入于茶中,让人们品出茶中之味,艺术之味,这正是曹雪芹的一大绝招。《红楼梦》里有不少茶诗茶联,以茶入诗词,风格独特,充满浓厚生活气息。如第50回芦声雪庵十一美争联,宝琴与湘云对成一联:“烹茶水渐沸,煮酒叶难烧。”第16回中,宝玉为潇湘馆题联:“宝鼎茶因烟尚绿,幽窗棋罢措犹凉。”第23回的《四时即事诗》四首中,有三首与到品茶,趣味盎然。如《秋夜即事》诗云:“静夜不眠用酒渴,沉烟重拨素烹茶。”这些咏茶诗(联),把《红楼梦》中的“茶道”推向了高潮,具有极大艺术魅力,反映了我们华夏民族历史久远的饮食文化。

《红楼梦》中的茶叶养生术


《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不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对饮食等方面的养生之道也有其精辟见解。

以茶养生

老君眉。老君眉是贾母最爱喝的养生茶。此茶是湖南洞庭湖中君山所产的一种银针茶。每次贾母喝此茶时,都取用梅花雪水浸泡。此茶色泽鲜亮,香气高爽,其味甘醇,既养心又养生,所以成为贾母最喜爱的养生茶。

女儿茶。女儿茶是川、黔西部的草药,别名岩果紫、黄茶根、女儿红,也叫普洱茶。《红楼梦》中第六十三回写宝玉吃了面食,怕停食,林之孝家劝他饮“普洱茶”,宝玉饮后,顿时食欲便增。闷此茶时,可加入少许糖,泡一夜即可服之。此茶还有通经的功效。少女食之,效果更佳。

六安茶。这种茶是贾宝玉最爱喝的养生茶。此茶产于安徽霍山,据《长物志》载:“六安,宜入药品,但不善炒,还能发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实佳。”

以酒养生

合欢花浸的烧酒。《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因螃蟹性寒,黛玉吃后觉得心口微微地痛,要喝口热热的烧酒。所谓“烧酒”就是白酒。宝玉忙道:“有烧酒。”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烧酒”烫一壶来。合欢花是合欢树上开的小白花,有安神、解郁等功效。用它不仅能祛除寒气,而且对黛玉的多愁善感、夜间失眠也有独特的功效。

屠苏酒。在大观园里有除夕献“屠苏酒”的习俗。另外,此酒还是宝玉、黛玉、宝钗的养生酒。它也是药酒,采用赤木桂、防风、蜀椒、桔梗、大黄、赤小豆等浸泡而成,具有祛风寒、清湿热及防病作用。

黄酒。《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宝玉生日那天,袭人特地向平儿要了一坛“绍兴酒”给宝二爷助兴。绍兴酒即黄酒,是宝玉特别爱喝的养生酒。因黄酒性平和、不伤人、有营养,系优质糯米酿造,深受大观园里人们的欢迎。

蔬菜养生

《红楼梦》中写蔬菜很多,除有茄子、豇豆、扁豆、葫芦、灰条菜以外,还有南京的特产芦蒿、枸杞芽(俗称枸杞头)。《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提到探春和宝钗“要吃油炒枸杞芽”,因为油炒枸杞芽鲜香可口,营养丰富,而且她们还喜欢枸杞芽烧蛋汤,此汤更有爽口清凉之感,从而成为探春和宝钗两位小姐的养生食品。 

趣谈《红楼梦》中吃茶寓意


趣谈《红楼梦》中吃茶寓意

《红楼梦》取材于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饮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书中通过所写的、饮活动展示人物内心深处的细微曲折和极其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那些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的情节,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一、以体现人物的复杂关系和微妙感情 在第41回《栊翠庵品梅花雪》里,孤傲清高的妙玉把宝钗黛玉的衣襟一拉,到自己房里吃“梯己”,宝钗坐在榻上,黛玉坐在妙玉的蒲团上,所用的是巧夺天工、珍贵稀罕的具,煎所用之水也是细心珍藏的雪水,足见她们之间的特殊感情。至于怡红公子宝玉缘何也能混迹其间“蹭吃”,妙玉给宝玉用的具居然是“仍将前番自己常吃的那只绿玉斗”,更有作者的一番深意了。

妙玉原是因家道中落被迫遁入空门的柔弱女子,她依托佛门,才得以在大观园内有一立足之地,但是她的青春美丽却被锁闭在铁槛门内。刘姥姥用过的杯她嫌肮脏龌龊,连成窑的杯都可以砸碎弃之,而一个男人却可以享用着她自己日常饮用的杯子,不难看出宝玉在她心目中有别于他人之处。从小说的描述中看出宝玉去妙玉处喝也已经不是头一遭,不然何来“仍将前番”之语?并且“前番”吃毋庸置疑没有第三者在场,是宝玉自己单独去了,或是妙玉专程邀请宝玉去的,无处可考,可以确定的是宝玉用的就是妙玉自己专用的绿玉斗。作为修行人的妙玉敢于如此大胆地把自己常日吃的绿玉斗给宝玉用也是情不自禁,宝玉自然也心领神会。虽然妙玉为了撇清在大家面前对宝玉说:“你这遭,是托她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能给你吃的。”但其实是因为心虚才竭力用话掩饰,颇有越说越说不清的味道。人物之间种种细微的感情在饮细节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作者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实在妙不可言。

二、以表现人物丰富细腻的活动 第3回写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初进贾府,在贾母房中寂然饭毕,丫鬟们便用小盘捧上来。而她先前在家,被教以惜福养身,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方不伤脾胃。如今她见府中许多规矩皆不合家中之式,也只得随和些一一改过来,接了。书中写道:“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来,这方是吃的。”这些细致生动的描述不但展示了贾府身为贵族之家的奢侈排场,让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封建大家庭的饮礼节、规矩,也巧妙地暗示了黛玉当时的活动,把她的内心情状刻画得极为生动真实。

再有第6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贾府重要人物王熙凤会见刘姥姥的那一段。书中对凤姐吃的形容惟妙惟肖:凤姐也不接,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地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抬身要时……好一个"神情宛肖"的凤姐,她明知刘姥姥是年老的长辈,按理应当恭敬地接待。然而她是贾府的当家少奶奶,从骨子里轻视穷人,所以故意让对方在炕前站着,自己装成没看见的样子,对一阵子才抬起头来,笑着说些客气话,实际上只是口头敷衍一下,身子并没动。这一切做得恰到好处,也让凤姐内心所思跃然纸上,无怪乎脂砚斋如此评论道:"此等笔墨,真可谓追魂摄魄。"

三、以可窥见人物身份和地位第19回写宝玉事先没有通报就悄然去探望贴身丫环袭人,袭人家里人忙着另摆果桌,又忙着倒好。不过,袭人心里还是明白,她拿不出成窑杯和"老君眉",便不得不将自己的杯斟了招待宝二爷,当然这已经是最高待遇了,从中也看出他们之间的感觉深厚,但毕竟袭人是个贫寒之家的女子。

还是在第41回,书中写贾母不吃作为贡品的"六安"而喝"老君眉",体现了她这个贾府老祖宗的尊贵身份。而村妇刘姥姥来自农村,自然没有任何饮的,她不懂吃了油腻的食物后喝会闹肚子的饮之道,且在接过贾母半盏后还说出了这等让人啼笑皆非的话:"好是好,就是淡了些,再熬浓些更好"。王熙凤的娘家是"金陵王家",爷爷时就掌管各国来使的朝贡,所以她能拿出"进贡"的暹罗分赠给姐妹们。天国仙随意拿出的都是极具,且娓娓道出她满腹的经,连"诗礼"的荣宁二府与之相比都显得逊色,可想而知这位"槛外人"家世背景非同一般,原来金枝玉叶的身世也就不言而喻。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细节突出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这也正是曹雪芹独步千古、细密精工的笔力所在。

《红楼梦》茶俗与西溪茶俗


《红楼梦》中的饮茶活动展示了独特的地域风俗,如以茶祭祀、以茶待客、以茶论婚等等,这些饮茶风俗与西溪的饮茶风俗有不少相似之处。

《红楼梦》中曾多次写到以茶祭祀。第14回写王熙凤分派宁府男女仆役时说道: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干。第53回写贾府全家人祭宗祠的情景,其中也有供茶的情节。第58回写芳官祭尊菂官,宝玉告诉他不要烧纸钱,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也是把茶作为祭品。从小说中的描写来看,人们都将茶作为一种纯洁的祭品,以寄托哀思。

以茶祭祀也是西溪地区的民俗。茶叶是西溪种植业中名列第二的大宗产品,西溪沿山的留下、龙坞都是重点产茶乡镇,从东部的法华山至西南的小和山、东穆坞环山丘陵也都种植茶叶。西溪产茶历史悠久,可上溯到明朝。明代黄汝亨《永兴寺碑记》载:西溪十八里梅花,春时上有焙茶,香闻十余里。明代冯梦祯也说:西溪茶利之厚,十倍于龙井,至石坞之佳,不啻胜之。盖其生于幽岩仄径,逼近兰松梅竹之香,真龙井之伯仲也。

安乐山茶曾被列为西溪特产之最,光绪四年《西湖志》20册卷24物产载:安乐山春日焙茶石坞,香闻十里。由此可见西溪茶的产量之多和品质之高。而茶在西溪居民的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农除夕请年菩萨要把每年采摘的头茶作为供品,祈求神灵保佑;每年大年初一清晨,每家每户都会沏一杯新茶、拿两个金团放在灶神堂前,祭祀天地神灵;在新茶采摘前要祭祀山公山母,开采之日全家要吃青团子;当第一锅新茶炒制完成,先要将第一杯新茶敬供在灶君菩萨的面前,旁边放一枝翠柏,取新茶新收,似柏常青之意。凡此种种,都是以茶祭祀的民俗。

除了以茶祭祀外,《红楼梦》中还提到了以茶论婚。第25回写林黛玉一日去怡红院正好遇到凤姐等一干人都在,于是凤姐问起日前赠茶之事,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人了。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由此看来这茶还有定亲的功用。

西溪茶农也习惯以茶为媒结良缘,有民谚为证:吃了那家茶,就是那家人。一女不吃两家茶。这里吃茶即定亲之意,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定茶,也叫受茶或吃茶。因种茶树必下籽,移值则不生,借喻婚姻之矢志不移与与定有子。此外,旧时还将整个婚嫁礼仪称为三茶六礼。三茶指订婚时之下茶、结婚时之定茶、洞房时之合茶,定茶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梦梁录》中有记载,男方下聘时其它礼品可多可少,但是茶是绝对不能少的。现在的结婚仪式上,新郎新娘对长辈行拜见礼时,除向长辈三叩首外,也要献上香茗。

《红楼梦》中写到以茶待客的情节不胜枚举。第82回写贾宝玉下学到潇湘馆看望林黛玉,黛玉忙吩咐丫鬟紫鹃道: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得头里。宝黛之间的情谊是无须多叙的,宝玉放学就先到潇湘馆看黛玉,可见黛玉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自然黛玉也心领其意,用自己喜受的龙井茶招待宝玉,从中亦可知宝玉在黛玉心中的位置。第19回写贾宝玉和茗烟来到花袭人家:宝玉见房中三五个女孩儿,见他进来,都低了头,羞脸通红。花自芳母子忙着请贾宝玉上炕,又忙另摆果桌,又忙倒好茶可见无论是平日里还是节庆时分,茶都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物。

在西溪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以茶待客是西溪的普遍习俗,有客来,端上一杯芳香四溢的香茗,诚而待之,是对客人的极大尊重。西溪民间还有敬元宝茶的习俗,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至亲好友相互往来、恭贺新喜,首先要互敬一杯元宝茶。元宝茶中加有两颗青橄榄或金桔,以取新春吉利的意思。饮茶而佐以橄榄、金桔,清脆可口,茶味更香。唐代茶道倡导者皎然在法华寺曾留下诗三首: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梁朝老桂枝。至道无机但杳冥,孤灯寒竹自青荧。不如何处小乘客,一夜风前闻诵经。峰色秋天见,松声静夜闻。影孤长不出,行道在深云。

茶与小说《红楼梦》描写茶事活动精彩章节


茶与小说——《红楼梦》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包罗万象,琴棋书画,衣食住行,乃至筮都有详尽的描写,作者对于茶也着墨颇多,全书共描写茶事活动有260处之多。

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是《红楼梦》一书描述品茗最为精彩的章节: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这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

妙玉精于茶道,奉贾母的老君眉是当时朝廷贡品,十分珍贵,故有尊敬之意;又因其名为老君眉,即茶叶条索白如寿星的眉毛,意为饮之长寿,故而有奉承的含义在其中。

更令人称奇的是后面的情节,妙玉亲自用珍藏了5年的雪水烹茶,拉宝玉、黛玉、宝钗到耳房喝“体己茶”,妙玉给宝玉的是自己常用的那只绿玉斗;给宝钗的是觚瓟斝,即按模子生长成型的葫芦风干后做成的饮具,上有东坡题字“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以及“晋王恺珍玩”的一行小楷书;给黛玉用的是用犀牛角做成的茶具,似钵而小,上有三个篆字“点犀乔”,暗合“心有灵犀一点通”之意。虽然给宝玉用的是自己日常所用的绿玉斗,珍贵不及宝钗、黛玉所用,但正说明妙玉与宝玉的关系不同一般。这位缁衣女尼,黄卷青灯,种种清规戒律,却不能做到心如止水,平静无波。从水、茶具到品茗,讲究如此,足显妙玉的超凡脱俗。这些情调风雅的茶事,是曹雪芹等明清文人雅士书斋式品茗的写照。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9808.html

上一篇:“洗茶”与“醒茶”的区别

下一篇:茶香四溢满红楼──《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2)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