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武夷山曾来过茶圣陆羽

2022-02-09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武夷山曾来过茶圣陆羽”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武夷山曾来过茶圣陆羽”相关知识!

武夷茶,在历史上是福建及建州茶的主要代表,其历史悠久,在唐代已有文字记载。但是茶圣陆羽的《茶经》却没有记述建州之茶。只在《茶经》八之出中写到: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今广东韶关一带)、象州(今广西象县一带),并说其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由此看出,陆羽只知岭南有茶,并未对其品第评论,后人以此断言陆羽未到过福建。近几年来,笔者读到有关资料,认为可以推定陆羽到过福建之武夷山。

其根据是宋人张君房于天禧三年(1019)所编著的《云笈七签》,该书卷九十六中有陆羽《武夷山记》的记述,题为《人间可哀之曲一章并序》。文曰:太子文学陆鸿渐所撰《武夷山记》云:武夷君地官也。相传每于八月十五日大会村人于武夷山上。置幔亭、化虹桥,通山下村人。既往是日,太极玉皇太姥、魏真人、武夷君三座空中,告呼村人为曾孙,汝等若男若女呼座。乃命鼓师张安凌槌鼓,赵元胡拍副鼓,刘小禽坎苓鼓,曾少童摆兆鼓,高知满振嘈鼓,高子春持短鼓,管师鲍公希吹横笛,技师何凤儿抚节板。次命玄师董娇娘弹箜篌,谢英妃抚掌毕篥,吕阿香戛圆鼓,管师黄次姑噪悲栗,秀琰鸣洞萧,小娥运居巢,金师罗妙容挥撩铫。乃命行酒,须臾酒至,云酒无谢,又命行酒。乃命歌师彰令昭唱人间可哀之曲。其词曰:天上人间会合疏稀,日落西山兮鸟归飞,百年一响兮志与愿违,天宫咫尺兮恨不相随。这是武夷山幔亭招宴故事的最早记载。所憾该记原文已佚,只见后人的摘引。如唐李商隐(813-858)《题武夷》: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当时回。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引的就是幔亭招宴的典故。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中,对此诗的注释即据陆羽《武夷山记》。

400多年后,宋人祝穆(?-1256)在其《方舆胜览》建宁府卷也有此记,虽有略加铺陈,但情节与之大体相同。祝说此系来自古记,但据今人推断,当源自陆之《武夷山记》,因为至今尚未发现类似的志记。笔者认为上述大段文字应是陆羽亲历随记,因为从《茶经》中可看出陆羽治学严谨,对未涉足之处的茶叶,均不作评第,自然也不会道听途说而撰写《武夷山记》。M.Cy316.CoM

综观上述,说明陆羽曾到武夷山。但为何其《茶经》没有写到建茶或武夷茶呢?福建学者林漱峰也据此记认定陆先生到过武夷山,至于他对建茶未详,主要是谅当时建州茶初期未盛,故未述其名。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从陆羽年表及有关资料说明,陆羽是在其《茶经》刻印后,才到武夷山的,故《茶经》上未能见述。

有陆羽年表称,唐天宝十一年(752)起,羽周游江南各地,考察茶事,于上元二年(761)完成《茶经》书稿;也有人认为《茶经》成书于唐建中元年(780),如姚国坤先生说:唐大历十年(775)陆羽又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对《茶经》初稿中的七之事进行增补修订,至此《茶经》一书遂成定稿,五年后(780)付梓出版,流传于世。陆羽于唐建中四年(783)51岁(也有说在785年,53岁)时,离开湖州(今浙江省内)移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择地府城北广教寺(后改茶山寺,现为上饶一中校址)建宅隐居,次年山舍落成,羽环居植茶,晨昏培育。并凿石得泉,后世称陆羽泉。

武夷山北距信州府治只百公里之途,其境内的碧水丹山此时已为朝野所知,并被封为名山大川,文人雅士络绎而至。陆羽当在居信州时游历武夷,并写下了令后人千般寻觅的《武夷山记》。

另外,从陆羽行踪中还看出,羽在贞元五年(789年)57岁时,还应好友、岭南节度使李复之请,在其府内当幕僚,时达两年。岭南一些地方志也有陆羽史迹的零星记载,如《舆地碎目》、《粤东金石略》载:乐昌县泐溪枢室为陆羽尝水至此而得名。可见陆羽在岭南期间考察了不少山川胜地,了解茶事水品情况。在这里同样会使人们产生疑问:陆羽既然在岭南李府为僚,且了解茶事水品情况,为什么在其所著《茶经》中却说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详。笔者认为,这与《茶经》中未记武夷茶却有《武夷山记》当是一个道理,因为陆羽也是在《茶经》付梓刻印后才到广东供职的。因此《茶经》中对建州之武夷茶、韶州之茶未作评述,是自然之事。

小编推荐

茶圣陆羽的隐居地顾渚山


到湖州长兴,不能不去顾渚山。顾渚山是茶圣陆羽的隐居地,他在这儿写出了千古流传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

顾渚山位于长兴县城西北17公里,海拔355米,面积约2平方公里,属水口乡顾渚村。顾渚山因在唐代中期盛产贡品紫笋茶及清澈的金沙泉而闻名于世。而今顾渚山扩展了大唐贡茶院,建造了陆羽阁等与陆羽相关的建筑,已成为一方旅游胜地。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唐朝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三岁的陆羽被遗弃于湖北天门龙盖寺一侧,被住持智积禅师拾得,抱回寺里,取名陆羽,以鸿渐为字。

在龙盖寺,陆羽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但他不愿皈依佛门,削发为僧。十二岁那年,他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一个戏班里学演戏,作了优伶,扮演小花脸。后来,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后来,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与竟陵司马崔国辅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两年后,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一路之上,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自得其乐。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陆羽辗转来到湖州长兴境内的顾渚山。见此处远离尘嚣,风景独特,便隐居山间,闭门著述《茶经》。这段时间,他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穿藤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他高声诵经吟诗,挥舞竹杖击打林木,俯身溪边手捧流水,左右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才哭叫着归到住处。时人不解,称他为楚狂接舆。

茶圣陆羽因茶成仙


相传,茶圣陆羽在写完《茶经》后,心中隐约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虽已尝遍世上名茶,但总觉得还应该有更好的茶。为了录找这种茶中极品,他随带了一个茶童,携着茶具,西处游山玩水,录仙访道。一日,他来到湖州府辖区一座山上,只见山顶有一片一望无际的平地,平地上长满了一种陆羽从未见过的茶树,虽然此树与普通茶树没有丝毫差别,但是摘下的芽尖去是白色的,晶莹如玉,甚是好看,陆羽惊喜不已,立时命茶童采摘炒制,就地取溪水烧水烧开一杯,只见茶水清澈透明,闻其清香朴鼻,令陆羽神清气爽,品饮一口,仰天道妙,惊呼;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些生不虚也!话音未落,只见陆羽轻飘飘地向天上飞去,竞然因茶得道,羽化成仙了。

陆羽成仙后来到天庭,玉帝得知陆羽是人间茶圣,那时天上只有玉液琼浆,众仙不知何为茶,便命陆羽让众仙品尝,陆羽拿出白茶献上,众仙一尝,齐声说到:妙哉!玉帝也大喜日:妙哉!此乃仙品,不可留与人间。遂命陆羽带天兵五百将此白茶移至天庭,陆羽不忍极品从此断绝人间,偷偷留下粒白茶籽,成为人间唯一的白茶王.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被发现,真是人间的幸运啊!

茶圣陆羽卒年的再认识


2003年5月,为考证陆羽卒年,笔者曾赴浙江嵊州文物管理委员会,看到了署名为“沙门鸿渐述”、传为陆羽遗文的《唐故云骑尉吕公夫人周氏墓志铭并序》原碑及拓片,写成《嵊州唐碑墓志铭与陆羽卒年》一文,分析认为这篇写于永贞元年(805)末或二年年初的墓志铭,基本可认定是陆羽手笔,其卒年则至少在806年之后。文章发表后,已故北京茶文化专家王郁风先生首先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质疑;杭州《茶博览》杂志主编孙状云先生一次也与笔者面谈,表示质疑。作为学术探讨,笔者完全接受意见,并期望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早日拨开陆羽卒年的迷雾。

随着研究的深入,陆羽的卒年日趋明朗,2007年,上海师范大学殷玉娴根据佛教文献,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发表《陆羽卒年考述》,明确提出陆羽卒于803年。最近,笔者相继看到记载陆羽卒年的佛教文献,以及证实嵊州“沙门鸿渐”另有其人的古碑拓片,因此对陆羽卒年有了新认识,原来所写《嵊州唐碑墓志铭与陆羽卒年》分析有误。

两种佛教文献记载

陆羽卒于803年

目前看到的,有两种佛教文献记载了陆羽卒年,分别是南宋祖琇撰于隆兴二年(1164)的编年体佛教史实——《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元代念常著于至正元年(1341)的《佛祖历代通载》(22卷)。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又称《隆兴编年通论》、《编年通论》,以编年体体例辑录佛教传播之史实,记述东汉明帝至南宋孝宗(65—1163)期间,有关释门之事项,并就各时代之大德及其事业叙其始末。其中第二十卷第二章《隐士陆羽、王休,僧智崇》记有陆羽卒年信息:

十九年(贞元十九年为803年),隐士陆羽卒。羽字鸿渐,初为沙门得之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以为仪。”乃以陆为姓氏,名而字之。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逃去为优人。天宝中,太守李齐物异之,授以书。貌侻陋,口吃而辨。上元中,隐苕溪,与沙门道标、皎然善,自号桑苎翁,阖门著书。召拜太子文学,不就。嗜茶,著《茶经》三卷,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突间,祀之为茶神。

初,开元中,有逸人王休者,居太白山,每至冬,取溪冰敲其精莹者,煮茗共客饮之。

时觉林寺僧智崇,取茶三等,以惊雷笑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待客。赴茶者至,以油囊盛余滴以归。

复有常伯熊者,因卢仝茶诗,深信饮茶之益,乃取羽之论,复广著茶功。御史李季卿宣慰江南,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而前,季卿为再举杯。时又有举羽者,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其后尚茶成风,致回纥入朝驱马市茶焉。

是岁东都圣善寺大师凝公卒。翰林白居易作《八渐偈》吊之。

晚于《隆兴佛教编年通论》177年的《佛祖历代通载》,其十四卷三十二条亦载有上述文字,只是开头皇朝纪年“十九年”改为干支纪年“癸未”,同为803年,只是表述不同而已。

《佛祖历代通载》以禅宗为佛教正统,上起七佛,下至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广载佛教史实,对历代皇室臣僚兴废佛教事迹及有关撰述文书,儒、道、佛之关联,佛僧译经、撰述及佛教之活动等,皆按年记述。以干支纪年,并附注帝纪年号,属编年体。前数卷关于二十八祖之内容源自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东汉明帝至五代之十余卷,则抄自《隆兴佛教编年通论》,所以有关陆羽卒年的记载完全相同。

从目前发现的文献来看,晚年陆羽与文人雅士交往甚少,少有诗文记载。诗人皇甫曾的《哭陆处士》、孟郊的《送陆畅归湖州,因凭吊故人皎然塔、陆羽坟》,均为凭吊陆羽所作,未写陆羽死于何时及作诗时间。佛教典籍之所以能记下其卒年,是因为陆羽与道标、皎然等很多高僧友善,同时说明他晚年仍与佛门保持联系,因此被作为佛门相关人物及时记入典籍。作为目前发现的陆羽卒年的唯一记载,《隆兴佛教编年通论》的记载弥足珍贵。

有关陆羽生平及其它茶事记载

上述两书两种佛教文献,还有有关陆羽生平和其它茶事记载。《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十九卷《僧皎然》一章,写到陆羽曾隐居松江,泛舟霅川拜访皎然,这一点未见其它文献记载:

时陆羽隐松江,扁舟放浪,每至霅川,见昼必清谈终日忘返。

从文义来看,此“松江”可能是湖州近郊、长兴或余杭的小江之名,不知当地是否有此水名,因为目前所知当时陆羽在那里,而非今天的上海松江区,作为地名,松江古称华亭;作为水名,“松江”即古之吴凇江,今上海市区的苏州河。

这一记载,不禁使人联想起皎然的《访陆处士羽》: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该诗写到陆羽经常去太湖东西两岸品茶尝泉,犹如江湖散人张志和,出没在风波浪里。

《陆文学自传》也写到“常扁舟往山寺”。

这些都说明陆羽是可以驾舟临水的。可惜目前文献中记载陆羽上山较多,未曾看到他有泛舟江湖的记载。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廿一卷《居士庞蕴》章,记有庞蕴与松山和尚吃茶说禅的故事。其它章节还有一些零星茶事记载。

《佛祖历代通载》十四卷二十六条还有一条有关唐代始征茶税的记载:

癸酉(793),张滂请税茶。得钱四十万缗。茶税之始也。

读者可能认为茶税与佛门无关,其实大有关系,须知茶税既为国计民生之大事,又与佛门关系紧密,因为茶乃僧侣修行必需之物,记之不无道理。

《佛祖历代通载》其它章节亦有一些零星茶事记载,笔者未作详考。

嵊州“沙门鸿渐”另有其人

2009年年末,嵊州文史爱好者朱刚先生发来电子邮件,说与嵊州相邻的绍兴市考古部门,近年又发现了落款与《唐故云骑尉吕公夫人周氏墓志铭并序》完全相同、均为“沙门鸿渐述”的两方唐代墓志铭,其中一方年代稍晚于《唐故云骑尉吕公夫人周氏墓志铭并序》,另一方《唐故孙府君墓志铭》则写于唐长庆二年(822),说明此“鸿渐”确系沙门僧人;而进一步考证,此“鸿渐”乃稍晚于陆羽的一位越州僧人,日本《弘法大师正传》中还有署名“大唐沙门鸿渐”、写给日本高僧空海的同题诗一首——《奉送日本国使空海上人、橘秀才朝献后却还》:

禅客一海隔,乡路祖州东。

到国宣周礼,朝天得僧风。

山冥鱼梵远,日正蜃楼空。

人至非徐福,何由寄信通。

这说明沙门鸿渐是一位能诗善文、颇有学问僧人。

茶圣陆羽结缘灵山六角井


中国茶网资讯:在祥符寺西边的谷地里,有半亩茶园。相传是唐代小灵山寺的僧人所植,在茶园的边上,原有一个茶寮,茶寮旁有一井,叫六角井,也叫茶房井,如今井还在,而茶寮巳早无踪影。

别小看祥符寺的这半亩茶园,这可是无锡茶叶的老祖宗,以前的香客文人,凡到祥符寺都必到这茶寮,用这六角井水烹茶品茗。由于茶香泉甘,深得晶茶之人称赞,也算得上祥符寺一绝吧。

传说唐朝的时候,茶圣陆羽四处游历,遍访天下名茶,听人说在这马山岛上西钮有名泉好茶,便欣然上岛去寻找这心中的所爱,到了西钮,用小山泉烹茶品茗,觉得十分过瘾,就在这岛上住下来,每日煮茶细品,写他那部流传千古的《茶经》,同时也到岛上各处游玩。

这天陆羽前往龙头游玩,经过祥符寺时,忽闻一股异香,这陆羽是什么人,可以说是茶痴,一闻之下立刻陶醉,原来时间正好是清明,寺中老僧采下新茶正在加工,被这陆羽闻到,惊为天物。他立刻掉转马头,直奔祥符寺而来,来到寺中,向寺僧一打听,连忙央求寺僧舍一点来尝尝,出家人慈悲为怀,立刻允应了他的要求,这陆羽不仅对茶痴迷,同时对饮茶的水也特别讲究,平时出门都自带泡茶之水。这天他带的是小山泉之水,这泉天下有名,可是水在马背上颠簸之后,水的味道变质了,这陆羽十分发愁,忙问寺僧,寺里可有好水,寺僧回答说寺里尚未挖井,只有殿旁一泉,寺里僧众烧水做饭所用。这陆羽心中一凉,不过好茶在手,怎么舍得放过,水无名气也罢,连忙叫随从去取了一壶来马上烹茶,水开了一冲茶,香气四溢,刚开始到口中,涩中泛甜,饮后感到清爽甘甜就留在嘴里。更让这陆羽吃惊的是,想不到这寺中泉水甘洌清甜,实在是泉中上品,这么好的茶配上这么好的水,真是珠联璧合。

自从这茶圣陆羽认定后,这样符寺的茶和泉名声大振,文人骚客,善男信女,进得寺来饮茶成了必做的功课,而且风气日盛,到了明代,为了方便游人饮茶,寺中特将这佳泉掘出,这就是今日的六角井。

陆羽煮茶


在中国饮茶史上,自唐开始,饮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茶圣陆羽在总结唐及唐以前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亲身试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和实践,确立了陆羽煮茶法的地位。根据陆羽《茶经》所述,结合有关历史资料表明,陆羽煮茶法的主要内容有:烤茶、碾茶、罗茶和煮茶,并最终认为:要煮好茶,除了要讲究煮茶技艺外,而且还注重情趣。

按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当时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但多种史料表明,唐时最有代表性的是饼茶。其次,是末茶。但无论是饼茶,还是末茶,虽然加工方法有別,但饮茶时,都需通过炙、碾、罗、煮等程序后,方可饮用。依据陆羽《茶经五之煮》所述: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贮于瓶缶之中,然后以湯沃焉。或者有的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后饮用。但陆羽认为用上述方法调制的茶汤,犹如沟渠间废水,不可取。陆羽提倡的方法重在煮。现将煮茶的主要程序简述如下。

1、在碾茶之前,先要烤茶。烤茶时,使其炎凉均匀,持以逼火,待饼茶呈虾蟆背状,进而变得卷曲,有茶香散发,又有柔软感时为止。

2、烤茶后,趁热用纸包好,以保其香。

3、待烤好的茶经冷却后,再将茶饼敲成小块。

4、将碾碎后的茶,过罗(筛)后,使其呈细米状,贮于合(盒)中。

5、煮茶时,当用风炉和釜。当烧水至有鱼目气泡,微有声时,即烧水至一沸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以使茶味纯正。但须加多少盐,书中并未谈及。

待烧水至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烧水至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一定量的茶末。

当烧水到釜中气泡如腾波鼓浪,即烧水至三沸时,若继续煮,则水已过老,不适饮用,此时应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

唐代除采用陆羽提倡的煮茶法外,还有釆用点茶法的。这可在唐苏廙的《十六汤品》中略见一斑。其法是先将茶末放入茶瓯,尔后用茶瓶将少许沸水注入茶瓯,将茶末调成稠膏,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再用沸水继续向茶瓯注入。注汤时,需做到顺畅,汤不顺通,茶不匀粹。注汤还要做到恰到好处,少过浓,多则淡,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若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分。

陆羽提倡的饮茶方法,不但讲究技艺,注重茶性;而且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同时还特别强调煮茶技艺,注重情趣,为推动饮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茶圣陆羽记载“天下第j泉”名传于世


据《苏州府志》记载,茶圣陆羽晚年,在德宗贞元时(约于贞元几年至十七八年间)曾长期寓居苏州虎丘,一边继续著书,一边研究茶学,研究水质对饮茶的影响。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遂即在虎匠山挖筑一石井,称为“陆羽井”,又称“陆羽泉”,并将其评为“天下第五泉”。据传,当时皇帝听到这一消息,曾把陆羽召进宫去,要他煮茶。皇帝喝后大加赞赏,于是封他为“茶圣”。陆羽还用虎丘泉水栽培苏州散茶,总结出一整套适宜苏州地理环境的栽茶、采茶的办法。由于陆羽的大力倡导, “苏州人饮茶成为习俗,百姓营生,种茶亦为一业”。

因虎丘泉水质清味美,继陆羽之后,又被唐代另一品泉家刘伯刍评为“天下第三泉”。于是虎丘石井泉就以“天下第j泉”名传于世。那么,这一泓天下名泉的具体地址究竟在哪里呢?如今来苏州虎丘的游人,有的往往因未能亲临其址,一品味美甘醇的古泉之水而引为憾事。

这久已闻名天下的“虎丘石泉水”,在颇有古幽神异色彩的“千人石”石侧的“冷香阁”北面。这一口古石井,井口约一丈见方,四面石壁,不连石底,井下清泉寒碧,终年不断。这即是陆羽当年寓居虎丘时开凿的那眼古石泉。在冷香阁内,今设有茶室。这里窗明几净,十分清雅,是游客小憩品茗之佳处。

红袍武夷山——解读武夷山“红袍”产业


在乌龙茶的故乡武夷山耕耘多年,我依然称不上是合格的茶人。只是徜徉于这山、水、茶的奇妙组合之中,我习惯于用产业的视角,探访那个“经济”的大红袍。

系出名门

大红袍,武夷四大名丛之魁,茶名初见于清代。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将这位武夷茶家族名满天下的后起之秀,作为岩茶的产业符号,多半还是出于对它高贵出身的景仰。

大红袍的先祖,统称武夷茶,成名于约1000年前。范仲淹(989-1052年)和苏东坡(1036-1101年)等宋代大家不吝言辞的褒奖,把武夷茶推向了“冠天下”的空前高度。与“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一并出自范文正公《和章岷斗茶歌》的一句“不如仙山一啜好”,连同苏轼《咏茶》诗中所称“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几乎成为那个年代武夷茶誉满国朝的经典广告词。

但那时,就其社会作用而言,武夷茶的政治意义远在经济意义之上。而与此相应的茶叶经济则属于典型的政治经济,并无产业概念。

贡品,是那个时代赋予一切珍贵物资的金字招牌,也是大红袍家门显赫的最好注解。一直到明代罢贡的400多年间,武夷茶的皇族御用形象越发鲜明。随着元御茶园的创建,武夷茶年入贡总量达到了941斤,几乎占全国年贡茶总额的四分之一。

即便如此,绵延400余年的贡茶制度对于当时的崇安百姓却不啻为一项旷日持久的扰民工程。据史料记载,制作御茶劳民伤财,茶农不堪重负,为免岁贡和官吏勒索,纷纷背井离乡,茶山由此荒芜;御茶园茶农甚至揭竿而起,烧毁御茶焙局……“贡自高兴如,端明千古污。”明景泰年间(1451-1455年),武夷御茶园开始罢贡。

走下神坛的武夷茶从洲地逐步向三坑两涧(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转移,武夷茶的独特岩韵开始凸显,自此,武夷岩茶渐兴。而正是武夷岩茶的诞生,拉开了武夷茶经世济民的帷幕。这一时期(十五世纪中叶至上世纪中叶),武夷岩茶的发展历程是以商品化为标志的。

武夷岩茶的横空出世,从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颠覆了此前武夷茶的成长模式,但它同样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

生产方面,武夷岩茶的产品创新、多元、增量居然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这一阶段,武夷山对茶界的最大贡献在于“首创乌龙茶做青新工艺,师承北苑真香,发展形成乌龙茶独特的香气”;并通过单株选育形成了数以百计的名丛,其中佼佼者为“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四大名丛。至清光绪年间,“全县岩茶厂有100余家,家庭型的有千家,茶行茶庄仅赤石星村就有85家”,武夷岩茶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年产量达40万斤。

而从当时的武夷岩茶销售情况看,呈现的是“墙外开花墙内香”的独特局面。外销,一度是武夷岩茶的主要创收渠道。中国茶叶输入欧洲,以武夷岩茶为最早。据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从澳门运武夷茶往欧洲。几十年后,武夷茶风靡英伦三岛。民国期间(1912-1921年)武夷茶输出已达30万斤,平均价值50万元。

由于销量剧增,武夷岩茶供不应求。清代阮锡的《安溪茶歌》中就描述了这一景象:“西洋番舶岁来买,王钱不论凭官牙,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相争”。武夷岩茶内销市场的崛起,晋商功不可没。清初至道光、咸丰年间,每家资本约两三百万的晋商,几乎掌控着武夷岩茶的内销通道。正是他们,带着武夷岩茶走遍了大江南北,并建立了一个又一个武夷茶销售网络。鸦片战争及福州通商后,晋商衰落,下府帮(闽南)、广州帮、潮州帮继之而起,产销两旺依旧是其时岩茶经济的主旋律。旧崇安凭借武夷茶赚取了巨额财富,在闽北富甲一方,有“金崇安”之称。以下梅邹茂章为代表的一批茶人、茶商因茶富足。

1917年,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伦敦茶市关闭,岩茶贸易逐步衰退。直至解放前,战乱连连,武夷岩茶走向没落。

从贡品到俏销商品直至战火中的消亡,武夷岩茶的兴衰史验证了“盛世见茶香”这一定律。得益于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资深贵族”般的几经沉浮,我们收获的却是基于大红袍文化和经济编年史之上的巨大的品牌价值。

重出江湖

有人说,蛰伏多年的武夷岩茶的重出江湖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这一具有普遍政治意义的界定,恰恰来自于对武夷岩茶的茶经济形态回归时间的正确判断。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间,武夷岩茶作为一个产业相继步入产业化导入和发展阶段。

武夷山的茶人大多记得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两件大事:1981年,大红袍无性繁育成功;1984年,武夷岩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前者意味着武夷岩茶的主导产品——大红袍由孤品进入可批量生产的商品化阶段,属于产品研发领域的重大突破;而后者,是新中国对武夷岩茶的首次高规格的正名,与80年代初武夷肉桂连续获得的“国家商业部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相比,这次定位的经济价值显然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随着产品创新和品牌重塑步伐的加快,武夷岩茶产业化的导入已是水到渠成。

翻开武夷岩茶大事记,我们发现,与品牌和产品导入伴生的还有武夷山人对茶叶市场的有益探索。其一,名人效应。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为崇安县茶场题写厂名;1988年,日本女作家左能典代在东京创办中日文化交流沙龙——武夷岩茶房,邀请日本名流品尝、鉴赏武夷岩茶;1990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为《武夷奇茗》题写书名;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雷洁琼为“首届武夷岩茶节”题写会标;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撰词称颂武夷岩茶;1994年,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先后走访了星村镇茶叶专业户虞德庆和天心村茶农苏炳溪等农户。其二,文化推广。1990始创首届武夷岩茶节;1991年,举办第二届国际无我茶会;1996年,武夷山市艺术团赴新加坡表演武夷茶艺,景区管委会开辟了九龙窠大红袍茶文化旅游线路,等等。其三,品牌创建。武夷岩茶肉桂于1985年、1989年连获国家农业部名茶奖;1993年、1995年,连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2003年,武夷山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2005年武夷山获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市);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作为全国唯一茶类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武夷星大红袍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授予指定用茶,并成为福建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的唯一茶产品;2006年,大红袍绝品入藏国家博物馆。

创建品牌的过程实际上是武夷岩茶产业提升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1998年20克母树大红袍茶叶以人民币15.68万元竞拍成交是岩茶经济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向世界宣告:大红袍,王者归来!其后,武夷岩茶在品牌的引领下产业化发展加快。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定理:“劣币驱逐良币”。在岩茶市场,这个现象表现为假冒伪劣岩茶的鱼龙混杂。在武夷山成为世界双遗产地之后,武夷山大红袍知名度也不断提高,大量茶客慕名而来,武夷岩茶需求量大增,市场上以大红袍为名的仿冒茶几近泛滥。为规范市场,政府开始制定岩茶质量及市场准入标准体系。2001年,“武夷山大红袍”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证明商标;2002年,武夷岩茶获得原产地域(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随着政府实行严格的使用管理,武夷岩茶初步获得了免受侵权的保证。

可当“牌子够硬,产品够好”了,高贵不贵、效益不显这些问题又摆在了岩茶产业面前。效益未达最优,主导产业的利民功效便难以实现最大化。究其症结,一是主导产品不突出,武夷岩茶品种有大红袍、肉桂、水仙、奇种等数百种,各厂家都以自己的品种品牌销售,多品种、小规模、少客户、老市场、低效益,难以在市场上形成合力;二是市场推广乏力。于是,政府主导,首先统一品牌,武夷岩茶共打“大红袍”;其次,整合营销。2006年,武夷山茶企业参与旅游推介,具有武夷山特色的茶旅整合营销走向前台。几年来,大红袍先后走进北京钓鱼台、马连道、老舍茶馆、王府井,拉近了武夷茶与主流消费市场的距离;北京、香港、澳门、上海、广州、深圳、福州、沈阳相继举办同主题“浪漫武夷,风雅茶韵”茶旅营销活动;参与了“百座城市亮武夷”的“百城营销”活动,全国数十个城市建立了“大红袍推广中心”和近千家“大红袍诚信(专卖)店”。此外,随着中央电视台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晋商乔志庸到武夷山贩茶,在全国广而告之,武夷山晋商万里茶路旅游热线形成。武夷岩茶的市场影响力与茶人的增收进一步显现。

盘点武夷山人付出的艰辛努力,一组数字很能体现成果:2006年,茶叶均价较2005年提高30%;2007年,较2006年提高50%,其中高档茶、特种茶价格上涨100%;2008年,春茶均价比2007年上涨30%。

有品牌,有市场,有身价,行走“江湖”打拼三十年的武夷岩茶确实已经呈现了良好的景象,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但,这毕竟远未达到岩茶产业化的终极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吉祥、健康、贵族、富民的“红袍”产业。

路向何方

尽管目前“大红袍”茶产业总产值不足10亿元,但应该相信,武夷山已经具备了发掘茶产业巨大潜力的基础条件。“大红袍”路向何方?有识之士见仁见智。而我以为,如下环节必是“红袍”产业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延伸茶经济产业链。顺应市场需求,大红袍茶业应从第一产业(茶叶生产)向第二产业(茶饮料、茶叶深加工)及第三产业(茶文化、茶艺、茶馆、茶旅游)延伸扩展。就国内情况来看,在全国产业总产值构成中,三大产业已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比如茶饮料,1998年产量50万吨左右,2000年达到150万吨之多,2003年近300万吨,2007年达580万吨,市场发展速度惊人,茶饮料已成为仅次于碳酸饮料的第二大饮品,而且市场行情继续看涨。由此看来,武夷山应该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茶产品的加工深度,大力发展茶饮料、茶食品、保健茶、药用茶等新兴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茶产品,与原有的成品茶叶的生产共同完善茶产品结构。同时,借旅游业发展优势,大胆向茶业第三产业要效益,弘扬茶文化、茶旅游、茶艺,推动茶业经济增长。

其次,实施茶企业战略性重组,支撑茶产业长期、可持续、良性发展,必须打造具有规模化的茶经济体。第一,市场、企业、政策联动促成岩茶产业战略重组。企业并购是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资源配置、优势互补的行为,可以发挥经营管理上的协同效应,便于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专业化分工,有助于采用先进技术,产生规模效益。岩茶企业的并购行为目前应由行业的优势企业并购相同及相关类型的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实现岩茶产业的战略性重组。唯有如此,“红袍”产业的“散、小、弱、差”的局面方可得到本质的改观。第二,通过战略重组提高茶产业核心竞争力。“红袍”产业尚处于“幼稚期”,应鼓励通过战略联盟,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培养茶业人才,建立茶业市场营销网络,扩大茶业生产规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第三,政府出台鼓励战略性重组的政策措施,推动资源互享、品牌互推、市场互动,实现效益互有。茶企业应找准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和自身的比较优势,开放理念,抓住机遇,主动融入,参与并购,做强做大。

其三,打造国际品牌。制定和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大红袍,要让世界放心,要致力于成为全球的放心茶。因此,第一,必须制定大红袍(武夷岩茶)的国际化标准;第二,研发高端茶品,将一部分岩茶打造成奢侈品品牌,以获得更多的高端利润;第三,培育和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品牌;第四,大红袍茶文化应走向世界,努力融入国际主流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传播的力量,挖掘更高的附加价值。第五,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发展有机茶,强化“大红袍”安全、健康的品质形象。

一番经济视角粗线条的回眸展望,为红袍武夷山,为岩茶,更为“红袍”产业的美好明天!

陆羽煮茶法


在中国饮茶史上,自唐开始,饮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茶圣陆羽在总结唐及唐以前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亲身试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和实践,确立了陆羽煮茶法的地位。根据陆羽《茶经》所述,结合有关历史资料表明,陆羽煮茶法的主要内容有:烤茶、碾茶、罗茶和煮茶,并最终认为:要煮好茶,除了要讲究煮茶技艺外,而且还注重情趣。

按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当时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但多种史料表明,唐时最有代表性的是饼茶。其次,是末茶。但无论是饼茶,还是末茶,虽然加工方法有別,但饮茶时,都需通过炙、碾、罗、煮等程序后,方可饮用。依据陆羽《茶经五之煮》所述: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贮于瓶缶之中,然后以湯沃焉。或者有的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后饮用。但陆羽认为用上述方法调制的茶汤,犹如沟渠间废水,不可取。陆羽提倡的方法重在煮。现将煮茶的主要程序简述如下。

1、在碾茶之前,先要烤茶。烤茶时,使其炎凉均匀,持以逼火,待饼茶呈虾蟆背状,进而变得卷曲,有茶香散发,又有柔软感时为止。

2、烤茶后,趁热用纸包好,以保其香。

3、待烤好的茶经冷却后,再将茶饼敲成小块。

4、将碾碎后的茶,过罗(筛)后,使其呈细米状,贮于合(盒)中。

5、煮茶时,当用风炉和釜。当烧水至有鱼目气泡,微有声时,即烧水至一沸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以使茶味纯正。但须加多少盐,书中并未谈及。

待烧水至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烧水至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一定量的茶末。

当烧水到釜中气泡如腾波鼓浪,即烧水至三沸时,若继续煮,则水已过老,不适饮用,此时应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

唐代除采用陆羽提倡的煮茶法外,还有釆用点茶法的。这可在唐苏廙的《十六汤品》中略见一斑。其法是先将茶末放入茶瓯,尔后用茶瓶将少许沸水注入茶瓯,将茶末调成稠膏,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再用沸水继续向茶瓯注入。注汤时,需做到顺畅,汤不顺通,茶不匀粹。注汤还要做到恰到好处,少过浓,多则淡,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若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分。

陆羽提倡的饮茶方法,不但讲究技艺,注重茶性;而且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同时还特别强调煮茶技艺,注重情趣,为推动饮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8949.html

上一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花草茶

下一篇:铁观音茶叶的基本分类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