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四川:天全茶马古道

2021-12-18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四川:天全茶马古道”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从四川雅安出发,走天全、翻二郎山,经过泸定、康定,再到西藏,蜀中茶叶被输送到雪域藏区。这条川藏线上的茶马古道,与从云南普洱出发通往西藏的滇藏茶马古道并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中国古文明传播之路。

重峦叠嶂的二郎山系,山恶水险,古道斗折蛇行,骡马也无用武之地,只有人双脚并用,方能攀援通过,于是造就了所有茶马古道中唯一的奇观:从天全禁门关至康巴路段的人力背茶!

天全县青石乡甘溪坡红星村,曾经的背夫歇息之地,今天新建的茶马古陈列馆中,展示出的背架子(背茶包的工具)、丁丁拐(背夫歇脚的支撑)、汗剐子(用于剐汗)、麻窝子(草鞋)、脚麻子(背夫翻山时绑在草鞋上防滑)、溜壳子(背夫度河溜索用)都述说着一个尘封已久的艰辛故事。

如今荒弃在天全甘溪坡、紫石关、两路等处残存古道,一个个密密麻麻的拐子窝(背夫歇息时支撑茶包的丁丁拐戳出来的圆坑)在石板上清晰可见,这些茶马古道特有的标记,是历史的一个烙印,是一阙无字碑,它向后人展示着历史的风雨年轮。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上世纪五十年代,一首筑路歌谣唱红了中外,但在茶马古道上,二郎山却是一座让人心惊胆颤的命运多舛之山。鬼招手、手把岩、望乡台山路崎岖狭窄、险关重重、稍有闪失,命赴黄泉。乱世年代,更兼兵祸匪患:碰上烂王八,从此难回家。

甘溪坡村口有一古柏树,干枯的骨架在风中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古树历经千年生命,早年枝繁叶茂,参天蔽日。年轻的妻子将背夫送到这里,背夫用刀在树身做记号。一般从碉门(天全)到打箭炉(康定)往来要15到20天。久去未归,女人们则来此看望,若印记还在,则意为丈夫未归,也就难说吉凶,记号若被刀削去,说明丈夫又去雅安或始阳取茶包了,不久便会归来。积年累月,作记号的人多了,树受的刀伤也多了,久而久之,树便在女人的期盼中、在背夫的刀刃下死去。

茶经网扩展阅读

四川安化马帮与茶马古道


一、马帮由来

资水古称益水,又叫蚩尤江。据新化县梅山文化研究协会考证:安化思游区域留下了部分与蚩尤有关的史料、遗存和风俗,该地地名以“蚩尤”而命。后来,因避讳而改成谐音“思游”,一直沿用至今。蚩尤部落联盟为了战争的需要引进优良马种并大量繁殖,以供运输和骑兵作战之需。此为安化及古梅山地区养马的起始阶段。

在安化置县(1072年)以前,据史料记载,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灭吴,勾践子孙为逃避楚王的逼害,改姓梅。汉高祖五年,吴芮封为长沙王,梅随之来到湖南,以益阳梅林为家,在安化新化一带繁衍生息,势力逐渐壮大。后因长期征战,官兵围剿,人马溃散,东晋南北朝时期,梅山越人大批北迁皖鄂交界山区,留居梅山一带的越人大为减少,至隋唐时逐渐与当地汉人融合,再不见史籍,那时马便是他们作战及生活的日常交通工具,马帮便由此遗留至今。

还据资料记载,洞市亦有红公的传说,红公乃当年李闯王部下,生就一幅红脸,被称为“红公”,起义失败后,不满朝中统治,隐姓埋名在今洞市响铃坡一带立寨为王,杀富济贫,深受百姓爱戴,康熙年间被破,当时,他们的交通与运输的工具仍然是以马为主,史称红公寨。

二、马帮在梅山土著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地位

安化、新化、冷水江、邵阳、隆回古称梅山,其中安化为梅山中心。

土著居民多苗、瑶,侗族是蚩尤南方原始部落联盟的重要一支。蚩尤兵败后,大本营的土著居民仗着山势险峻和民风剽悍,不服朝廷,不通中国,但为了自身生存和生活所需不得不与外界尤其是生产力发达的中原地区通商贸易。用本地的茶叶、桐油、茶油等特产与中原及沿海地区交换食盐、布匹等生活日用品。而当时商品最便利的运输工具是马匹。蚩尤战时留下的军用马匹便成为民用的商贸运输工具。

宋神宗年间,朝廷派军镇压梅山南蛮,大小战事数百起。梅山人民一次次用步兵和骑兵粉碎了朝廷的镇压,马匹在战时大多服务于战事。朝廷最后一次杀梅山人5000余众,血流成河,梅山土著居民几乎全迁湘西、贵州等地,马匹也随之迁移。明朝初期,洪武帝“血洗湖广”,省内繁华地区的居民纷纷迁往深山老林的梅山地区,而迁来者鲜用马匹工具,致使梅山马匹的数量日渐减少,养马进入低谷时期。

后来,随着“茶马古道”的形成,马帮发展冲出了低谷。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印度等国广兴茶园,英国等列强打压排挤中国茶叶,从而使安化和国内茶叶及贸易由兴转衰。马帮运输业务锐减,马匹数量也越来越少。民国末年,只有少量地主、乡绅养马,专作代步之用。

三、“茶”与“茶马古道”

安化素称茶乡,产茶历史悠久,唐宋时期,茶叶产量誉甲天下。明时期,所产“云雾茶”、“芙蓉茶”驰名中外,成为朝廷贡品。明嘉靖年间创制黑茶远销西北诸省。到16世纪,安化黑茶取代四川茶叶,居全国领先地位。万历二十三年,当局颁布《黑茶章程》正式定为远销西北的官茶。清咸丰四年,粤商来县制作红茶,成为湖南红茶的代表茶,称“湖红”,与安徽“祁红”、福建“建红”鼎足而三,成为中国正宗红茶产品,畅销欧美各国,俄英等国茶商有“无安化字号不买”之说。

自此,运输茶叶的船只、马队格外繁忙,养马之风渐兴。从资水的唐家观,经江南、陈王、洞市,至新化,为了方便马帮运输茶叶等商品,商家集资修建了数百里的青石板茶马专道。现存于江南至洞市黄花溪老路的青石板古道,便有数段长达几华里。尤以黄花林场腰子界的一段保存最为完整。陈王次庄至山口一段、洞市老街一段、永锡桥一段居其次。黄昏不妨与友人结伴同游洞市老街座子坳一段,尽情领悟乡村的古韵静谧,茶马古道的历史沧桑。

历史和语言学家李敖说:“我喜欢做唐朝人,我不喜欢喧闹浮躁的现代生活”。是的,做一回唐朝人,明清古人,作长衫马褂,骑梅山矮马,在月夜的乡村,在青石板茶马古道上,看马帮驮着茶叶结伴而行,听驮铃叮铛,蹄声嗒嗒,将是何等滋润的历史体验。

四、马帮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地处湘中的安化县,是古梅山腹地。地域文化独具特质,骁勇尚武是梅山人的传统,同时也融入了梅山人的性格。在江南镇锡潭村龙山坪土地庙有一副对联,上联为“兴起人文由地脉”,即为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潜移默化、对地域文化影响至深的精准注释。与梅山人打交道,你敬他一寸,他一定会敬你一尺,质朴、爽快、热情、感恩是梅山文化的情感特征。同时马帮及“茶马古道”也将外地先进的文化传承引进,使梅山文化具有包容性。梅山人从中原学习引进的造纸术,一直保存沿袭至今。纯手工工艺一丝不苟,传统工序一成不变,是传统造纸术的活化石。现在洞市老街仍保留有数处造纸手工作坊,所造土纸畅销全国。

梅山文化的另一特质是崇尚读书,耕读治家。清代著名书法家黄自元、两江总督陶澍、云贵总督罗绕典皆为科举出身的安化人。

打擂茶、熏腊肉、腌制酸干菜、酿甲酒是本地饮食习惯和传统。民居多为纯木结构,盖青瓦或树皮,依山傍水,冬暖夏凉。

“马帮”和“茶马古道”,凝聚和集中了物流和人流。在“茶马古道”经过的好些水陆、陆陆交汇点,慢慢而自然的形成了集镇、驿站,以方便马帮和过往商贾行人买卖商品,住宿歇足。唐家观、江南古镇、永锡桥、洞市老街、新化圳上、白溪、隆回滩头、宝庆这些老市镇,便是随“茶马古道”诞生、发展而来的。

梅山人对马既崇敬又依赖,民间木匠用的架板工具称“木马”,小孩夹竹竿玩耍曰“竹马”,这些俗称沿袭至今。在洞市,至今还传承着这么一个民俗:入春以后,早晨放牧叫“春露牛,夏露马”。这里习惯于用“马”命地名和其它建筑物名称,如白马村、鹿马村、鹿马溪、马尾上、马嘴坳等等。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全社人民兴建了一座水库,便命名为“奔马水库”。

五、马的禁忌与马帮特点

骑马拜访亲友,必须在门前十余步提前下马,否则视为对主人不恭。公马与骡子同行时不能太近,否则马误以为骡子为母马,纠缠误工。生马相遇时,必须下马牵缰,以免相互斗殴。安化的马均为公马,不使用母马,也不买母马来繁殖后代。

——娱乐性。游客骑马穿行于林荫幽径,仰望蓝天白云,观赏青山绿水,静听百鸟啁鸣,顿生乐趣,心旷神怡。

——坚韧性。马主牵着马行走在大山之中,经年累月,默默无闻,风雨无阻,自强不息,体现了一种坚忍不拔的马帮精神。

——传承性。马帮历史悠久,至今未衰。随着交通发展,马帮很有可能濒临绝迹的危险。但旅游业正在兴起,骑马赏景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将形成一个精神文化消费热点,马帮可望得到发展,永久传承。

六、与马帮相关的历史遗存

洞市村肖家湾、锡潭村的彭家湾及从江南到新化的茶马古道边有栓马石桩数十处。本地清代民间的木雕、石雕均有马的生肖图。贺氏宗祠的牌楼上有两幅与马有关的壁画,一幅是画着一个人牵着一匹背着贵重物品的马在一起,另一幅是一只猴子骑在马上,至今图案依稀可辨。位于洞市毛坪的清代名臣陶澍祖坟,有石马2匹,高1.5米,长2米,造型美观,艺术价值高,保存完好。

四川雅安 茶马古道辉煌的起点


四川雅安,以雅鱼、雅女、雅雨知名;而雅安还有一享誉中华的物产,论影响,远在前三者之上,那就是——茶。

有着传奇色彩的茶马古道出发地在哪里?——雅安是其中之一。雅安产的砖茶称为边茶,数百上千年来经人背马驮翻越二郎山或小相岭进入藏区直至印度、尼泊尔,交换马匹、药材等,既是贸易大宗,也是安定边疆的必须。

史料记载,公元前53年,西汉药农吴理真移栽野生茶树于今日雅安名山县的蒙顶山,开创世界人工种茶之先河。吴氏被尊为茶祖,雅安即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自唐代起祭天祀祖的皇茶产自哪里?——雅安。唐天宝年间始以蒙顶山茶极品,作为祭祀天地祖宗和圣人的贡品,连皇上也没有资格享用。蒙顶山茶的皇茶身份一直沿袭到清代皇权没落之时。

古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之说,誉雅安蒙顶山茶为茶中极品。诗人白居易晚年忆及一生钟爱:“茶中故旧是蒙山。”虽然现在雅安茶的名气逊于东南省份的名品,但好品质自是有人识。在上海召开的茶叶博览会上,蒙顶山茶却在行家品后得到“不下于四大名茶”的评价。

雅安茶中精品历来是皇家祭祖贡品,产量极少,因此世人少有了解;加之雅安偏于西蜀,相对闭塞,因为历史原因落后于当代市场竞争。但是,论地理、气候、土壤条件,雅安都是最佳茶产地;更因少有工业污染,茶之品质纯净,虽江南佳茗也不让其先。

置身四川西部深山 追寻失落的茶马古道


置身于四川西部的深山,我在一片竹林中砍开前路,想要找到那条传说中的小径。就在60年前,当亚洲许多地区还依靠人力和牲畜运输的时候,茶马古道仍是连接中国汉地和西藏的主要贸易通道。但我的一番搜索却可能是徒劳。几天前,我见到一名当年在茶马古道上背沉重茶包的老人,他跟我说,天长日久,日晒雨淋,植物蔓生,茶马古道说不定已消失殆尽了。

接着,我的斧头一挥,竹子倒下,面前出现了一条卵石铺砌的小路,只有一米来宽,弯弯曲曲地穿过竹林,路面上覆盖着一层长得异常茂盛、滑溜溜的绿色苔藓。有的石头上坑坑洼洼的,坑里积着雨水,长出了野草,那是一千多年来跋涉在这条路上的成千上万名背夫们,把木拐包铁的那一头支在地上歇脚所留下的痕迹。

这段残留的卵石小径只延伸了15米长,攀上几级破烂的台阶之后便再度消失无踪,被多年来的季风豪雨冲刷得一干二净。我继续向前,走进一条狭窄的通道,山壁陡峭又湿滑,我只能用手抓着树,免得掉到下面乱石嶙峋的溪水里。我指望走上一阵之后,能翻越雅安和康定之间高峻的马鞍山垭口。

那天夜里,我在溪流之上的高处宿营,但木头太潮,生不了火。雨水沉重地打在帐顶。第二天一早,我又往前探索了500米,直到密不透风的树丛死死地阻断了我的去路。我无奈地承认,至少在这儿,茶马古道是消失了。

事实上,原来的茶马古道大部分都无影无踪了。中国正势不可挡地冲向现代化,用沥青马路飞快地抹煞着自己的过去。在这条古道被推土机摧毁或彻底磨灭之前,我要来探一探它曾经辉煌一时、而今却近乎被忘却的残存路线。

茶马古道曾经延伸将近2250公里,横越中国的腹地,从四川的产茶区雅安通往海拔3650米的西藏首府拉萨。它是亚洲最高、最险峻的一条道路,自中国翠绿的山谷地带伸出,横穿风雪肆虐的西藏高原,涉过冰冷的长江、澜沧江和怒江,切入神秘的念青唐古拉山,四度攀越海拔5000米的致命垭口,最终才下行至藏地的圣城。

暴风雪屡屡掩埋茶马古道的西段,滂沱大雨则蹂躏它的东段,土匪的威胁从未消停。然而在几个世纪里,这条路是重要的通商干道,即便两端的不同文化时常发生抵触也未能改变这一点。古道存在的原因在于双方通商的欲望,不像同样具有传奇性的北方丝绸之路总叫人想起浪漫的思想、伦理、文化和创造力的交流。汉地有藏地渴望的东西:茶;藏地有中原急需的宝物:马。

如今,茶马古道仍活在像罗永福(音)这样的老人的记忆中。92岁高龄的他,眼睛总是湿润润的。我在长河坝村遇到了他。对当年运茶的背夫来说,从雅安往西走到长河坝是十日的脚程。刚到四川的时候,人们告诉我,当年的运茶背夫已经没有在世的了。但在我穿越古道的残存路段时,我不光遇到了罗永福,还遇到了其他五名老背夫,全都渴望与人分享自己的故事。虽说背有些驼了,罗永福仍健壮得惊人,他带着顶黑色前进帽,身着中山装,兜里插着烟斗。1935年到1949年间,他在茶马古道上当背夫,运茶去西藏。他背的茶包总在60公斤以上,而在当时,他的体重才不过50公斤。

“太艰苦,太难走了,”罗永福说,“那碗饭可真不好吃。”

他从马鞍山上走过许多个来回,我之前正是希望到达那里。冬天,大雪积了有一米深,巨石上挂着两米多长的冰柱。他说,最后一次有人穿过那个山口是1966年的事了,所以,他觉得我恐怕过不去。

但当年走那条路是怎样一番情况,我多少得以窥见一斑。新开店是背夫们从雅安到康定20天行程的第一站,在那儿我遇见了脸刮得光光的甘绍雨(音),87岁,还有胡子拉茬的李文亮(音),78岁,他们坚持要给我表演一下当年做背夫时是怎么干活的。

四川飞仙关:西出成都,茶马古道第一关


地处芦山、天全、雅安三地交界的飞仙关,被誉为川藏线陆地第一咽喉。从成都出发,到雅安,经过飞仙关到天全县,然后到康定,最后到西藏,飞仙关是西出成都,茶马古道上第一个关。

蜀锦、邛杖由此销往世界

7月12日,记者走进芦山县飞仙关镇。沿潮湿的石板路拾级而下,便来到飞仙关关隘。记者看到,飞仙关关口的城门已无,只保留了长条石砌成的圆拱形门洞,上面爬满了藤蔓枝叶,默默地述说着历史的沧桑。

从关口望出去,有一长长的峡谷地段,当地百姓世代相传是大禹治水时干活的地方。雅安市文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宋代始建关城,名叫神禹漏阁。不过当地百姓,仍然沿用了过去的称呼飞仙关。飞仙关分上关和下关,两关相距几里路。

据史书记载,3000多年前,此地就是古蜀国通往世界的咽喉要地。到汉代,司马相如受汉武帝之命沿此路出使西南夷,把这条民间小道,开辟为官方的商道。蜀锦、邛杖、铁器等等从成都平原由此销往世界。

从这里路过的马帮背夫主要是到西藏。89岁高龄的姚和景老人还记得,在上个世纪20至30年代,这里都还相当繁华。成都、邛崃来的大马帮,最多的有几百匹骡马。当年的飞仙关夜晚特别热闹,整夜都有马帮和背夫经过。

在茶马古道旁,还有一块当年拴马用的拴马石,被马绳打磨得光滑异常,证明着昔日的繁华。

红军途经留下标语

市文管所工作人员介绍,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经此征战西南诸部落。飞仙峡前有一个平坝,诸葛亮在此扎营,后来这个地方便叫做多营。

飞仙峡有栈道的历史是从宋代开始的。所以出入飞仙关充满了艰辛,沿汹涌冰凉的青衣江起码要走两个多小时。

据史料记载,红四方面军曾途经飞仙关,并在此活动了很长时间。红军长征经过这里的时候,还在街两边的石墙上用錾子刻了许多标语,如反对奸商、怠业、闭市、高抬物价等等。

未修建飞仙关桥之前,所有经过西康省进藏的车辆和物资都要在飞仙关靠渡船过河。1950年11月,为解放西藏保证运输畅通,西南军区支援司令部工程处在飞仙关修建了钢索吊桥。

后来,川藏公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1972年,当地政府在飞仙关桥下游几百米处,新修建了一座水泥路面的双车道飞仙关大桥,老飞仙关桥于1973年停止使用。

张大千采风铁索桥

一些名人也曾经过飞仙关,还留下了记载。市文管所工作人员说,在抗战刚结束时,画家叶浅予和夫人戴爱莲从飞仙关到康定,第一次看见溜索渡河的惊险场面。叶浅予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一条直径两寸粗的竹索,扎紧在两岸岩石上,渡河的人自备一个特制的对剖木简,套在竹索上,用棕绳绑紧,绳的另一头绑在自己腰部,出发时耸身一跃,可以溜过竹索的一半,后一半就得使用腕力,抓住竹索,一手倒一手攀缘过去,直达彼岸。当停在中途的时候,身体高悬空中,下面是百尺深潭,很像马戏班里空中飞人的情景。此行之后,叶浅予留下几十幅画作在雅安、康定两地,并在成都举办了一次专题画展。

同是上个世纪40年代,张大千到成都听说了叶浅予的画展,引起采风的兴趣,也来到了飞仙关。孤峰绝青天,断岩横漏阁,六时常是雨,闻有飞仙度。他在此题诗作画。那时,飞仙关已有一座铁索桥,张大千乘兴还画了一幅《多功峡铁索桥》。

不过,知道这幅画的人不多。据原民盟雅安市副主委陈利亚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北京一家文物单位和一家外贸公司联合在雅安收购文物,其中就有几幅张大千的画。

飞仙关有众多遗迹,无论是红军文化还是商贸文化,这里都是一块待开发的文化处女地。

漫谈川藏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中国与欧亚文明交流互动的传统线路和历史文化载体,从古代以来,见载于史册的有“蜀身毒道”“金牛道”“五尺道”“褒斜道”“广州通海夷道”等多种称谓。昨日,成都故事邀请了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王川老师,在故事大厅漫谈川藏茶马古道,讲述其传奇故事。

川滇等中国西南地区是茶的原产地。茶不仅在四川人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饮茶风气的流行和饮茶交流的增加,茶文化也在四处散播。王川老师说,根据史料分析,茶叶传入高原牧区的方式,虽然有不少说法,如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茶叶,如上层社会的交往等等,但最让人信服的一种说法是,民间的自由物质交换,将茶叶传入了高原牧区。正是四川绵州、蜀州、邛州等地的茶叶流入西藏地区,才开始了藏族人民饮茶的历史。

在古代中国边境就一直有“茶马互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茶叶和盐一样,是官方严控的专卖品。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乾元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到了明代,茶马政策成为治边的重要手段,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才终止。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就是一条由茶叶生产集散地到销区集散地的道路。王川老师介绍说,茶马古道的主要线路有两条,其中一条就是起源于雅安,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此外,还有一条支线,是从都江堰出发,沿岷江而上,进入甘南地区,到达青海。无论是从茶叶的生产,还是地理位置,四川在其中都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北宋熙宁以后,就在四川专门设置了茶马司,将四川年产的3000万斤茶叶中的大部分运往甘肃、青海地区数以百计的卖茶场和数十个买马场。从明朝开始,川藏茶道正式形成,“秦蜀之茶,自碉门、黎雅抵朵甘、鸟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无此”(《明太祖实录》卷251)。由于茶马古道,沟通了茶叶生产、茶叶消费的渠道,茶叶在四川的制造也进入到高度发展的阶段。

四川的茶语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四川的茶语》内容,感谢阅读!

所谓茶语,指的是四川当地常说的一些口头语,因为茶文化兴盛,所以关于茶的口头语就有很多,这些口头语听来朴素,并且仔细品味,可以品出很多人生哲理。

比如“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茶”,茶树一般生长在高山之上,因为地势高,阳光充足,所以茶才饱蕴灵气。茶的这一特点是符合常规的,在我们的人生中也常会讲,无限风光在险峰,要想收获更好,就必定要有比别人更多的付出,这样在人生道路上才能走得更远,在人生的攀上之旅中才能见到更好的风景。

“酒吃头杯好,茶喝二道香”,,第一遍茶通常只是洗茶,洗尽铅华,然后才是真滋味。我们在社会上历练,就是一个洗尽铅华的过程,经历的多,就会懂得真正的生活是怎样的,就会明白自己的路要怎么走,就好像冲泡茶,经历一个浸泡的过程,芳香才随之而来。

“当家才知茶米贵,养儿方知报家恩”,在四川,茶叶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几乎家家有茶,我们知道四川人杰地灵,那样的环境下养出的茶同样富有灵气,很让人向往。

“不喝隔夜茶,不吃过量酒”,过夜的茶是不能喝的,茶虽好,也要讲求方式方法,否则于身体无益。

“粗茶淡饭布衣裳,省吃俭用过的长”,平时人们喝的茶没有很多讲究,是粗茶,这样的粗茶贵在天然,简简单单喝茶,从从容容过生活,这才是生活的常态。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四川的茶语》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云南“茶马古道”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难解之谜


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前天在此间宣布:云南剑川县“茶马古道”集市沙溪镇寺登街入列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老贸易通道,由于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并以马帮运输而得名。沙溪寺登街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它延伸入南亚的集市具有很高的文化遗产价值。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难解之谜

60余枚寸许见方的小印,轰动了考古学界!无人认识的神秘符号,难以揣测的用途,使得这些被称做"巴蜀印章"的文物,成为了川藏茶马古道上最为难解的一道谜。

在荥经县文物展览馆,记者见到了这些令专家学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小印。它们均寸许大小,以铜质制成,多数为圆形,少数是方形、矩形、半圆形、椭圆形、月牙形或山形。整个印仅几克重,印背有用于穿线的钮,其小巧的形状非常容易携带。而印面有别于其他的印章,没有文字,仅以阳文手法刻着神秘图案和符号,至今无人能够辨识,专家学者们称之为"巴蜀图语",有人推测可能和金文一样,属于四川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象形文字,但无人可以解读。

四川东部一些地方均出土过这种神秘的"巴蜀印章",三星堆里也曾发现过。但以数量而言,荥经县出土多达60余枚之多,其印面无一雷同,殊为罕见。在古代,荥经曾是西南边陲重镇,南方丝绸之路曾从这里经过,贸易异常发达。有专家推测,这种神秘印章可能是作为合法经营的凭证,或者通关证明,或者私人证明,但亦无法证实。

据荥经县宣传部门介绍,"巴蜀印章"引起了国内外许多考古学者的兴趣,许多人慕名而来一睹古印风采,但其谜底至今无人破解。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调查发现 “茶马古道”保护待加强


5月2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古建石窟保护研究所完成了部分“茶马古道”(雅安段)田野调查,发现近年来“茶马古道”破坏严重,加强保护迫在眉睫。

古建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姚军介绍,通过调查,基本对上述五区县“茶马古道”的走向、道路状况及沿线文物点、古驿站客栈等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发现,“茶马古道”在最近几年内破坏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原石板路面上用水泥硬化;工程建设破坏包括拓宽原“茶马古道”,改造为公路和修建电站破坏。沿途石碑题刻风化严重,驿站客栈部分被拆除,现存没有拆除的却人为改造严重。这次调查最新确认了荥经县兰仪大观电站长约200米因修电站被破坏的一段“茶马古道”,并对“茶马古道”范围的古驿站、客栈进行了补充性确认和调查。

此次田野调查是在雅安市的雨城区、荥经县、汉源县及名山县、天全县的“茶马古道”进行。调查组从雅安南门出发,分为两组,一组调查雨城区、荥经县、汉源县,一组调查名山县、天全县。“这是依据史料中所说的‘大路’和‘小路’”。姚军说,出雅安南门向南经荥经县、汉源县到达泸定、康定,这是文献记载中的“大路”,是古来的官道,沿途驿站客栈较多。“小路”是从雅安出发,向西经芦山、天全,在泸定冷街与“大路”汇合。这条道路驿站客栈较少,过往商旅不多,故称“小路”。

记者了解到,本次调查基本为徒步调查,采用GPS航迹记录和卷尺、测距仪等测绘方式,对“茶马古道”道路本体、沿线相关文物点进行重点调查。同时,还辅以文字记录和照片拍摄,采访了部分健在的背夫及当地研究“茶马古道”的学者。

“‘茶马古道’亟须加强保护”。姚军说,田野调查就是为制定“茶马古道”(雅安段)保护规划收集基础资料和数据。在完成本次调查资料的整理后,调查组还将对芦山县、宝兴县境内的“茶马古道”进行调查。(四川日报陈四四)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6928.html

上一篇:江南茶乡

下一篇:待客茶礼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