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十八盘黄芽加工工艺

2021-05-06
十八盘黄芽主要加工工艺:

摊青:鲜叶经3~4小时摊放。

杀青:杀青分生锅、熟锅分别进行,生锅锅温控制在150~180℃为宜;熟锅锅温控制在80~90℃为宜,生锅投叶200~300克;杀青要求翻、捞、扬、撒迅速进行,以达到杀透杀匀之目的,杀青3~4分钟为宜。复杀(熟锅杀青),3~4锅杀青叶并入熟锅内复杀,以手反复交替捞、翻、捺、抖,要捞得净,翻得快,捺得适中,抖得开。以达到杀透匀成形之目的。

闷黄:杀青成形适度茶坯,放在浸湿纱布内包闷2~3分钟,起闷黄作用。

烘焙:烘焙分初烘、窨干、复烘三道工序进行。

初烘:烘温在70~90℃之间,要高温快烘快翻,烘至七八成干下烘,摊晾付窨。

窨干:初烘茶经4~5小时箱窨以达于匀之目的;复烘:装箱窨透的半成品,再进行文火慢速复烘,烘温控制在50~60℃之间以达足干增香之目的,足干后下烘装箱保管。

主要加工工具:33厘米长细竹炒把;电炒锅;浸湿纱布;小圆竹围烘。

“十八盘黄芽”试制的构思,即为适应华东市场之需要。因此,黄芽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华东喜爱黄芽茶客之青睐,获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cy316.cOM编辑推荐

霍山黄芽的加工工艺


(一)、品质特点: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

(二)、采摘要求:霍山黄芽鲜叶原料要求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据一九八四年大化坪农技站调查测定:各级鲜叶原料机械组成标准如下:特级,一芽一叶初展;一级,一芽一叶70%,一芽二叶初展30%;二级,一芽一叶60-70%,一芽二叶初展30-40%;三级,一芽一叶占50-60%,二叶初展40-50%。采摘时要求,芽叶匀齐一致,只要严格掌握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的采摘标准,不求叶数一致而求长短一致。鲜叶薄摊在团簸内,或干净的水泥地面,厚约3-5公分,晴天无露水芽叶摊放2-3小时,阴天鲜叶摊放4-5小时,散发青草气和表面水分,芽叶发出清香,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即可付制。

(三)、炒制技术:霍山黄芽炒制工序可分为杀青(做形)——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等五道工序。

1、杀青:分生锅、熟锅。生锅要求高温、快炒,锅温掌握120-130℃,以鲜叶下锅后有炒芝麻的响声为度。叶片无炸边爆点。具体炒法除乌米尖一带仍沿用传统把炒外,大部分地区都改用手炒。手炒每锅投叶量50-100克,鲜叶下锅后用双手或单手抹抖,抹得净,抖提开,充分散发水分,至叶软色暗时转入熟锅。熟锅主要做形,做形手势是抓甩、抖翻结合,叶下锅后先炒,使叶受热均匀后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抓住茶叶向锅内侧然后甩开直至当手感稍烫手时即改用抓抖散发水分,如此反复抓、甩、抖相结合,直至芽叶收拢呈雀舌形时出锅。下锅时摊凉15-20分钟,待叶冷回软即可上烘。

2、毛火:温度110-120℃,投叶量3-4锅杀青叶,采取高温、勤翻、快烘,2分钟左右翻烘一次,约烘5分钟至茶稍有刺手感,香气溢出约七成干时下烘。

3、摊放:毛火下烘时趁热摊放在团簸内,摊凉2-3小时,至叶软后上烘。

4、足火:烘顶温度90℃,投叶量为0.5-0.75公斤,每3-4分钟翻烘一次,翻烘动作要轻慢,历时15分钟,手握有刺手感,茶叶捻之即断碎,九成干时下烘摊凉即成黄芽毛茶待售。

5、拣剔复火:一般由收购站进行,毛茶收后分级归堆,剔除飘叶杂质,拼配花色,使色泽一致。复火温度90℃左右,每烘投叶量1.5-2公斤,每4-5分钟翻一次,并随茶叶干燥程度的提高逐次缩减,翻烘要轻、快、勤,时间15-20分钟。至手捻茶叶成末,茶香浓郁白毫显露下烘趁热装筒密封。

白岳黄芽的加工制作工艺!


白岳黄芽,又叫做齐云毛峰,产自于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齐云山境内峰峦叠嶂,植被丰富,树林葱郁,云雾迷蒙,低温湿润,土壤肥沃,自然条件好,非常有利于茶叶的生长,所制的成品茶品质优异,内外兼优。下面一起来分享下,白岳黄芽的加工制作工艺。

《白岳黄芽的加工制作工艺》

白岳黄芽,色香味俱全,除了拥有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外,同它的制工精巧是分不开的。茶叶要求在清明后谷雨前采摘,采“一旗一枪”(即一芽一叶初展),制作分杀青、初烘、足干三道工序,遵循“炒得轻,抓得快、抖得散、翻得匀、捞得净”的杀青要领,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

白岳黄芽不经揉捻,杀青后即上烘笼,烘制分毛火、足火两个阶段,中间经过摊凉、回软过程直到烘至手掐可碎,黄绿毫显,幽香扑鼻后即成。白岳黄芽品质优良,1979被评为地方名茶之一。

《白岳黄芽的品质特点》

白岳黄芽,黄中隐翠,白毫显露,一叶包一芽,状似金边镶碧鞘,碧鞘裹银箭,十分别致。开水冲泡时,香若幽兰,芽叶悬浮汤中,朵朵可辨,稍许徐徐下沉,耐人观赏。白岳黄芽,滋味鲜醇,生津迅速,回味无穷。

《白岳黄芽历史文化》

茶业源于汉,闻于唐,兴于清,盛于今。茶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汉末三国就有种茶,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歙州产茶一说,永泰二年(公元766),杨华在《膳夫经手录》中写到歙州、婺洲、祁门、婺源方茶、置制精茶、不杂木叶、自梁、宋、幽、并间、人人皆尚之,赋税所入,商贾所赍,粒千里不绝于道路。

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黄山莲花庵一带产黄山云雾茶,“莲花庵地平旷,约二亩许,四楹三室,左右映带,篱茨甚幽丽。就石缝养茶,多轻香冷韵,袭人断腭不去,所谓黄山云雾茶是也”(明.许楚《黄山游记》),明代中叶,僧大方居休宁县北松萝山,创制松萝茶,制法精良,品质优异,是我国的早期优质炒青绿茶。

清代开始,松萝茶(屯绿鼻祖)、祁红大量出口,徽州茶商抓住这一机遇,开创了300多年的中国茶叶经济辉煌,祁红、太平猴魁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之后祁红还获得布鲁塞尔第26届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奖等。

清朝到民国时期,中国茶文化的中心就在古徽州,沉积了丰厚的徽茶文化。尤其是建国后的30年发展和茶叶经济20年转型期的调整、茶园生产体系、茶叶加工体系、产品结构系列日趋合理,为优化茶叶资源配置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霍山黄芽黄茶工艺


霍山黄芽的工艺分为:杀青、初烘、摊放、复烘、足烘五道工序。

霍山黄芽的工艺介绍

霍山黄芽原料要适时分批按标准进行采摘,采摘手法采用折采,总体要求幼嫩匀净。幼嫩即偏嫩采摘。匀净即匀齐一致,不带其它杂质,使外形整齐美观,达到形状、大小、色泽一致。采摘时严格进行拣剔,并做到“四不采”,即无芽不采,虫芽不采、霜冻芽不采、紫芽不采。采回经拣剔后薄摊在团簸内,厚约3-5公分,晴天露水叶摊放2-3小时,阴雨天摊放4-5小时,散发青草气和表面水份,待芽叶发出清香,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即可付制,一般上午采,下午制,鲜叶不过夜。 制作工艺包括杀青(生锅、熟锅)、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等五道工序。

1、杀青

分生锅、熟锅。生锅要求高温、快炒,锅温掌握120—130度左右,以鲜叶下锅后有炒芝麻声为度,叶片无炸边爆点。手炒每锅投叶量50—100克,鲜叶下锅后用双手或单手抹抖,抹得净,抖得开,充分散发水分,至叶软色暗时转入熟锅。做形手势是抓甩、抖翻结合,叶下锅后先炒,使叶受热均匀后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抓住茶叶向锅内侧然后甩开直至当手感稍烫手时即改用抓抖散发水分,如此反复抓、甩、抖相结合,直至芽叶收拢呈雀舌形时出锅。

2、毛火

温度110-120℃,投叶量3—4锅杀青叶,采取高温、翻勤、快烘,2人名左右翻烘一次,约烘5分钟至茶销有刺手感,香气溢出约七成干时下烘。

3、焖黄

毛火下烘时趁热摊放在团簸内,焖黄24-48小时至叶软微黄后上烘。

4、足火

烘顶温度90℃,投叶量为0.5-0.75公斤,每3-4分钟翻烘一次,翻烘动作要轻慢,历时15分钟,手握有刺手感,茶叶捻之即断碎,九成干时下烘摊凉即成黄芽毛茶。

5、拣剔复火

复火前拣去飘叶、黄片、红梗等杂质。拼配花色,使色泽一致。复火温度90℃左右,每烘笼投叶量1.5—2公斤,每4-5分钟翻一次,并随着茶叶干燥程度的提高逐次缩减,翻烘要轻、快、勤,时间15-20分钟,烘至茶叶手捻成末,茶香浓郁,白毫显露,下烘,趁热装筒。进入市场销售或入库保鲜。

了解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太阳乡金竹坪、太平乡王家店村、为中国名茶之一。该茶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

依其品质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和二级。外形挺直微展,色泽黄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鲜醇回甘,叶底微黄明亮。

霍山黄芽的香气成分共有46种之多,同时还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咖啡因等生化成分,具有降脂减肥、护齿明目、改善肠胃、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霍山黄芽制造工艺


霍山黄芽鲜叶细嫩,因山高地寒,开采期一般在谷雨前3—5天,采摘标准一芽一叶、一芽二 叶初展。黄芽要求鲜叶新鲜度好,采回鲜叶应薄摊散失表面水分,一般上午采下午制,下午 采当晚制完。

黄芽制造分杀青、初烘、摊放、复烘、足烘五道工序。

杀青:用口径60—70厘米的平锅,两锅或三锅砌成一灶,两口锅分生锅和熟锅,三口锅分里 锅(生锅)、中锅和外锅(熟锅)。以木炭为燃料。生锅温度较高,鲜叶下锅能听到有炒芝麻的 响声为度,每锅投叶量100克左右。杀青用芦花帚或高梁帚炒制,生锅快炒透炒,叶子要捞 净抖开,用力宜轻,不伤毫芽。熟锅继续完成杀青,要与生锅配合得当,防止“上锅催下锅 ,下锅等上锅”。至杀青适度,即起锅摊凉。

初烘和摊放:初烘用烘笼烘焙,火温100℃左右,每烘摊放5—6锅杀青叶,烘时勤翻匀摊, 至五、六成干时,二烘并为一烘继续烘焙,约七成干时下烘。摊放1—2天,使其回潮黄变, 剔除片杂后复烘。

复烘:将黄变后的茶叶继续烘焙,以蒸发水分,抑制黄变,温度视黄变程度而定,黄变程度 不足,温度宜低,黄变适度时温度则要高。一般控制火温在90℃左右,烘至八、九成干为止 。然后再任其回潮1—2天,以促使进一步黄变。

足烘:温度100—120℃,以增进茶香,翻烘要勤、轻、匀,烘至足干,趁热装筒封盖。

霍山黄芽的品质特点是,外形似雀舌,芽叶细嫩多毫,叶色嫩黄,汤色黄绿清明,香气鲜爽 ,有熟栗子香,滋味醇厚回甜,叶底黄亮,嫩匀厚实。

霍山黄芽加工工艺,经五道工序制作而成!


霍山黄芽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是不可多得的好茶。那霍山黄芽是如何加工制成的呢?

霍山黄芽的采摘要求

霍山黄芽鲜叶原料要求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据一九八四年大化坪农技站调查测定:各级鲜叶原料机械组成标准如下:特级,一芽一叶初展;一级,一芽一叶70%,一芽二叶初展30%;二级,一芽一叶60%-70%,一芽二叶初展30%-40%;三级,一芽一叶占50%-60%,二叶初展40%-50%。采摘时要求,芽叶匀齐一致,只要严格掌握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的采摘标准,不求叶数一致而求长短一致。鲜叶薄摊在团簸内,或干净的水泥地面,厚约3-5公分,晴天无露水芽叶摊放2-3小时,阴天鲜叶摊放4-5小时,散发青草气和表面水分,芽叶发出清香,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即可付制。

霍山黄芽的炒制技术

霍山黄芽炒制工序可分为杀青(做形)--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等五道工序。

1、杀青:分生锅、熟锅。生锅要求高温、快炒,锅温掌握120-130℃,以鲜叶下锅后有炒芝麻的响声为度。叶片无炸边爆点。具体炒法除乌米尖一带仍沿用传统把炒外,大部分地区都改用手炒。手炒每锅投放叶量50-100克,鲜叶下锅后用双手或单手抹料,抹得净,抖提开,充分散发水分,至叶软色暗时转入熟锅。熟锅主要做形,做形手势是抓甩、抖翻结合叶下锅后先炒,使叶受热均匀后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抓住茶叶向锅内侧然后甩开直至当手感稍烫时即改用抓抖散发水分,如此反复抓、甩、抖相结合,直至芽叶收拢呈雀舌时出锅。下锅时摊凉15-20分钟,待叶冷回软即可上烘。

2、毛火:温度110-120℃,投叶量3-4锅杀青叶,采取高温、勤翻、快烘,2分钟左右翻烘一次,约烘5分钟至茶稍有刺手感,香气溢出约七成干时下烘。

3、摊放:毛火下烘时趁热摊放在团簸内,摊凉2-3小时,至叶软后上烘。

4、足火:烘顶温度90,投叶量为0.5-0.75公斤,每3-4分钟翻烘一次,翻烘动作要轻慢,历时15分钟,手握有刺手感,茶叶捻之即断碎,九成干时下烘摊凉即成黄芽毛茶待售。

5、拣剔复火:一般由收购站进行,毛茶收后分级归堆,剔除飘叶杂质,拼配花色,使色泽一致。复火温度90℃左右,每烘投叶量1.5-2公斤,每4-5分钟翻一次,并随茶叶干燥程度的提高逐次缩减,翻烘要轻、快、勤,时间15-20分钟。至手捻茶叶成末,茶香浓郁白毫显露下烘趁热装筒密封。

虽然“渥闷”对茶叶机理作用及变化情况尚未完全弄清,但国内外专家认定:“渥闷”不是通过化学作用,而是在“湿热”作用下破坏酶的活性,促进叶内化学变化,使酯型儿茶素自动氧化和异构化;裂解作用改变了多酚类化合物的原来的苦涩味,从而形成黄茶特有的金黄色和较绿茶醇和的独特滋味。

绿雪芽的加工工艺


绿雪芽即是古老的名茶,又是新创制的名茶。是福建三大名茶之一:南有铁观音、北有大红袍、东有绿雪芽,是福建高级绿茶的代表。

一、形成绿雪芽品质的几大因素:

良好生态的茶叶基地是形成绿雪芽优良品质的基础。

(1)自然条件:绿雪芽茶园地形以缓坡丘陵为主,周边森林覆盖率90%,生态环境洁净无污染。海拔高度400-800米之间。茶园坏境云雾潦绕,早上雾气一般在9点后散去,下午4点多就上山,湿度大,昼夜温差大。茶园土壤土层深厚,以黄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沃,质地疏松,微酸性,各种微量元素含量高。

(2)茶树品种:茶园种植的品种为国家一号良种“福鼎大毫”、“福鼎大白”此两个品种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适应性强,制出成茶有很浓的“茶香”、“茶昧”很耐泡。

(3)栽培管理:在茶园的施肥管理上主要使用各种有机肥,如饼肥,菜仔饼和一些有机肥厂专门生产的有机肥。不使用除草剂除草,全部采取人工除草。茶树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措施,生物防治技术,物理诱杀等措施。修剪时间一般每年在深秋初冬时间进行。

(4)采摘标准:原料要求采壮芽和一芽一叶均匀的鲜叶,只采晴天的鲜叶,雨天不采。

二、机械设备:

(1)摊凉:要求室内通气、凉爽、低温的地方,搭架竹筛摊凉。

(2)杀青:采用30型——70型滚筒杀青机。

(3)成型:采用多功能理条机。

(4)提香:手拉式烘干机或提香机。

三、加工工艺:

(1)鲜叶管理:把一个芽和一芽一叶不同等级的鲜叶分别开来,进行摊凉。摊凉时要摊放薄而匀、上架后时间5-10小时。根据气温、湿度,摊凉厚度,鲜叶含水量和适制情况而定。一般减重10%左右,含水量在70%左右,叶质萎软,发出清香(花香)为准。

(2)初制:

1、杀青:待滚筒温度达到135℃左右,开始投叶。投叶量根据鲜叶失水率、芽叶等级、气温等情况而定。总的要求杀出来的青叶要杀透杀匀为准。

2、成形:杀青叶要进行摊凉。成形要通过三次反复的过程进行。第一次把摊凉过的杀青叶放入锅温在120℃左右的多功能机进行理条轻压。待初步成形后出锅。出锅后摊凉时间30—60分钟。再进行二次成形。锅温掌握在100℃左右,加工到基本成形,有较干的茶叶干度出锅再摊凉1—2小时,让其茶叶水份走透。再进行第三次加工,这次加工以脱毫为主,锅温掌声雷动握在70℃—90℃之间,待茶叶茸毫脱掉三分之二出锅。

3、提香:把成形后的茶叶堆放3至6天,进行提香,温度一般在85℃左右。

(3)精制:把同一级的茶叶进行归堆,打堆后,去片末,再次提香成箱。

霍山黄芽制作工艺


霍山黄芽的制作工艺包括杀青(生锅、熟锅)、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等五道工序。霍山黄芽原料采回经拣剔后薄摊在团簸内,厚约3-5公分,晴天露水叶摊放2-3小时,阴雨天摊放4-5小时,散发青草气和表面水份,待芽叶发出清香,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即可付制,一般上午采,下午制,鲜叶不过夜。

1、杀青

分生锅、熟锅。生锅要求高温、快炒,锅温掌握120—130度左右,以鲜叶下锅后有炒芝麻声为度,叶片无炸边爆点。手炒每锅投叶量50—100克,鲜叶下锅后用双手或单手抹抖,抹得净,抖得开,充分散发水分,至叶软色暗时转入熟锅。做形手势是抓甩、抖翻结合,叶下锅后先炒,使叶受热均匀后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抓住茶叶向锅内侧然后甩开直至当手感稍烫手时即改用抓抖散发水分,如此反复抓、甩、抖相结合,直至芽叶收拢呈雀舌形时出锅。

2、毛火

温度110-120℃,投叶量3—4锅杀青叶,采取高温、翻勤、快烘,2人名左右翻烘一次,约烘5分钟至茶销有刺手感,香气溢出约七成干时下烘。

3、焖黄

毛火下烘时趁热摊放在团簸内,焖黄24-48小时至叶软微黄后上烘。

4、足火

烘顶温度90℃,投叶量为0.5-0.75公斤,每3-4分钟翻烘一次,翻烘动作要轻慢,历时15分钟,手握有刺手感,茶叶捻之即断碎,九成干时下烘摊凉即成黄芽毛茶。

5、拣剔复火

复火前拣去飘叶、黄片、红梗等杂质。拼配花色,使色泽一致。复火温度90℃左右,每烘笼投叶量1.5—2公斤,每4-5分钟翻一次,并随着茶叶干燥程度的提高逐次缩减,翻烘要轻、快、勤,时间15-20分钟,烘至茶叶手捻成末,茶香浓郁,白毫显露,下烘,趁热装筒。进入市场销售或入库保鲜。

霍山黄芽的采摘标准

霍山黄芽分为黄小茶和黄大茶,两类茶叶采摘标准不同。

黄小茶也就是通常说的霍山黄芽主要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

黄大茶采摘标准较为宽松,一般是一芽四五叶,茶叶外观比较大。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9963.html

上一篇:龙岩斜背茶制作技术

下一篇:西湖龙井多少钱一斤?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