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极难推动的口感标准化

2020-11-20

资讯:无论是喝茶的茶客还是诸多普洱茶生产厂商都对忽冷忽热的市场感到反感,业内不少专家学者也一直在呼吁要给普洱茶的口感建立标准,希望普洱茶能够按照口感标准来进行定价。

对于这样美好的想法,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目前的市场现状以及各大茶企的格局,这件事想要从梦想变成现实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事情。

1.口感标准的建立需要行业龙头的支持

一个行业的标准必须由行业的领军企业发起,目前能够做到这件事情的只有大益集团。如果大益着手制定普洱茶的品饮标准,那么大益的产品因为原料上的差异恐怕会在跟多高端普洱茶企业的产品竞争中处于劣势。作为一个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最后有可能便宜竞争对手,大益显然不会挑头做这个事情。除非大益以后也会有相应的精品出现,在品牌+文化的传播上或许会推动普洱茶口感标准的建立。

2.普洱茶的口感受冲泡条件影响较大

普洱茶不像红酒,红酒属于开瓶即饮的饮料,普洱茶需要认为冲泡。每个人冲泡的手法以及投茶的分量都有不同,同样一片普洱茶在不同的人手里冲泡出来的口感会略有不同。如果要建立普洱茶的品饮标准,必须要建立普洱茶的冲泡标准。投茶的数量、茶具、冲泡用水、冲泡时间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就目前的大环境而言,即使是茶圈内的领袖人物之间对泡茶的手法都看法不同,在没有形成共识之前,口感标准还言之过早。

3.古树茶老茶空白太多

普洱茶的核心是越陈越香,一款茶应该卖出什么价位与同类老茶的表现密切相关。但是很多普洱茶山头都是近几年才发掘出来,加上拼配技术的应用,这些山头的茶哪个后期表现会更好目前也没有直接的证据。在普洱茶极度兴盛的今天,要确定山头的高低至少也要等5-8年。等大部分山头茶全部进入中期茶之后,经过对冲再做评比。

普洱茶口感标准化虽然是业界呼声,就目前市场环境而言唯一能推动的就是毛茶口感的标准化。此时推动成品茶口感的标准化还为时尚早。

精选阅读

新班章普洱茶的口感特点


新班章选用2014年春季大树茶箐,原料来自新班章,饼形非常漂亮,芽头多,新班章村与班章老寨相邻,是属同宗、同族的姊妹村,坐落在沟壑纵横、古木苍天的崇山中,1700-1800米海拔终年云雾缭绕,铸就了班章大叶种茶神奇独有的霸气。

茶饼外观相当漂亮,白色的芽头很多,条索粗壮、显毫,色泽油亮,芽头多且显白毫,芽叶色泽墨绿,油亮。新班章普洱茶的口感特点:

此款茶属于新班章大树茶的苦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真正彰显了苦尽甘来的意境以及芽头多,饼面非常漂亮,茶汤入口苦味较重,适合重口味的茶油,舌根及其两颊明显,舌尖轻微涩感,茶气较足,这些特别要注意的是此茶不适宜牛饮,在连续品饮的过程中苦味中有甘味,开始小编还以为是错觉,后面才明白是连续品饮的缘故,苦味没有化尽,连续品饮会觉得始终是苦味萦绕,停杯后才真正体会到苦尽甘来的意境,且悠长且耐人寻味,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我想这也是类似老曼娥这类苦茶受人欢迎的魅力所在了。茶底漂亮,有新茶的味儿,叶片肥嫩,色泽鲜艳,尽情展现了新班章山头独有的风味特征。汤色不同年份的有不同的变化,新茶汤色便呈金黄色,存放过程中逐步发生变化,存放三年的新班章茶汤色会更黄亮、油亮,且茶汤稠而厚。

茶气足,茶汤苦味重,回甘来的较迟,仿佛就像人生,只有吃尽了苦头,才能体会甜的真正含义,入口即能感觉到茶汤的劲度和力度。第一次深刻感受这样的苦茶,不品饮到最后难以发掘它的魅力,品饮一两小时后喝水都会感觉到甜,方才觉得这款茶有意思,如此特别。

叶底叶片相对细长,也有呈椭圆形的;叶片柔韧,厚实;颜色比较均一,叶片上毫毛明显。

什么原因造成普洱茶(团、饼、沱、砖)出现后续的膏化现象呢?


厌氧发酵属于固体发酵技术,也是微生物发酵最常见的一种发酵方法。在中国,中国的古代先人就是最早采用厌氧发酵的方法酿造白酒。这种酿酒方式最奇妙的一奌是,不具备模仿性。怎么理解呢,简单地说,贵州茅台酒厂出产的茅台酒,假设在异地生产的话,既使工艺和设备相同,甚至操作人员也是从茅台酒厂拉过来的全班人马,但生产出来酒就与茅台酒厂出品的酒质量上有差异,有时差异极大。什么原因呢?是加工现场微生物菌群不同造成的。这就像普洱茶,勐海茶厂生产的“大益”产品所附带的“勐海味”、下关茶厂的沱茶所具有的“下关味”,是其它地区所模拟不了的。

当然,云南普洱茶就其产地不同,还有各种各样独特的口感与味觉,这其中的独特,都与加工区域内特有的微生物菌群有关。可不要小瞧了这种微生物菌群,它既是最有价值的地理标识,也是决定产品优劣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就像茅台酒厂发酵车间窖池里的一块窖泥,单位面积内其微生物菌群可达上亿个,你可以说它价值几万,也可以说它价值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也不为过。这些窖泥恰恰是茅台酒生产的“最高机密”。同样,普洱茶后续发酵的厌氧菌群,也是极具价值的。

其一,中国的云南位于云贵川高原地带,其物种的多样性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造就了特殊的微生态循环系统,而各个产茶区以及茶叶加工厂又都处在大的微生态循环系统的小生态子系统中,其不同地理位置也促使微生物菌群的差异性。我们绝对相信,有些微生物菌种是迄今未科学界发现的,而这些未被发现的微生物菌种,尤其是叁与普洱茶厌氧发酵的某个未知的厌氧菌一旦被发现后,有可能成为新的“药源”。它的意义无论从经济上讲,还是从社会效益上看,都是具大的。

其二,绿茶类是不发酵茶,它的工艺特点在于最大限度保持茶叶原有的成分,既“保鲜”法。如绿茶的杀青工艺,就是在高温下(100度以上),快速将多酚氧发酶及其它酶类破坏,使其化学分子链断裂,失去后续氧化的能力。保持茶叶冲泡后的“鲜爽”度。这种工艺能极大地保持原有茶叶的本味,也可称其为“原汁原味”。同时,它在保留茶叶原始成分的基础上去探寻某些化学成分对人体产生的药用价值。这方面,绿茶的科研人员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其成果也有很多。

但是,这种制茶工艺也有一个弱点,就是水浸出物太少。以绿茶中所含的蛋白质为例,绿茶中所含的蛋白质,80%为谷蛋白,而谷蛋白是不溶于水的,绿茶中的氨基酸溶于水的也只占很小部分,既游离氨基酸,其它的基本不溶于水,凡此种种,就必然造成绿茶水浸出物极少,也是人们常说的绿茶不耐泡的原因,基本上是冲泡四次后,茶味就极淡了。而且,绿茶不能空腹饮用,民间称其“寒性”大,实际上是绿茶中很多化学成分不被人体吸收,多饮后对人的肾脏压力太大。

相比较绿茶,普洱茶则不同,它是另一种工艺思路。它是采用从表面上看很原始,但又是现代生物科技很难超越的厌氧发酵技术,将普洱茶由“生”向“熟”的方向转化。就普洱茶后续发酵而言(专指团、饼、沱、砖,而非散茶),是以厌氧菌为主,有氧菌为辅的发酵模式。它的意义在于,这种厌氧发酵的模式可以造成茶叶内大量化学成分的转化。可将茶叶诸多不溶于水的物质转化为新的水溶性物质,由此也可将大量人体不能吸收的物质转变为人体易吸收的营养物。

对于普洱茶,中国茶叶研究所的专家们指出,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在微生物参与发酵的过程中,茶多酚、咖啡碱等成分的含量大大降低,因此普洱茶冲泡出来看着很浓,但喝了却不会影响人的睡眠。普洱茶的确具有很多保健功效,比如降血脂、降血压等。尽管绿茶、红茶也有这些功效,但普洱茶相比更加显著。这些都是得到了科学证实的。但普洱茶毕竟只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它能防病,但不能治病,消费者如果当药吃就不对了。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1009.html

上一篇:如何鉴别秋季铁观音?

下一篇:小户赛——沉浮七百年的拉祜茶事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