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口感的协调性

2020-10-15

普洱茶口感的“协调性”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氨酚比”。“氨酚比”不同,滋味、香气、韵味就自然不同。品“协调性”就是品普洱茶好不好喝的基础。

太过于“苦”的普洱茶,是因为茶多酚以及咖啡碱含量高,如果在加上回甘不好的话,其茶韵不上台面;太过于“涩”的普洱茶是因为茶多酚含量高,特别是儿茶素含量高,在口腔中形成厚重不退的粗糙干燥的滞涩感,如果长时间化不掉的话,其茶韵可想而知。

“协调性”好的普洱茶,根据个人口味“苦涩度”适中,而且退化得要快,回甘速度和程度要适合个人口味的“快”感。

不同茶区、不同茶种、不同季节、不同嫩度的毛茶茶青“氨酚比”不会相同。比如同茶区、同茶种、同嫩度、不同季节的茶青,春茶氨酚比高且相较而言生长周期稍长,滋味就会醇厚、鲜爽韵味好;夏茶“氨酚比”低且生长采摘的间隔时间较短,再加上雨水充沛等原因,滋味就会呈现苦涩,鲜爽不足韵味欠佳。

cy316.COM编辑推荐

谈到普洱茶的茶韵 口感的协调性是基础


谈到普洱茶的茶韵,口感的“协调性”是基础,过于苦(多酚及咖啡碱含量高),而没有回甘的茶,其茶韵欠佳;过于涩的茶(茶多酚含量高,特别是特别是酯型儿茶素含量高),品饮后口腔及舌苔有厚重的燥涩感,这种茶,其茶韵也欠佳。而口感的“协调性”,一个重要的指标是“酚/氨比”,即茶多酚与氨基酸类物质的比例。不同茶区、不同茶种、不同季节、不同嫩度,茶菁的“酚/氨比”不同,滋味、香气以及韵味自然不同。

在茶梗开汤简单审评分析中发现,茶梗的香气、滋味内质特征,以陈香和鲜爽度为优,有的茶友不理解,茶梗那么老,会有鲜爽度吗?

实际上,茶梗作为鲜叶的营养传导器官,其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是比较高的。

配方茶,就如同烹调一道菜肴,用不同嫩度、不同部位的材料合理拼配而成(毛茶有粗松、紧细、长短、大小,身骨轻重等区分,通过精制工艺可以分开)。不同嫩度、不同部位的茶材,内含物的主要成分、以及它们间的比例是不尽相同的,造成了滋味、香气的异彩纷呈,拼配茶的魅力也就由此而生。

普洱茶的协调性是什么?


普洱茶的口感,是茶汤通过刺激人体的味觉、嗅觉、触觉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主观感受。口感产生的基础是普洱茶的水浸出物,与其中的主要成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有一款普洱喝起来让你觉得口感协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内含物中的“氨酚比”适当,“氨酚比”影响到茶的滋味、香气、韵味,品“协调性”就是品普洱茶好不好喝的基础。

1、氨与酚,茶汤的味精

氨指氨基酸,它的鲜、酸、甜味都会促使唾液分泌,导致生津。在普洱茶的长期存放中,氨基酸含量会有所下降,一部分会被分解和转化为无机物。但是氨基酸在普洱茶滋味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含物质,茶的品质后期好不好,口感好不好,氨基酸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酚指茶多酚,又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可水解单宁(又称酯型儿茶素),刺激性较强,涩味明显,并使口腔感觉“粗糙”;

另一类是缩合单宁,刺激性弱,使口腔感觉爽口、顺滑。我们可能不太喜欢这个“涩”字,但是它在口感中非常重要,能促使其他的呈味物质更好地表现出来。

2、氨酚合理搭配,茶汤更好喝

太苦的普洱茶,是因为茶多酚含量高,如果再加上回甘差的话,其茶韵不上台面;而偏涩的普洱茶,是因为茶多酚,尤其是儿茶素的含量高,在口腔中形成厚重的滞涩感,如果长时间化不掉的话,其茶韵可想而知。

苦涩不散总是一种让人不悦的体验,如果是氨酚比适当,协调性好的普洱茶,入口“抓”舌头,即使是有瞬间浓重的奇苦(像是以重苦闻名的布朗系茶),也能很快松开,这种感觉被称为“化”,,这样的茶即便在茶汤温度降低后也不会留有过重的涩底。有老茶客会把“抓”舌头的力度、“化”的迅速与否作为评判茶叶品质的依据之一。

一般来说,苦涩化得快,回甘速度和程度要适合个人口味的茶,就是适合你的好茶。

不同茶区、不同茶种、不同季节、不同嫩度的毛茶茶青“氨酚比”不会相同。比如同茶区、同茶种、同嫩度、不同季节的茶青,春茶氨酚比高,滋味鲜爽,相较而言,夏茶的氨酚比低,再加上生长采摘的间隔时间较短、雨水多等原因,滋味就会呈现苦涩,鲜爽不足韵味欠佳。

如何感受普洱茶的协调性


经常看到有人说普洱茶入口后协调性较好,然后查询普洱茶协调性的问题,大多数是从“氨酚比”的角度进行分析,什么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说一堆。然而,这些太过专业的东西似乎有些增加普通喝茶者的负担。

在我看来,协调性应该是基于苦、涩、香、回甘等几个基本口感之间的比例正好的舒适感。如果一款茶入口,没有一点涩感,但是却苦得难以忍受,那么这茶肯定是“不协调”的。那么是不是一款茶一定要苦、涩皆有,才是协调呢?当然不是,倘若没有涩感,有轻微苦感但是口腔并不排斥,觉得相对适口,那么我想这也可以算是相对协调的。

再比如,茶汤有苦、涩和香,但是苦、涩化开后,丝毫没有回甘,那么此时口腔内只有香气的话也显得有些单调,那么协调性自然也是有所欠缺的。因此,有些茶可能香气高扬、有的则回甘猛烈,相对来说我们认为这是优点,但相对于协调性来说,这其实是“所占比例太多”的表现。

那么除了相对之间的平衡、不突兀,协调性好的茶应该给人以饱满的感觉。当一款茶的苦、涩、香、回甘、生津、厚度、喉韵各方面都具备了的话,给人的感觉应该不至于单一,而是有些丰富饱满的。

所以,从协调性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必认为茶品的苦和涩就不好,而高香就一定是优点。更加不必盲目的排斥拼配技术,毕竟拼配技术是目前实现普洱茶协调性比较普遍而有效的方法。

李文华:普洱茶协调性的重要性


在茶梗开汤简单审评分析中发现,茶梗的香气、滋味内质特征,以陈香和鲜爽度为优,有的茶友不理解,茶梗那么老,会有鲜爽度吗?

实际上,茶梗作为鲜叶的营养传导器官,其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是比较高的,引用以下资料做点说明(茶学专业教材,陆松侯、施兆鹏主编《茶叶审评与检验》第三版,第62页)。

上述表格介绍了不同嫩度鲜叶的主要成分含量,氨基酸含量,在嫩茎里为5.73,而第一叶才3.11,第四叶只有1.95了,嫩茎里氨基酸含量之高,是让人诧异的。

配方茶,就如同烹调一道菜肴,用不同嫩度、不同部位的材料合理拼配而成(毛茶有粗松、紧细、长短、大小,身骨轻重等区分,通过精制工艺可以分开)。不同嫩度、不同部位的茶材,内含物的主要成分、以及它们间的比例是不尽相同的,造成了滋味、香气的异彩纷呈,拼配茶的魅力也就由此而生。

谈到普洱茶的茶韵,口感的“协调性”是基础,过于苦(多酚及咖啡碱含量高),而没有回甘的茶,其茶韵欠佳;过于涩的茶(茶多酚含量高,特别是特别是酯型儿茶素含量高),品饮后口腔及舌苔有厚重的燥涩感,这种茶,其茶韵也欠佳。而口感的“协调性”,一个重要的指标是“酚/氨比”,即茶多酚与氨基酸类物质的比例。不同茶区、不同茶种、不同季节、不同嫩度,茶菁的“酚/氨比”不同,滋味、香气以及韵味自然不同。

从苦、涩味中识茶,品茶汤的协调性!


因普洱茶具备越陈越香的特性,很多人认为普洱茶新茶只是初制茶,还没有完全具备普洱茶的特点,因为普洱茶的意义在于合理仓储之中的陈化与后发酵,而普洱新生茶还没有进入到这个必要环节,新生茶基本带有较为明显的苦涩味。运用仓储技术是否能加速普洱生茶苦、涩味的转化时间是很多业界人士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对此陈永堂大方分享自己多年的经验,“这个问题我保留个人观点,多年的经验累积我认为无论在哪一个地方存茶,除了大气候对茶有影响,仓储技术有差别之外,普洱茶的苦味不会因为仓储环境而加速转化。比如在昆明存茶,由于大气候条件决定了空气中含氧量偏低转化较慢,和南方仓储出的普洱茶在香气、汤色上都有很大差别,但茶本身的苦味是没有分别的,普洱茶中苦的滋味只会随着时间的递增而慢慢降低,不会因为存茶的地点和仓储技术加速茶中的苦味减弱。

“判断一款中老茶的品质,最重要的就是茶汤的协调性。陈永堂说,“一款好的中老茶凵感特别协调,苦涩味经过时光的洗礼已转化得柔和,没有明显的苦涩味,史多的是甘甜,生津。如果是年份久远的老茶,还多了駙润顺滑的感觉,喝下去后身体会微微发汗,变暖。因为每人味蕾敏感度不同,对苦涩味的感受有不同,有些茶喝下去后的苦涩感是停留在口腔和舌面很久散不去,有的茶虽然有苦涩感,但很快就转化为生津,甘甜。切记,茶汤中的涩感会转化为润滑,生津。苦味转化出的就是甘甜。”

陈永堂之前在西北喝到一泡普洱茶,从汤色判断最多4、6年的普洱茶,但茶叶中的涩感在口腔里转化得很快,他认为是30多年的老茶,带回东莞储存后每过一个月,茶汤味道就越往老茶转变,最后证实这一款茶是40多年的老普洱茶。“茶叶的涩感由存放空间的干燥度决定的,比如仓储空间的湿度常年低于60%,不利于涩感

转化,就会呈现出汤感不够滑,不够润,涩感只能随着普洱茶的真实时间而慢慢转化。因此,这也是鉴别一款中老茶真正年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普洱茶没有被消费者所熟知的年代,喝茶只讲究色、香、味三个要素,现在喝普洱茶多了一项色、香、味、气,但茶气一种难以具象化的个人感受。对于茶气,陈永堂有着自己的理解,“我们喝的每一种茶都有茶气,只是表现得明显与否,好比大家说绿茶有清香,普洱茶也有清香味,只是没有绿茶表现得那么强。同理普洱茶的茶气相对其他茶类很明显,如果一款中老茶具备色、香、味、气四个要素,我们就能判定这是一款好的中老茶。如果没有这几要素,那么可能是茶叶原料不好,或者存放出问题茶被放坏了。

普洱茶的协调感指的是什么?普洱茶的协调感指的是什么?


评价一款普洱茶的优劣,我们常用到的指标有汤感、水路、冲击力、韵感、生津、喉韵、回甘回甜以及协调感。如果评价一款茶协调感好,那么这款茶的整体品质也差不到哪去,那么要如何理解协调感这个词呢?

何为普洱茶的“协调感”?

简单来说,协调感就是指口腔感受到香、甘、滑、重、苦、涩、甜的平衡性。像老曼峨原生种的茶叶,虽然它的滋味浓烈厚实、层次丰富,但是在口感上,它的苦与涩其实是不协调的,明显苦比涩长。

生态、工艺上乘的普洱茶,茶汤入口的滋味非常饱满厚实,这不是说它苦味明显或涩感很重,而是指它的汤感、香气、润度、苦涩度互相融合,达到了一种圆融太和的状态。

老班章:一口喝懂普洱茶的喉韵和协调感

以老班章为例,老班章有帕沙种(甜茶)、曼峨种(苦茶)、原生种(最苦),三种茶树自然混生在一片茶园里,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拼配。如果再有比较好的工艺,你会感觉老班章喝起来的时候协调感简直好到爆表。它的苦、涩、甘韵趋于平衡,你既不会感觉它的苦压过了涩,也不会觉得它的涩盖过了苦,每种滋味都恰到好处。一口茶汤咽下去,喉韵直接穿喉,回苦、回甘、生津以排山倒海之势,齐齐涌来。

普洱茶追求一山一味,一寨一韵,有的地方的茶高香,有的地方的茶高甜,有的地方的茶苦底明显,一款好茶的口感在拥有某一地域特性之外,其他方面也不能太弱,否则口感就会显得淡薄,缺乏层次感。

普洱茶的协调感是什么?


评价一款普洱茶的优劣,我们常用到的指标有汤感、水路、冲击力、韵感、生津、喉韵、回甘回甜以及协调感。如果评价一款茶协调感好,那么这款茶的整体品质也差不到哪去,那么要如何理解协调感这个词呢?

何为普洱茶的“协调感”?

简单来说,协调感就是指口腔感受到香、甘、滑、重、苦、涩、甜的平衡性。像老曼峨原生种的茶叶,虽然它的滋味浓烈厚实、层次丰富,但是在口感上,它的苦与涩其实是不协调的,明显苦比涩长。

生态、工艺上乘的普洱茶,茶汤入口的滋味非常饱满厚实,这不是说它苦味明显或涩感很重,而是指它的汤感、香气、润度、苦涩度互相融合,达到了一种圆融太和的状态。

老班章:喝懂普洱茶的喉韵和协调感

以老班章为例,老班章有帕沙种(甜茶)、曼峨种(苦茶)、原生种(最苦),三种茶树自然混生在一片茶园里,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拼配。如果再有比较好的工艺,你会感觉老班章喝起来的时候协调感简直好到爆表。它的苦、涩、甘韵趋于平衡,你既不会感觉它的苦压过了涩,也不会觉得它的涩盖过了苦,每种滋味都恰到好处。一口茶汤咽下去,喉韵直接穿喉,回苦、回甘、生津以排山倒海之势,齐齐涌来。

普洱茶追求一山一味,一寨一韵,有的地方的茶高香,有的地方的茶高甜,有的地方的茶苦底明显,一款好茶的口感在拥有某一地域特性之外,其他方面也不能太弱,否则口感就会显得淡薄,缺乏层次感。

普洱茶的协调感指的是什么?


评价一款普洱茶的优劣,我们常用到的指标有汤感、水路、冲击力、韵感、生津、喉韵、回甘回甜以及协调感。如果评价一款茶协调感好,那么这款茶的整体品质也差不到哪去,那么要如何理解协调感这个词呢?

简单来说,协调感就是指口腔感受到香、甘、滑、重、苦、涩、甜的平衡性。像老曼峨原生种的茶叶,虽然它的滋味浓烈厚实、层次丰富,但是在口感上,它的苦与涩其实是不协调的,明显苦比涩长。

生态、工艺上乘的普洱茶,茶汤入口的滋味非常饱满厚实,这不是说它苦味明显或涩感很重,而是指它的汤感、香气、润度、苦涩度互相融合,达到了一种圆融太和的状态。

老班章:一口喝懂普洱茶的喉韵和协调感

以老班章为例,老班章有帕沙种(甜茶)、曼峨种(苦茶)、原生种(最苦),三种茶树自然混生在一片茶园里,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拼配。如果再有比较好的工艺,你会感觉老班章喝起来的时候协调感简直好到爆表。它的苦、涩、甘韵趋于平衡,你既不会感觉它的苦压过了涩,也不会觉得它的涩盖过了苦,每种滋味都恰到好处。一口茶汤咽下去,喉韵直接穿喉,回苦、回甘、生津以排山倒海之势,齐齐涌来。

普洱茶追求一山一味,一寨一韵,有的地方的茶高香,有的地方的茶高甜,有的地方的茶苦底明显,一款好茶的口感在拥有某一地域特性之外,其他方面也不能太弱,否则口感就会显得淡薄,缺乏层次感。

普洱品鉴:怎么形容普洱茶的口感?形容口感


刚一开始喝普洱茶的时候,不管是生茶熟茶,你能说出它的口感吗?应该很难去形容自己喝下去的感受,品饮久了,自然就知道应该以什么来形容口感,看看以下21种普洱茶口感描述语,是不是觉得普洱茶的口感太丰富了呢!

云南普洱茶评审主要依靠评茶人员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来判断茶叶质量好坏的。茶叶的感官评审主要内容是茶叶质量、等级、制作等质量问题,包括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项简称「五项因子」,以下是普洱茶约21种专用口感评茶术语,对于初阶学习普洱茶的茶友会有一定的启发。

1、茶性: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2、茶质: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3、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4、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5、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6、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气泡不断的涌出。

7、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8、甘韵、甜质: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

9、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沙、厚、薄、利。

10、层次感:层指重迭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11、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12、饱满: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13、烟熏味: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它香味。

14、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15、酸味: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16、水味:在储藏中产生,带有植物腐烂的气味。

17、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18、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觉不安、烦躁等。

19、汤氲:氲,音「温」,意指茶汤汤面上白色的一层「雾气」。

20、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21、陈韵:经时间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解析普洱茶的口感


普洱茶,又名滇青茶,属于黑茶类,因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名普洱茶。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使用后发酵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

那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普洱茶的口感如何吧。

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该地具有终年雨水充足、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等优势。

普洱茶是所有茶叶中含茶多酚最多的一种茶叶,茶多酚经研究具有养颜、增加皮肤抗氧化水平,可直接吸收紫外线,是皮肤的有效保护剂。那么普洱茶的口感怎么样呢?

甜爽具有甜的感觉而爽口。

甘滑带甘味而滑润。

醇厚滋味甘醇浓稠。

醇和滋味甘醇欠浓稠。

平淡(淡薄)滋味正常,但清淡,浓稠感不足。

浓烈滋味强劲,刺激性及收敛性强。

鲜爽鲜活爽口。

粗淡滋味淡薄,粗糙不滑。

粗涩涩味强,而粗糙不滑。

青涩涩味强,而带青草味。

苦涩滋味虽浓,但苦味,涩味强劲。茶汤入口,味觉有麻木感。

水味茶叶受潮或干燥不足之茶叶,滋味软弱无力。

以上就是对普洱茶的口感的介绍,通过以上的大家是不是更了解普洱茶了。

普洱茶之树龄与口感:好的普洱茶什么口感?


【导读】人的年龄长,阅历会丰富;树的年龄长,根会深、粗、纵,所谓根深蒂固。人百年之后,称之为作古。树上百年,如果还活着,大概可称古树了。或者活着的人,只见其树长,而不见其树生,也可称其为古树了。古树茶说的人多,但很少人定义它的年龄,依我们之见应该上百年才可以称之为古树,树的正常寿命应该比人长很多,我们说古树,是以人百年之后作古的“古”,来说古树的“古”,所以古树应该是上百年的。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2、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普洱茶的多种口感


水的品质对于茶汤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各项指标中,对茶汤影响最大的有三方面,净度,硬度,PH值净度指的是水中的悬浮性杂质的比例,对于茶来说,净度越高的水,泡出来的茶就越清澈,滋味香气也就越不受影响。

其实茶是生命力极强的,尤其是普洱生茶,变化的程度会令你不敢相信。当存放的地点发生变化时,如果马上拿来冲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一般来说会比原来的差;而当同样的茶在新的地方放上一段时间后再拿来冲泡,口感发生的变化可能会比之前的还好,因为它已经适应了这个新地方了,所以有的茶友总觉得买回去的茶老是口感不一样,甚至怀疑茶老板掉包了,其实真的是冤枉了茶老板。

另外,个人味觉对普洱茶口感也有影响。辛辣或者大蒜等气味比较重的食物,会影响自己的味觉。如果身上了擦香水、护肤品,这些物品散发出来的气息就会干扰茶的香气。

当然,水和气候的不同,对茶的影响也是蛮大的,但我觉得还是不够地域不同变化的大,因此,如果新买回家的茶,尤其是普洱茶,真的需要放上一段时间以后才拿来冲泡,如果是饼茶、砖茶或者是沱茶,还应该用茶刀慢慢撬开醒茶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冲泡,这样就不会浪费好茶了。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普洱茶口感的协调性》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普洱茶口感的协调性》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普洱茶的口感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3598.html

上一篇:安化花卷茶(千两茶)品质的形成

下一篇:黑茶助推湘茶重振声威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