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

2020-09-29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相关知识!

元代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并不如唐宋时期的发展,这与元代时的社会经济与统治才的文化有着一定的关联,那么茶文化在明清时期又经历了哪些发展呢?会不会也同样曲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

在明代,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

由此看来,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非常不错,已经发展到普及的程度了,在人们群众中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cy316.com延伸阅读

明清时期我国茶文化


在明清时期,我国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明清时期茶叶生产的发展


明清时期,中国茶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唐宋茶业的辉煌,主要是表现在茶学的深入及茶叶加工,特别是贡茶,加工技术技术的精深。而明清时期,这种传统的茶学、茶业及至茶文化,因为经过宋元的社会动荡,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茶类的新发展

宋元时期,除贡茶仍然采用团饼茶外,散茶在民间俗饮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普及。但明朝初期,贡茶仍然采用福建的团饼,后来,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进贡团饼茶太重劳民力,决意改制,下令罢造龙团,改进芽茶。明太祖的诏令,在客观上,对进一步破除团饼茶的传统束缚,促进芽茶和叶茶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明朝茶业在技术革新、各种茶类的全面发展以及名茶的繁多上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色。

生产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

据有关资料显示,明清时期在原有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少新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有如明末清初方以智《物理小识》中记到种以多子,稍长即移。说明在明朝,有的地方除了直播以外,还采用了育苗移栽的方法。到康熙年间的《连阳八排风土记》中,已有茶树插枝繁殖技术。此外,在清代闽北一带,对一些名贵的优良茶树品种,还开始采用了压条繁殖的方法。

在茶园管理方面,明清时期在耕作施肥,种植要求上更加精细,在抑制杂草生长上和茶园间种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此外,在掌握茶树生物学特性和茶叶采摘等方面,在明清时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从制茶技术看,元代《王祯农书》所载的蒸青技术,虽已完整,但尚粗略,明代时,制茶炒青技术发展逐渐超过了蒸青方法。

品类的多样化

由于工艺技术的改进,各地名茶的发展也很快,品类日见繁多。宋代时的知名散茶寥寥无几,文献中提及的只有日注、双井、顾渚等几种。但是,到了明代,仅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一书中辑录的今茶名就有97种之多,绝大多数属散茶。

明清两朝在散茶,叶茶发展的同时,其他茶类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包括黑茶、花茶、青茶和红茶等。

青茶,也称乌龙茶,是明清时首先创立于福建的一种半发酵茶类。红茶创始年代和青茶一样,也无从查考,从现存的文献来看,其名最先见之于明代中叶的《多能鄙事》一书。到了清代以后,随茶叶外贸发展的需要,红茶由福建很快传到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云南和四川等省。在福建地区,还形成了工夫小种、白毫、紫毫、选芽、漳芽、兰香和清香等许多名品。

明清时期的泡茶道


中国茶道在经过了煎茶道和点茶道之后,在明清时期出现了新的泡茶道。泡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泡茶道蕴酿于元朝至明朝前期,正式形成了十六世纪末叶的明朝后期,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前中期,绵延至今。

历史沿革:明清时期——泡茶道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行至今。

十六世纪末的明朝后期,张源著《茶录》,其书有藏茶、火候、汤辨、泡法、投茶、饮茶、品泉、贮水、茶具、茶道等篇;

许次纾著《茶疏》,其书有择水、贮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点、汤候、瓯注、荡涤、饮啜、论客、茶所、洗茶、饮时、宜辍、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游、权宜、宜节等篇。

《茶录》和《茶疏》,共同奠定了泡茶道的基础。

十七世纪初,程用宾撰《茶录》,罗廪撰《茶解》。十七世纪中期,冯可宾撰《岕茶笺》。十七世纪后期,清人冒襄撰《岕茶汇钞》。这些茶书进一步补充、发展、完善了泡茶道。

朱元璋明初,茶饼制作工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茶饼上镏金镂银,更有雕龙画凤,称之为“龙凤团茶”,但是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龙团贡茶而改贡散茶,点茶道随之衰落,中国的茶道因此发展到泡茶道。泡茶道形成于十六世纪末的[明代]后期,代表人物有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陈继儒、徐渭、田艺衡、徐献忠、张大复、张岱、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对茶道的贡献其一在于创立了泡茶茶艺,且有撮泡、壶泡和工夫茶三种形式;其二在于为茶道设计了专用的茶室──茶寮。泡茶道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代]前中期,衰于近代,复兴于二十世纪后期。

关于朱元璋下诏的原因,前人有两种解释:一说出身穷苦的朱元璋体恤民情、节约财政;二说朱元璋不懂风雅、一介粗人。不管历史如何评说,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因为泡茶道的简便,茶也就走进了寻常巷陌,百姓人家,成为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泡茶道茶艺:泡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备器

泡茶道茶艺的主要器具有茶炉、汤壶(茶铫(diào))、茶壶、茶盏(杯)等。

选水

明清茶人对水的讲究比唐宋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田艺衡撰《煮泉小品》,徐献忠撰《水品》,专书论水。明清茶书中,也多有择水、贮水、品泉、养水的内容。

取火

张源《茶录》“火候”条载:“烹茶要旨,火候为先。炉火通红,茶瓢始上。扇起要轻疾,待有声稍稍重疾,新文武之候也。”

候汤

《茶录》“汤辨”条载:“汤有三大辨十五辨。一曰形辨,二曰声辨,三曰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泡茶道

辨,气为捷辨。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是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是萌汤,直至气直冲贯,方是纯熟。”又“汤用老嫩”条称:“今时制茶,不假罗磨,全具元体,此汤须纯熟,元神始发。”

习茶

(1)壶泡法

据《茶录》、《茶疏》、《茶解》等书,壶泡法的一般程序有:藏茶、洗茶、浴壶、泡茶(投茶、注汤)、涤盏、酾茶、品茶。

(2)撮泡法

陈师撰于十六世纪末的《茶考》记:“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撮泡法简便,主要有涤盏、投茶、注汤、品茶。

(3)工夫茶

工夫茶形成于清代,流行于广东、福建和台湾地区,是用小茶壶泡青茶(乌龙茶),主要程序有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等,又进一步分解为孟臣沐霖、马龙入宫、悬壶高中、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品啜甘露、领悟神韵。

对泡茶道茶艺有贡献的,除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外,还有徐渭、陆树声、张大复、周高起、张岱、袁枚、屠本俊、闻龙等人。

茶礼

中国茶道注重自然,不拘礼法,茶书对此多有省略。

茶境

十六世纪后期,陆树声撰《茶寮(liáo)记》,其“煎茶七类”篇“茶候”条有“凉台静室、曲几明泡茶道

窗、僧寮道院、松风竹月”等。徐渭也撰有《煎茶七类》,内容与陆树声所撰相同。《徐文长秘集》又有“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寒宵兀坐、宜松风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鲜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装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瓢烟。”

许次纾《茶疏》“饮时”条有“明窗净几、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课花责鸟、荷亭避暑、小院焚香、清幽寺院、名泉怪地石”等二十四宜。又“茶所”条记:“小斋之外,别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闭寒。壁边列置两炉,炉以小雪洞覆之,止开一面,用省灰尘脱散。寮前置一几,以顿茶注、茶盂、为临时供具。别置一几,以顿他器……”

屠隆《茶说》“茶寮”条记:“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设,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张谦德《茶经》中也有“茶寮中当别贮净炭听用”、“茶炉用铜铸,如古鼎形,……置茶寮中乃不俗。”明清茶人品茗修道环境尤其讲究,设计了专门供茶道用的茶室——茶寮,使茶事活动有了固定的场所。茶寮的发明、设计、是明清茶人对茶道的一大贡献。

修道

明清茶人继承了唐宋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创新不多。综上所述,泡茶道蕴酿于元朝至明朝前期,正式形成了十六世纪末叶的明朝后期,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前中期,绵延至今。

中国茶道成于唐,继于宋,盛于明。中国茶道形成于八世中叶的中唐时期,陆羽为中国茶道的奠基人和煎茶道的创始人。煎茶道的代表人泡茶道

物有陆羽、常伯熊、皎然、卢仝、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齐已等。唐代茶人对茶道的主要贡献在于完善了煎茶茶艺,确立了饮茶修道的思想。煎茶道鼎盛于中晚唐,历五代、北宋、南宋末而亡,为时约五百年。

点茶道形成了十一世纪中叶的北宋中后期,代表人物是蔡襄、赵佶、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审安老人、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等。宋代茶人承先启后,创立了点茶茶艺,发展了饮茶修道的思想。点茶道鼎盛于北宋中后期至明朝初期,至明朝末期而亡,为时约六百年。

泡茶道形成于十六世纪末的明朝后期,代表人物有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陈继儒、徐渭、田艺衡、徐献忠、张大复、张岱、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对茶道的贡献其一在于创立了泡茶茶艺,且有撮泡、壶泡和工夫茶三种形式;其二在于为茶道设计了专用的茶室——茶寮。泡茶道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前中期,衰于近代,复兴于二十世纪后期。

中国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煎茶道、点茶道在中国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一线生机。唐宋元明清,中国的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先后传入日本,经日本茶人的崇新改易,发扬光大,形成了日本的“抹茶道”、“煎茶道”。茶道发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

元明清时期的茶


元、明两代,由于屡受战乱之苦,加之茶税过重,信阳茶叶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但始终保持着名茶区的优势。

浉河上游还有闻名遐迩的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集云山、云雾山、震雷山、双碑寨等,都是出产信阳茶的名山。明代将军王延世在《游白龙潭记》中,有茶助兴:扶掖到潭右,一岩如广,大石可座而饮食,敲石火温所携酒,炙烹蚧茗,色味俱绝。明代文坛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家居信阳城西,写下了大量赞美家乡山水的诗篇。如他对信阳毛尖主产区黑龙潭的描写与称赞:川流一曲抱,峭壁万年开;白石传杯坐,青天送月来;蛟龙亦自舞,鸥鹭当相猜;谁识仙潭上,天公此钓台。

据清人陆廷灿编的《续茶经》转引元代的《文献通考》载:元代,全国有26种名茶,东首、浅山薄则出光州。明代出的地方志书中也有较详细记载,河南通志记载,当时河南地方的唯一名茶,罗山茶产汝宁府信阳州。到民国初年,信阳茶再次崛起,并走出国门,信阳毛尖也逐渐定型。

元明清时期的信阳茶


元、明两代,由于屡受战乱之苦,加之茶税过重,信阳茶叶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但始终保持着名茶区的优势。

浉河上游还有闻名遐迩的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集云山、云雾山、震雷山、双碑寨等,都是出产信阳茶的名山。明代将军王延世在《游白龙潭记》中,有茶助兴:扶掖到潭右,一岩如广,大石可座而饮食,敲石火温所携酒,炙烹蚧茗,色味俱绝。明代文坛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家居信阳城西,写下了大量赞美家乡山水的诗篇。如他对信阳毛尖主产区黑龙潭的描写与称赞:川流一曲抱,峭壁万年开;白石传杯坐,青天送月来;蛟龙亦自舞,鸥鹭当相猜;谁识仙潭上,天公此钓台。

据清人陆廷灿编的《续茶经》转引元代的《文献通考》载:元代,全国有26种名茶,东首、浅山薄则出光州。明代出的地方志书中也有较详细记载,河南通志记载,当时河南地方的唯一名茶,罗山茶产汝宁府信阳州。到民国初年,信阳茶再次崛起,并走出国门,信阳毛尖也逐渐定型,形成以龙潭信阳毛尖为代表的一批信阳茶企。

明清茶文化的发展


由于茶类和新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明清茶叶生产方式和茶叶饮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茶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的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茶叶冲泡方法的艺术性和茶具的独特性及茶馆的普及性。

品饮方式的艺术性

明清时期品茶方式的更新和发展,突出表现在饮茶艺术性的追求。明代兴起的饮茶冲瀹法,是基于散茶的兴起,散茶容易冲泡,冲饮方便,而且芽叶完整,大大增强了饮茶时的观赏效果。明代人在饮茶中,已经有意识地追求一种自然美和环境美。明人饮茶艺术性,还表现在追求饮茶环境美,这种环境包括饮茶者的人数和自然环境。当时对饮茶的人数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之说,对于自然环境,则最好在清静的山林、俭朴的柴房、清溪、松涛,无喧闹嘈杂之声。

追求饮茶的器具之美

明代散茶的兴起,引起冲泡法的改变,原来唐宋模式的茶具也不再适且了。茶壶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百姓茶饮生活中,茶盏也由黑釉瓷变成了白瓷和青花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衬托茶的色彩。除白瓷和青瓷外,明代最为突出的茶具是宜兴的紫砂壶。紫砂茶具不仅因为瀹饮法而兴盛,其形制和材质,更迎合了当时社会所追求的平淡、端庄、质朴、自然、温厚、闲雅等的精神需要。紫砂壶的制造出现了许多名家,如时大彬、陈远鸣等,并形成了一定的流派,最终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因而说,紫砂艺术的兴起,也是明代茶叶文化的一个丰硕果实。

清代以来,在我国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盛行工夫茶,工夫茶的兴盛也带动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如铫,是煎水用的水壶,以粤东白泥铫为主,小口瓮腹;茶炉,由细白泥制成,截筒形,高一尺二、三寸;茶壶,以紫砂陶为佳,其形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以受水半斤,茶盏、茶盘多为青花瓷或白瓷,茶盏小如核桃,薄如蛋壳,甚为精美。

茶馆的普及

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代,中国的茶馆作为一种平民式的饮茶场所,如雨后春笋,发展很迅速。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据记载,就北京有名的茶馆已达30多座,清末,上海更多,达到66家。在乡镇茶馆的发达也不亚于大城市,如江苏、浙江一带,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可以达到百余家之多。

茶馆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很引人注目的内容,清代茶馆的经营和功能特色有以下几种:饮茶场所,点心饮食兼饮茶,听书场所。除了上面几种情况外,茶馆有时还兼赌博场所,尤其是江南集镇上,这种现象很多。再者,茶馆有时也充当"纠纷裁判场所"。"吃讲茶",邻里乡间发生了各种纠纷后,双方常常邀上主持公道的长者或中间人,至茶馆去评理以求圆满解决。如调解不成,也会有碗盏横飞,大打出手的时候,茶馆也会因此而面目全非。

明清时期的生茶与熟茶


在清光绪二十九年二月,思茅厅饬令倚邦土司采办“贡茶”的《札文》内:“封宾采办先尽贡典,生、熟茶芽办有成数…贡品芽茶及头水官茶速急收…误卯期才缴,定即严提逼追不怠”的记载中,“封宾”就是《茶山茶政碑文》中所载的“二月初十日封宾,又於五月初十日开宾”,也就是每年这期间内,官方封锁茶山,不准茶客入茶山收购茶叶;“头水茶”就是节令“立夏”前采制的春茶;“误卯期”,就是延误农历四月初之限;“生、熟茶芽”分开来说就是:“生茶芽”和“熟茶芽”。

这就是说,早在清代“贡茶”中就有“生茶”和“熟茶”。对此,张泓《滇南新语》载:“普茶贡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毛尖即雨前所采者…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由此可知,清宫普洱“贡茶”毛茶分毛尖(即蕊茶)和芽茶(包括女儿茶)两类,其中,“毛尖”采于“谷雨”前;“芽茶”采于“谷雨”后。《茶山茶政碑文》载:“二月初十日封票起,每担加倍上纳税银七钱,又於五月初十日开票”,也就是每年二月初十日起,官方不给茶商发放“茶引”票,封锁茶山优先征收“贡茶”,直到五月十日起才给茶商发放“茶引”票。平时每担茶纳税三钱五分,此期间违反该规定者加倍上茶税银。

因而,清代“贡茶”中的“芽茶”为农历三月“谷雨”至“立夏”之间所采制的头水春茶。这些散茶征收以后集中到倚邦入仓的时限不准“误卯期”,无论如何也来不及“发酵”;即使来得及发酵,在塑料膜都没有的清代,凭“古六大茶山”当时的气侯等各种条件,根本无法对茶尖实施正常的人工发酵;就算有条件发酵,清宫“贡茶”都是很嫩的“蕊茶”和“芽茶”,按目前各速酵茶厂采用的那种湿度下的长时间“渥堆”,它们多数都必将腐烂无疑。因而这里的“熟茶芽”绝不会是现今所指的“人工发酵茶”;只会是鲜茶经“锅炒致熟”以后才揉制和干燥的新近毛茶,亦即“炒青毛茶”;这里的“生茶芽”,也绝不可能是现今所指的“青饼毛料”,而只会是鲜茶“未经锅炒或炒而未熟”就“日光生晒”了揉制、而后干燥的的新近毛茶,即“日晒杀青的新近生茶”,也就是云南总督鄂尔泰所谓“生晒为佳”者;这两种散茶,都属于“传统普洱散茶”;这两种散茶初制工艺,都是普洱散茶传统手工初制法。

前种初制法的工序依次是:阴冷处摊开“萎晾”,“萎晾”后经过“锅炒至熟”才“揉制”,“揉制”后“干燥”。“干燥”视天气实情分为晒干、阴干和低于38℃的适温烘干三种,不管采用这三种中的哪种干燥方式,所制作出的散茶都是“炒青毛茶”,因为它们在“揉制”之前的真正的“杀青”工序都是采用“锅炒致熟”的杀青方式。这种散茶就是真正的“熟茶”,即“已被炒熟”之意。以该茶压制的茶饼就是上述所提的“熟茶”。

这种初制法中“锅炒至熟”这道工序才是“杀青”工序,而“揉制”以后“日晒致干”的工序,根本不是“杀青”工序,而是“干燥”工序。因而不该把这道工序误称为“晒青”,而应该是“晒干”。所制作的毛茶不该误称为“晒青毛茶”,理应称为“炒青毛茶”。这种茶正常的新茶汤呈橘黄或金黄色。妥善保存,能自然性后发酵,环境越干燥其发酵越慢,发酵越慢就越纯,在一定期限内越陈越香,因而有长达几十年的珍藏价值。[page_break]

后种初制法的工序依次是:阴冷处摊开“萎晾”,“萎晾”后不经锅炒致熟就在烈日下生晒,晒蔫后“揉制”,“揉制”后“干燥”而成。这里的“干燥”也同样视天气实情分为晒干、阴干和低于38℃的适温烘干三种,但不管采用这三种中的哪种干燥方式,所制作出的散茶都是“晒青毛茶”,因为它们在“揉制”以前的“杀青”工序都是采用“日晒杀青”方式。这种散茶就是“生晒茶”即上述之“生茶”。以该茶压制的茶饼就是“生饼”或“青饼”。这种茶正常的新茶汤呈淡绿色,气味带生味,但该茶妥善保存也是自然性后发酵,也能长期珍藏,在一定期限内也是越陈越香,而且能除尽生气味。因而不适应该气味的人,不宜该新茶,宜陈化后才饮用该茶。该茶的首期发酵是茶汤由绿色逐步变为橘黄色,后期发酵才使茶汤由橘黄色逐步变成红色。这种茶受潮发霉是长黄霉。若制作有误就会使茶叶发红,新茶汤也会提早显红色。

总之,在清代,鲜茶不经锅炒致熟就直接“生晒”了揉制,而后晒干或低于38℃的适温烘干出的新近毛茶,才是正宗的“晒青毛茶”,也就是真正的“生茶”;以该散茶压制的紧茶,才是正宗的“生饼”或“青饼”。而由鲜叶经过“锅炒致熟”以后才“揉制”,继而晒干或低于38℃的适温烘干出的新近毛茶,不是“生茶”,而是“熟茶”;以该散茶压制的紧茶,不是“生饼”或“青饼”,而是“熟饼”。

这样以来,“人工发酵茶”就不宜称为“熟茶”,它最贴切的名称是“速酵茶”,以人工“加速发酵”之意;以它压制成的茶饼也不宜称为“熟饼”,它最贴切的名称是“速酵饼”。由于该茶在压饼前就已经基本发酵到位,适宜现用而不宜长期保存。这就是有人所谓“没有珍藏价值”的普洱茶。

目前市面上的普洱茶,除“速酵茶”以外,普遍都是前者而极少有后者。可是都被误称为“晒青毛茶”和“生茶”,无人知道它们实际是彻头彻尾的“炒青毛茶”和“熟茶”。“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这个定义,无论在传统原料上说,还是从传统的制作工艺上讲,实际都是严重歪曲事实的错误定义。因为,一是普洱茶原产区的民国以前的明清以前甚至现今的普洱茶鲜料本身就是小叶、柳叶、中叶、大叶和椭叶等多种茶的混合料,而且小叶茶占多数。二是目前普洱茶的“杀青”工序除了部分“生晒”以外,实际普遍都是“锅炒致熟”的杀青方式。另外,“晒青生茶”和“炒青熟茶”,经自然发酵者,为不同程度的“陈茶”;这两种“新茶”压制成的“茶饼”,理应统称为“新饼”。这两种“新饼”经“自然发酵”者,为不同程度的“陈饼”。

据传,该地“贡茶”中真正的“晒青生茶”,即正宗“生茶”,为宫女用茶,故又称“宫女茶”或“美容茶”。众所周知,普洱茶是具有厚重历史的文化茶品,它的分类和命名都应尊重其历史。笔者以此文提出澄清建议。

宋元时期茶具、茶文化的发展


北宋共历九帝一百六十八年。太祖赵匡胤在位仅十余年,太宗于976年继位,年号太平兴国,茶事亦在促兴之列,因为就在他即位后的第二年,即下诏要求向朝廷贡茶,并且贡茶的样式必须是取象于龙凤,以别庶饮,就是要贵贱有别,使喝茶体现天子龙威。当时有名的贡茶基地是福建建安,产地境风凤凰山一带称北苑,故又称所产之茶为北苑茶。并苑茶以龙凤团茶(即以龙凤图案的模具压制而成的饼茶)著称。咸平年间,丁谓研制出更精良的大龙团进贡皇室。庆历间蔡襄造小龙团又胜一筹。以后,元丰间有密云龙,绍兴间有瑞云翔龙,大观初年出白茶,宣和年又有细水芽、龙团胜雪等。宋代还在朝仪中加进了茶礼使饮茶的含义又引申开去。宋徽宗亲撰《大观茶论》,鼓吹壮举茶之妙,由此,斗茶之风盛极一时,达官显贵、平民百姓、文人墨客乐此不疲,成为宋代品茗特色。

闲茶时先要把杯盏温一下,然后是调膏,即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盏中,注入一点沸水,把茶末调制成膏状。接着是关键的点茶,即将开水冲入杯、盏、碗内,须冲点,收止自如,不多不少;再用一把小帚状的茶筅搅拌、旋转,以使茶面色泽鲜白、均匀,汤花(茶汤上的泡沫)要紧贴边沿,以保持时间久者为胜。当时用的是北苑茶,其名目已多达四十余种。起初,斗茶尚有斗择优进贡之意,后成为一种娱乐和自我调养的功夫。

将茶艺艺与书画诗文融为一体,使品茗提高到精神境界的,要数一批文化名人,如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他们品茗、赋诗、作画,留下千古名作。李清照创茶令,即一人出题考另一人,答对者饮茶,输者只能闻得茶香。

宋、元时期茶肆、茶楼兴盛。南宋临安茶馆接纳天南地北来客,成为社交场所。另外,随着茶饮推广普及,自宋代起的国家茶政开始对茶叶实行国家专营,称榷茶。而在边境地区则以茶马互市(以茶换马)形式做贸易。这两项针对茶事的国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代茶具与茶事相适应,五大名窑争奇斗艳,继唐代南青北白的格局后出现了色彩缤纷的瓷艺世界。宋代民间窑场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出名的磁州窑以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为特色,朴实淳厚的风格留下了茶史、民间工艺的珍贵资料。

五大名窑中的定窑一族,常见于文人笔墨,苏轼有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

在宋、金享有盛名的钧窑,以其天青、蓝灰、灰绿、葱绿、黑绿、月白、红紫等丰富多彩的釉色见长。它在元代渐渐形成体系。

耀州窑系是与磁州窑系几可比肩的另一著名民窑系统。它以青瓷为主,兼烧白求恩釉、黑釉、绛番等,以刻花、划花青瓷为最著名。

南方的青瓷窑场,当以浙江龙泉窑为最著名。它起自五代,在南宋为高峰,清康熙以后衰落。其北宋产品造型稳重,品种丰富,流行浮雕莲瓣纹。南宋时,烧造了粉青、梅子青等名贵釉色,品种繁多,几乎涉及日用品的大部分,与茶事有关的也不少,如渣斗、杯、盏、碗、壶等。

五大名窑中汝窑窑址发现很晚,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有关记载也有些神秘。陆游《老学庵笔记》说: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文献中或称其釉色卵白、鸭蛋青、汁水莹厚如堆脂然,釉面开细纹片,即蟹爪纹。

哥窑和官窑也是五大名窑成员,以哥窑的龟裂开片最著名,形成独特的美感。

宋代盛行斗茶,深颜色的茶具更能够衬托斗茶所呈现的白色茶纹和泡沫,因此与唐代的青白色调比起来,宋代更钟爱黑色的底色。所用茶具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福建建窑兔毫盏。其釉色黑青、盏底有放射状条纹,银光闪现,异常美观。以此盏点茶,黑白相映,易于观察茶面白色泡沫汤花,故名重一时。苏轼来试点茶三昧乎,勿惊午盏兔毛斑,黄庭坚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都是咏此茶盏的名句。

元代的制瓷也较可观,产品在器型、釉色等方面为明、清两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茶壶的变化主要在于壶的流子(嘴),宋代流子多在肩部,元代则移至腹部。这时江西景德镇青花瓶异峰突起,闻名于世。青花瓶不仅国内珍爱,而且远销国外,特别是日本,因茶汤之祖珠光氏特别喜爱这种茶具,后来青花茶具又定名为珠光青瓷。天目茶碗也传至日本,12世纪至14世纪,日本佛僧到我国天目山佛寺留学,曾带回天目山的茶碗,这种茶碗施有黑釉,因此在日本,人们把这种带黑釉的陶瓷通称为天目瓷。天目茶碗有黄天目、白天目、黄践、曜变、油滴鳖盏、灰潜兔毛盏等。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49568.html

上一篇:2020黑茶收藏:黑茶的选购与收藏

下一篇:喝绿茶可以减肥吗 关于喝绿茶可以减肥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