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老人痴迷茶壶:品味从容人生

2020-09-19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老人痴迷茶壶:品味从容人生”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老人痴迷茶壶:品味从容人生”相关知识!

“有壶的地方自己就爱去,看到自己喜欢的壶就想买回来"养"在家里。”家住向阳楼街道东二社区的63岁老人刘建国,30年来与紫砂壶结缘,共收藏了百余把造型别致、大小不一的紫砂壶。

走进刘建国的家,不大的两居室里,茶几上、书柜里、摆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紫砂壶,俨然一个紫砂展览馆。用紫砂壶泡上一壶香气四溢的普洱,刘建国边喝茶边与我们聊起他收藏的历史。“30多年前,我喜欢种植盆景,从盆景盆开始接触到了紫砂这种材质,后来慢慢喜欢上了紫砂壶,再加上我平日里喜欢喝茶,于是就开始了我的紫砂壶收藏之旅了。”说起自己的收藏历史,刘建国兴奋地向记者道来。

“以前喝茶都是随便拿个杯子就喝的,哪有那么多讲究,但喝多了,渐渐发现紫砂壶泡的茶的确好喝,香!”啜了一口茶,刘建国感叹地说。在当时那个年代,刘建国的工资也就几十元钱,一把上点档次的紫砂壶要价十几元。等到发工资,他毫不犹豫地买下自己的第一个壶,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每个月大部分工资都送给了紫砂壶商。“幸好那时候不用养家,要不然早就饿坏了!”他调侃道。刘建国告诉记者,那时候,天津市能淘到紫砂壶的地方自己全都溜遍了,只要一有时间,他就骑着自己那辆破自行车满大街地淘宝,“刚开始没经验,也买回来了不少差的壶。后来我就自己买书学习,每天下苦功夫研究,再加上经常去溜,见得也多了,后来收藏的紫砂壶也就越来越精了。”刘建国对记者说,现在的他只要进到一家紫砂壶店,一打眼就能挑出店里三把最好的壶。“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得钻研进去,收藏也一样,必须多学习、多琢磨。”刘建国说。

一边说着,刘建国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收藏的第一把紫砂壶颇为动情地说,因为体型大,造型可爱,可谓是一见钟情,“从外形上看,是不是很像一只老母鸡,那就配几个"鸡娃"吧,那时候便寻找小茶壶,开始了我的收藏之路。”刘建国说。他挑出一个茶壶,兴致勃勃地给记者展示,“这把壶叫做"三镶金",说起这把壶可是很有来历,它是清朝末期的壶,当时咱这的工匠用紫砂做出了壶的基本造型,而后又运到了泰国,当地宫廷师傅又用当时的光面打磨技术将这把壶赋予了异国形态。你看这把壶有三个地方都镶有金边,非常漂亮,现在存有量非常少了,很有收藏价值,为了这把壶,我可是用了三把心爱的小壶跟朋友换回来的,十分珍贵啊!”刘建国说。“用紫砂壶泡的茶不影响茶香,用久了加入开水,紫砂壶也有茶香!”参观完毕紫砂壶,刘建国邀记者喝茶,和记者边喝茶边聊收集紫砂壶背后的故事。

趁着烧水的空儿,刘建国习惯性地拿起毛巾擦拭手边每把壶面。“把紫砂壶要当孩子一样养。”刘建国说,使用的过程就是“养”的过程,所有茶壶,轮番使用,每次喝完后要把陈茶赶紧倒掉,然后擦洗干净茶壶,不舍或不便使用的藏壶则用干茶叶养着,“新壶是灰黄色,养的时间长成紫红色,颜色很漂亮,像玉一样,变了一个颜色。”

每一把壶都是一段历史,把玩欣赏茶壶,就是在和制壶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刘建国指着茶几边一个工艺壶——壶盖是个蹲了一只青蛙的莲蓬,壶把是莲藕,壶嘴被兰草缠绕。出淤泥而不染,刘建国说此壶宣扬的是做人清廉、正直。“还有的茶壶嘴上蹲着个蝉给人宁静的感觉。”

“体味里面的文化,有文化才是我真正喜欢的原因。”轻松、淡定、愉悦、从容,刘建国用这几个词形容自己收藏紫砂壶的感受,并笑着说,自己无所求,不求名利,下一步就是想把自己钟爱的东西拿出来与周围朋友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紫砂壶,热爱紫砂壶。

cy316.com延伸阅读

品茶品味品人生


人生如品茶,品茶如人生!人生和茶叶一样,短暂的一生,能留下的只是他们的奉献,给自己的却什么也保留不下来。品茶,品味四季蕴味,品淡人生精彩。

一片茶叶,看似那样的细小、纤弱、无足轻重,但却是那样妙不可言。当它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成就了茶的功效与作用,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价值。

一杯热茶,清香扑鼻,让人猛生欲尝之心,然而要懂的品茶却很难,品茶是一项极其细微的“工作”,却是至真至上的人生享受。初入口,涩味萦绕舌尖,但滑至舌根时,却清香甘醇,直入心脾,顿使人神清气爽、恬然自在。

人们常说:“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人的一生宛如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溶入这纷纭变化的大千世界。在溶汇交融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毕生,走完自己人生历程。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人们只会关注那些主角,不会去刻意地留心那些配角,就像品茶人很少在意杯中的每一片茶叶一样。人生如茶,多一片或浓,少一片或淡,无论是浓烈或者清淡,都要去细细的品味,苦乐都是滋味。

人生在世,总想争个高低之分,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成与败,都是人生的滋味,酸甜苦辣尽在其中。生命短暂犹若一片茶叶,又何必为功名利禄所累!拥一份淡泊,守一份宁静,人生的底蕴也会愈发厚实、愈有意味!品茶也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是一杯茶,失意人尝苦涩、得意人饮甘甜、沧桑者觉回味;同是一杯茶,文人吟风月、哲人品人生;同是一杯茶,恋人钟情、痴人叹怨、佛家悟空,俗人闻市井,追名逐利。

绿茶可清心,淡淡的一丝香甜,柔柔的一缕心音,暖暖的一份真情,那份幽香,那份清醇,那份淡雅,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感悟着人生的道理。茶如人生,句短味长!

品茶时最显著的感觉 教你如何品茶品味品人生


品茶时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你在品茗的时辰,品位到人生的感受,从苦到甜、从浓到淡,享受整个一个进程。

本日我们就来看看怎样品茶咀嚼品人生吧!

1、起主要学会闻香气,无论什么枣香、檀香、兰香的,在第一泡醒茶时就应该能闻获得,你可以让这些香味深入到毛孔到骨髓,这会让你满身都获得那种享受,假如一股浓浓的仓味,湿仓的也许性就很是大了。

2、其次好的茶汤要亮,中国十大名茶,熟茶汤色深浅可以用水暖和时刻节制的,无论是什么茶至少汤色要让人感受透彻、干净。

3、进口后别急着咽下,在口中逗留一下,感受茶汤的是否香醇、顺滑,这是会给你久旱逢甘的顶级享受。

4、渐渐咽下后,感觉口腔是否有余香,喉中是否顺滑,有无锁喉,干燥等非常感受,出格是尾子是否有甜味,小我私人以为,那些能品出用什么水沏茶的好手们就是通过这个尾子来判定的,我只能或许判定出是矿泉水照旧自来水。

5、最后就是回甘了,以为熟茶没有回甘是错误的,熟茶的回甘只是没有生茶那么凶猛而已。

6、一段时刻后口腔是什么感受也是对茶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国十大名茶,好的茶应该让口中留香耐久,回甘悠长。

保举一款好茶给各人,让各人也可以或许享受到品茶时最明显的感受,咀嚼到人生的进程!

绿茶 2011明前新茶叶 带防伪正宗西湖龙井茶 价值:165元

特点:

1、西湖龙井经典165为明前茶,所谓明前茶即“晴朗”前采摘的茶叶,嫩芽初迸,细观此茶,亲们可以发明茶叶外形扁平挺直,匀齐成朵象一片片兰花瓣,光华黄绿。

2、冲泡龙井茶可选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叶在杯中逐渐舒展,匀称成朵,上下沉浮,交织相映,汤明色绿,茶叶嫩匀成朵,细心抚玩,真可说是一种艺术享爱。

3、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受身心被净化,滤去暴躁,沉淀下的是沉寂。

品味人生三道茶,三道茶是什么?值得深思


三道茶指上三次茶之意,每道茶烤煨的方法与配料都不一样。三道茶指的是哪三道?第一道茶:其味甚苦;第二道茶:苦中带甜;第三道茶:淡淡有味。茶如人生。三道茶,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

一、青年是道苦茶。

苦学本领,增长见识,拓宽视野,苦拚未来,与命运相搏击,奋力铺就人生基石。人生处处是考场,唯青年时期最多最难最关键,也最复杂最凶险最富戏剧性。每一场青年考,都是苦心苦力苦行程。

吃苦是青年的必修课。食不必奢华,充饥暖胃就行;衣无需锦丽,蔽体保暖就好;行不必车马,抵达目的地,安步当车也好。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对青年寄予的厚望。苦,是上苍馈赠给青年的最好礼物。

良药苦其口,利于病;青年茶苦其味,利于人。苦青年,才有甜未来。

二、中年是道甜茶。

人之秋,为中年。收获,是中年的关键词。爱情完美,家庭幸福,母慈儿孝,心宽体胖,事业如日中天,实力如鼎矗立。中年是人生的甜筒,品味中年,进口冷滋滋,甜津津,入肚却暖哄哄,甜丝丝,是难得一品的如饴甘味。中年是一首清甜的歌,旋律如纯白的奶糖,散发香浓的醇味,音符像浓郁的咖啡糖,飘散沧桑的甘味。

人到中年有好福,酣享甘甜,好似在人生甜海里来回畅游。

三、晚年是道回味茶。

莫道老来万事休,此时风景最迷人。老年,往事历历,青年的苦,中年的甜,都是回忆的佐料。往事经时间风干,老来就着思念下酒,那是深度的迷醉。有道是,老来人更俏。此俏是岁月的屐痕闪着点点金光,光阴的故事动人的诉说。晚年,记忆是雨后深巷里的茉莉花,无处寻花,却于若有若无当中,顿感清香弥漫,无处逃遁。

不经时光浸染,开不出灿烂的人生之花来。俗话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老的好处在于回首漫漫人生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人生哲理、生命追问和终极关怀,统统汇成一个深不见底的碧潭,浓缩世间所有的好或者不好,供人资鉴,是人生的至宝。

人生晚年,是时光累积的生命厚度,是人生航程中,永不倾覆的指路航标。

三道人生茶,道道有真味。莫叹人走茶凉,也莫悲茶尽杯空,茶暖茶凉,茶盈茶空,都是人生味。浮生若茶分三味,有苦有甜也有回味,此时的苦,不必悲叹,自己的甜,也不必自骄,诸般滋味都会化成一道浓香而漫长的回忆。记忆长着翅膀,会带我们在万般滋味里,自由自在地飞翔。你处于人生的第几道茶呢?

人生如茶,感悟人生


人生如茶,好坏自知,冷暖无需等,是对是错,好坏真假,别认真,放下就好,一辈子不易,何必委屈。茶言茶语品茶悟人生,茶语人生经典句子

人活一辈子,真真假假,总有好坏,总有无奈,懂了也好,不懂也罢,束缚的假,还是虚伪的笑,做好自己,随遇而安。

命运的斑斓,人生的感悟,是对还是虚伪,做好自己,珍惜人生,别耽误了时间,别错过了冷暖,昨天还是昨天,自己还是自己,努力就好,暖了说出来,冷了藏起来,做好自己。

人生如茶,一杯往事,一段心尘,做人啊,就是做人,做事啊,就是做事,别总是那么认真,别总是那么老实,一辈子不易,真假别执着,生命别活的那么清醒。

岁月不饶人,人生没有回头路,做好人生的今天,别负了来世,别错了今生,好人好心,还是无心,做人就是做人,别贪婪,凉了就走,别冷了心。

时间是最好的茶,人生是一杯白开水,做好自己的规划,分好自己的时间,别在意别人的说辞,别关系别人的话题。

喝茶感悟,爱喝茶的女人最美!

人生,是一个故事,这样开始,那样结束,总是那么迷失,总是那么难忘,是珍惜,还是无奈,只是人生的一个理由,对的人,还是错的事,如茶,如月,如风。

生命,是一段感悟,时间,是一段珍惜,人生多少的在意,世界但大,最初的世界,还是最后的唯一,只是生命的懂,内心的茶。

冷的时间,酸的心,总有一杯茶,属于自己,属于生命,那么孤单,那么熟悉,那么冷漠,才知道阳光无法表达自己的心。

茶悟人生,人生如茶短句

人生啊人生,一个人,生死有命,一句话,富贵在天,多少的等,多少的春秋,只是生命的尽头,来世的温柔,多少真假,多少无奈,人生多少散,生命多少的委屈,只是一个不容易。

来世的世界,今生的人生,只是一杯茶,一个懂,一个对,一个错,如此的不安,如此的熟悉,只是人生的温柔,生命的感动。

命运的茶,爱情的茶,真心的茶,感动的人生,失落的人生,无奈的人生,流泪的人生,只是生命的一个开始,一个落幕。

茶语:人生如喝茶,不会苦一辈子

懂一杯茶,看一个人,熟悉的字眼,还是难忘的财富,只是命运的转轴,驱使一个人的心,耐心,还是安静,只是生命的祥和,人生的感动。

忘不了的世界,感动的珍惜,多少的命运,只是一个人的执着,一个人的倾听,放下,还是离开,执着就好,明白就好,何必认真。

失落的委屈,感动的一杯茶,是命运的人生,还是负心的人生,总有一杯茶,一辈子暖心,一辈子看人,一辈子等人,一辈子问自己,今天自己就是最好的赢家。

纳西老人的茶馆


在背着行囊走过云南的山山水水,走进纳西老人的茶馆时,一份感动让我打定主意要写一篇它的文字。回来城市久了,古镇的记忆淡了,这也搁浅了。那还是在八月吧,长空蔚蓝,流水清澈,阳光把心情也照耀得无比开阔。

老人的茶馆在云南丽江的白沙古镇里,这里是纳西文化的发祥地。老人说,很久以前,统治者木氏土司就在这里的木府办公。那时保留下来的象形纳西文字和白沙壁画,现在和木府一起成为了白沙古镇的特色。

白沙古镇并没有被接踵而至的游人所打扰,这有赖于相距不远的大研古镇,因为国内的一切旅游宣传都把重点放在了那里。可以说是幸运吧,这样一个纯正的、古老的小镇终于得以完整保留。在小镇里,人们依旧延续着他们朴素、宁静的生活方式。

循着纳西古乐的声响,我们沿着土路,一路走到白沙镇的四方街,几位老人神情专注地在露天的空场演奏着。旁边几位穿着当地蓝土布衣服的白发老婆婆,慢条斯理地择着菜聊家常。正对面,有家读一楼茶馆,牌匾上竟写着welcome(欢迎)。看到有人驻足,很快一位老人就从二层阳台的茶座下来打招呼了。走进去,木楼梯陡而窄且低,踩着还有吱吱呀呀的声音,抬头一看,竟然是个英文的小纸条:watchyourhead(小心碰头)。坐定后,老人递来的不是茶单,倒是留言册。厚厚的几本,翻开来,满是留言,而且是各国文字的留言。英语、法语、德语、蒙古语,更多的是分辨不出的语言。这样看来,茶馆里和古旧的装饰不太相称的英文提示就可以解释了。

点什么茶呢?老人问我们饿了吧,面条吃吧,然后就径自下楼去了。翻着各国文字的留言册,听着那咿呀的纳西古乐,打量着这个也有些年纪的小楼。茶桌铺的是粗土布,虽然不是崭新的却洗得很干净,小果盘里放的红果干是自家晒的,回身看墙角,盆栽后面的小黑板尽管字迹斑驳,却也能分辨出写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另一个墙角的盆栽后则是一张泛黄的毛主席像。好一阵,老人端上来一盘炒面,然后又忙不迭地下楼了,也没顾上说话,又过了好一阵,老人端上来一碗汤面,一壶醪糟一样的饮料。这回终于不急着走了,说吃饱了再喝茶。原来面是老人在厨房亲手做的,吃得我们很不好意思,作为唯一的两位客人,觉得实在是添了麻烦。

和当地的村民不同,老人的普通话讲得很好。他主动自我介绍说他叫杨式龙,作为纳西族的传人,他也有纳西族名字,叫砥石式龙,纳西族的传统是儿子的姓取自父亲的名,砥石就是老人父亲的名字,而他则把式龙传给儿子做姓。2000年老人退休,在老人介绍前我们就在门厅的墙上看到光荣退休的相框了,那以后,他就把自己的房子拾掇了一下,开了这家茶馆。茶馆来了许多外国游客,于是老人开始学英语,茶馆的角角落落也就有了许多英文提示。渐渐的,茶馆的墙上又多了老人写的纳西文字的祝福语。有客人问,他就尽量用英语和手势介绍。白沙古镇的墙里开花墙外香,源自一本国外的旅游手册,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大多是看了介绍来这里探访纳西文化的,而且,这简单的读一楼茶馆和式龙老人都很有名。

从这三两张茶桌看,必定茶馆的客人不多。老人于是总能得闲,一楼的一个房间里,挂满了老人的书法作品。除了茶馆里的迎来送往,写写汉字和纳西文字算是老人的又一项消遣。参观了茶楼里的书房和厨房,我们临走还是喝了茶馆的茶,若非如此,就不知道该怎样付茶钱了,因为那些温暖的吃食都是免费的。和老人告别时,老人给了一张相当于名片功能的小纸条。上面写着:杨式龙,1942年生,现着力于白沙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

那茶怎样的滋味呢?和这茶馆的存在一样,给人美好的希望。在回忆里,丽江的路遥远而漫长,它曾经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以年为单位计算着这古老的运输方式的行程,长途跋涉为的是一些叶子。总是想它象征着怎样的希望呢,可以支撑起那一路奔波的信念。如今,还是有人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

人生如茶“道”,“茶道”人生


茶,作为国人喜爱的饮品,被古今爱茶人士津津乐道。人们把种茶、采茶、制茶、品茶作为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道。

经过千百年的演绎,茶被勤劳善良的人们赋予了深刻的含义。如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寓于生活先苦后甜。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的一种饮茶方式,讲究“一苦、二甜、三回味”,第一道茶:苦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第二道茶:甜茶,寓苦去甜来之意,代表人生的甘境。第三道茶:回味茶,表达了宾主之间亲密无比和主人对客人的祝福,也寓于生活先苦后甜的道理。

在我工作生活的勐海,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每天离不开茶,特别是醇香润喉、喝后让人神清气爽的熟普洱。渐渐地,我不但能品出茶水的滋味,也感悟到了人生与“茶道”的丝丝渊源。人生如采茶,要受得了低头弯腰,学得会谦虚勤劳,才会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成。

从前只知茶味香,不知采茶苦和累。人生如炒茶,要分得清轻重缓急,做得到忙中有序、心中有谱,做到统筹兼顾、顾全大局,凡事要站在工作全局的需要去考虑问题,坚持政策,出以公心,依规办事,以理服人。遇到问题积极沟通,多想多问,换位思考,才能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同心协力,才能让结果与预期相符不悖。

人生如泡茶,要熬得住岁月沉淀,经得起时间考验。“半盏淳茶方寸润,修德养性净心灵”。要泡好一杯茶,需等待茶叶浸透泡开。要做好一份工作,需要把细节吃透,把环节理顺,静下心,沉注气,不浮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那结果必是你想要的。

捧一杯清茗,酌一口醇香,入口时稍有苦涩,细品回甘绵长,余韵饶舌,正应了俗语说的“人生必然先苦后甜……”

茶壶产生于何时?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大体说来,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以陶瓷来说,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可是在外族统治下,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为茶道。因为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南宋之后,全国出现了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乘晓露剪拂云芽”,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这是说现采现泡,其味无穷,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都很精彩,可是相对于酒瓶,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也可以说,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壶,执壶的把手在一边,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也不妨碍使用,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较多,肩上有四个系,造型素朴,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式样多,又制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数量大,年代不易判断。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样,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所以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大陆开放后,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一时风靡,热度过去,就无人问津了。

 

悠然人生


人的一生会遇到四大矛盾,时间之忙与闲、境遇之顺与逆、利益之得与失、名声之褒与贬。

人生何以悠然,品茶悟“八然”。

忙时井然,闲时自然。

忙时能够井然有序,不慌不忙,不急不躁。

像茶一样,即使遇见滚烫的沸水,也怡然不失优雅地在杯中舒展自己。

闲时不放任自流,不失自然本性,不虚年华,不废功业。

像茶树一样,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挺立不倒,为来年头春茶芽齐发积蓄养分。

顺多偶然,逆多必然;经常喝茶的人,会在饮茶的过程中思考人生的境遇。

茶叶从树上采下来,经历了高温、揉捻、烘烤等,才有最后的优雅与芳香。

喝茶之人,便也体会到人生之路顺多,此乃非常偶然之际遇。

顺者,天时地利人和也,应该倍加珍惜,也只有用心营造工作生活环境,我们的顺境才能多起来。

逆多,即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世事如流水,不进则退,世间多竞争,优胜劣汰,此当必然。

得之坦然,失之怡然。

得之,要坦然,因可能得而失之。

失之,要怡然,因可以失而得之。

做茶之人,做出好茶,坦然受之,因明白与茶缘分仅此而已,还有更多的人在期待品饮这好茶的幽香,甜醇。

喝茶之人,喝掉一泡好茶、,心是雀跃的,因喝的开心,得到是茶之香,茶里真意。

品茶,品的是心境,是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得之坦然,失之怡然。

褒则淡然,贬则泰然。

喝茶之人,总是宠辱不惊,一把茶壶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喝茶之人,大多明白褒誉多为虚名,使人心累,使人飘然,要淡然处之;贬声时有不实,何必在意,不必解释,要泰然处之。

品一杯茶,使自己拿得起,放得下。

忙时井然,闲时自然;顺多偶然,逆多必然;得之坦然,失之怡然;褒则淡然,贬则泰然。

悟通八然,此生悠然。——你做到了哪几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48018.html

上一篇:你还在给客人泡又苦又涩的茶吗?

下一篇:泡一杯好茶 注水方式要选对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