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黑茶与六堡茶历史

2020-07-01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黑茶与六堡茶历史》内容,感谢阅读!

堡茶远在唐代已有生产,因产于六堡镇而得名,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据《中国名茶图谱》记载,唐宋之世,昭平五将万宝青茶,文竹象棋绿茶等,因其树生于高山石崖间,制作工艺精湛,皆为茶中珍品。由此广为栽植,产茶场园和制作坊成批出现,成品茶有粗茶、散茶、末茶和饼茶四大茶类,招引着四面八方的茶贩、茶商。

在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中曾有记述,说南方有一种大叶茶,称瓜芦木,非常苦涩,以叶制成屑末茶,喝了也会使人通夜不眠煮盐工人专门使用;五六世纪时,两广人民已有普遍饮茶的习惯;从陆羽《茶经》讲到的制法来判断,采下鲜叶先制成团状、饼状或方块状的紧压茶较为可能;宋朝实行“茶马交易”,用砖茶运往西北换马,当时湖南就有黑茶制造,黑茶压成砖,运往西北,其中的“茯砖茶”很象六堡茶的制法。从《桐君录》来看,六堡茶可能是湖南黑茶的前驱,由此可知,六堡茶的产制,当有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

据《当代广西梧州地区》记载,梧州辖区内由北而南的桂江是当时水路交通的主动脉。桂江两岸,山水相连,沃土成片,山岚雾嶂,温湿滋润非常适应种茶。而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无须强调名山大川,只要得品种之优,环境之宜,培植之当,制作之精,便有名茶。六堡镇内的山脉虽然不是我国的名山大川,但其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生长出我国特有的黑茶。

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入选中国名茶之列,产品远销香港、澳门、日本及东南亚等地,是广西传统的出口产品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茶庄常用大字标榜"正宗苍梧六堡茶"以广招来客。由于产量有限,很多人只闻其名而没能喝上六堡茶。在文革时期,大批广西苍梧六堡茶上献中央,就连毛泽东也很爱喝六堡茶,现在北京有很多人家里收藏有20年以上的苍梧六堡茶。

湖南黑茶与2006年己经受到很多人喜爱了,购茶请电话联系我们商城客服。

关于本文《黑茶与六堡茶历史》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cy316.COM精选黑茶阅读

六堡茶与安化黑茶区别


六堡茶与安化黑茶主要区别是原料不同、外形不同、内质不同、制作工艺不同。安化黑茶就是把采摘下来的鲜叶子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六堡茶是把采摘来的新鲜叶经过凉青,杀青,揉捻,渥堆以及干燥而成,随后经过吸取空气中的水分以及氧气让其自然陈化。

一、原料的区别

首先两者在原料上就有比较大的区别了,安化黑茶是产自雪峰山脉的云台大叶种茶以及安化群体中的小叶种炒青后制作而成。云台大叶种在1956年的全国茶叶评比中,被评为五个优秀大叶品种之一,算是非常好的原料了。

而六堡茶是大瑶山的余脉以及大桂山余脉的扭结点,那里山脉峰峦起伏冷热干湿气流交汇。所以形成了雨水充沛,空气湿润,日照时间比较长以及云雾弥漫,昼夜温差比较大的特点。

二、外形及内质区别

六堡茶的外形条索粗壮,色泽看起来黑褐又光亮明润,表面看起来有一些“金花”。六堡茶的汤色又红又浓,完全把中国红的特点体现出来了。喝起来的六堡茶更是香气醇厚,那独特的槟榔香更是让六堡茶名列为中国名茶。

而安化黑茶的干茶乌黑油润,金花看起来更加茂密。其汤色透亮红艳,并且很耐泡,看起来和六堡茶非常相似。不过安化黑茶的茶汤更加甘甜醇和,陈香的味道非常突出,喝起来很清爽。

六堡茶的营养价值

试验和六堡茶爱好者品茗实践证明,六堡茶除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所含脂肪分解酵素高于其它茶类,故六堡茶具有更强的分解油腻、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的功效,长期饮用可以健胃养神、减肥健身。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六堡茶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饮用六堡茶时,把六堡茶放在瓦锅中,加入山泉水,明火煮沸后,稍置放,待微温饮用,倍感味甘醇香,有提抻、益脾消滞、生津解暑的功效,若加适量冬蜜搅匀饮之,可治痢疾。储存五年以上的陈六堡茶,可治小儿惊风等症。六堡茶冲泡后隔夜滋味不变,汤色不浊,喝时清凉祛暑。

六堡茶的历史起源


六堡茶在清代嘉庆年间,以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六堡茶,属黑茶类。在梧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内,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

六堡茶的历史起源简介

清朝初期,在广州、潮州一带,六堡茶渐渐兴盛起来。至清代嘉庆年间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在两广涌现了一批六堡茶老字号。

《苍梧县志》记载虾斗茶“色香味俱佳,唯稍薄耳” 。六堡茶当年广为流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见西方在中国沿海地区非法贸易活动猖獗,便封闭了福建、浙江、江苏三处海关,只留广州一个口岸通商,于是“十三行”便独占中国对外贸易。六堡茶也随之名声大噪。六堡茶的发展历经了“平三藩”、“十三行大火灾”、“太平天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诸多历史风云,几经磨难,大小茶号遍布粤桂、港澳、南洋,并将茶叶贸易做到了英国等欧洲国家。

一直以来,在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以茶叶为最大宗。大量的茶叶通过“十三行”加工、包装,然后再运往世界各国。而六堡茶则主要以销往南洋诸国为主,得益于当时兴旺的水路运输,商人们凭借着西江这条黄金水道将华南、西南的丰富物产以最低的成本运达广州,再从广州转口外销。茶叶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每一个产茶季节,六堡产出的大量优质茶叶,从六堡的合口街码头装上尖头船,经梨埠换大木船,进入贺江,经封川江口,进入西江之后再经都城装卸到大船中,运送到广州,再转口南洋和世界各地,这就是当年六堡茶著名的“茶船古道”。这条熙熙攘攘、舟楫往来的“茶船古道”,见证了六堡茶的兴衰沉浮。

六堡茶在200多年前从湖南江华道县,通过广西贺州八步传入境内,品种属槠叶种。湖南茶树有槠叶种,在安化等地产的黑茶。其加工方法与六堡茶大同小异,故较为可信。《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夜不变,产长行虾捅者名虾耳茶,色、香、味俱佳”。《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民国十五、十六年间(1926年—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

《广西通志稿》戴:“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乡(今六堡镇)为最。六堡茶(又名垌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自抗战后,交通阻塞,销售范围日形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多弃茶而经营其它,于是茶叶衰落矣。六堡乡(今六堡镇)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抗日时外销日减,估计每年平均产茶1500担左右。现有面积7500亩。”据彭庆中《中国六堡茶》载:旧时粤南在广西六堡乡(今六堡镇)合口街设庄收茶叶。广西六堡茶在历史上的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吨左右,抗日时期大幅度下降,仅为197.5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所恢复,1953年产六堡茶450吨,比抗日时期增加1.28倍。横县也由抗日时期年产221吨恢复到400吨。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公告《DB45/T 581-2009 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获得批准,进一步规范、统一六堡茶在生产、加工、检验、贸易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六堡茶质量的稳定。

从2010、2011、2012年,三年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数据看,六堡茶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分别是:6.73亿元、8.30亿元、8.79亿元,在黑茶类的排名分别是:第三、第二、第二。可以看出,近三年六堡茶的整体市场状态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六堡茶生物成分

六堡茶属于温性茶,除了具有其它茶类所共有的保健作用外,更具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的功效。既可饱食之后饮之助消化,亦可以空腹饮之清肠胃。在闷热的天气里,饮用六堡茶清凉祛暑、倍感舒畅。六堡茶在晾置陈化后,茶中便可见到有许多金黄色“金花”,这是有益品质的黄霉菌,它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使茶叶汤色变棕红,消除粗青味。科学试验和六堡茶爱好者品茗实践证明,六堡茶除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所含脂肪分解酵素高于其它茶类,故六堡茶具有更强的分解油腻、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胆固醇、三酸甘油酯(甘油三酯)的功效,长期饮用可以健胃养神、减肥健身。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六堡茶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广西六堡茶黑茶功效与作用


六堡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特产,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六堡茶作为黑茶中的一员,茶性温和,具有较高的保健功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广西六堡茶黑茶功效与作用。

广西六堡茶黑茶功效与作用

1、暖胃兼养胃

六堡茶作为碱性食品,能跟酸发生离子反应,中和胃里面过多的胃酸,避免了饥饿时的疼痛。不仅如此,六堡茶中的淀粉可以在胃壁上形成保护膜,它们都具有调和及收敛酸分泌物过多的作用。从中医上讲,胃的脾性喜燥恶寒,而六堡茶经过后发酵后,茶性比较柔和,因此六堡茶适合胃不太好的人群来喝,对身体无刺激作用。

2、美容抗衰老

适量饮茶有化痣、润肤、健美的功能。茶多酚、维生素C和烟酸能降脂、降血压和改善血管功能,促进血管微循环。茶多酚能为人清除“氧自由基”,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低密度脂蛋白的过氧化,保护了内皮细胞,防止了平滑肌斑块状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肠胃等正常机能的作用。

3、肠道“清道夫”

六堡茶中含有的氨基酸等物质,以及脂多糖和芳香族化合物等,都具有调节、促进脂肪代谢的功能,能帮助人体帮助消化肉类食物。此外,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令中枢神经兴奋,影响到全身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刺激胃液分泌,消除胃内积食,帮助消化。

4、人体防火墙

六堡茶中含有的维生素C、维生素E,尤其是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从而起到抗辐射、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此外,茶叶中含有胡萝卜素,它在肠壁和肝脏的作用下,可以转变为维生素A。而维生素A具有滋养眼睛、缓解眼睛疲劳、预防夜盲症的作用。

5、止痢防便秘

茶的止痢作用很早就得到了临床应用。茶中所含的茶单宁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也有保护作用。谚语有“不喝凉水多喝茶,不拉稀痢不发痧”的说法。茶单宁的收敛作用同时使得肠道的蠕动能力增强,因此还具有治疗便秘的效果。

广西六堡茶黑茶泡法

1、备茶具:准备六堡茶冲泡的茶具,如沸水、保温性能好的高身紫砂壶、杯具等。

2、置茶:把5至8克的六堡茶叶投入茶具中。

3、高温沸水冲泡:第一泡用沸水冲泡3到5秒后,倒掉,这一步是洗茶;

4、第二泡再用沸水泡7到10秒后,把茶汤倒入茶杯中,即可品尝;

5、时间把握: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茶也越来越淡,应适当延长泡茶的时间。

冲泡注意事项

1、了解并熟悉六堡茶茶性,并确定合适的置茶量,通过控制冲泡时间、出水快慢,合适调节每泡茶的浓淡。这个是至为关键的。

2、女士或初喝六堡茶的茶友,一开始不要喝太浓。而六堡农家茶,特别是新茶,苦涩而回甘,置茶量不应太多,快冲快出。

3、农家的老茶婆、中茶之类的六堡茶,不太容易“出味”,则宜久泡,甚至可以煮茶了。

4、六堡茶,一般而言,不适合冷喝,即当茶汤凉到一定温度时,茶汤会显得偏苦,口感变差。但又不绝对,一些经过一定时间存放的,或经过闷泡不再苦涩的六堡农家茶例外。

本次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六堡茶功效很多,喝茶保健养生可以坚持饮用六堡茶。另外,要泡出一杯好喝的六堡茶也是讲究技巧的,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冲泡饮用。

六堡茶的历史,原来六堡茶是这样来的!


中国是文明古国,很多文化都源远流长,茶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六堡茶的声名鹊起,让很多人都好奇,六堡茶的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六堡茶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有了雏形,当时可能还不叫六堡茶,只是制作工艺和味道与现代相似。

六堡茶的真正出现和形成一定的名气,要从清朝初期开始,当时清朝和西方各国还有贸易往来。

从西方开始和中国进行贸易以后,茶叶就是贸易中的一个大宗。

当时主要在两广地带流传的六堡茶非常受欢迎,也在那段时期六堡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后期当地开始主要靠茶叶出产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直到抗战爆发。战争中断了交通,茶叶无法运输,所以六堡茶的种植也受到了冲击。

直到建国以后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和发展,六堡茶才再度回到大众面前。

目前,六堡茶在国家和当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成为了当地受到保护的地方特产,在本地也形成了规模性的种植采摘和制茶的一条龙产业链。

随着经济发展,六堡茶的养生功效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青睐,这样一种能够降血脂降血压的茶叶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六堡茶的制作工艺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进步,现在的六堡茶已经再次走出国门,走向了全世界,并且成为了中国黑茶中的佼佼者,不同的企业品牌也都曾经在茶叶展销会中取得各项荣誉。

六堡茶属于什么茶?六堡茶属于黑茶!


六堡茶属于什么茶?六堡茶属于黑茶!它有黑茶的加工工艺,具体如下:

一、采摘

1.采摘时间:鲜叶采摘一般从3月至11月。

2.采摘标准:一芽一叶至一芽三、四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

3.采摘方法:人工采摘或机械采摘。

二、工工艺

六堡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初制、精制两个过程。

1.初制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毛茶

2.初制加工技术要求:

(1)鲜叶:选用适制茶树品种芽叶为原料。

(2)杀青:要均匀,杀青以叶质柔软,叶色转为暗绿色,青草气味基本消失为适度。

(3)初揉:趁温揉捻至成条索。

(4)堆闷:初揉结束后进行筑堆堆闷,当堆温达到55℃时,及时进行翻堆散热,当堆温降到30℃时再收拢筑堆,继续堆闷直到适度为止。

(5)复揉:再次揉紧成条索。

(6)干燥:干燥至茶叶含水分不超过15%,成为毛茶。

3.精制加工工艺流程:毛茶→筛选→拼配→渥堆→汽蒸→压制成型→陈化→成品。

4.精制加工技术要求:

(1)筛选:将毛茶通过筛分、风选、拣梗。

(2)拼配:按品质和等级要求进行分级拼配。

(3)渥堆:根据茶叶等级和气候条件,进行渥堆发酵,适时翻堆散热,待叶色变褐,发出醇香即可。

(4)汽蒸:渥堆适度茶叶经蒸汽蒸软,形成散茶。

(5)压制成型:趁热将散茶压成篓、砖、饼、沱等形状。

(6)陈化:将茶叶置于清洁、阴凉、通风、无异杂味的环境内,待茶叶温度降至室温,茶叶含水量降至18%以下,先移至清洁、相对湿度在75%至90%、温度在23℃至28℃、无异杂味的环境(洞穴)中陈化;

然后移至清洁、阴凉、干爽、无异杂味的仓库中陈化。陈化时间不少于180天。

黑茶是再加工茶,是在发酵之后又进行发酵的茶叶,六堡茶就是再发酵茶,是标准的黑茶。

六堡茶和安化黑茶的历史沿革不同


六堡茶和安化黑茶的历史沿革不同,具体如下:

六堡茶的历史沿革

六堡茶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清嘉庆年间,其以独特的槟榔香味入选中国24个名茶之列。

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味而入中国名茶之列。同治版《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产六堡,味厚隔宿不变”,说的即是苍梧六堡茶。

经过发展,六堡茶的产地有苍梧、贺县、横县、恭城、贵县、三江、河池、柳城等20余县。

在六堡茶区范围内,有恭村茶、黑石村茶、罗笛村茶、离涌村茶、蚕村茶等,在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是恭州村及黑石村的茶叶最好,横县岭溪所产茶叶品质和制法与六堡茶相近,亦统称为六堡茶。

安化黑茶的历史沿革

1、兴于汉唐

安化产茶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唐朝,也有专家推断,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茶叶来自安化,安化产茶历史则是2300多年前的汉代。

856年,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的“渠江薄片茶”,运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进长安,这是最早记录安化茶叶的历史古籍。

2、延于五代及宋

安化和新化早在汉朝即属长沙府辖制,时称梅山,有上梅山和下梅山之分。翟守素开梅山之后,宋熙宁五年(1072年)再开梅山置安化县,取归安德化之义,仍然隶属潭州。北宋启疆之初,安化茶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唯茶甲诸州县”。

五代毛文锡《茶谱》还是记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烹之无滓也”。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其色如铁”。

“渠江薄片茶”即是早期的安化黑茶。南宋时期,淳熙二年(1175年),以黎虎将、赖文政为首,组建两支“茶商军”贩运安化黑茶,每队三四千人。

4、“四保”贡于明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起,明朝采办的贡茶中,安化年贡“芽茶”22斤,每年谷雨前,在大桥、仙溪、九渡水、龙溪等“四保”由县长监督采制,史称“四保贡茶”。

明嘉靖三年(1524年),史料记载:“商茶低伪,悉征黑茶……”“乡民大半以茶为业,邑土产推此第一”。这是“黑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是“安化黑茶”之名的由来。同时也说明在1524年以前,安化已开始大量生产黑茶。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御史李楠以安化茶(私茶)妨碍茶法马政为由,上奏禁运,御史徐娇同时奏称:“汉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多而值下,湖南之行,无碍汉中。

汉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最终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西北引茶,以川为主,湖南为辅”。从此“安化黑茶”正式定为“官茶”,逐渐取代川茶主销西北。

5、鼎盛于晚清

明末清初,晋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开辟了以安化为起点至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是一条纵贯中国、连接欧亚,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商贸大道。明末清初,安化县呈现“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

6、发展于当代

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安化黑茶以其边需之盛而不止,仍然通过各种渠道运往边疆。

1939年,中国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在安化试制黑砖茶获得成功,安化诞生了中国第一片黑砖茶,随后安化1953年研制了湖南省第一片茯砖茶,1958年研制了中国第一片花砖茶,安化由此成为中国黑茶紧压茶的摇篮。

2008年,千两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安化黑茶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2011年,安化黑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综上,六堡茶和安化黑茶的历史沿革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过一般来说人们很少关注六堡茶和安化黑茶的历史沿革的。

六堡茶名字的由来,六堡茶的历史传说!


六堡茶属于黑茶类,因原产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与其它茶品一样,关于六堡茶名字的由来也是有历史典故的。

六堡茶的名字由来

因六堡茶原产地是广西梧州,这个由来自然是与当地有关。故事关于一位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的女首领,那位女首领名为龙母,她利泽天下备受后人爱戴和拥护。

但身为凡人总是难逃一死,只是龙母在死后由于其有丰功伟绩所以被封为神仙,在封神后她还不忘苍梧的老百姓们,因此她回到苍梧体察民情,可当她回到苍梧却发现这里山多田少,人们种出的稻米自己吃都不够,还要拿出一部分出山换生活所需的盐巴,因此老百姓的生活过得非常艰苦。

看到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善良的龙母很想替他们解决问题,可是龙母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无法种出更多的稻田,就在一筹莫展时她看到黑石山下的泉水清澈明亮忍不住尝了一口,顿得清甜滋润异常鲜甜,而且连身上所有疲劳全都一扫而空!龙母仔细思量着如此甘甜可口的泉水一定能灌溉出好的植物。于是龙母呼唤农神让它在山上拿了颗茶树种子,经过龙母悉心栽培以及黑石泉水的灌溉,茶树种子果然长成了一棵长势旺盛叶绿芽美的茶树。

之后龙母带领着百姓去到茶树前告诉他们,只要把茶树的叶芽拿去卖钱就能换回盐,这样就可以把粮食存着留给自己吃,后来百姓们按着龙母所说的卖茶叶换盐。在了却这桩心事后龙母便返回了天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茶树开始开枝散叶,六堡镇满山遍野都长满了这一种茶树,百姓们能收获的茶叶也就越来越多,生活随之得到了改善,茶叶本没有名字,买的人多了就将这种甘醇可口的茶叶按地名称呼为六堡茶。这就是六堡茶名字的由来。

六堡茶的历史渊源

六堡茶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清嘉庆年间,其以独特的槟榔香味入选中国24个名茶之列。

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味而入中国名茶之列。同治版《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产六堡,味厚隔宿不变",说的即是苍梧六堡茶。

经过发展,六堡茶的产地有苍梧、贺县、横县、恭城、贵县、三江、河池、柳城等20余县。在六堡茶区范围内,有恭村茶、黑石村茶、罗笛村茶、离涌村茶、蚕村茶等,在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是恭州村及黑石村的茶叶最好,横县岭溪所产茶叶品质和制法与六堡茶相近,亦统称为六堡茶。

广西梧州六堡茶的历史


六堡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特产,属黑茶类,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制作而成,是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那么,广西梧州六堡茶的历史你了解吗?下面一起来了解看看。

广西梧州六堡茶的历史

六堡茶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清嘉庆年间,其以独特的槟榔香味入选中国24个名茶之列。

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味而入中国名茶之列。同治版《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产六堡,味厚隔宿不变”,说的即是苍梧六堡茶。

经过发展,六堡茶的产地有苍梧、贺县、横县、恭城、贵县、三江、河池、柳城等20余县。在六堡茶区范围内,有恭村茶、黑石村茶、罗笛村茶、离涌村茶、蚕村茶等,在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是恭州村及黑石村的茶叶最好,横县岭溪所产茶叶品质和制法与六堡茶相近,亦统称为六堡茶。

广西梧州六堡茶生产情况

2010年,梧州市茶园面积约5.1万亩,六堡茶生产企业37家,取得QS认证的企业有18家,取得出口食品卫生注册(备案)资格的企业有3家,并有3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4家获得国家有机茶认证。六堡茶已实现标准化、清洁化、连续化生产。2010年六堡茶产量近8000吨、产值8.5亿元,产品畅销国内各省市及港澳、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2015年,梧州市拥有茶园面积4666.7公顷,生产企业42家,年产量超1万吨,产值超10亿元。

2016年,六堡茶产量为1.12万元吨、产值超12.8亿元,有50家生产企业获食品生产许可(QS/SC)证。区域品牌价值达15.79亿元,居全国茶叶区域品牌排行榜第28位、黑茶类第3位、广西第一位。

2017年,六堡茶发展为年产值13亿多元、产量1万吨、茶园面积8万亩的产业集群。

广西梧州六堡茶加工工艺

六堡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初制、精制两个过程。

1、初制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毛茶

2、初制加工技术要求:

(1)鲜叶:选用适制茶树品种芽叶为原料。

(2)杀青:要均匀,杀青以叶质柔软,叶色转为暗绿色,青草气味基本消失为适度。

(3)初揉:趁温揉捻至成条索。

(4)堆闷:初揉结束后进行筑堆堆闷,当堆温达到55℃时,及时进行翻堆散热,当堆温降到30℃时再收拢筑堆,继续堆闷直到适度为止。

(5)复揉:再次揉紧成条索。

(6)干燥:干燥至茶叶含水分不超过15%,成为毛茶。

3、精制加工工艺流程:毛茶→筛选→拼配→渥堆→汽蒸→压制成型→陈化→成品。

4、精制加工技术要求:

(1)筛选:将毛茶通过筛分、风选、拣梗。

(2)拼配:按品质和等级要求进行分级拼配。

(3)渥堆:根据茶叶等级和气候条件,进行渥堆发酵,适时翻堆散热,待叶色变褐,发出醇香即可。

(4)汽蒸:渥堆适度茶叶经蒸汽蒸软,形成散茶。

(5)压制成型:趁热将散茶压成篓、砖、饼、沱等形状。

(6)陈化:将茶叶置于清洁、阴凉、通风、无异杂味的环境内,待茶叶温度降至室温,茶叶含水量降至18%以下,先移至清洁、相对湿度在75%至90%、温度在23℃至28℃、无异杂味的环境(洞穴)中陈化,然后移至清洁、阴凉、干爽、无异杂味的仓库中陈化。陈化时间不少于180天。

精制而成的六堡茶品质优异,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有光泽,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陈,滋味浓醇甘爽,显槟榔香味,叶底红褐或黑褐色,简而言之具有“红、浓、醇、陈”等特点。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黑茶与六堡茶历史》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六堡茶历史”专题进行查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40590.html

上一篇:2020祁门红茶产地及特征,祁门红茶的传说

下一篇:旧时圆茶发酵简析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