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祁门红茶的历史

2019-12-17

最近很多茶友都在找茶经网小编了解关于“祁门红茶的历史”的知识,于是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下面这些“祁门红茶的历史”有关内容,感谢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相传,安徽黟县有个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闽红茶”制法,开始试制红茶。1876年,余氏又先后祁门西路镇、闪里设红茶分庄,扩大经营。由于祁门一带自然条件优越,所制红茶品质超群出众,因此,产地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声誉越来越高,在国际红菜市场上引起了茶商的极大注意,日本人称其为玫瑰香,英国商人称之“祁门香”。

自1875年问世以来,已三次荣膺国际金质大奖,享有"茶中英豪"."群芳最"等美称“祁门红茶”的主要产地在祁门县。“祁门红茶”条索苗秀,色泽乌润,香气清高持久,似果香,又似蕴藏的兰花香,在国际茶市上称为“祁门香”,其滋味鲜醇酣厚。单独泡饮好喝,加入牛奶和糖调饮,也很可口,香味不减。它与印度的“大吉岭”.斯里兰卡的"乌伐"并称为世界三大高山名茶。"

祁门红茶"品质优异,制造工艺十分精湛。刚采下的芽是鲜嫩的绿叶,叶面张开;经过萎凋,色变暗绿,叶变柔软;再经揉捻,暗绿色变成浅绿色,叶成条状;经过发酵,颜色变成新紫铜色,叶紧卷成条;最后烘干,茶叶变成乌黑油润的色泽,体积也变小。这是绿茶鲜叶变为红茶干毛茶的经过。在初制中,这些色泽外观的变化,是由茶液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氧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等物质所致。初制的干毛茶,还要经过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捡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工序,才成为外形整齐美观,内质纯净统一的成品。

祁门茶叶,唐代就已出名。据史料记载,这里在清代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而是盛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仿,故曾有“安绿”之称。

光绪元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创设茶庄,祁门遂改制红茶,并成为后起之秀。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祁门茶叶条索紧细秀长,汤色红艳明亮,特别是其香气酷似果香,又带兰花香,清鲜而且持久。既可单独泡饮,也可加入牛奶调饮。祁门茶区的江西“浮梁工夫红茶”是“祁红”中的佼佼者,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

祁门红茶条索紧秀、金毫显露,色泽乌黑鲜润泛灰光,俗称“宝光”;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滋味醇厚,味中有香,香中带甜,回味隽永,汤色红艳,叶底嫩软红亮。国际市场把“祁红”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祁门地处安徽南端,黄山支脉由东向西环绕,西北有大洪岭和历山,东有楠木岭,南有榉根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平均海拔高度为600米左右,茶园80%左右分布在海拔100~350米的峡谷地带,森林面积占80%以上,早晚温差大,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

CY316.com延伸阅读

祁门红茶的历史、特点


祁门红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地在安徽省南部的祁门县,简称“祁红”。

祁门红茶的原料选用当地“槠叶种”制作,成品茶具有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酣厚、香气清香特久的特点。

祁门红茶以其独特的“祁门香”:似花、似果、似蜜闻名于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

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具有“红茶皇后”的美称。

1.祁门红茶的历史

祁门产茶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茶经》中就曾记载:“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

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祁门还只产绿茶,并不产红茶。1875年,安徽黟县一名罢官经商的商人因见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闽红茶”制法,开始试制红茶。

之后由于祁门一带自然条件优越,所制红茶品质超群出众,带动产地不断扩大与产量的不断提高,甚至在国际红茶市场上也引起了极大注意。祁门红茶的声誉由此越来越高,日本人称其为“玫瑰”,英国商人称之“祁门”。

2.“祁门香”是如何诞生的

“祁门香”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不无关系。

祁红茶叶的自然品质以安徽省祁门县历口古溪、闪里、平里一带最优。这一带自然山地林木多,气候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加之当地茶树的主体品种: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高产质优,从而为祁门红茶的独特香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祁门红茶的采制工艺精细,主要分为采摘、初制和精制三个过程。一般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等初制工序,使祁红的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制成红毛茶。

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最后装箱制成。

一般在揉捻的阶段,祁门红茶的香气会到达顶峰。而到精制加工阶段后的祁门红茶,外形条索紧结细小如眉,苗秀显毫,色泽乌润;茶叶香气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茶叶汤色和叶底颜色红艳明亮,口感鲜醇酣厚。即便与牛奶和糖调饮,祁红茶的香气也是不仅不减,反而更加馥郁。

3.如何品鉴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的品鉴可从形、色、香、味等多方面入手:

观茶形

以条索紧细、匀齐为优,粗松、匀齐度差为劣。

看茶色

以乌润,富有光泽为优,死灰、枯暗为劣。

闻茶香

以高扬馥郁为优,低闷、不纯为劣。

赏茶汤

以红艳明亮、茶汤边缘有金圈为优,暗沉浑浊为劣。

品茶味

以醇厚、甘甜为优,苦涩、粗淡的为劣。

评叶底

叶底,以匀齐红亮为优,花青、深暗为劣。

祁门红茶的历史由来


祁门红茶是怎么来的,下面就是祁门红茶的历史。

祁门县位于安徽位省最南端。这里峰峦起伏,山势陡峭,高山密林成为分布在峡谷山梁和丘陵山坡上茶园的天然屏障。这一带茶区的土壤主要由千枚岩、紫色页岩等风化的黄土或红土构成,土质肥沃,酸质适中,含氧化铝铁成分和水分都比较富足,极适于茶叶生长。由于祁门地处西北冷空气和东南亚海洋气团前峰交错地带,气候温和,春夏多晓雾,为茶树茶叶的优异品质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祁门产茶历史悠久,唐代时已有名气。据史料记载,清朝光绪年间以前,祁门只产绿茶,不产红茶,1875年以后才有红茶。相传,安徽黟县有个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闽红茶”制法,开始试制红茶。1876年,余氏又先后在祁门西路镇、闪里设红茶分庄,扩大经营。由于祁门一带自然条件优越,所制红茶品质超群出众,因此,产地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声誉越来越高,在国际红茶市场上引起了茶商的极大注意,日本人称其为玫瑰香,英国商人称之“祁门香”。

祁门红茶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工夫红茶。它以条索苗秀的外形,清新持久的甜香,醇和隽厚的滋味而驰名中外。

红茶含有很多对人身体有益的成分,加之味道香醇,现在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祁门红茶产地在哪里及祁门红茶的历史


祁门红茶产地在哪里——中国安徽省祁门县。这个地方不仅是祁门红茶产地在哪里的答案,还是祁门红茶的原产地。

祁门红茶起始能说明祁门红茶产地在哪里吗?

祁门红茶始于1875年祁门产茶创制于光绪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的记载,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

当然祁门发明人胡元龙的相关事迹也同样可说明祁门红茶产地在哪里。

祁门产红茶,事出近代。当时的英国、法国、俄国、丹麦等国家都有着巨大的红茶市场。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借鉴了外省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

胡元龙(1836—1924),字仰儒,祁门南乡贵溪人。他博读书史,兼进武略,年方弱冠便以文武全才闻名乡里,被朝廷授予世袭把总一职。

胡元龙轻视功名,注重工农业生产,18岁时辞弃把总官职,在贵溪村的李村坞筑5间土房,栽4株桂树,名之曰“培桂山房”,在此垦山种茶。清光绪以前,祁门不产红茶,只产安茶、青茶等,当时销路不畅。光绪元年(1875),胡元龙在培桂山房筹建日顺茶厂,用自产茶叶,请宁州师傅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经过不断改进提高,到光绪8年(1883),终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红茶,胡云龙也因此成为祁红创始人之一。瓷土亦是祁门特产,同治4年(1865),胡元龙在祁东庄岭村,发现了“太和坑”瓷土矿,被定为御瓷专矿,祁门瓷土业因此得到大发展。

综上所述祁门红茶产地在哪里?即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祁门红茶所经历的历史


祁门红茶所经历的历史!祁门产茶创制于光绪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的记载,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

祁门产红茶,事出近代。当时的英国、法国、俄国、丹麦等国家都有着巨大的红茶市场。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借鉴了外省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

英国是世界上饮红茶最多的国家之一,而饮下午茶更是一种高雅的社交活动。在英国,人们在进下午茶点时,茶要点点润饮;点心要细细品尝;着装要典雅入时,人们将饮茶视为一种高贵身份的象征,而当时的祁门红茶是下午茶中的极品。

祁门境内,海拔600米左右的山地面积占九成以上,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早晚温差大,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祁门一带历史上很早就盛产绿茶,从事茶业者人数众多,唐咸通三年(862年),司马途《祁门县新修阊江溪记》称:祁门一带“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祁之茗,色黄而香”。祁门在清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据传,光绪元年(1875年),有个黟县人叫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因羡福建红茶(闽红)畅销利厚,想就地试产红茶,于是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效闽红制法,获得成功。次年就到祁门县的历口、闪里设立分茶庄,始制祁红成功。与此同时,当时祁门人胡元龙在祁门南乡贵溪进行“绿改红”,设立“日顺茶厂”试生产红茶也获成功。从此“祁红”不断扩大生产,形成了我国的重要红茶产区。[1]

祁门一带历史上很早就盛产绿茶,从事茶业者人数众多,唐咸通三年(862年),司马途《祁门县新修阊江溪记》称:祁门一带“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祁之茗,色黄而香”。祁门在清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

据传,光绪元年(1875年),有个黟县人叫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因羡福建红茶(闽红)畅销利厚,想就地试产红茶,于是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效闽红制法,获得成功。次年就到祁门县的历口、闪里设立分茶庄,始制祁红成功。与此同时,当时祁门人胡元龙在祁门南乡贵溪进行“绿改红”,设立“日顺茶厂”试生产红茶也获成功。从此“祁红”不断扩大生产,形成了我国的重要红茶产区。

祁门红茶历史悠久


光绪元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创设茶庄,祁门遂改制红茶,并成为后起之秀。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祁门茶叶条索紧细秀长,汤色红艳明亮,特别是其香气酷似果香,又带兰花香,清鲜而且持久。既可单独泡饮,也可加入牛奶调饮。祁门茶区的江西“浮梁工夫红茶”是“祁红”中的佼佼者,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

祁门茶叶,唐代就已出名。据史料记载,这里在清代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而是盛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仿,故曾有“安绿”之称。

相传,安徽黟县有个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闽红茶”制法,开始试制红茶。1876年,余氏又先后祁门西路镇、闪里设红茶分庄,扩大经营。由于祁门一带自然条件优越,所制红茶品质超群出众,因此,产地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声誉越来越高,在国际红菜市场上引起了茶商的极大注意,日本人称其为玫瑰香,英国商人称之“祁门香”。自1875年问世以来,已三次荣膺国际金质大奖,享有"茶中英豪"."群芳最"等美称“祁门红茶”的主要产地在祁门县。“祁门红茶”条索苗秀,色泽乌润,香气清高持久,似果香,又似蕴藏的兰花香,在国际茶市上称为“祁门香”,其滋味鲜醇酣厚。单独泡饮好喝,加入牛奶和糖调饮,也很可口,香味不减。它与印度的“大吉岭”.斯里兰卡的"乌伐"并称为世界三大高山名茶。"祁门红茶"品质优异,制造工艺十分精湛。刚采下的芽是鲜嫩的绿叶,叶面张开;经过萎凋,色变暗绿,叶变柔软;再经揉捻,暗绿色变成浅绿色,叶成条状;经过发酵,颜色变成新紫铜色,叶紧卷成条;最后烘干,茶叶变成乌黑油润的色泽,体积也变小。这是绿茶鲜叶变为红茶干毛茶的经过。在初制中,这些色泽外观的变化,是由茶液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氧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等物质所致。初制的干毛茶,还要经过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捡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工序,才成为外形整齐美观,内质纯净统一的成品。

祁门红茶条索紧秀、金毫显露,色泽乌黑鲜润泛灰光,俗称“宝光”;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滋味醇厚,味中有香,香中带甜,回味隽永,汤色红艳,叶底嫩软红亮。国际市场把“祁红”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祁门地处安徽南端,黄山支脉由东向西环绕,西北有大洪岭和历山,东有楠木岭,南有榉根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平均海拔高度为600米左右,茶园80%左右分布在海拔100~350米的峡谷地带,森林面积占80%以上,早晚温差大,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

祁门红茶的历史文化渊源


山峰起伏,山峰陡峭,山峰茂密。清朝光绪年间,祁门只生产绿茶,不生产红茶。

1875年,安徽省易县的一个叫于干臣的人被福建省免职,回到自己的老家做生意。看到红茶在多莉卖得很好,他在志德县杜尧街开了一家红茶店,并按照“福建红茶”的方法开始试生产红茶。

1876年,俞敏洪先后在祁门西路镇和舍里设立红茶分店,拓展业务。由于祁门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所产红茶的优良品质,日益扩大的生产面积、不断增加的产量和更高的声誉吸引了国际红茶市场上茶商的极大关注。日本人称之为玫瑰,英国商人称之为祁门。

高档祁宏外形紧凑,幼苗娇嫩。它的颜色是黑色和潮湿的。冲泡后,茶汤又红又浓。它的香味清新、芳香、持久。它有明显的甜味,有时带有玫瑰香味。祁宏这种独特的香味被许多外国消费者称为“祁门香”。祁宏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为“高级红茶”,尤其是在英国的伦敦市场。祁宏被列为茶中的“英雄”。每当祁宏新茶上市,每个人都会争相购买。他们认为“春天的香味在中国的茶香味中可以找到”。

祁红茶适合清酒,但也适合与牛奶和糖混合。祁红受到英国皇家贵族的宠爱,称赞他是“最好的”。

叙述祁门红茶的历史与光荣


一、祁门县介绍

祁门县位于安徽南端,东北与黟县截然,东南与休宁县为邻,西北连石台、东至县,西南与江西省毗邻。祁门红茶产区以县城祁山镇为中心,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简称四路。西路:包括闪里、历口、古溪、箬坑、渚口、小路口、新安七个乡镇;南路:包括平里、塔坊、祁红、溶口、乔山、芦溪;北路:胥岭、大坦;东路:金字牌、柏溪、横联。凫峰为祁门境内的绿茶产区,安凌过去为祁红产区,其品质与石台区域相似,现也以生产绿茶为主。安茶产区主要集中在芦溪、溶口一带。

二、祁门红茶

祁红名气之大,大概全球有多少人喝红茶,就会有多少人知道祁红。作为中国出口茶当中份额最大的茶类,祁红的出口比重一度高达50%-70%。又曾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可谓光环冠顶。祁红所受到的青睐和重视,超过了早于其诞生的任何一种红茶。

(一)祁门“三祁”与祁门“三茶”

祁门有“三祁”。著名的祁红自然是“三祁”之一。名贵的地道中药材——祁术是“三祁”之二,它是白术中的商品,因其只产于祁门山区,品种又独特,故意产地冠名。祁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得“三祁”之三——祁蛇在这里极宜生长繁殖。祁门的祁蛇数量多,而且毒液品质好,制成的抗毒蛇血清是专治毒蛇咬伤的有效制品。毒液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居黄金之上。祁红早已扬名世界百余年,但很少人知道,祁红之前,这里的绿茶、安茶都曾大放光彩。茶叶有自己的命运,成为祁门名片的是后来者祁红。

自1915年祁门红茶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斩获晋江,祁门茶叶呈现出鑫荣鼎盛之势。然而祁红出现以后,安茶销量逐渐式微。1946年制成的最后一批安茶装上竹筏运往广东后,安茶消失于历史的烟云之中。祁门一直出产优质“屯绿”,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屯绿”就誉满国内,并销往欧洲和美国。目前祁门产量最大的依旧是绿茶。

(二)祁门红茶之“初”

这里说的“处”并非指初制,而是想从土地说起。祁红初制与其他地方的红茶无太大差别,因此,拼的自然也是产地、品种、种植方式等决定鲜叶先天的因素,然后才是将初制茶标准化的独特精制工序。

祁门地貌以山地丘陵居多。高达8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使祁门境内山中,甚至村庄都畅游业主和蛇出没,生态环境之天然程度可见。祁门土壤多为千枚岩和紫页岩风化而成的酸性红壤、黄壤,最适茶树生长。茶树喜雾中生长,祁门亦是一个多雾的地方,年均雾日89天。

祁门茶树的栽培也是有其独特性的。在祁门,成片或成条的标准化规模茶园并不算多,多为一株株独立的茶树,即丛栽。茶农多吧茶树以满天星种植法,或种在山坡,或种在两山之间的低洼之地,抑或是河道两侧的洲地,甚至房前屋后菜园中。以上无论哪一种种法,都有一个共性,即不过分密植,茶树容易得到较充分的养分。

(三)祁门红茶工艺

红茶所谓的“工夫”就在精制,精制中除拼配外,筛分也是关键一步。通过筛分,茶条被分出不同的长短、粗细和身骨的轻重。长期以来,祁门工夫又制往外销,国内少有人喝到。所以很多人都有一种“有眼不识”祁红“工夫”红茶。

以红香螺、红毛峰为代表的新派祁红算是对市场误会祁门红茶的一种回应,人们看到曲卷带毫的红香螺,或者条索完整自然的红毛峰,是熟悉的红茶形态,接受起来变顺理成章了。

去过祁门之前,对祁门红茶的了解便是它了不得的精制工艺——非遗传承认都因各自精制的技艺而成为传承人,整个祁红作为非遗的核心也在精制。初制甚少被提及,山地信息则几乎是祁门之下再无巨细。一本民国的书《祁红的毛茶怎样复制》中也提到为何要精制,主要在于两点:“毛茶中的劣茶类和非茶类,都在复制过程中汰除去……达到需要上应有可能的精纯度”;二是“(茶是)关于欣赏娱乐的需要……祁红消费主顾都是生活享受的优裕者,均需要美化的程度,复制的加工业就尤其不能够等闲的了。”除此之外,拼配可保证茶品的稳定性也是精致之随意必要的关键所在。

因此,祁门红茶精制之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为达以上粗放之下求精微的目的,祁门工夫红茶的前辈们发明出一系列人工手艺、机械设备及工序,都精细极致至不愧“工夫”二字。

(四)祁门香

长期以来祁门香被形容成“似花似果似蜜”和“兰香”,它神秘得如同一个密码,试图去探寻的人们前仆后继,却大多不得其究竟。

早前听闻祁门香是玫瑰香,但起初未切身感受到。后来切身体验到淡淡的玫瑰香气时,跟祁红非遗传承人闵宣文询问、沟通这一体验,闵老说日本确实有祁门香是玫瑰香方面的研究。祁门红茶的香叶醇含量普遍高于其他红茶,而香叶醇的香气特征就是玫瑰似的甜香。

当然,以上所说也并非否认祁门红茶有似花似果似蜜的特征,但祁门香应该由一种一方面仅祁门独有,另一方面,在所有祁门产的红茶中又最具普遍性的香气来代表。

新派祁红与传统工夫,只要原料好。工艺好,都能做出符合祁门香特征的好茶。新派祁红在祁门应该得到与传统工夫一致的地位,传统工夫手艺也要传承下去,找到合适的受众和相应的宣传方式。

三、祁红非遗手艺传承软肋,茶筛

祁红工夫精制的“工夫”,要义在于筛和拼。筛,以各式精细繁杂的筛子,别其老嫩,去其杂质,分出身骨之轻重,筛出不同编号的茶,再将不同品质的茶一次归堆。拼,则是将不同筛号的茶整合,以便达到形色味都符合一定标准。拼配因涉及感官因素至今无法被机械替代,手工筛分则几乎要成“博物馆级”手艺了。

作为筛分的工具,茶筛的状况令人担忧。一方面,制茶被机械替代,茶筛在实际生产中被渐渐淘汰;另一头,竹器制作日益被工业化替代,竹器手作人放下手艺另谋生路的情况再乡村非常普遍,能制作对手艺要求更高的茶筛之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与竹器制作相比,种茶所带来的收入更高。如今种庄稼的人少了,作为农业生产工具使用的很多竹器越来越少被使用。茶厂订制一个茶筛一般十个,三个抖筛,七个手筛。手筛面积较抖筛小,是全靠手里控制的筛子。抖筛要借助一根吊绳挂住茶筛的一头,另一端用双手抓住,脚力抖动控制。

对工夫红茶的非遗保护全在手工精制,而茶筛作为手工精制的重要工具在祁门是那么不易找到,实在让人吃惊。若无茶筛,祁门工夫红茶之手艺就没有了必备工具,可能就成了非遗手艺传承的隐患。

四、祁红工夫有“工夫”

工夫红茶,是我国的传统红茶,祁红工夫是经典的代表之一。人们赞她为“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光绪元年创制的祁红工夫,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三次变革。

(一)手工时代

创制之初,茶农把初制好的湿毛茶,卖给茶号,茶号进行烘干。烘干使用的是焙笼,分为打毛火、足火和补火等。负责烘干的技工称为“掌烘”,都是高价聘请的,因为茶叶的香气形成和烘干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祁红工夫红茶的制作,从初制到精制已经完全可以脱离手工了。现代化的生产线,陆续走进祁红的品牌茶企。传统手工制茶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在继承原有制法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初制和精致的工序。

传统手工制作的祁红工夫红茶,初制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经过初制的茶是干得毛茶,有些地方仍沿用焙笼烘干。先前卖湿毛茶的景况不复存在。精制分初抖、打袋、初分、毛抖、毛撩、净抖、净撩、风选、拣剔、拼配、补火、均堆和和装箱,共十三道工序。

(二)传统精制

传统手工精制,要花费很多工夫。筛分的工序要不断反复。为了筛分出长短、粗细不同规格的茶,初分、毛抖、毛撩、净抖、净撩等工序至少要分别做9次。也就是说,精制一批茶,至少要抖、筛达40多次。

所需用的筛子有近20种大小不同的数目,然而,并不是所有筛子都能用到,“看茶作茶”依旧是不变的规律。制茶人视毛茶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筛子。筛分过程中,投茶量的多少和筛分时动作的快慢都是最考验功力的地方

每个师傅手工晒出来的茶或多或少会存在不同,但成品茶的品质稳定性不会受影响。经过筛分,各等级规格的茶要进行拼配,以保证等级和品质划一。目前,传统手工制作的祁门工夫红茶多是特级以上的茶。其他等级的祁门工夫红茶多此阿勇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仍旧是十七道工序。祁红工夫的“工夫”也就在此明显了。

(三)祁红三杰

祁门红茶家族成员,已经不止“传统祁红工夫”以为了,还增添了两位“新成员”——祁红香螺和祁红毛峰。

祁红香螺,1997年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科所研制。“按照萎凋、揉捻、发酵、控温做形、干燥、整形、归类加工而成的卷曲形祁门红茶。”这是《祁门红茶安徽省地方标准》中的定义。对祁红毛峰的描述是“按照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干燥、整形、归类加工而成的弯曲形祁门红茶。”

祁红香螺、祁红毛峰,与传统祁红工夫的制作工序区别较大。传统祁红工夫分初制和精制两个环节。而两位“新成员”增加了做形的工序,少了复杂的精制过程,使得条形更加完整。

制作工序的创新也使“新成员”和传统祁红工夫的品质有所不同。紫薇尚,祁红香螺和祁红毛峰更显清甜;传统祁红工夫更显醇厚。就香气而言,传统祁红工夫浓郁丰富,祁红香螺和祁红毛峰的甜花香明显。“祁红毛峰的香气以清鲜高长,伴以细嫩、鲜爽的嫩甜香为主题,而祁门工夫红茶则以高爽、馥郁的甜香为主题,代表了祁红不同产品种类的品质风格。”

五、英国人品出的祁红滋味

茶素来被视为东方的传统饮品,在西方也有这么一个国家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在以咖啡为日常主要饮品的西方文化中显得与众不同,这就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英国喝下午茶,精致的茶具、香浓的红茶、可口的点心,似乎这就是我们对于英国茶最初的印象。

想要了解祁红在英国的现状,从探访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售卖祁红的茶叶店: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店WittardofChelsea和开业仅十年的PostcardTeas开始。

Wittard在英国本土是一家知名度很高的连锁店,所拜访的是位于伦敦科芬园的一家时间较长的门店。这里的茶叶师说祁红在这里不能算是最热门的茶,销售量处于中等水平,人们热衷购买调配茶。就红茶而言,阿萨姆、大吉岭的价格较为朋友,也更被人熟知。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来Wittard指定要购买祁红,可见祁红是Wittard十分重要的一个红茶品类。

另一家店是位于伦敦市中心邦德街的PostcardTeas,这家茶叶店在伦敦众多茶叶店中显得独树一帜,因为PostcardTeas只卖特调茶,即每一种茶叶都会标明产地和生产者。PostcardTeas从三年前开始卖祁红,从销量上来哎说,与Wittard相似的是,来自印度的红茶仍然是店内最为畅销的红茶,但是对于红茶有特殊要求的顾客,祁红往往是他们的首选。

不单单是中国人懂得喝祁红,有许许多多的外国人也爱祁红。随着历史的浮沉,祁红已然成为很多英国人和其他外国人心目中红茶品质的代表,“祁红香”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而是随着岁月的沉淀越来越浓,越来越广。

六、祁门工夫红茶拼配体验

拼配,对此充满好奇的人来说,简直是个可以脑补千百个疑问和场景的事情。拼配师是否对上手所有茶的外形、香气、滋味都了然于心,是否有清洗的标准确立等问题,若不在茶厂工作,想必难以得到答案的,因为几乎没有一个茶厂会欢迎任何人全程观摩拼配过程。我们有幸在祥源茶叶祁红公司见识过一场拼配的下半场,决定结合我们自己的理解尝试体验一下拼配。

(一)试验材料

祥源2015年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祁红工夫红茶各50克。

(二)审评

为了解以上四款茶的特性,我们分别以各3克茶5分钟闷泡的方式进行审评。结果如下:

三级:条索紧细均整,稍有嫩梗,色泽乌黑,热闻香气甜醇,汤色橙红,滋味略苦,后味甜醇,叶底红亮尚匀。

四级:条索尚紧,稍有梗,色泽乌黑带灰,热闻气息尚甜醇,汤色橙红偏黄,入口略酸,后有甜醇感,叶底尚红亮。

五级:条索稍醋尚紧,汤色橙黄,滋味淡薄,略带有甜醇感,叶底尚红亮。

六级:条索松散,红梗稍多,色泽乌中泛红绿,汤色橙黄,滋味涩,叶底欠匀色泽偏暗。

(三)构思及拼配

计划以三、四、五、六级四款茶拼得50克小样。由于材料种类有限、数量有限,且条索、叶底等外形因素皆不具优势的三级以下级别茶,故拼配目标只考虑香气、滋味等内质上的扬长避短。审评结果总结出四款茶内质的突出特征分别为三级香气、滋味皆甜醇,四级入口略酸,五级滋味淡薄,六级滋味偏涩。

由于五级滋味偏淡,无较突出的酸、涩、苦等不良滋味,故用五级茶大地,将其用量比例定位50%,即25克。由于三级甜醇度较高,四级偏酸,六级偏涩,故用考虑三者的用量上三级大于六级大于四级,目的在于合理突出甜度,而抑住四级入口的酸和六级的涩。三者用量分别定位10克、8克、7克。

(四)配成小样的审评结果

条索稍粗尚紧带梗,欠匀整,色泽乌;热闻甜和;汤色橙红;滋味甜醇;叶底稍暗红,叶片大小不匀。

(五)结论

拼成小样的甜醇度介于三四级之间,四级的酸、六级的涩被中和得较为理想。总体而言,甜度作为优点被稳住,酸、涩作为缺点被调和。若不考虑外形因素的话,此次拼配算是起到了“稳长避短”的作用。当然,我们只是以自己的理解。以有限的材料进行“拼配”。实际生产则复杂得多,为了拼一款茶常需要多达几十个筛号的原料进行拼配,同时内质、外形两方面都要兼顾。

祁门红茶简介及历史传说


祁门红茶简介

祁门红茶,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所以生叶柔嫩且内含水溶性物质丰富,又以8月份所采收的品质最佳。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号称“祁门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红亮。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饮红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适。祁门茶叶,唐代就已出名。

据史料记载,这里在清代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而是盛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仿,故曾有“安绿”之称。光绪元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创设茶庄,祁门遂改制红茶,并成为后起之秀。祁门茶叶条索紧细秀长,汤色红艳明亮,特别是其香气酷似果香,又带兰花香,清鲜而且持久。既可单独泡饮,也可加入牛奶调饮。祁门茶区的江西“浮梁工夫红茶”是“祁红”中的佼佼者,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

历史传说

据历史记载,清朝光绪以前,祁门生产绿茶,品质好,制法似六安绿茶,称为“安绿”。公元1875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茶庄,仿照“闽红”制法试制红茶。1876年,余从至德来到祁门,并在西路历口、闪里设立茶庄,扩大生产收购。继而在南路贵溪一带,也有人试制红茶成功。当时上海“同合荣”茶栈也在祁门贷出资金。由于茶价高、销路好,人们纷纷相应改制,逐渐形成了“祁门红茶”。对祁红的创制与发展,祁门胡元龙亦是有贡献的。据1916年《农商公报》第二期记载:“安徽改制红茶,权舆于祁建。而祁建有红茶,实肇始于胡元龙(又名胡仰儒)。胡元龙为祁门南乡之贵溪人,于前清咸丰年间,即在贵溪开辟荒山五千余亩,兴植茶树。光绪元、二年之间,因绿茶销场不旺,特考察制造红茶之法,首先筹集奖金六万元,建设日顺茶厂,改制红茶,亲往各乡教导园户,至今40余年,孜孜不倦。”

祁门红茶有什么历史革沿?


美国韦氏大辞典,“祁门红茶”记录着祁门红茶的原产地——中国安徽省祁门县。创始年:祁门产茶创制于光绪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的记载,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

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借鉴了外省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后由北平同盛祥茶庄引入北平,在市场获得了成功。

光绪元年(1875),胡元龙在培桂山房筹建日顺茶厂,用自产茶叶,请宁州师傅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

清朝光绪年间以前,祁门只产绿茶,不产红茶。

据说(此处缺少史料佐证)1875年,安徽黟县有个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由于当时江西宁州生产红茶已经超过20年历史,品质稳定可靠,安徽茶商(包括余干臣在内)鼓动建德茶区的茶农仿制“宁红茶”,成品在市场上被称为“建德红茶”。

随着胡元龙创始的祁门红茶的诞生,由于茶叶品质类似,此后建德红茶、祁门红茶与宁州红茶在出口市场上长期为竞争对手。

余干臣的弟子学徒有陈尚好等人。从1875年余干臣在历口开办茶庄,陈尚好自幼在茶庄学艺,多年以后学技精湛,回正冲村自办茶号尚好坊。

祁门红茶的百年历史沧桑


祁门种茶究竟始于何时,无史可稽,但最早记载祁门有茶的,当属《茶经》。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歙州茶,且素质好。”祁门古属歙州,歙州茶当然含祁门茶。

关于祁门产茶的记载,还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来去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脍炙人口的《琵琶行》,可谓千古绝唱,江州司马面对商人怨妇而泪湿青衫,情愫绵延千余年。殊不知那重利轻离的茶商,所追索的茶中就有祁门茶。

祁门原属歙州和饶州两地,其东部属黟县,西部属浮梁。浮梁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与祁门一水相依。祁门境内阊江北起黄山西脉的大洪山麓,逶迤南下,出祁门到浮梁和景德镇,便去掉“门”字,改称昌江,最后注入鄱阳湖。祁门茶乃至歙州茶叶均由此水道运往浮梁外销。茶叶顺水而去,商人也逆水而来,阊江水满载茶香,源远流长。

祁门茶乃至歙州茶属于茶中极品,唐代敦煌写本《茶酒论》中就有“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赞誉。

《琵琶行》问世五十年后,唐永泰二年(776年),祁门“析黟县和浮梁地建县”。

翔实记载祁门茶事的古籍,最具权威的当属唐咸通三年(862年)问世的《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这本是一篇记述祁门与浮梁水路整修的普通文章,巧合的是,这篇文章作者与白居易官职相同,也是一位司马,所不同的是白为江州司马,他是歙州司马;更为巧合的是,该文也同白居易一样,述说着当时的茶事,这就使得文章有了不同凡响的史料价值,使千佘年以后的人们得以窥视唐朝茶事风貌。

文章的作者叫张途,其时他作为歙州司马为打理地方政务来到祁门,“寓于郡下,尝游兹邑”,对这里浓郁茶风感受颇深,欣然命笔,留下了中国茶史上记载唐代茶事一段较有影响的文字:

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县西南十三里,溪名闯门,有山对耸而近,因以名焉。水自叠嶂积石而下,通于鄱阳,合于大江,其济人利物不为不至矣。其奔流激注,巨石碑矶,腾沸汹涌,浼嚼圆折,凡六七里。舟航胜载不计轻重,篙工楫师不计勇弱,其或济者,若星驰矢逝;脱或蹉跌,必溺湾漩中,俄顷灭迹矣。邑之编籍民五千四百余户,其疆境亦不为小。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十)七八矣。

繇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成议,愈于诸方。每岁二三月,赍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摩肩接迹而至。虽然,其欲广市多载,不果遂也。或乘负,或肩荷,或小辙而陆也。如此纵有多市,将泛大川,必先以轻舟寡载,就其巨艟,盖是阊门之险。

元和初,县令路曼常患之,闻于太守故光禄大夫范卿,因修作斯处。其后商旅知不旅阊门,果竞至,籍户繇是为之泰。

其求已五十五载矣。元和、成通,伏腊相远,闯门始废之时,功未甚至,犹利于人且久。长庆中,县令王迅曾略见旧址,盖茶务委州县,贵踅邀商贾而已。今则颍川陈甘节为祁门令,一年而政成,孜孜求里闾之患,果得阊门溪焉。乃速诣,目击险状,吁可畏也!必期改险阻为安流,回激湍为碧澄。乃录其始制之实,闻于太守清河崔公,自请以俸钱及茶羡利充木石之用,因召土客、商人、船户接助。夫使成适其愿,无差役之患,无箕敛之弊,公悦而从之。自成通二年(861年)夏六月修,至三年春二月毕。削盘石为柱础,叠巨木为横梁,其高一丈六尺,长十四丈,阔二十尺。堰之左,俯崇山作派为深渠,导溢流回注于干溪,既高且广,与往制不相侔矣。整石叠木,溯流安逝,一带傍去,滔滔无滞,驯鸥戏鱼,随波沉浮。不独以贾客巨艘、居民叶舟往复无阻,自春徂秋,亦足以劝六乡之人业于茗者,专勤是谋,衣食之源,不虑不忧。夫如是有以见清河公求理诚至,苟非良邑长不可以佐理;颍川君临事心专,苟非贤太守不可立事。其作用坚固永久,与山川齐。途寓于郡下,尝游兹邑,颇熟本末,因得以记。成通三年秋七月十八日(862年8月17日),歙州司马张途述。

这份中国茶叶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文献,因历朝来仅见载于当地史籍,从未向祁门以外的社会刊行,故未被茶史学家所发现,致使许多茶书从无记载。今日研读,尤为可贵,堪称是冠今绝古的佳作。

这真是“闾水流香走浮梁,两任司马留绝口昌”。

唐时祁门所产之茶为方茶,唐大中十年(856q三)杨华在《膳夫经手录》中所作的评价是“祁门方茶制置精好”。新编的《祁门县志》说方茶就是饼茶,“制作工序是:将生叶经蒸气杀青后烘干捣碎,碾成细末,再蒸软,做成长条状或圆饼状,中间留一孔,穿串起来烘干即成饼茶”。

宋元时期,祁门茶事不甚明了,但产茶事实毋庸置疑。仙芝、玉津、先春、绿芽等就是当时徽州的茶叶。祁门时属徽州,当然不会例外。

明时流行散茶,祁门称为软枝茶,明永乐《祁阊志》中就有记载。软枝茶分芽茶和叶茶两种,其中芽茶属于上品,叶茶次之。

清代祁门流行绿茶和安茶,绿茶则是屯绿,其中以凫峰绿茶为代表,因质好香高,被称为“屯绿之冠”。安茶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紧压茶,色泽乌黑,汤浓微红,味香而涩,既可作饮料,又可作药用。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安茶,从近年于民间搜集到的安茶茶票中得知,这种茶创制于清道光年问,清末民初曾风靡一时,兴盛百余年,在广东和东南亚地区尤其畅销,被尊为“圣茶”。

历史上安茶产地分布在祁门四乡各地,尤以西南乡为甚。祁红问世后,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安茶产量缩减,产区也相应集中,茶号多分布在阊江南岸的溶口、倒湖一带,西乡只是少数,其他地方则无踪影。

祁门人卖安茶,习惯在茶篓中放上茶票。这些茶票系木刻印刷,雕刻精细,周边为极具地方色彩的图案,中间有一段文字。如“举报单人安徽孙义顺茶号,向在六安采办雨前上等细嫩真春芽蕾,加工拣选,不惜资本。向运佛山镇北胜街经广丰行发售。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号字样甚多,贪图影射,以假乱真。而茶较我号气味大不相同。

凡士商赐顾,多辨真伪。本号茶篓内票四张:底票、腰票、报单、面票。上有龙团佳味字印,并秋叶印为记,方是真孙义顺安茶,庶不致误。新安孙义顺谨启。”这些茶票如今成了印证当年安茶的最好实物,殊为珍贵。

安茶从清末起步,到后来逐渐被祁红所取代,百余年中,起起落落,惨淡经营,一直到1946年最后一批安茶运出,便再也没有回生。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再重新被人恢复创制,那是后话了。

绿茶和安茶均有外销出口的迹象,但势头并不好。正如著名茶学家陈椽先生所言,“当时绿茶销路不好,外销仅占出口量的10%左右。红茶畅销,市价高于绿茶,相导仿制,势所必然,这是推动祁门茶叶生产变革的动力。”

“病树前头万木春”,祁门茶叶就在这困境重重之时,清光绪元年(1875年),祁红应运而生,一度扭转了被动局面。

中国历史中的名茶——祁门红茶


中国历史中的名茶——祁门红茶!祁门红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在唐朝时就已出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祁门红茶创制历于光绪帝(公元1875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祁门红茶是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门红茶的品质以祁门的历口、闪里、平里一带最优;而8月份采摘的品质是最佳的。

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香气酷似果香,又带兰花香(号称“祁门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红亮;既可单独泡饮,也可加入牛奶调饮;而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佼佼者,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以闻名于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又因祁门红茶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故外国人称祁门红茶为“祁门香”,“王子香”,“群芳最”,“红茶皇后”。

祁门红茶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品质,驰名中外。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1979年邓小平给祁门的评价“你们祁红世界有名”;1987年获“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82年邓小平以祁门红茶接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访问前苏联,并将祁门红茶作为国礼相赠。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等工艺,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

祁门红茶的泡法:一般要采用壶泡法,首先将茶叶(茶和水的比例在1:50左右)按比例放入茶壶中,加90—95℃水冲泡,冲泡时间在2~3min,然后按循环倒茶法将茶汤注入茶杯中并使茶汤浓度均匀一致;品饮时首先闻其香,香气浓郁高长;其次是观其色泽,汤色红艳;最后慢慢品饮,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好的工夫红茶一般可以冲泡2—3次。

祁门红茶可以给人们提供丰富的核黄素、叶酸、胡萝卜素、生育酚及叶绿醌,并且是食品中氟化物的重要源泉。

祁门红茶的历史渊源与冲泡方法


众所周知祁门红茶与印度的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齐名,被誉作“世界三大高香名茶”。它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有『群芳最、红茶皇后』之美誉,香名远播。在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曾获得了特等奖凭和金牌,美国韦氏大辞典中也收录了『祁门红茶』这一词组。

但据史料记载,在清代光绪以前,祁门不生产红茶,只盛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仿,故曾有“安绿”之称。那它又因何高香美誉、香名远播呢?

“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卖茶去”,白居易《琵琶行》里这句诗,原是写琵琶女的哀怨孤寂,却在不经意间,插入了一波广告:要买茶,到浮梁去。唐时的浮梁,是南方最大的茶叶集散地。茶业多来自上游歙州,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与浮梁临着阊江一水相依。

祁门所产的茶品质好,色黄而香,所以尽管地处深山,祁门的茶市却也热闹非凡,尤其是每年二三月间,买茶者摩肩接踵而来。购茶以后,凭借阊江水道,先来到浮梁,再顺水而去。浮梁产区的茶到底有多畅销呢?敦煌遗书《茶酒论》中说:“浮梁歙州,万国来求”。当时徽州地带茶叶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祁门产红茶,事出近代。当时的英国、法国、俄国、丹麦等国家都有着巨大的红茶市场。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借鉴了外省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后由北平同盛祥茶庄引入北平,在市场获得了成功。后来,在他们的带动下,附近茶农纷纷改制,逐渐形成祁红产区。

祁红一经问世,就以其优异的品质成为红茶中的后起之秀。因为祁门红茶的产地——祁门县,地处皖南山地多雨区,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境内森林覆盖率85.79%,其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较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常年云雾缭绕,是茶树生长的完美环境。所以祁门红茶的品质卓越,叶嫩毫显,色泽乌润,香气醇和。冲泡后,汤色红艳,芳香四溢,口感风格鲜明独特。

至弘所售祁红于清明前后至谷雨前开园采摘,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特级祁红以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为主,制作工艺精湛,属于顶级祁门红茶。分初制和精制两大过程,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

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则将长短粗细、轻重曲直不一的毛茶,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整形、审评提选、分级归堆,同时为提高干度,保持品质,便于贮藏和进一步发挥茶香,再行补火、清风、拼和、装箱制成形质兼优的成品茶。

制成的成品茶条索紧细秀长,色泽乌黑油润,匀齐洁净。汤色红艳明亮,醇润厚滑,既可单独泡饮,也可加入牛奶调饮,饮之仿佛置身玫瑰花海之中,妙不可言。

“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充分表达了祁红的高香。“祁门香”,不是醉人的浓香,而是一种持续悠久的淡香,酷似果香,又带兰花香,清鲜而且持久。既包含了红茶“包容”的特点,又秉承了自己的性格,它适合清饮,香气醇厚优雅,滋味甜绵如蜜,它有花香,但不浓烈,若有若无的气息让人欲罢不能,总要在那一口如琥珀红亮的茶汤里去苦苦追寻。

它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作用减少,其氧化产物对胃部也有保护作用,如果长时间饮用加糖、加牛奶的红茶,能消炎、保护胃粘膜、治疗溃疡、降三高、延缓衰老等作用。它是芳香馥郁的空谷幽兰,亦是清新优雅的灵动精灵。不仅醇润厚滑,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养神养生。

冲泡方法

1.简单泡法:

将水烧沸,茶具最宜景瓷,装上大约占壶容量十分之五的茶叶,冲入沸水,冲泡后香气高锐持久,隔45秒左右倒入小杯,先闻香,再品味,满口生香,回味甘美。

2.功夫泡法:

冲泡功夫茶时一般要选用紫砂茶具、白瓷茶具和白底红花瓷茶具。茶和水的比例在1:50左右,泡茶的水温在90—95℃。冲泡工夫茶一般采用壶泡法,首先将茶叶按比例放入茶壶中,加水冲泡,冲泡时间在2—3分钟,然后按循环倒茶法将茶汤注入茶杯中并使茶汤浓度均匀一致。品饮时要细品慢饮,好的祁门红茶一般可以冲泡2—3次。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12959.html

上一篇:祁门红茶采制工艺

下一篇:祁门红茶简介及特点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