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现如今茶树的起源中心地带就是中国的滇南地区由来发展进化

2019-12-04

茶树的起源有它特定的演化规律和生物地理条件,在自然生长的条件下,茶树从原始野生型的形成,历经漫长的过渡演变,直至为人们驯化利用为现代栽培型茶树,都是以其自然种群中遗传和变异为基础的,变异是绝对的,而遗传是相对的。茶树变异最多的地方,堪称世界之最的就是云南,尤其是滇南。从现在已经查明的茶树品种资源看,云南茶树类群十分丰富,几乎包罗一切茶树的原始型、过渡型和栽培型的性状。近缘植物也绚丽多彩。近代以来,国内外许多科研专家学者及一些热心茶叶事业的人士曾多次深入云南各地对茶树品种资源及近缘植物作过大量的考察研究,采集过大量的标本进行过大量的生化分析,逐步揭开了茶属王国奥秘。

1、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茶树物种共有四个系37个种,3个变种,其中分布在云南就有31个种和变种2个,而且有25个种为云南所独有(其中有24个新种和2个变种是在1981~1984年间发现的)。在25个种及2个变种中,有世界最大最古老的勐海巴达野生大茶树及镇沅县千家寨野生大茶树,有800年树龄的勐海南糯栽培型大茶树。,有1991年在澜沧县新发现的千年过渡型邦崴古茶树,还有栽培面最广的云南大叶种茶,其中,尤以普洱茶(种)栽培分布最广最多,是云南当前茶树栽培上最主要的茶种。

2、云南茶树的水平(横向)分布与垂直分布特点:水平分布是:31个种和2个变种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东经97°~106°,北纬21°~25°之间跨4个纬度,并延着北回归线自西向东延伸,横跨回归线南北方向分布的则逐渐减少,而90%的种又集中分布在滇南亚热带和热带边缘地带,只有两个种分布在云南的东北部。垂直分布:以云南主要茶种的分布比较如下

根据376个考察点的统计大多数茶种的垂直分布的高度位置是:1601-2200米处,其次是1001~1600米处,分布的最高点有2600米。从大理茶、滇缅茶、茶及普洱茶四个种的垂直分布看,其植带位置以1401~2200米是茶树的主要垂直分布区。其中野生茶树垂直分布主要在海拔1800~2400米的高山地带,普洱茶及茶两个种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2000米的高山地带。

3、云南茶树类群十分复杂,其遗传与变异性状几乎包罗一切茶树的原始型和进化型以及栽培型的性状,花冠大小从2~8厘米,花瓣数目由4~16片,花柱有2~7裂,粤片4~8片,苞片4~16片,既有早落,又有宿存,各器官部位上的茸毛有多有少,甚至全无;其中只有茶C.sinensis是中小叶种灌木型,其他基本上皆为大叶乔木型。“通过对十多个种鲜叶的生化分析表明,各个种都含有与茶(C.sinensis)同类的基本生化成分,唯含量不等,如咖啡碱含量为1.17%~5.16%,茶多酚含量17.77%~46.75%,氨基酸含量为1.38%~4.08%,而且五种儿茶素都齐全,既可说明各自然种群之间的生态区别,又表明其亲缘上的联系。”

从以上特点可见茶树不是像早年人们认为的那样仅仅是1个或2~4个种,而是若干植物种组成的族(或组)的总称,是一个分布广泛的繁荣的种族。迄今为止,在云南南部、西部的原始森林中,还生长着成林成片的野生型大茶树,其中1963年发现的有世界最大的勐海巴达野生大茶树:有1991年新发现的世界稀有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还有当今世界最古老的栽培型南糯大茶树,以及广为分布,品种多样,生态各异的茶树类群。这一客观存在,构成了部活生生的茶树起源进化史,按达尔文的学说观点“某种植物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这种植物起源的中心地带”,显然,云南南部这里就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也是茶树种族繁衍,进化分布的中心。

cY316.com延伸阅读

现如今的茶树叶片都有哪些特点特性有哪些分别是


茶树叶片有鳞片、鱼叶和真叶之分。鳞片是幼叶的变态,无叶柄,质地较硬,呈黄绿或棕褐色,表面有茸毛与蜡质,随芽体膨大开展而逐渐脱落,起保护芽和减少蒸腾的作用。茶树越冬后,春季到来,气温上升,在气温达到日平均10℃以上,连续5天,休眠芽即开始萌动生长,首先是鳞片张开,芽头露出,接着就萌发出第一片小叶子,称之为鱼叶。片,因形似鱼鳞而得名,叶柄宽而扁平,侧脉隐而不显,叶缘平滑无锯齿或前端有锯齿,叶尖圆钝。茶树的叶一般指真叶,为发育完全的叶片。片形状有椭圆形(长宽比1.5~2)、卵形(长度比1.5~2,最宽处靠近叶基)、长椭圆形(长宽比3~4)、披针形(长宽比3~4,最宽处靠近基部)、倒卵形(叶的中部以上最阔,以下渐狭,类似倒置的卵形)、圆形(近圆,或叶尖徼凹)等。其中,以椭圆形和卵形居多叶缘大都平展,但也有波浪形或向背翻转的,后两种叶缘也是叶质较柔软的特征。

叶缘上有锯齿,锯齿的大小和疏密受环境影响较大,一般为16~32对。按叶缘形状可分锯齿形(叶缘呈尖锐的锯齿状,齿端向前)、重锯齿形(叶缘的大锯齿上有小锯齿)、齿牙形(叶缘的齿端呈等腰三角形)、缺刻形(叶缘缺刻较深,或呈三角形)。锯齿的腺细胞脱落以后,叶缘上留下褐色的疤痕,这也是茶树叶片的特征之一。无论叶片的形状如何,叶缘锯齿都是上部明显,下部逐渐趋平滑叶片的叶尖有急尖(叶尖较短而尖锐)、渐尖(叶尖较长,呈逐渐尖斜)、钝尖(叶尖钝而不尖)和圆尖(叶尖近圆形)之分。叶尖的形状也是茶树分类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

茶树叶片为网状脉,具有明显的主脉,并向两侧发出许多侧脉,侧脉间又分出几条细脉。主脉和侧脉约成45~80°角,侧脉仲展至边缘2/3处即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式的网状系统,这是茶树叶片的义一个鉴别性特征。侧脉的对数随茶树品种而异,一般8~9对,多的10~15对,少的5~7对。叶片大小变异很大,叶长,短的为5厘米,长的可达20厘米,叶宽,窄的为2厘米,宽的可达8厘米。叶片大小一般以定型叶为标准,用0.7系数法计算其面积,即叶面积(平方厘米)叶长(厘米)×叶宽(厘米)×0.7。叶片大小的划分,通常以叶面积在60平方厘米以上的为特大叶,40~60平方厘米的为大叶,20~40平方厘米的为中叶,20平方厘米以下的为小叶。茶树的叶片可塑性大,易受环境和栽培技术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就同一品种而言,叶片形态特征(尤其是无性繁殖的茶树)变化较小。在生产上,叶片大小、色泽和省生角度等,可作为鉴别品种和确定栽培技术的重要依据。

从邦崴古茶树的发现来看茶树的起源与特点发展演变由来


1991年在中国云南省的思茅地区澜沧县的邦崴村发现一棵世上罕见的乔木型大茶树,并经国内、区内专家学者四次考察论证,一致认为这棵大茶树是介乎于原始野生型与栽培型茶树之间的过渡型茶树,并定名为“邦威古茶树”,树龄千年以上,邦古茶树的发现,为研究茶树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和启示,现就这“问题提出讨论。

茶树进化的重要阶梯——邦崴古茶树

这株邦崴古茶树的地理位置在澜沧江中游西侧东经99°48′~北纬23”09′的海拔1900米的邦藏村,树高11.8米,树幅8.2米×9米,根颂处|径1.14米,最低分枝高70厘米,有级枝下3支,,级枝113支,其枝干直径9~31厘米,由这些粗壮的支干构成庞大的树体农。些的实百骨架,千年占茶,依然雄姿挺立,长势特别旺盛。其物学特征的主要方面:

特点一、其营养器官性状与现代栽培型云南大叶种茶树相似,只有般的栽培型茶树的化学成份,“鲜时蒸青样水浸出物47.04%,儿茶素总量138.27%,茶多酚36.34%,均高于当地有性群体品种,氨基酸、咖啡碱略低于当地有性群体品种”。“叶片的显微观察,其表皮细胞排茶列整齐齐,栅栏组织为1层,排列稀疏,海棉细胞大,列不规则”。叶片平均长13.3厘米,物宽5.3厘米,芽叶、嫩梢、鳞片、叶背、土脉及叶柄均多茸毛。

特点二、其生殖器官性状近似野生型茶树,花冠大,花药大,花丝特粗,花粉粒特大,柱头4~5裂,子房多毛,果皮特厚,有微毛,干瘪后果皮直径2宅米以上。萼片5个,边缘有睫七毛,宿存,种皮粗糙,外种皮上有下降圆痕。

特点三、较一般云南大叶种更具有抗逆性,鲜叶可以直接利用,品质优良,适制红、绿茶。当地村民每年采摘,制成青茶饮用,滋味醇厚,后味甘长。

滇南的生物地理气候是茶树起源形成的一张温床实证特点环境


据古地理古气候学家研究,云南大约在2亿5千万年前地处劳亚古北大陆的南缘,面临古太平洋,西近泰提斯海,这里地势平坦,浅海广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许多古生种子植物在这里发生、滋长和繁衍,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到1亿年前的中生代后期,被子植物开始大量发生,出现了花果,许多山茶科近缘植物也都在这里繁生,这为茶树物种的孕育形成创造了生存演化条件。大约在五千万年前的新生代始新世时期,发生了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随着青藏高原的升起,北方变得冷凉干燥,使不少喜温植物向南迁徒。到第四纪,现代植物种都已具备,由于北半球发生了四次冰川的侵袭,中纬度消灭了热的第三纪区系,而云南,尤其是滨南、滇西,由于未遭到冰川的袭击,保留了许多古老的物,第三纪遗存的如滇南木莲和被称为活化石的“树”、鸡毛松、苏铁、占连等,起源于第三纪早期的山茶植物,生长在云南这块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反而滋生、演化繁盛。

据1979午出版的《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案表》中刊载世界山茶科植物共23属749种,而中国就们15属398种,占54.5%,且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尤以云居多,其中山茶族的种数共240个,我国就白210个,,87.5%;在山茶族中,山茶属种共220个,我国就有190个,云的上5个,且独有种30个,茶树近缘物种之多均为世界之冠。“到目前为止,就世界上已发现的茶树共4个系37个种,3个变种,几乎全产于我国的部和西南部,尤以公南最多,而以洪南地带分布最多最),有4个系22个种,2个变种,1991年又在澜沧县新发现过波型书崴古茶树:滇儿4系9种;滇中3系7种:东比3种;多数集中在北纬21”~25这条地带上,在这条地带上:,茶树及亲缘植物分布如此众多,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所没有的,或利斯(NiIis)学说认为:“日前种属最多的地区也就是是那种植物的起源地区”。

就地理气候因素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的作是特别明显的。云南的古生物地理气候可以说是决定茶树起源、演化和分布的重要条件。茶树这种铁,在很长的地质时代就已独立地发浪了,茶树具有喜温、喜湿、喜酸、时阴、怕碱的习性,这个习性的产生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由内因的遗传物次基础和外因的地理气候条件相互因果作川进化的结果。云南(尤其是滇南)起具有孕育茶树滋生、紫衔和发展的独特的地气候条件,在北绊21“~252的南、清店塘带,地处低纬高原由第三红产生的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所形成的横断山脉,南北起伏,山岭交错,以润沧江、怒江水系为上的江河纵横其间,映谷平坝、海拔高低悬殊,温度在垂直分布上差异很大。

尤其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车豪风的影响,形成了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降雨量1047~2387毫米之问,平均雨量在14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76%~85%,年积温≥10℃,5000~7000℃,最高达7629℃。年温差小,日温差较大。其气候特点是具有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的优点而无其缺点,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刚量充沛,气候温和,干湿分明,少霜多雾,全年无霜期300~320天(南部终年无霜期),这一特定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和季风气候,以及所形成的土壤植被条件,不仅屏障了第四纪几次冰川的侵袭,保留了不少古老的树种,同时也为茶树的起源、茶树种族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一个特有的理想的生态环境。“生物的进化,不仅随着时间的进程而更替,同时也受到空间分布的重大影响,这跟海陆变迁、地理纬度、气候状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说,云南,尤其是滇南地带是茶树起源的中心,这不是人为臆想,而是客观存在。每一个物种都有它的起源中心”,“每一个种最初都出现在一个地方,然后从这里向四滇南周迁移到从前和目前环境条件允许的地方茶树也是如此。

现如今的茶树生长年周期是多少,会出现什么特点是多少条件特点


茶树的年生长周期

茶树年发育周期是茶树总发育周期的一部分。年发育周期是茶树各器官在外界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周期性。茶树的生长有一定的周期性,每一个器官或器官的某一个部分从生长开始到休止期间,总是表现为生长初期速度缓慢,随后遂渐加快,随后又减缓,趋向一定的水平,最后生长相对休止。茶树各器官昼夜生长具有节奏性,一般在昼夜长短和光波的影响下,夜间生长快,白天生长慢。不同季节之间,茶树新梢昼夜生长有差异,春季末期(5月上句)白天生长快于夜间,但夏季相反。

这是由于春季雨水多,光照适当,气温较低,湿度高,既可顺利地进行光合作用,又有利于组织分化,合成物质能及时分解转化供应生长之用,而夏季日照长,光较强气温高,在短波光(蓝、紫)影响下,细胞仲长受到抑制,因此夜间生长快于白天年四季随季节气候而变化的生长为季节周期。生长在潮湿热带的茶树,一年四季均能持续生长,没有明显休眠期,或者体眠期很短。世界大部分地区因受季节气温的高低,日照长短,降雨多少等条件的影响而有不同长短时间的休眠。我国大部分茶区秋末气温逐渐下降,日照时数转短,茶树就进入越冬休眠,体内水分减少,总糖量增加,抗低温能力增强。茶树在休眠期间,新陈代谢水平下降,呼吸强度弱,生长极为微弱。从冬季到初春,休眠逐渐加深;到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日照时间延长才恢复生长。在正常的生长过程中,茶树叶常有短暂的休眠且生长速度的快慢受当地气候条件所制约。

茶树在发育周期中,树体的增加全年都在进行,但以4~11月增加较大。从不同部位来看,4~6月,叶与下的增加程度大致相仿;7~8月,叶的增加最大,占总增加量的60%,其次是根;九月则以干为主,占50%,叶和根也有所增加;10~11月根的增加约占总量的70%,其次是枝杆占20%、叶占10%;12~3月是各时期中的最低值,但增加量占总量的7%,其中以根的增加比例最大,10月以后至翌年3月根的增加比率最大就全氮量的变化而论,叶片的全氮量以发芽初期为多,成熟硬化后减少:从季节看从秋到冬,尤其是入春以后逐渐减少。从秋季到翌年春季茶芽萌发时,全氮量逐渐下降,至7~8月又升高,这一变化趋势不仅全氮量如此,而且可溶性氮和不溶性氮的含量也呈相同趋势。茎的全氮量为0.8%左右,变化较少,以后增加,至8~9月最高。这种变化是以可溶性氮为主体的。

现如今茶叶包装及材料特性的基本介绍有哪些分别是条件


茶叶具有吸湿和吸收异气的特性,包装材料必须干燥、坚固、防潮和无异味,不得有荧光物质,在长途贮运中能保持茶叶原有色、香、味品质。包装材料的规格要求,在我国出口茶叶检验标准中有详细规定。茶叶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由于受到自身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茶叶包装及包装材料有别于其它一般性商品的包装,从茶叶的加工到销售,可以将茶叶包装分为运输包装、销售包装。销售包装又称内包装或小包装,是茶叶运输过程中运输包装以内的包装,直接与顾客见面的包装形式;运输包装又称外包装或大包装,通常又分为单件运输包装和组合包装(集合运输包装)两类。

运输包装及材料

输包装是在茶叶运输过程中,保护茶叶以及销售包装免受损坏的外包装,可用木板箱、纸板箱和胶合板箱等。

1.木板箱;木板箱是利用木材,根据一定规格尺寸加工制作而成,材料要求坚固、表面平直、干燥、无虫蛀和无强烈气味等,板厚约10厘米。目前公认枫香属的树种最适合于包装茶叶,其云次有枫杨、刺桐、蓝果木、橄榄木、木棉、泡桐、柳木、杨木和金钱松等,而杉木是茶叶包装茶箱的忌用材料。

2.纸板箱;纸板箱可分为瓦楞纸板箱和硬纸板箱两类,瓦楞纸板箱在茶叶包装运输中使用较为普南遍,瓦楞纸板箱是由瓦楞纸板经成箱加工而得到的,典型的瓦楞纸板至少是由两面层纸板,中叶层瓦楞芯纸,用胶黏剂黏接而成的复合加工纸板,不仅具有较强耐压强度和减震缓冲作用,而也且便于印刷宣传茶叶 胶合板是将原木浸泡蒸煮后,沿年轮旋转切成大张的薄木片,经过剪切、干燥、涂胶。

3.胶合板箱;再经压制而成。胶合板的木片层数均采用为3~11的奇数层,厚度为2.5毫米、2.7毫米、3毫米和4毫米等,相邻两木片的纤维应互相垂直胶合板还可以采用模压成型,利用旋切的单板木片,经过干燥、涂胶,用成型模具在115℃温度下热压成型,再经过加工装配,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和容器。模压胶合板制品表面平滑、质轻、坚固、不易变形和开裂、吸水率低,具有防潮、防腐性能。

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详解普洱茶树种的称谓、种植与进化


目前市场上对普洱茶树的分类和叫法很多,古树茶、野生茶、大树茶、生态茶、乔木茶、台地茶这些写在茶叶包装上的名称也让人眼花缭乱。于是想到将这几年下茶山所拍图片加以整理,并结合文字说明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论市场上何种叫法,普洱茶树都是山茶科山茶属;种,是植物系统分类的最低一级单位。

我们常说的普洱茶种在学界的名称叫阿萨姆种,“阿萨姆”为拉丁名“assamica的中文直译。对其形态的描述为“生长在热带、南亚热带的乔木、小乔木树型、叶大质软,花小瓣薄,子房多毛,花柱3裂的茶树”。

普洱茶树的进化和种植应是依循一下顺序进行的:野生大茶树→栽培型茶树→过渡型野生茶树→群体种→良种茶。

1、野生大茶树:如云南思茅镇沅千家寨2700年野生大茶树。

2、栽培型茶树:云南的大多数古茶园多为栽培型茶树,例如景迈山古茶园、古六大茶山古茶园、南糯山等等。

3、过渡型野生茶树:由野生大茶树和栽培型茶树杂交而成,如思茅澜沧县邦葳野生茶树。

4、群体种生:指通过自然杂交、以种子育种进行繁殖的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后代。曾在上世纪中后期被广为推广;其种植应涵盖目前的部分台地茶、荒地茶。

5、良种茶:嫁接、杂交选育品种,多为无性繁殖。如:云选系、云抗系等等。

常见疑问:

1、乔木和灌木:乔木和灌木只是树木一种生长形态;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

灌木:是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灌木是没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枝干系统不具明显治理的主干(如有主干也很短),并在出土后即行分枝,或丛生地上。植株一般比较矮小,从近地面的地方就开始丛生出横生的枝干,都是多年生。

2、台地茶:通常指大多数为1985年以后推广种植,茶树龄在二十年左右。多为人工培育无性繁殖灌木型也应涵盖部分后期种生灌木型,密植,高度人工管理的现代茶园。

现如今茶叶包装的发展方向有以下三个定位有哪些分别是哪些方面


(一)以茶的历史文化定位的茶叶包装设计

以茶的历史传说和有关茶的故事为题材进行茶叶包装设计,可以宣传历史文化知识,弘扬中国茶文化,使消费者在品茶的同时还可以品味到醇厚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模仿占代的茶器,采茶、制茶的器具,武器,乐器,以及砚台等,并在上面用图形和文字表现和说明相关的历史、故事,并采用与之相应的具有历史感的色彩加以渲染。如此,从造型到图形、文字和色彩的设计三位一体,整个包装就是一幅的历史画卷,带着人们回到已经过去了很久的历史年代,了解当时人们与茶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以茶的地域特性定位的茶叶包装设计

当今中国名茶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兴旺发展时期,传统名茶工艺精湛,新品名茶层出不剪,已经被茶学专家鉴赏为今古名茶的品种,总数不下二三百种之多。这些名茶覆盖到全国各遍及东西南北中。在包装设计时,对于地域特色很强的茶叶,设计时可以采用突出地方特的手法。在表现茶叶的地域文化方面,除了采用当地的包装材料和盛景外,还可以借助地方化的特色,用隐喻的图形增加包装的感染力。

(三)以茶道精神定位的茶叶包装设计

不光茶叶包装的视觉形象富含文化底蕴,透过视觉形象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也应该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关于中国茶道精神有多种说法,最广为认可的说法是“清”,清正廉洁(做事):“静”宁静致远(修心);“雅”高雅文明(做人);“和”天地人和(自然、社会和谐),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乏蕴含茶道精神的佳作。

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南糯山:茶树王的故乡


美不过金孔雀的尾巴,好不过西双版纳的南糯山。一个金秋时节的下午,我和白族诗人晓雪来到了南糯。

早就听说,南糯山是西双版纳著名的茶山之一,那里山高土肥,湿润多雨,常年云雾缭绕,漫山遍野都是百年以上的茶树,盛产中外闻名的普洱茶。倘在泡饮当年新采摘的“滇绿”时,再放上少许“糯米香”的嫩叶,那便是西双版纳独有的饮品——“糯米香茶”了。

令人好奇的是,作为哈尼族聚居的著名茶叶产地南糯山,却有着一个傣语地名,因为“南糯”是傣语,意为“酸味笋酱”。原来,南糯山所产竹笋鲜嫩可口,哈尼人制作的酸味笋酱极受车里宣慰使赏识,因此便将此地划为宣慰使直辖区域,每年春笋勃发,哈尼人便要大量采集并制成笋酱进呈宣慰使府邸,于是此地便得名“南糯山”。

在哈尼人的竹楼,我们受到主人热情的接待。一位哈尼姑娘给我们沏上了满满两杯“糯米香茶”,果然名不虚传,刚掀开杯盖,一股糯米清香便扑面而来,待品了几口湛清碧绿的茶水后,更是清香满口,还有幽远淡雅的甜味……我们坐在火塘边的竹篾小凳上,望着熊熊的塘火,品尝着这独特的“糯米香茶”,那感觉的确很奇妙。这时,男主人从自家园子摘来新鲜的糯皮桔和哈尼人最喜爱的水果“酸多依”,又从竹箩里拿出黄澄澄的芭蕉,转眼就摆了一大堆——哈尼人的好客是出名的。

次日清晨,百鸟啁啾,花香阵阵,将我们从梦乡中唤醒。走到竹楼晒台一看,远近都是白蒙蒙的雾气,扑到脸上,分明是极细极小的水滴,又凉又爽,很是惬意。吃罢哈尼人饶有特色的早餐后,我们步出山寨,沿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路,来到了最近的茶山。此时,云开雾散,金色的阳光透过茂密的丛林一泻而下,山泉叮咚,百鸟鸣唱。在这万亩茶园中,一排排绿油油的茶树宛若一条条绿色的丝带,层层环绕着座座茶山,那满树盛开的洁白的茶花散发着阵阵幽香,伴随湿润的清风袭人而来。此刻,身着民族服装的哈尼姑娘们,正在采摘嫩绿的“谷花茶”,双双巧手彩蝶般上下翻飞,煞是好看。蓦的,一曲悠扬的山歌从对面山上传来,采茶姑娘们即刻唱和起来,清脆悦声,无拘无束,宛若天籁之音,飘向山谷的深处,飘向蓝天白云,令人不禁陶然而醉。

在哈尼老乡家,我们见识了原始的制茶工艺。其实,说来也简单:刚刚采下的新鲜茶叶,要放进滚烫的大铁锅里,迅速翻炒,使之萎凋。然后用手揉制,之后再翻炒,再揉制,凡三炒三揉,迅速烘干,即为著名的“滇绿”,又叫“炒青”。倘三炒三揉后,堆放使之发酵再烘干,则为海外驰名的“滇红”。为远销方便,西双版纳各大茶山一些老茶号便要雇用专门人才,将三炒三揉的“炒青”经由压茶、踏茶、编茶篮、包扎等工艺,制成“普洱茶”,再经茶马古道由马帮远销四方。普洱本不出茶,明代置普洱府,每至茶叶购销旺季,内地茶商纷纷云集于此,大量收购来自西双版纳六大茶山的“普洱茶”,因以名焉。清代自乾隆年间至光绪初年,普洱茶的产销盛极一时,从满清宫廷、豪门权贵,直至东北亚、港澳台、东南亚、乃至印度次大陆之名门豪富,莫不以饮用普洱茶为荣,其声名如日中天,恒久不衰。

南糯山地处亚热带,丛林中油黑的森林腐殖土极为肥美,其多雾背阴之山地皆出好茶,历来以叶肥、芽壮、毫白、质优而闻名,其甘美、醇厚,迥非它地可比。继明清之盛,1939年,云南省财政厅长陆崇仁曾在南糯山开办思普茶厂,以柴油发电机自行发电,引进英制揉茶机等设备生产“滇绿”“滇红”“砖茶”“饼茶”等远销省外,年产各种茶叶万担以上。迄今,南糯哈尼人仍以茶叶生产为主业,植茶在万亩以上。

在半坡寨的茶山上,我们去寻访1953年发现的栽培型茶王树,当地哈尼族称其为“沙归八玛”,意为“名叫沙归的人栽种的大茶树”。据说,当年这株茶树高5.5米,主干直径为1.36米,茶叶肥厚,汁浓味香,树龄在800年以上,是西双版纳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栽培型茶树。带路的哈尼老乡不无遗憾地告诉我们,这棵茶王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干树心逐渐朽空,主枝也枯死了。果然,在茶王树生长过的那片沃土上,我们见到了它残存的遗迹,虽然它的躯干已归于泥土,不见当年的英姿,但它周围的茶树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那该是它生生不息的子孙吧!

说来也巧,正当半坡寨的八百年栽培型茶王树逐渐走完它的生命历程时,1980年在南糯山贺松寨后的密林中,人们有了更为惊喜的发现,一棵古老的野生茶王树仿佛横空出世般呈现在人们视野中。这棵植株高32.12米,主干直径近0.9米的野生茶王树虽历经1700余年风雨,仍英姿挺秀,屹立在海拔2000余米的众山之巅,在它四周则伴生着许许多多山茶科的植物,古藤攀援缠绕的高大乔木及罕见的树蕨。这难得一见的生态奇观凸显自然造化之神奇,令人叹为观止。当我凝视着它伟岸苍劲的老干虬枝,以及那呈椭圆形、润泽碧绿的叶片,嗅着它白中带黄的茶花的幽香,我惊叹于茶王树生命力之顽强,它该比唐代“茶圣”陆羽还要年长三百多岁。

南糯归来,思绪翩然,我常常想起那令人心醉的漫山遍野的茶树,那无数洁白的茶花的清远幽香,连同那傲立山巅、挺拔劲秀的茶王树。呵,南糯,我为你自豪,为你骄傲!

现如今茶叶包装的特性都有什么要求有哪些分别是因素


包装设计是产品营销策略和树立产品形象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包装设计直接影响包装的生产加工与质量性能、商品的消费方式与市场经济效果。在茶叶包装市场中,茶包装是茶在购买、销售、存储流通领域中保证质量的关键。茶叶包装设计通过策划构思形成概念,以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适当的材料、造型、结构、文字、图形、色彩和防护技术处理等方面设计。一个好的茶叶包装除了这些设计方面外,需要遵循五大重要特性。

(一)茶叶包装的科学性;包装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茶叶包装也不例外。要使茶叶包装设计达到科学合理,不仅要运用数学,力学,机械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而且要涉及经济学,美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组织:结合这些学科贴近消费者和市场规律,设计的茶叶包装更能够迎合市场商需求。

(二)茶叶包装的技术性;茶叶包装结构必筑充分考虑机械成型性,特别是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机械成型性。茶叶中含有抗坏血酸、茶单宁、茶素、芳香油、蛋白质、儿茶酸、脂质、维生素、色素、果胶、酶和矿物质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都极易受到潮湿、氧气、温度、光线和环境异味的影响而发生变质,因此,包装茶叶时,应该减弱或防止上述因素的影响,有专业的技术要求。

(三)茶叶包装的保护性;保护性是产品在包装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元素,它是指保护产品以免受到外来障碍的侵袭和冲击,包括防潮、防霉、防蛀、防震、防漏、防碎、防挤压等。

(四)茶叶包装的便利性功能;茶叶包装在生产一流通一消费各主要环节上都应有以下功能。

①便于生产制造,适应工艺操作。

②便于商品流通,使之装卸省力、堆码牢固。

③便于陈列销售,有利于货架和橱窗的摆放、展示、有利于分类保管和拆零、分售。

④便于商品销售,给商品在销售过各中的识别、分类、分档、入库验点、出库交换等提供方便。

⑤便于消费者携带和使用。

(五)茶叶包装的销售性功能;茶叶包装不论运输大包装还是小包装,经过不同程度的装潢美化,其商标、标签、图案、文字说明都起到了传达销售信息的作用包装设计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好的包装设计可以准确地向消费者传达商品信息,给消费者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茶叶包装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上五大特点呈现出完美的包装产品。

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现如今茶叶销售包装的设计理念都在这了有哪些分别是主要有


茶叶包装的颜色、图案、字体不仅要具备传达产品信息的功能而且也是我国茶叶文化灵速的体现,更是包装中不可缺少的设计元素。

1.文字设计;文字设计是包装设计中的最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它不仅有直接传达产品的信息的功能,而且也能完美的体现中国的文化内涵。在许多包装设计中可以不使用图形,但绝不会没有文字,甚至可以完全靠文字支持构图的形式美感。书法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采用书法字体描绘商品名称,或将古诗词以优美的书法形式表现于茶叶包装上,已成为设计民族风格的种形式特征,为茶叶包装增添了一份特有的灵气。

例如还可以从茶道、茶艺的书面风格上找到书法文字特点运用到包装上去,但一定要注意茶叶包装的文字不易过于僵硬、繁琐、含糊,不能简单的照搬书法,在把握书法韵律的同时应该对原有书法中不适合的部分加以改动,要简洁、明了,充分体现商品的属性,要考虑消费者的辨识能力,使人一目了然。文字的多少应视包装物外表面的面积大小和形状特征而定,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字体与包装图案应该相匹配。包装的标志要醒目、整齐、清晰,并有完整的标签,标明茶叶商标、名称、产地、净重和等级,以及简要介绍该茶的品质特征和保健作用,对于些特殊的茶叶,如紧压茶等,在其包装上都应附有饮用方法的说明等。

2.图形设计;包装设计一般离不开图形设计,图案作为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现象,起着沟通人与文化、信息的作用,是产品包装的主要信息承载者。图案的运用能使茶叶包装更加形象、生动有趣,具有一定的寓意象征性。而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许多茶叶包装借助图案来体现茶叶的特点和茶叶生产地的地域性从而宣传茶叶商品在图案设计方面,茶叶包装的图案应当针对消费者群体的特点来定位,更好的体现出商品的内涵。

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提取国画的元素,以国画为主体图形,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茶叶包装还可以借助地方文化的特色,用隐意的图形增加包装的感染力,如“云南高级礼品茶”的包装设计,借用了傣锦素材,再取用最具西双版纳代表性的漫飞龙笋塔照片,使包装洋溢着民族地区的乡土特色,古朴淳正

3.色彩设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色彩是影响视觉感受最活跃、最敏感的视觉要素之一。茶叶作为中国素、净、典、雅的传统文化代表,用色要格外慎重,力求少而精,简洁明快,或清新淡雅,或华丽动人,或质朴自然,要考虑到消费者的习俗和欣赏习惯,也要考虑到商品的档次、场合、品种、特性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色彩,使颜色搭配和谐、雅致、使人赏心悦目。同时根据茶叶产品的不同品种选用色彩来加大它的视觉冲击力,比如绿茶口感清新鲜爽,宜用青色、墨绿色相配,显示茶叶清香、鲜爽之特色:红茶口感强烈醇厚,宜用醒目的红色、黄色等暖色调的色彩,给人很浓郁的厚味之感;花茶口感清香味醇,宜用粉色、紫色等华丽梦幻的色彩;普洱茶一般选用的是黑色与棕色作为主色调的包装,呈现出普洱茶古朴厚重的风格。

例如“景谷茶叶”,西双版纳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出品的一款绿茶,整体色调为绿色,突出茶叶纯天然的特点,同时也是人们崇尚自然,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反应;画面右边大面积的留白反应傣族人民喜爱白色的色彩心理,给人干净清爽的印象,为其他设计元素留出了空间。橙黄色字样”绿色纯天然饮品”衬上黑色的底为整体偏冷的色调增加了暖色,在色彩关系上达到了平衡,与下方的花边形成色彩呼应,增强了画面的可视性。

4.文化、传统和民族三大要素;茶叶包装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茶叶包装应具有一定的品味和审美艺术性,要能很好地把茶文化的蕴含体现出来。比如普洱茶在云南,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茶叶产地文化的特色,把地域文化因素表现在设计中,可以是优美的地方风光的提炼,浓郁的民俗风裂的概括,能让人从包装的图案、色彩等要素传达的信息中就能马上识别茶叶的品种与产地传统是一种风格,是一种时尚,应被赋予它新的内容、新的生命和新的形式,把一种精神贯串进去,一种神韵体现出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茶文化是中国的特有的文化,在包装设计中体现出民族的特色,才是中国包装设计应该把握的趋向。

以茶的历史文化为背景的茶叶包装设计,可以从造型到图形、文字和色彩的设计三位一体进行设计,整个包装就是一幅历史画卷,使人们体会到茶文化历史的厚重感成功的茶叶包装装潢是表现企业文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推销食品的有效方法之达到吸引消费者,诱发购买欲望的功效。从包装形式来看,茶叶包装应该结合文化、传统和民族性三大要素,根据不同的品种、销路和对象,进行不同的包装设计。以云南普洱茶为例,其包装形式主要有藏销茶包装、紧压茶包装,出1|普洱茶包装和国内销茶包装。“七子饼”是普洱茶中最为传统、最为经典的一种包装形式,畅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七子意为多子、多孙多富贵之意,七子饼茶以独具的中国风格和回归自然、朴实无华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消费者。现在收藏普洱茶的人出于习惯都十分喜欢收藏七了饼。因为它除了体积小外还具有耐仓储、茶性保留完好等优点。

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人工矮化的南糯山普洱茶树


很多人会心生疑惑了:“不是说普洱茶树是大叶种的乔木茶吗?为什么茶山上的茶树看起来和福建广西一带那种绿茶的茶山是差不多的呢?”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的,那些绿茶的灌木茶山和普洱茶的这些乔木茶山看起来确实是没有太大区别,那就听听少寨主怎么说的吧:“其实。这些茶山上的大部分茶树,根部树龄都是普遍在30多年以上,但是为什么这些茶树看起来那么低矮呢?那是因为当时在政府的号召下,为了给茶农们增收增产,将原来的茶树树枝都采用砍切法,再让这个茶树重新长出树枝,目的就是让茶树往横向发展,不让茶树像古树茶一样,尽是往高处长个,因为长高了的书产量是很低的。”下面这个少寨主身边的这种茶树的形状是像蘑菇一样形状往外蓬发的,那样可想而知,采摘茶叶的数量肯定就多了。而且别小看下面这两棵茶树,它们的树龄竟然都是上百年的。

另外,在普洱茶山上采摘茶叶,还不能想当然的背个筐就满山到处可以一起采摘了。他们要将茶王茶、大树茶、古树茶、台地普通茶分开采摘,分开炒制分开售卖,那样能够让好茶和普通茶分开来,有点可惜,现在的茶商们为了利益最大化,拼配的手法层出不穷啊。

柑普茶的起源与发展


说到柑普茶,就算是爱喝茶的人,都不是很熟悉,就是什么陈皮普洱、桔普茶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于茶叶的加工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六大茶类和再加工茶类,柑普茶是近两年来逐渐流行的说法,是人们对选料标准、制作工艺、外观形态逐渐成型的柑果类再加工产品的一种称呼。

明朝苏州人顾元庆在《茶谱》已有如此记述:“橙茶,将橙皮切为细丝一斤,以好茶五斤烘干,入橙丝间和,用密麻布衬垫火箱,置茶于上,烘热……”此处橙茶是以橙皮窨茶,还不是陈皮。到清朝,广东新会进士罗天池在云南做官,年老时告老还乡,带回许多当地的普洱茶。回到家乡罗天池不慎得了感冒,妻子忙用陈皮煮水给他喝,他以为那是泡茶的清水,于是误把壶中的陈皮汤倒入了茶壶中。喝了几口,发现茶中竟有奇异的香味,口感醇厚,又多了几分清甜。喝了几杯,他觉得咽喉舒畅,咳痰少了。至此,陈皮泡着普洱一起喝的做法也就传了开来。

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当冲泡普洱熟茶时加入陈皮,香气、滋味大有增益,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口感,因而陈皮普洱茶逐渐被人们接受。陈皮普洱茶属于随意性较强的产品形态,通常是品饮者自主搭配,没有明确的界定与标准。除了陈皮普洱散茶,常见产品形态差异的还有完整柑果形态的陈皮普洱茶、陈皮普洱茶饼、陈皮普洱茶沱和单泡装陈皮普洱。而现在热火茶市的柑普茶只用产自新会的新会柑作为唯一原料,其具有国家地理保护标志,是普通桔子所不能替代的。

如今,市场上的柑普茶产品可谓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推动了柑普茶的差异化发展。那么,柑普茶都有哪些差异与分类呢?

最常见的也是目前通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新会柑果大小及成熟度差异来分类的。大家都知道,新会柑是一种农产品,有着相对固定的生长周期,如7、8月份是小青柑陈皮普洱的生产时期,往后就是大青柑、大红柑了。

小青柑处于幼果时期,个头小,果皮厚,芳香类物质丰富,但苦涩成分也比较多,故加工成好喝的柑普茶颇费功夫。小青柑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物质,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柠檬烯,具有优良的抗肿瘤作用,而青柑中的柠苦素具有化痰、润肺、理气的功效。可以说,小青柑优质的保健功效,结合普洱熟茶的醇和口感,从产品形态到茶汤内质,都满足了消费者的感官需求,一度成为受人追捧的热门产品。

大青柑处于新会柑的长成阶段,即果身大小基本定型,果皮厚度适中,但目前拿来做茶的还比较少。

大红柑是柑果的成熟阶段,柑果饱满,色泽红润,每年的十二月和来年的一月份是柑普茶大量生产的阶段。从体型上来说,大红柑可以容纳更多茶叶,而且较好得保护了条索的完整性。目前茶市上出现不少品牌茶企的老茶头大红柑、特浓大红柑、优选大红柑和精品大红柑等。大红柑陈皮的存储价值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民间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选择柑普茶的时候,陈皮的陈期是很重要的一个选购指标,陈皮的陈期越长药理价值越高,口感越甜润。

传统的柑普茶产品都是生晒工艺,靠天吃饭不能量产,多为民间自制自用;后来出现了半生晒和烘干的工艺。而烘干又有电烘、柴烧烘干之分,柴烧烘干难以避免有烟味等杂味,而半生晒生产效率较低,成品现饮体验不佳,因此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电烘的方式。某品牌首创的独家烘焙工艺,经历杀青(解决苦涩)—烘干—提香的步骤,不断调整,根据柑果的不同生长阶段,将柑的香气和水份与茶叶的融合度之间取得平衡。柑普茶的发展经历了百年历史,其加工工艺也在不断的传承与进步中逐渐完善,无论何种工艺其目的都是为了使柑普茶达到更好的入口舒适度及后期的陈化价值。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现如今茶树的起源中心地带就是中国的滇南地区由来发展进化》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现如今茶树的起源中心地带就是中国的滇南地区由来发展进化》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绿茶的起源与发展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54849.html

上一篇:云南岩茶之乡——中国云南临沧马台及邦东茶区历史故事由来

下一篇:滇南的生物地理气候是茶树起源形成的一张温床实证特点环境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