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谈谈对茶叶的认识

2019-11-16

茶由于品样繁多,高、低品质差异非常大,人们对茶的认识有相当的过程。人们最初对茶的认识比较模糊,大概有点颜色和茶味就称之为茶。有兴趣的人,会不断地向较懂的人学习和提问,自己不断地尝试、印证。然后渐渐地逐步形成自己对茶的认识。

人对茶的认识颇漫长,需反复的学习和印证。以上可知人不易形成自我对茶的认识,但一旦形成是不易改变的。由此可知茶的个体差异和自观性。对茶的认识,有一个崇拜心理,甚至是盲从心理,对崇拜的人,认为比自己喝茶高的人,他们对茶的认识容易接受,甚至盲从。对茶的认识需要勇于否定自我,及有一种怀疑精神,不能固步自封,把自己的主观认识当成永远的真理,很多人对茶不一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或者认识长时间停留在一个较普通的层面,到不了较高的层面。

茶友无论是从爱好喝茶,或是收藏升价的角度,都应该先正确认识茶,学懂茶。因为,一样东西你只有认识它,了解它,才谈得上爱它。你喜爱一样东西,欣赏它,等它升值是一种享受;你不懂,不知它好不好,等它是一种难受,像有些人,附庸风雅、收藏艺术品,根本不懂欣赏,收回来的艺术品也不知好坏,真假,盲目等它升值,你说是怎样的一种境况?茶是多方面,多层面的;认识是有过程的,甚至是有误的。需要有不断学习,和勇于更正的精神。

cy316.com扩展阅读

认识茶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华民族最早发现、利用、品饮茶。我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的发祥地。茶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目前,全球有五十多个国家种茶,有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饮茶。茶是二十一世纪的健康饮料。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被发现和利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茶是世界上许多人不可缺少的物品。在这漫长的历史中,茶叶从药用到饮用,从蒸青饼茶到名目繁多的散茶;从茶叶到茶水,无不包含了历代茶人的聪明和智慧。科学的发展,使茶叶这一古老的作物从一种药物发展成为集种植、加工、贸易、文化、教学科研等为一体的茶产业。

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作为世界上许多人不可缺少的物品,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也带给人们健康快乐,带给人们更高的精神享受。在优雅清静的环境中,在和谐协调的气氛下,感受茶的自然,享受茶的健康,品味茶的芬芳,人们沉浸在现代紧张工作后的悠闲和自在中。茶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人民大众到文人雅士,从南到北,从乡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人们以茶待客,以茶交友,以茶会文,以茶雅志,以茶当药,以茶代酒,以茶馈赠,茶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茶,博大精深。茶的品饮,茶的品类,茶的礼俗,茶的文学,茶的艺术,茶的典故,茶的具器,莫不是高深的学问,莫不包含深刻的哲理。茶,是文化的茶。

人们对铁观音的几种认识误区


常见的有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一:铁观音源自松岩魏荫所创

“铁观音“这个惟妙惟肖的芳名,是何时何地和在什么情况下,谁给她定名?以往,曾有人认为:铁观音源自松岩魏荫所创。此说乃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一:魏荫发现,加以培育研究,其时名为“魏荫种”。国家首屈的茶叶研究专家、中华全国供销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所长骆少君女士认为,产于安溪西坪松岩村的魏荫铁观音茶是传统的铁观音茶,松岩地域是铁观音最早的产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农委副主任、省茶叶协会会长、高级农艺师冯庭俭先生认为,《安溪县志》早有记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于松岩村。在福建省茶叶部门工作了一辈子的福建省农业厅经作处老专家李冬水,五十年代曾在西坪任区长,经调查也证实铁观音是魏荫首种。年逾八十的陈伴水先生也说:解放前后的教科书,也只说安溪铁观音茶为安溪西坪松岩魏荫所发现。

其二:王氏成名。时尧阳人王仕让任朝庭副贡奉召进京,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魏荫种为礼品馈赠方,而方转进乾隆皇帝,乾帝饮之觉其味香色美,形沉似铁,美如观音,遂赐其名曰:铁观音。然近数十年来,在安溪西坪镇松岩与尧阳两村两族产生了两说的激烈争论,一为魏论,即魏荫梦观音托梦发现乃及成名;一为王说,乃王仕让发现以及进贡成名。两说争论不已,然追根溯源,《安溪县志》所载,安溪人流传;专家证实,松岩村魏荫发现是真,王仕让转进、乾隆赐名也是史实,故两者功不可没,若无魏荫无以得其佳品,若无王仕让无以获其御赐美名,所以两者俱是创始人,无可厚非。由于传统铁观音和目前市面上比较鲜绿的铁观音有所区别,其主要是为了迎合现在市场消费者的视觉和味觉,对传统铁观音制作工艺进行相应的改进(或改变);且业界对后者的定位和定性还未达成一个共识,故此文对有别于传统做工的观音暂称为“现代铁观音”。

一、传统铁观音和“现代铁观音”的外观上的区别:前者表现为:颗粒呈半条索状,较为弯曲紧结(如“蜻蜓头“),梗皮红褐亮;色泽乌黑发亮,红点明显;香气浓郁,音韵明显,带兰花香;口味醇厚,回甘持久;汤色呈橙黄色,有的偏深;叶底色泽偏深,主要呈墨绿色,叶面往往为绿叶红边,色泽均匀度要求较低。后者表现为:圆结重实,梗皮红或青,颗粒感强;色泽鲜绿,砂绿明显;香气清高郁长,有分兰花香、糖果香、水蜜桃香、生人参香及桂花香、地土香等等;音韵有分香韵型(香韵型又分浓香型和清香型)、酸韵型(酸韵型又分熟酸型和青酸型)、综合型(香酸具备)等;滋味比传统铁观音更注重鲜爽甘鲜;汤色追求金黄色或黄中显绿;叶底色泽鲜绿较均匀,无绿叶镶红边。

二、传统铁观音和“现代铁观音”的做工上的区别:之所以形成两者的感官上的差别,主要在于做工的区别,具体表现在摇青、炒青、包揉、烘培等工序:前者表现为:摇青重,炒青温度适中,容易形成“绿叶镶红边”;包揉力道适中(一般以手或脚人力制作),形成半条索状外形;发酵较重(形成口味浓郁)。注:炒青温度受生产力水平限制,包揉力道由于受手工力道的限制。

由于机械化提高,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如:炒青温度超过原先温度(高温炒青可使红边掉落或磨损,从而使泡出的茶汤不会偏红);包揉采用包揉机制作,紧结度大大提高;发酵度偏轻(使茶叶保持更鲜绿,口味清爽)。

误区二:铁观音越香越好

初入门者在购买铁观音时往往被一些茶商销售员灌输一些错误的概念,其中销售员多以香型迷惑消费者,让消费者以为香味高的就是好铁观音。铁观音确实要讲究香,但并非越香越好。香气好的铁观音多是生长在高海拔的山区,那里云雾多,日光漫射,紫外线强,茶叶部积累较多芳香物质,茶叶厚柔软,嫩性强。这些地方的铁观音一般能制作出优质的茶香,价钱也较贵。此外,好的茶香与其品种有关。目前市面上较流行的品种是安溪铁观音,但安溪铁观音也不全部都是好的。安溪铁观音基本可分为正枞铁观音、正宗铁观音、铁观音。这三种铁观音的茶香和价格相差很大。正枞铁观音,以安溪原始“红芽歪尾桃”品种为原料,其香型有黄桂香、芝兰香等幽香,茶价每500克在1000元以上。正宗铁观音,是以安溪区域内由原“红芽歪尾桃”变异出来,以红心、红英等品种茶树为原料,其香型有乳花香、蜜兰香、青芳香、熟韵香等,茶价每500克为100元以上。铁观音是以铁观音茶的特定制法制成,但原料不一定纯正,鲜叶不一定来自安溪区域内的铁观音茶种,如白样、白心、薄叶、竹叶等,其香型有花果香、千里香等,茶价每500克在30元以上。从整体表现来说,以铁观音茶等品种茶树为原材,用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铁观音茶具有浓郁的兰花香,滋味有特殊的甘露味,即俗称的“观音韵”。其所特有的花香、果香,并非茉莉、玉兰的鲜花窑制而成,而是由铁观音的茶树品种、气候、季节及独特工艺引发出来的天然香味。

误区三:只认铁观音,不看产区

认识了香味,还须对铁观音产区有所认识。铁观音茶与产地关系密切,不同产地生产出的铁观音,品质有差异。同一个铁观音品种,在几公里范围内,就有不一样的表现。消费者不可能实地去察看各产区的土壤和气候,但通过品茶实践可辨别出产区的茶较好。安溪铁观音茶的发展目前遍布安溪区域东西南北,且延伸到安溪县外或广东甚至台湾等地。因此买铁观音不能光看“铁观音”,也要讲产地。此外,由于日照长,温差大,安溪东北产区的铁观音也有较佳的表现。

铁观音茶的相关知识(相关文章)

1铁观音简介。

2铁观音的产地。

3“铁观音”来历(由来)的两种说法。

4铁观音发展简史。

5铁观音的简单存储方法。

6安溪铁观音茶几大主产区的茶质分辨(西坪,祥华,感德)。

8铁观音的饮用(顺序)方法。

9铁观音对保健(健康)的五大价值。

10铁观音的特点、特性、特征详解。

11铁观音的制作工序(制作流程)详解。

12从十个方面详解铁观音的保健作用。

13铁观音的化学成分。

清除对铁观音茶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铁观音越香越好

人们在购买铁观音时往往被一些茶商销售员灌输一些错误的概念,其中销售员多以香型迷惑消费者,让消费者以为香味高的就是好铁观音。铁观音确实要讲究香,但并非越香越好。香气好的铁观音多是生长在高海拔的山区,那里云雾多,日光漫射,紫外线强,茶叶部积累较多芳香物质,茶叶厚柔软,嫩性强。这些地方的铁观音一般能制作出优质的茶香,价钱也较贵。

最好的铁观音,以安溪原始“红芽歪尾桃”品种为原料,其香型有黄桂香、芝兰香等幽香,茶价每500克在1000元以上。次好的铁观音,是以安溪区域内由原“红芽歪尾桃”变异出来,以红心、红英等品种茶树为原料,其香型有乳花香、蜜兰香、青芳香、熟韵香等,茶价每500克为500元以上。一般的铁观音是以铁观音茶的特定制法制成,但原料不一定纯正,鲜叶不一定来自安溪区域内的铁观音茶种,如白样、白心、薄叶、竹叶等,其香型有花果香、千里香等,茶价每500克在150元以上。

误区二:好的铁观音味带酸

市面很多茶商把“带酸”作为质优铁观音的表现。其实,铁观音茶的风格与绿茶、红茶差不了多少,只不过在发酵过程中,有制作轻重之分,味道就发生了质的变化。绿茶不经过发酵工序,鲜香味较强;红茶发酵重,滋味甘醇。而铁观音茶巧妙的制作方法,介红、绿茶之间,令铁观音既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兼红茶的浓鲜醇甘。通常来说,好的铁观音茶香馥郁,其香型独特且留香较长,入口回甘带蜜味,这种独特的韵味,为“观音韵”,不能用“酸味”陈述。

误区三:往铁观音茶内加人参

喝铁观音主要讲究鲜、香、韵。若往铁观音茶里加人参,就像往乌龙茶里加甘草、人参,结果什么味都不是。这样的品茶方式,是糟蹋了铁观音。

误区四:用紫砂壶冲泡铁观音

铁观音是好茶,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壶来冲泡,则是一件遗憾的事。茶叶与壶搭配得好,冲泡出来的茶汤也一定是甘甜完美的。铁观音茶属半发酵茶,重香气,重滋味,应选硬度较高的壶来搭配。硬度高是指烧制的温度高,如玻璃壶、白瓷盖碗、瓷壶等

认识品种,茶叶风格的形成(二)


3.西双版纳茶区勐海

澜沧江西岸的勐海,未在改土归流时划归流官统治,仍维持傣族统领,由于汉人影响较少,勐海茶的品种审美仍然保留了傣族的苦味特征。

曼兴龙、小勐宋的苦茶品种基本与缅甸一致。

勐海茶的品种可分为苦底甜茶、涩底甜茶、苦茶三类,前两种茶市面上十分常见。巴达、南糯以涩底甜茶为主,布朗山以苦底甜茶为主,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茶叶品种。

著名的老班章,优异的品种是班章羽毛茶,不过,老班章的品种十分多样,堪称云南茶树品种大全,市场上识别品种采摘制作的甚为少见。

班章羽毛茶

勐海大叶种茶的特征是滋味复杂浓郁,伴有苦底或涩底,汤质具有果冻感,品种香不甚明显,没有易武绿芽茶或勐库大叶种的木香特征。

4.西双版纳茶区景迈

景迈历史上归属于西双版纳,不过景迈的茶叶品种与易武、勐海有较大不同,核心品种是景迈细芽茶。

景迈茶品种的形成,源于当地布朗族的审美,这点可与老挝等地的布朗族相互映证。

景迈细芽茶的特点是花木香清新且高扬,橙花叔醇含量特别高。橙花叔醇是一种糖苷类物质,在口腔中会水解成葡萄糖与香气分子。一款工艺正确的景迈细芽茶,会有唇齿留香、持久不散的感觉。

不过,景迈还生长有其他茶树品种,如果不专门挑选细芽茶制作,就容易采摘到较苦涩的涩底茶和紫梗茶。

认识品种,茶叶风格的形成(一)


品种这个词,云南茶很少涉及。不过,以乌龙茶为代表的闽台茶区,讲茶,必讲品种。

凡农业,也必讲品种。

市场上,多用临沧、易武、勐海三大茶区划分茶叶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谈山论寨。

这种认知在品种面前宣告无效,因为,并不是地域决定茶叶风格,而是品种。

基于历史,云南可分为两大茶区:勐库大叶种茶区、西双版纳茶区。

1.勐库大叶种茶区

整个云南的茶树品种,除了西双版纳以外,几乎都属于勐库大叶种。

勐库大叶种

也就是说,冰岛茶与保山茶,品种其实差异不大,不过由于勐库大叶种采用有性繁殖,所以每个地区都会生出自己的独特品种,比如冰岛最优的品种是冰岛黑大叶,这种品种在保山就没有。

(如果把冰岛黑大叶移种出去就另当别论……)

当然,决定冰岛茶品质的还有环境,品种只能复制风格,不能复制环境。

品种决定了勐库大叶种茶的香气、滋味、汤质有其趋同性,并且会在后期转化中更加明显。

勐库种老茶,特征是清晰且高扬的木质香、陈香气息,汤水带有独特的骨感(框架感)。

为了让学员更加理解,本次课堂还拿出了1998年凤庆大叶种生茶~

低沸点香气随时间逸散后,高沸点香气会更加明显

老生茶的底层香气比新茶更易于辨识

2.西双版纳茶区易武

西双版纳历史上长期处于傣族统领,直到雍正改土归流,澜沧江东岸的勐腊才进入清朝流官系统,这个政治变革导致澜沧江东岸的普洱茶产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傣族的茶叶审美偏苦,这点可在缅甸茶区与傣族民俗考查中得知,与之相反,汉族嗜甜,嗜甜审美下驯化出来的茶叶,就偏甜。汉人进入西双版纳做普洱茶,品种驯化随之展开。

驯化后,易武的核心品种称为易武绿芽茶。

易武绿芽茶

以易武正山为核心点扩散,易武绿芽茶向心状呈现出驯化—原始的品种模型:越核心,易武绿芽茶特征就越多,越边境,原始特征就越多。

易武高杆古树

解读易武茶的多样性

易武素有一山一味的说法,这个品种现象的形成,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气候不可分隔。按照李扬老师的说法,西双版纳属于你砍一根树枝下来随便插到土里,都能生长的环境。

西双版纳民族聚居状况复杂多样,每个村寨对茶叶的审美都不同,并且会驯化出自己喜欢的品种。由于不需要借助有性繁殖,茶树的品种可以人为复制,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山一味。

在一山一味的基础上,加上汉人的易武绿芽茶审美,就是易武茶区的品种模型。

谈谈茶的香气


香气,是茶汤的主要部份。但是人的嗅觉细胞发育得不尽相同! 这是经验上知道的,或许有更科学的根据!有些香气,某些人闻得出 来,某些人就不觉得香!所以,如果讲到细微的香气,并不是每一个 人都闻得到的!但,嗅觉是可以训练的!

以前刚喝茶时,对于香气并不那么敏感,喝了一年之后,对于香气已经有明显的区分,三年之后(茶叶接触多),大概对于所有的香气 都了然于胸。当然有部份香气自己是不觉得香,全凭别人的感受得知 ,于我而言,那种香味只是类似菊花的「闷闷味」。至少,经过训练 之后,嗅觉、味觉都会比较敏感!训练的方法无他,仔细喝、仔细闻 ,而且详加比较,在自己的感受方面应当客观一些!最好有人跟自己 一起品茶,不仅能够弥补自身味觉上的缺憾,而且有意见的交流,对 于泡茶、赏茶是无穷利多!茶香出现的地方大致上有三种:第一种是 闻香杯(后来我就改进用瓷器汤匙)。从闻香杯中闻到香味是要从最高 温闻,温度渐降,香气可能有变化,都要把握住。而且最好连温度低 到室温时都要仔细闻,不仅可以欣赏茶叶的香气,并且可以分辨出茶 的好坏,甚至制茶手法如何!在最高温时,会有呛鼻的感觉,只有部 份的茶汤在最高温时会呛出香味来,如果是这种情形,冲泡时,尽量 再掌握住更高温泡,可以再冲泡出另外不可知的香味!经过几秒之后 ,香味就开始呈现,由淡转浓,再由浓转淡,这是第一道香。之后另 一种香味就会慢慢呈现,也是由淡至浓,由浓至淡。一层接著一层, 甚至到室温时,都还有香味,人家所说杯底留香的茶就是这样!在闻 香的时候,通常嗅觉会疲惫,就是「久不闻其香」的意思,所以应当 每闻几秒就将闻香杯移开几秒,让嗅觉接触到新鲜空气,再闻,才不 至于「入于芝兰之室」!在现今的茶叶,除非是三四年株采的茶叶, 否则火气太大不容易闻到杯底香!焙的越重,香气的数量就越减,恐 怕这个道理有些焙茶人还不知,但是,泡茶人在选购时,应当知道! 当然,选购茶叶时的试泡,香气的表现常被火气包住了(刚焙过的茶, 火气自然在),所以要问清楚焙火的时间,在品咂之后才得以监别。但 是选茶比较好的方式,并非闻香,而是品滋味。滋味浓者,香气在往 后的表现会比较好。当然,刚制成的茶叶,如果焙火重,香气又足, 保持新鲜的感觉(香气会转、滋味会跳、喝了之后会感到鲜活),当然 是等级以上的茶叶!第二种是茶汤。有些茶,用闻香杯或汤匙或许闻 不出香气来,可是在入口时,会有香气表现出来。当然,跟闻香杯一 样,温度渐减,香气会有变化。不过,可能在一两个月后,会发觉入 口的香气渐减,这是茶叶内部进行反应的缘故,属于正常,或许在别 的地方表现更佳的感觉!早期有人说那是「走味」!如果对于茶叶的 后发酵有一定的认识,我想,「走味」不见得是件坏事。觉得茶叶的 状况值得珍藏,将他冰在冰箱中的冷藏库,可减缓茶叶的变化!

第三种是喝完之后,从口中吐出来的香气。会发觉呼吸之间,有 香气在口中徘徊。就例如□洱茶,有时候在闻香杯、饮用时闻不到某 种香气,饮完后会发觉有一种清香存在。「清香」?20年以上的老□ 洱都可能有这种香味,而这种香气是属于青□洱特有的香气,尤其芽 茶最为明显!当然其他茶种也有类似的情况。

喝茶的场所会影响香气。举出四个地方,如室内、挑高建筑、凉 亭、室外。如果风不大,湿度不大,海拔高度相近,以感觉香气明显 来排列:室外>凉亭>挑高五六米的房子>室内。所以,饮茶闻香和 环境中的气流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不妨试试看,拿著闻香杯,在室内 和室外比较一下,所谓室外,顶天即可(上面没有遮盖物)。其他如抽 烟、喝酒、喝咖啡…,都有类似情形!所以阳台喝茶一定比室内好; 顶楼喝茶一定比阳台好!一般倒茶区选茶时,各家的营业场所通风情 况应比家里好,香气也比较闻得到!

口中对于香气最敏感的地方是口中上颚跟鼻腔的交接处,所以, 评监比赛茶时,评审都会将少量茶汤饮入口中时,稍微低头,从嘴唇 的左边和右边吸入空气。当吸入空气时茶汤混著空气在口鼻交界处翻 搅,容易让嗅觉感受到茶汤的香气。当然我们喝茶时也可以这样做。 虽然这是很高竿的品监方法,但是建议两点:刚开始时「刺激性」太 大,恐怕要经过个一年半载后,嗅觉才能适应;容易呛到,入口茶汤 尽量少,吸入空气时先轻轻吸,习惯后再加重。 茶汤饮下,口中有翻搅的动作,例如吸气、吞口水的动作,可以 闻到茶的香气。尤其是饮入浓茶时,茶香会渐渐由口腔翻搅而显现出 来。早期,有人用小壶泡(孟臣壶),泡出来的茶汤虽然少但浓得让人 皱眉头,但是,茶香、滋味渐渐呈现出来的那种感觉,好得就像那首 歌「雪…一片一片一片…」。

回甘。回甘的茶,让人有余味无穷的感觉!但是并非所有的茶都 会有回甘的现象。所以这种感觉要好好体会。茶汤下肚后,轻咳,会 有甘味和香气跑出。

所以综上茶香品茗方式得知,如果真的是几个人一起喝茶,声音 岂不是大得惊人?是的,如果遇到一群人喝茶声音嘈杂得很,不是茶 业品监,就是遇到珍奇古玩了!

对于茶香、滋味的监赏,是需要用心体会的。专心是不二法门。 喝茶,专心喝茶,完茶后聊天、赏壶,就专心聊天、赏壶。

当然,曾经听说有人可以喝出茶种、海拔、施肥、制茶方式、茶 龄、年份、、的相异,真的吗?确实有。只要专心,以后自己就是!

谈谈“茶叶”保管的气象条件及其影响


茶叶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饮料,而如何保管好茶叶,保持其原有的风味,并不是每个喝茶者都知晓的。要使茶叶保持其原有的风味,在保管过程中,主要是控制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气象因素对茶叶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防止茶叶串上异味、怪味。尤其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更应倍加注意。

首先,最重要的是控制湿度。茶叶最适宜在其本身含水量5%以下的条件下密封贮存。当其含水量在8%左右时,贮存6个月就会有陈茶气味;当其含水量在10%时,就很容易出现霉变气味;当其含水量超过12%时,因茶叶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霉菌很容易大量滋生,霉变气味会加强、加浓,倘饮用,对身体有害,有时甚至发霉结块,根本无法饮用。若茶叶中含水量过高,可用干净的器具温火炒干或烘干后,再贮存。

其次,要控制温度。茶叶适宜在低温情况下存放。因为温度较高,能促使茶叶吸湿变质。在温度0—5℃的条件下,能长时间保持其原有的色泽与香味不变。在10℃左右时,其色泽变化缓慢,且无质变气味;在15℃以上时,其色泽变化加快,开始出现老化现象,并伴有陈茶气味。

其三,应遮荫避光。茶叶在无光线照射的环境中存放效果最好。在有光的环境中,特别是光线直接照射时,不但茶叶的色泽变化加快,而且还能加速陈化变质,使其出现一种令人作呕的“日晒气”、“尘土味”;尤其是高级绿茶,对光线的照射作用特别敏感,其中所含的叶绿素、维生素等很容易见光分解损失,若经10天光照就会完全变成棕红色。

其四,要单独存放,避免串味。因为茶叶中含有烯萜类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异味的能力。所以,贮存茶叶应避免放在用樟木、杉木等具有较大异味的木材制做的箱、柜内;不能与香皂、花露水等异味较大的化妆品以及卫生球、油漆、海产品等一起存放,否则,很容易串味。倘若与具有腥臭气味的海产品在一起存放,饮用时,会使人感到恶心。另外,红、绿、花茶分类密封存贮,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20613.html

上一篇:好水才能出好茶

下一篇:茶叶中的苦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