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道家与茶

2019-11-13
儒、释、道三家,道家与茶文化的关系,是人们谈论最少的。然而它们的关系又是最深的。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故作惊人之论吧,其实不然,从发生学角度看,道家与茶文化的渊源无疑是最为久远而深刻的。而从观念的角度看,就更是如此了。 “自然”之“道”及其茶文化内涵 道家的自然观,一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及其观念的源头。道家对生命的热爱,对永恒的追求,都深深地渗透在其自然观中。而这对茶文化又意味着什么呢?翻开茶文化史的第一页,我们就可知道,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当作一则传说而误置一旁,那就未免过于轻率了。其实,一切神话、传说都深深印刻着人类实践与劳作的痕迹,从而成为人类文化的基因。这就是一切始发性文化形态的奥妙所在。要知道,上述这个传说中的茶的老祖宗,在道教中,却是太上老君点化而成的徒弟。《太上老君开天经》中说:“神农之时,老君下凡为师,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不管这种传说的真实性如何,它与道家精神及其自然观是极其吻合的。在道家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合一;人的生存必须顺其自然地利用物的自然属性,这恐怕也是后来的道教充分开掘人的自然潜能——气功,并发掘物的自然潜能——炼丹的起始观念与内在原因吧! 当然,这也决定了他们必定会遍尝百药,决定了他们必然会最早发现茶的药用功能了。 其实,不必光看神话传说之类,历史本身就告诉我们,道家与茶的关系,比佛、儒更为久远。事实上,中国的茶文化萌芽确为两汉至两晋南北朝时期,而此时期正是中国文人们为老庄思想陶醉得如痴如狂的时代,同时饮茶也成为一种文人的生活习惯。《僮约》说:“烹荼净具,武阳买荼。”即为饮茶习俗的史证。《三国志·吴志·韦曜传》亦有以茶代酒之记载,而晋张华《博物志》也同样有“饮真荼,令人少眠”的说法。然而对道家与茶文化关系最有说服力的要数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的己载。其实对丹丘子饮茶的记载还有早于此的汉代的《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栖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丹丘子为汉代“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个道家人物。故事似不可全信,但仍有真确之处。陆羽《茶经·八之出》关于余姚瀑布泉的说法即为明证: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日仙茗,大者殊异。此处所指余姚瀑布与《神异记》中的余姚瀑布山实相吻合,历史上的余姚瀑布山确为产茶名山。因此“大茗”与“仙茗”的记载亦完全一致。这几则记录中的“荼”与“茗”,也就是今天的茶。更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早在晋代郭璞在注解《尔雅》时,即解说:(茶)树小如栀子,冬生叶,一名葬,蜀人名之苦茶。此中所谓“蜀人”之记载,即可视为饮茶习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巧就巧在它也是道教的真正发源地;其形成年代,也为两汉期间。其时,张陵奉老子为教主,创“五斗米教”。此后,道教在理论和组织形式上逐渐完善,上至帝王百官,下至布衣百姓,各社会阶层都普遍地对它感兴趣,而且经久不衰,影响至今。大多宗教都鼓励人们追求死后天国的乐园生活,从而以冷漠态度对待人生及其社会现实。而道教却无比的热爱生命,直接否定死亡,认为光阴易逝,人身难得,只有尽早修仙,才能享受神仙的永久幸福和快乐。道教这一内涵特质所体现的是,重人生,乐人世。这也正是古人崇奉仙道的原因所在。 显然,陶弘景所说“苦荼轻身换骨”,还有西汉壶居士在《食忌》中所说:“苦荼,久食羽化,”都与道教得道成仙、羽化成仙的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丹丘子,则是直接给樵夫指点佳茗的仙人。可见道家对茶这种自然之物早有深刻认识,而将其与追求永恒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无法否认,使茶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便是道家的首功。

小编推荐

茶道与道家的传说


古时,相传浙江的天台山,位仙山。在《神异记》中记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着三头青牛,把虞洪领到一个大瀑布下,说:“我是神仙丹丘子,听说你很会煮茶,常想得到你的惠赐。”便指示给他一棵大茶树,从此虞洪常以茶祭丹丘子。晋时著名炼丹之士葛洪,据说就在天台山种过茶,至今留有遗迹。

道家中有许多关于成仙飞升的故事,往往与茶有关。《广陵耆老传》里记载,晋代有个卖茶的老婆婆,每天都提壶卖茶,但壶中茶仍不减,官吏将其看作为邪道,把她抓了起来,到了夜间,她带了茶具从窗户飞走了。后世茶人在诗中常说到饮茶而羽化成仙的故事。

如唐代诗僧皎然在《饮茶歌送邓容》中记载,“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淋漓尽致地描绘了饮茶而羽化成仙的道家理想,以一个超然潇洒、自由自在似僧非僧的文人茶道家的身份,把茶道精神推到极高的境界,充分体现了”自然之道”的玄妙,成为茶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南北朝著名道家思想家、大医学家陶弘景也是一位茶人。这位时人称为“山中宰相”的人,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在《茶录》中说:“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

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一、尊人

中国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二、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五、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茶道中的道家思想


茶道中的道家思想

一、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二、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五、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上第名茶] 道家茶之中国功夫


在武汉喝茶的地方很多,茶馆的风味也各不同,但喝道家茶的地方只有一个,那是在长春观里。长春观有个长春园茶寮,旁边有白鹤井和九曲流觞,寮后辟有小竹园,今春植下九种竹。

长春观由来

元朝初年,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号长春子,多次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封赏,掌管天下道教。长春观由此而来。

长春观藏有道教宝物,全套明版《正经道藏》。音韵学者钱大昕在1774年慕名来长春观查《道藏》,在观内“来成楼”写下了《三洞璇华序》。

1864年,龙门派第十六代宗师何合春从武当山来此发愿,得到捐助,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今存长春观格局即是那时重建的。全观分左、中、右三路,中庭有四进。首进是灵官殿,内供护法神“五枢火符天将”,之上是太清殿。三进为七真殿,内供有全真教的创立者王重阳的七个弟子,代表着七个教派:龙门派邱处机、遇山派马钰、南无派谭处端、随山派刘处玄、嵛山派王处一、华山派郝大通、清静派孙不二。再上为会仙桥。桥上第四进殿宇三皇殿,供奉着华夏民族的祖先伏羲氏、神农氏和轩辕氏。

长春观游览

白日游观,可在茶寮内品道家茶,汽车能从侧门驶入其内停车场。中餐或晚餐就在观内的素菜馆进食,这里的素菜是全市闻名的,其中有一款“长春太极泥”,由绿豆沙和黄豆沙制成太极形,黄为乾,绿为坤,周围用胡萝卜摆成八卦,最为形象。晚上也可专程来此品茶,茶寮营业到很晚。

道家茶艺

在呜嘟道教曲《白鹤飞》中,两名着白道袍,佩玄色逍遥巾,道姑打扮的少女,作为主泡和助泡登上表演台,背后墙上有一个太极图,上书一个大大的“道”字。插花、焚香、净手、捧泉,一系列的程序。真正的烹茶其实不外乎绿茶和乌龙茶茶艺表演,但道家茶的核心程式是它的捻诀——就是一种手印。手印是道教文化特殊组成,按祖师口传图式结构联结,原是道士做法事用的,有祈福迎祥之意。

这时候背景音乐换成了《开天符》,主泡“道姑”打出一个双手向上的姿态,叫“朝天印”。接下来又是一个“怀抱太极”(小太极),变成“快乐印”,再换成“五色莲花”。这是道家茶“礼茶”中的献客茶。

据说,这里的道家茶的节目是依据三篇古诗来创作的。第一首是唐代人钱起的《与赵莒茶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武汉市的茶馆茶市中,这首诗是引用最多的一首招牌句。第二首是唐代温庭筠的《西陵道士茶歌》,第三首是曾传唱于鄂南的“四杯子茶歌”:“一杯子茶茶清清,贪利之人莫进门,君子之交淡如水,清茶献客亦浓情……

紫气东来

长春观饮道家茶还有一个好处,在喝茶的时候了解道教文化。传说周昭王时,今河南三门峡市附近,长安古道上的函谷关关令尹喜在门前的土台上往东远眺。见河对岸霞光万道,红光之前有一团紫气徐徐移来,云蒸霞蔚。尹喜细推卦理,知紫气东来,必有异人过关。

这人正是柱下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长)李耳(老子),正骑着青牛离开首都洛阳,去过隐居生活。尹喜赶忙端来一碗金黄色的茶汤迎接老子到客舍,极力挽留,老子就留下来,写出了洋洋五千言《道德经》。中国人客来献茶的仪式就是源于这个成语。道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临别时,老子跟他约定,百年后在四川相会。尹喜整理老子的著作,写成道教经典,还写了本《关尹子》的书。100年时间到了,他就依约往四川和老子相会,老子封他为无上真人。今天长春观中的太清殿,中间供的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老子),后侧左右分别就是老君弟子南华真人(庄子)和无上真人(关尹子尹喜),殿壁上有老子出函谷关的彩色壁画。

“回归”

武汉道教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刘登峰,是这个道家茶艺的编排者,在三镇凡与茶有关的人都知道这个研究艺术三十多年的“茶痴”。“道家与佛家儒家不同,它追求的是重生、乐生、长生,讲究清、和、乐的意境。”老刘在他的“回归艺术工作室”内,为我们演示了一场道家茶仪式。他找来一块罡毯,就是有八卦图案的垫,摆上葫芦形茶盘和太极八卦壶,又燃上沉香屑。他说道家茶讲究清淡的插花,竹叶和牵牛花就很好。

然后,老刘换去皮鞋,却到处找不到云履,只好套上道士的长袜,在罡毯上踩了几个步子,“这叫踏罡步斗,是道教祭祀舞蹈变化来的,根据星象走步。长春观道家医院的墙上就有古星图。”

接下来,老刘盘腿而坐,用双手做出一个很别扭的姿势,“这叫老子倒骑青牛印。”他两手又分别上下一拉,划出一个弧形,“这叫大太极。”此时,壶中水声渐响,“好了,松声刚过,火候最好。”揭开盖,小水珠上蹿。“这就是鱼眼散布。等到再烧,水就冒了大泡,那叫牛眼,泡绿茶就太过了。”至此,我们终于喝到了老刘端上的“都匀毛尖”。

不过,老刘还不满意,因为弟子们一时不在,顾此失彼。照他的程式,还应该有古琴或者箫、呜嘟的伴奏。“古琴是天籁,庄子说,琴声可辨是非。”他原来设计的长春园茶寮的表演中,有长春观高功任宗权大师的南宋道教古琴乐《渔樵问答》。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3875.html

上一篇:茶与其他文化

下一篇:菊花茶道——2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